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08-11-26覃祖高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8年11期
关键词:景物意境情感

覃祖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应当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美育的特点,就是通过形象熏陶、启迪和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的一切教学过程(尤其是语文教学),都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语文教材的课文大部分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篇章,思想内容深邃,艺术形式完美,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为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景物美、人物美、意境美、语言美等审美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教师只要充分挖掘每一篇课文的美的因素,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巧妙地把审美教育融入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能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本人对此作了一些积极的探求。

一、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作品中的景物美。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高尔基说:“艺术的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分析文学作品,特别是分析写景较突出的散文,要注意对自然景象的分析,通过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欣赏作品中的景物美。作为审美对象的日月星辰、高山巨川、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一旦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就不再是纯客观的自然。它们已溶进了作者独特的感情,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美。它们的温暖明亮、巍峨澎湃、生机勃勃等特点,往往同作者健康的情趣、积极向上的精神意志融为一体,从而焕发出令人陶醉的美感。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也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文章具有诗一般的语言,无论是简约的工笔,还是细腻的重墨,都恰到好处地突出了景物之美。请看其中的春花图:“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天的景象被作者描写得精彩纷呈,令读者仿佛置身于百花争奇斗妍的春天之中,给人以丰富的视觉感受。这里有繁茂绚丽的花朵,浅唱低吟的蜜蜂,灵动翻飞的蝴蝶。作者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极力渲染明媚娇艳、生机勃发的春色。文章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学生读到这里,有谁不热爱春天,又有谁不能感受、欣赏春色的秀美呢?这正是淳朴隽永的景物美的魅力所在。

景物美千姿百态、色彩纷呈,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浓艳绚丽是美,清幽苍凉也是美。学会欣赏自然中的景物美,就自然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作品中的人物美。通过审美教育,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体现着作家的美学理想,而欣赏者之所以能产生美感,是由于审美对象蕴含了一种特有的情感力量,有一股吸引人的魔力,使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的情绪体验,产生了肯定或否定的审美评价,从而获得心灵的满足、情感的共鸣、情操的陶冶。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形象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物形象是美育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小说、诗歌、戏剧中鲜活的人物比比皆是,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表现出了鲜明的爱憎褒贬倾向,体现了作者的美学理想。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美学观起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于是他们便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客观地、理性地评判文学形象和生活中的芸芸众生。

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通过对比的艺术手段,成功地突出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形象。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忖人物高洁的心灵,并且进一步引导他们以鲁迅形象为榜样,努力追求心灵美,做有益于人民的人。学生的情感随之得以升华,灵魂也得以净化。再如,施耐庵笔下的鲁达是正面赞颂的人物形象,毋庸置疑。但反面人物镇关西这类形象,同样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美学家朱光潜认为:“丑与美不但可以互转,而且可以由反衬而使美者愈美,丑者愈丑。”《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鲁达形象正是靠镇关西的反衬,越发显得耀眼,使读者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作者倾力褒扬的对象,给读者以愉悦、感奋和教益。通过对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寄寓其中的爱憎感情,认识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从而自觉审视自己的内心与行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三、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作品中的意境美。通过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爱国思乡的感情,增强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心。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情文并茂的美文,细细品味作品中的意境美,对陶冶情操、修养性情,培养高品位的审美情趣都是大有裨益的。在教学中,采用引导、启发的方式,将学生带进作品优美的境界中,让作品所展示的鲜明、真实的生活画面在学生头脑中再现,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去深入体察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与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王国维在谈到意境时说:“有意境自成高格。”初中语文课文中的意境美主要体现在诗歌中,如杜甫的《春望》和余光中的《乡愁》,就是这种“自成高格”的优秀作品的典范。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诗采用“寄意言外”这种古代诗歌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司马光分析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很明显,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对国破世乱的忧愤都借助于对景物的描写而表达出来,既不平铺直叙,又能给人以“余味无穷”的感觉,使人得以充分地根据景物这种情感的受体进行联想和想像,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学生通过审美体验,便会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乡愁》则借助时空的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采用的是“托物寄情”的手法。乡愁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诗人将乡愁投射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可感的对象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些词语,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恰恰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深沉的思乡情感,从而使读者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四、引导学生发现和赏析作品中的语言美。通过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感受祖国语言的艺术魅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是借助生动、优美、凝练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文学语言有别于生活语言和理论语言,其形象性、生动性、概括性令人惊叹。只有通过对文学语言的细致品味,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理解能力和驾驭语言的技能。如果不能理解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真正内涵,便不可能真正把握作品的艺术精髓,更不可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那么,就更谈不上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了。

杨朔的《荔枝蜜》中有这样一句话:“梦见了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单从表象上看,仅仅是作者做了个梦而已。殊不知,如果进行深层的揣摩,前后关联,学生就会通过自身的想像力,在脑海里浮现“梦境”。然后进一步地理解作者对蜜蜂的热爱,作者卒章显志,赞颂劳动人民的情感也就明白无疑了。再如贺敬之等的《<白毛女>选场》一文中,只要对黄世仁的语言“我家自有谷满仓,哪管他穷人饿肚肠”细加品味,就不难理解战争年代曾有一位战士向出演“黄世仁”的演员开枪的情境了。这样,学生就能把作者欲表达的思想情感领悟得深透,从而也把握了作品的言外之意,自然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鉴赏和审美能力。

以上四点,着实是挂一漏万。语文教学过程审美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作为语文老师只要善于多层次、多角度挖掘作品中的美育点,用自己全部的感情去指导学生体验课文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美、人物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就能达到通过语文课堂教学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目的,使他们摆脱一切低级趣味的东西,从而满怀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真正收到“教书育人”“以美育人”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景物意境情感
四时景物皆成趣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写写冬天的景物
情感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情感移植
景物描写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