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中学生心理发展
2008-11-26谢宏鲜
谢宏鲜
语文的人文性可以促进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但高考让我们忽略了太多语文课带来的文学、艺术的熏陶。考试只是竞争的一种方式,如果我们培养出能考高分的学生,只是教育的部分成功;只有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才是成功的教育。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任务是发展自我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完善人格;而充分挖掘语文课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创造性的思维。在语文课堂中关注人文性,就是以母语为工具,以文字、生活为载体,以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旨在使学生能对社会、生活、人类抱着一种终极的关怀,真诚面对心灵,能及时感到快乐、爱、美和幸福,从而去创造它,语文的人文性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相辅相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习语文,展现人文性可以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中学语文课堂中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挖掘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中的人文精神宝藏。一篇《我为什么而活着》会激起学生对积极理想的追求,会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假如我们只照本宣科,没有顾及学生的自我感悟、自我发现能力,那只能感受到作家为什么而活着,而没有思考自己为何而活着。所以自我意识的培养与老师课堂导学设计的问题关系较大,往往最后一问见真功。如果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发掘学生自我感悟、发展自我意识的问题:你为什么而活着,作家的人生观对你有什么启发?这个设计是给了学生自主思考、自我发展探讨的空间,把学习语文和生活联系,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这种体现在价值观的人文性促进了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挖掘语文的人文性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任何学科都具有发展学生思维的功能,但数理化和政史等学科偏重于客观规律的理性分析,可以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但较少能触及人的情感、人格等领域。而语文则是活生生的,包罗万象,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异常丰富:天文地理、人文社会、古今名人等,都是我们在课堂上激发学生主动解惑的内在动机,培养求知欲、发展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载体。而这几个过程就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三、语文课的人文性可以塑造完善的人格。《石钟山记》中,“何以声如洪钟”可以让学生从课文入手,从常理知识入手去探究有无与课文相似或相悖之处,是什么原因?这就是自主性探究学习中激发学生主动解惑的契机,一节精心创设情景的看图作文可以让学生放飞想像,培养发散性思维,在“想—说—写—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相对于数理化的规律性而言,或许语文在这方面要占很大的优势。
所谓“文学即人学”,语文科最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性格、才能、人格等方面的丰富内容,所通过语文学习达到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尤其是人格的塑造应该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重要体现之一。
这里,我举个例子来说明:屈原的《离骚》固然能让中学生在学习中领悟诗人的崇高理想,也不要忽略的是他对生命的放弃。那么观照今天或许我们有许多远大的理想要实现,可当现实给我们残酷的打击时,我们该怎样看待自己的生命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引导的问题,因为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是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个特点是青年人产生强烈的自尊心,希望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他们常常提出“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怎样才活得有价值?”这样的问题。当他们在现实中遇到挫折时,常常苦于无从发泄,常觉孤独无助。因而这时借助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熏陶其人格,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非常必要。
整合起来,我们应该如何挖掘语文课的人文性,以促进中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呢?
首先语文老师应在思想上认识,调整好高考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摆脱为考试而上课,把为应试而上的语文课转换成为学生健康成长而愉快的学习。我们的语文教育也总避免不了在分数的峰谷间沉浮,仿佛学生的精神、学生的个体不当回事似的。语文的人文性认为:学习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知识经过大脑,再沉淀到心灵,最后落实到脚掌。在“往下落”的过程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能初步形成,学生的人格才能发育,学生的精神支柱才能树立起来。换而言之,若教育无助于人的成长,无助于学生的幸福感,那就是缺少了人文主义的教育。事实上,一节渗透人文性的语文课会促进学生以健康的心态来应试,二者并不相互排斥。教师若在思想上认识到这样的关系,才能处理好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与高考应试的关系。
其次,创设问题情景,善于发现拓展人文性的机会。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特点,让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感受人性美。中学语文教材选入了对高尚情操的陶冶、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求知世界探求的美文,它们能启迪学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给学生“理想世界”、“现实世界”以生命的亮色;选入了重在人性开发与启蒙的美文,如《边城》《故都的秋》《我与地坛》,能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严、生命价值和生命的美好。余映潮先生倡导的课堂艺术“最后一问见真功”,他强调的“真功”不但指教师领悟教材、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功,从立足语文的人文性来说,更是一种塑造学生人格、发展自我的基本功,它也是当今语文课堂发展人文意识的重要标志。如他在《死海不死》中最后一问“死海它会死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既能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环境的高度关注。受此启发,《陈奂生上城》也可设计最后一问“今天的陈奂生进城了,又碰到哪些令人深思的问题?”我们的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的时间太长,难道不应该让他们认真审视一下,今天的进城农民工又有了哪些喜悦和忧虑吗?创设具有拓展人文性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是完善人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让课文课堂成为一种人文化的课堂。
最后,以语文教师特有的优势,改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节课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人本主义心理学者罗杰斯指出:“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教学的主要条件。”首先教师应设计好导语,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其次,教师应适时地走下高高的讲台,与学生近距离交流,与他们共同享受课文课堂中知识、生活体验的快乐;最后,设计的问题应照顾大部分学生,让尖子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吃得下。走下讲台,师生共同交流、探讨,让语文课既体现其本性,又实践了教师对学生成长的人文关怀。
学习、探究、认识、体验、成长,是一个有序融合的过程,还给语文课一个真正的本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健康心理的成长和发展,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