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互动原则及策略
2008-11-26吴克维
吴克维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说:“教育的最大成功,在于“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孔子提倡并践行的“教学相长”,也是强调互动的教学原则。教师固然不能忘了“创造学生”的责任,但也不能忘记自身也需要再创造,包括让学生来创造。师生互动中求得共同的发展。
一、语文互动教学的基本原则
教学互动,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进行的信息与信息、生命与生命的理解、沟通和交流,彼此作用于对方,双方都主动地参与对话交流,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构建知识的框架,实现共同提高的教学活动。因此,互动教学,尤其是语文学科的互动教学,其基本原则是平等、对话、实践。
(一)平等原则。平等,是互动的基本前提。互动教学中的平等,至少应该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人格的平等。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负责的健全人格,只有尊重学生人格的教育才可能获得成功。教师要克服个人的好恶,维护学生的自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理解、信任学生。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用情、用智慧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教育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才能把教育的目的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才能让学生在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二是认知过程中的地位平等。认知过程中的地位平等,应包括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即学生要破除对文本(包括作者、教材编者)和教师的盲目崇拜,教师不应视文本为金科玉律。教学过程要成为师生主体在人格平等基础上共同参与的双边性活动,师生有着共同的认知对象,即教学内容。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教师不应有“优先权”、“最终解释权”,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合作探讨,允许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质疑,能够理解学生的幼稚甚至错误,能够接受学生新的想法和创意。
(二)对话原则。《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中的所谓对话,是指师生主体双方从各自的理解出发,以语言为中介,以交往、沟通、意义为实践旨趣,促进主体双方实现更大程度融合的一种交往活动。如在教学《归去来兮辞》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评析陶渊明的思想感情。我向学生展示了历代评论家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主要倾向于全诗表达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欢快愉悦。有些学生对此提出质疑,他们结合魏晋时代特征,认为陶渊明有明哲保身的隐衷,虽有才华,但在权力的夹缝中,在动辄有罪的社会里,难免感到生存危机,所以选择了归隐。在这里,体现了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在对话中,教师应善于激疑诱思,让学生在无疑中生疑,于疑难处奋力求解,待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再巧作点拨,即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终可使学生成功地获得认知的建构。
(三)实践原则。实践出真知,实践验真理。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反复的操练中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实践活动越丰富、越生动、越高质,学生就越能“动”起来。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勤于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人文和自然资源,开展综合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二、语文教学中的互动策略
(一)创设互动的契机。高中课堂,追求教学互动的教师,往往容易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教师百般启发诱导,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只是成为配合教师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工具;看似热闹的课堂,学生往往是“形动”而不“心动”,总有不少兴致索然的“看客”。究其原因,无外乎两个——不愿或不屑。不愿是因为内容的隔膜,不屑是因为形式的隔膜。因此,要实现教学互动,需要创设互动的契机,即给学生一个投入的理由。
首先要让学生的思想和认识受到触动。现代丰富多彩的生活,让学生见多识广,但同时也使学生失去了新鲜生动的敏感,染上了缺乏底蕴的浮躁。语文课堂早已不再是学生学习母语、接受感动、思考生活的唯一场所,因此,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来启发学生的追求和共鸣。如在教学《花未眠》时,我结合作者川端康成的自杀结局,联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作者海子的自杀,以及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因拍摄《饥饿的女孩》而自杀等事例,引导学生对生命问题进行讨论。这些问题的设置,触动了学生的思想和认识,学生参与讨论的热烈程度和所达到的深度,让我始料未及。
其次是让学生面临思维和表达的挑战。高中生比较普遍反感甚至鄙夷那种是非或选择问的形式,比较推崇独立的思维和意志,不愿随意附和、重复别人的意见。教师如果能小心地呵护并善于发掘这一可贵的品质,让学生面临思维和表达的挑战,学生就比较愿意动起来,积极主动地苦思冥想。
(二)设置互动教学的切入点。语文阅读教学,一般只是重视从一层到深一层的启迪学生思考,这无疑还是一种导,要让课堂真正的互动,就一篇课文而言,应该注意围绕一定的目标,引导学生从横向、从纵深、从四周寻找切入点。
往横向动,就是要以写关键词、写内容提要、编写课文提纲、绘制有关图表等活动,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或要点。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我要求学生绘制出林黛玉在贾府的活动线路图。这么一绘,贾府主子们的住处布局就一目了然,而这个图又不容易绘制出来,因为涉及对许多关键语句的理解。对这种创造性的语文活动,学生饶有兴趣,平时学生可能不愿深入地去探讨字词句段,在语文活动中就感到有了必要,从而有了收获。
往纵深动,就是要以重点研讨、写文句评点、写赏析札记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切实把握课文的艺术特色。如教学《石钟山记》一文,我引导学生讨论苏轼“笑李渤之陋”是否可取。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只要不是主观臆造,而是受到认识水平的限制,哪怕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我们都应对前人的勇于怀疑、不畏艰难、躬亲实践、敢于求真的探究精神予以肯定,而苏轼对李渤观点的讥笑态度,是不可取的。
往四周动,就是要充分运用语文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增加语文实践机会。有的课文是长篇节选,可以让学生去阅读全本;有的课文集中体现了某一类作品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其他同类作品;有的课文具有某一特点,可以让学生去进一步研究这一特色。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师适当布置一个求知环境,并创设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平台,不着痕迹的让学生以为是自己找到或发现了真理。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不容易办到,但成功的互动教学,应该尽可能地逼近这一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