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2008-11-26孔晓容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8年11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课文内容教材

孔晓容

中学语文教材大多从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中撷取而来,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底蕴。在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是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本人结合多年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三条有效途径:

一、认真发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美德教育素材

中学语文教材选取的作品大多是佳作名篇,每篇文章都是传统美德教育的优秀素材。为了取得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道德教育的最佳效果,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吃透教材内容,对作者的生平、写作的时代背景和文章的重点段落、中心思想及语言表达等环节进行充分准备,寻找教材内容与传统美德教育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恰到好处地将其渗透到教学环节中。

以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课本为例,全书分别为“长征组歌”、“爱国情怀”、“至爱亲情”、“江山多娇”等六个主题单元,每一单元都浓缩着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和把握每一单元的中心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课文内容和体裁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和理解这些课文,通过对教材的领悟以获得最大的道德教化。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动情的艺术,语文教学充分体现美学思想、人文素养、爱国情感、历史文化传统和科学精神”。正是语文教学的这种情感化、审美化和形象化的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出现的,强调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语文教学是一种“渗透式”的德育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种“渗透”有以下方法:

第一,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朱自清先生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言里头。”因此,诵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途径,进入作品的桥梁。为了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首先,教师要进行范读,以带给学生美的精神享受;然后,指导学生朗读,针对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速度、节奏、重音等问题进行指导。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采取齐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渲染气氛,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并与作者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从而使传统美德在无形中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

诗歌一般具有抑扬的韵律和简洁的句式,是语文课本中最适合朗读的体裁。不同的节奏、韵律和声调等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比如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课本中,何敬平的《把牢底坐穿》一诗,句式简短、节奏紧凑、声调激昂。朗读时,学生能真切体会到革命者高昂的斗志和为革命献身的坚定信念,精神境界也得到升华。

第二,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中心思想。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文章的写作思路和中心思想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集中体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想要理清文章思路,找出中心思想,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层次、段落划分、找线索、抓“文眼”等,还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讨论文章思路和中心思想,在讨论中作出道德选择。

比如,在讲授萧乾的《枣核》一文时,教师应该提示学生抓住“枣核”一词,“枣核”既是文章的叙事线索,又是文章的感情线索。这样就帮助学生摸清了作者的思路,使学生感受到美籍华人的思乡爱国之情。

第三,创设情境,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我们是通过自己的感情来获得书中启示而不是通过别人理智的评判。一旦感觉的神经,把一股激动之情渗透到心灵时,我们便会获得主要的启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创造学生情感投入的意境,即所谓的情境教学。创设情景的关键在于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教师可以采用语言描述、幻灯片、音乐渲染和学生表演等方法营造氛围,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应的情境,使学生与作者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在《苏州园林》这一课的讲述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全国各地名胜古迹的图片,并伴以优美的旁白,这样便能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在赏心悦目中受到感染。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开阔了视野,而且让学生切身感受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和源远流长,进而强化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等积极健康的情感,达到因文解道、因道悟文的目的。

三、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行为习惯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训练和养成。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进行传统美德渗透,养成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选择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奢侈浪费、追求物质享受、缺乏毅力、不尊重长辈等现实问题,利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组织读书讲座、演讲比赛、书画展览、办板报刊物、参观游览和实地写作等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把相应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融入这些活动中。这些活动引导学生自觉由道德意识走向道德实践,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而且使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熏陶,萌发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达到传统美德教育的渗透效果。

总之, 传统美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语文教师只有将传统美德教育从教材延伸到课堂,再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才能收到传统美德教育的持久、显著效果,实现语文教学传递知识和塑造人格的双重目的。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课文内容教材
身边的传统美德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