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说大型强子对撞机

2008-11-17

百科知识 2008年21期
关键词:对撞对撞机夸克

云 帆

9月10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启动。公众从各种媒体得知,这座世界最大的粒子对撞机,将模拟宇宙大爆炸早期的情景。人们问:“什么是强子?”“什么是对撞机?”“强子对撞机与宇宙大爆炸何干?”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从热大爆炸宇宙学说起。

“宇宙大爆炸”是怎么回事?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深邃浩瀚的宇宙,引起人类好奇求知,唤醒人类美感追求,激发人类诗意灵感,诱导人类哲学思考。宇宙从哪里来,宇宙什么样,宇宙向何处去,是人类亘古至今的永恒课题。

现代宇宙学于20世纪初诞生。1917年,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的方程中,有意加了一个“宇宙常数”,于是得出结论:“宇宙是静态的”,既不膨胀,也不收缩。这个“静态宇宙模型”,既是现代宇宙学的发轫,也是令爱因斯坦懊悔的“一生最大错误”。

1922年,苏联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列克谢·弗里德曼(1888~1925),同样是根据广义相对论进行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宇宙或是膨胀,或是收缩,宇宙是动态的。1929年,哈勃观测发现星系退行速度与距离成正比,为宇宙膨胀的观点提供了支持。遗憾的是,弗里德曼已经在4年前作古,没有听到与自己共鸣的美妙声音。

1930年代,科学家勒梅特想:宇宙膨胀会不会是由一场大爆炸引起的?1948年,美国科学家伽莫夫、阿尔法发表论文,发展了勒梅特的理论,为热大爆炸宇宙学奠定了基础。20世纪前半期的宇宙观的变革,精彩而富有启发。

热大爆炸宇宙学认为,早期宇宙的物质密度极高,温度也极高,可以说那时的宇宙是超高温、超高能的“宇宙汤”。后来,宇宙不断膨胀,物质密度不断变“稀”,温度不断下降。宇宙从热到冷、从密到稀的演化过程,犹如规模巨大的“热大爆炸”。在温度逐渐降低的过程中,物质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化过程。先是产生了夸克、胶子。温度降低后,由上夸克和下夸克组成了质子、中子。温度再低,由质子、中子构成了原子核。后来,原子核与电子组成了原子、分子。当温度下降到几千摄氏度时,宇宙中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冷却凝聚成气体云,形成恒星、星系。伽莫夫预言,宇宙中仍存留着绝对温度5K的遗迹辐射。

伽莫夫、阿尔法的理论发表之后,因为缺乏观测数据的支持,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引起科学界的广泛重视。

“宇宙大爆炸”有什么证据吗?

1965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射电天文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发现,总是存在一种本底噪声的干扰,连续不断的“丝丝声”干扰了通信的正常进行。奇怪的是,那噪声一年四季都有,日日夜夜都有,任何方向都有。他们设想了引起噪声的许多可能的原因,一一加以排除。他们甚至怀疑,是天线上的鸟粪在作怪。但是,把这种“白色介质”除掉,噪声依然存在。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找不到引起噪声的真正原因,就打电话向普林斯顿大学的迪克请教。

发展科学需要实证精神。普林斯顿大学的迪克小组,多年来一直在寻找宇宙大爆炸遗留的余波——宇宙微波背景。得知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的这种现象,迪克小组迅速认定,这就是他们苦苦寻觅许多年的宇宙微波背景!迪克还把伽莫夫预言的5K修正为3K。

1978年,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因“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另外一半,颁发给苏联低温物理学家卡皮查)。人们打趣道,他们是“铲除了一堆鸟粪,发现了一把黄金。”历史也不会忘记迪克小组的贡献。

3K宇宙背景辐射的发现,是热大爆炸宇宙学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人们进而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大爆炸过程中什么时候、为什么会发生物质结团的现象,演变成今日这个物质分布极不均匀的宇宙?

1970年代,美国的约翰·马瑟在做博士后研究工作时,就提出利用卫星研究宇宙背景辐射的设想。他终于盼到1989年11月18日,美国发射了宇宙背景探索者卫星COBE。1992年4月23日,当时就职于美国加州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分校的乔治·斯穆特宣布,利用COBE发现宇宙背景辐射温度存在微小的起伏,温度起伏的相对值大约是十万分之零点五。这个数据与宇宙结构形成的理论大体一致。宇宙背景辐射温度存在微小的起伏,就意味着在宇宙早期,物质的分布并不均匀。物质密度高的区域,对周围物质的吸引力大,能够把周围物质吸引过来,使得这个区域的物质密度变得更高,最终形成恒星和星系。2006年,乔治·斯穆特和约翰·马瑟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COBE是宇宙学发展成精确科学的里程碑。

继COBE之后,美国在2001年发射了第二代宇宙微波背景探测卫星WMAP。WMAP与COBE的观测任务基本相同,但是WMAP的分辨率和灵敏度高得多:WMAP的空间分辨率达到0.2度,而COBE仅为7度。WMAP的重大贡献,不是获得了什么新的发现,而是大大提高了观测数据的精度。根据几年来WMAP的观测数据,科学家得出许多重要的结果:宇宙是平的(精度高达1%);宇宙的年龄是137,亿岁;原子诞生在宇宙37.6万岁的时候;宇宙空间可见物质、暗物质、暗能量的比例,分别约为4.6%、23.3%、72.1%。这就是为什么以前说宇宙的年龄是150亿岁,现在说宇宙的年龄是137亿岁。

强子对撞机是做什么的?

谈论粒子物理学之前,让我们简要回顾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史。直到19世纪末,人们仍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单元。20世纪初,人们的知识深入到原子内部:原子有一个带正电、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原子核外面有电子云。1930年代,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更跨入原子核的内部: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科学家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质子和中子,又是由什么组成的?1970年代建立的“标准模型”提出,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是夸克和轻子,物质是由3对轻子和3对夸克组成的。3对轻子是:电子、电子中微子;μ子、μ子中微子;τ子、τ子中微子。3对夸克是:上夸克、下夸克;粲夸克、奇异夸克;顶夸克、底夸克。

上面说的这些夸克和轻子的名称,个个看上去都很陌生,都很难接受。你不必紧张:不仅你对这些粒子犯难,连著名的物理学家费米都表示,他也记不住这么多粒子。有一次,学生问他某个粒子的名称,他幽默地回答道:“如果我记得这么多粒子,我早就去当植物学家了!”

有一个办法,可以简化记

忆、提高兴趣。那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我举几个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例子,你就不会觉得夸克和轻子复杂玄奥、难以企及了。我要跟你说,虽然轻子有6种、夸克也有6种,我们日常生活中打交道的物质却没那么复杂,它们都是由电子和上、下夸克组成的。例如,质子是由2个上夸克、1个下夸克组成的;中子是由2个下夸克、1个上夸克组成的。你看,一旦接触生活实际,我们只会遇到一种轻子——电子,你本来对它就很熟悉;一旦接触生活实际,我们就只会遇到两种夸克——上夸克和下夸克。于是,问题大为简化,你的恐惧感也该消失了。现在,你明白了,构成我们身边的物质的最小单元,不是原子;也不是电子、质子、中子;而是电子、上夸克、下夸克。

此刻你会想,不是有6种夸克吗?另外4种到哪里去了?其他4种夸克(粲夸克、奇异夸克;顶夸克、底夸克),仅仅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存在过。在今日地球上,这4种夸克只有在粒子对撞实验中才能出现。实际上这就是说,粒子对撞机能够模拟宇宙大爆炸之初的状况。

人们要想知道核桃里面的构造,就把两个核桃对撞。外皮被打碎,就取出了里面的果肉。粒子对撞机也是这个道理。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把各种粒子对撞机形象地称为“原子粉碎机”。粒子物理学家借助大型研究设备——正负电子对撞机、质子一反质子对撞机、大型强子对撞机,探究物、质结构,模拟宇宙形成之初的情形,以了解宇宙起源与演化。

在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运行之前,美国费米实验室的质子-反质子对撞机,是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加速器,为1万亿电子伏特。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说,加速器将质子和反质子分别加速,在它们的能量各自达到上万亿电子伏特时,让它们发生对撞。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的质子、反质子发生对撞,能够把质子撞碎。1995年,费米实验室宣布发现了顶夸克。至此,3对夸克均已经被发现。

热大爆炸宇宙学认为早期宇宙处于超高能、超高温状态。例如,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阶段,温度高达1千万亿K,粒子的平均能量达1万亿电子伏特。科学家借助高能粒子对撞再现宇宙大爆炸。对撞机加速器能量越高,实验所对应的宇宙大爆炸时间就越早。这就是为什么,有了费米实验室的质子一反质子对撞机(能量为1万亿电子伏特),还要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大型强子对撞机可以使质子在14万亿电子伏特能量下对撞,质子中的基本粒子的对撞能量能达到几万亿电子伏特。

大型强子对撞机肩负什么任务?

能量为14万亿电子伏特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是全世界粒子物理学家翘首以盼的巨型实验设备。什么是强子?“强子”本指“参与强力作用的粒子”,,包括重子和介子。又出现这么多术语、概念,实在难为了读者,还是说大家熟悉的东西为好。原子核内的粒子,如质子、中子,都属于强子。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强子”指的就是质子。大型强子对撞机把反向运动的两束质子分别加速,再让它们对撞。加速环长度为27千米。在大型强子对撞机加速器环内,质子被加速,最终达到每秒转11000圈的速度。每圈是27千米,11000圈就是297000千米。就是说质子的速度,达到了光速的99%。

欧洲核子中心的科学家于1984年就提出了大型强子对撞机项目构想。这个世界最大的加速器于2003年开工建设,建在法国和瑞士边界的阿尔卑斯山地下175米深处。2008年9月10日,大型强子对撞机启动。20日,发生液态氦泄漏事故。23日,欧洲核子中心的发言人表示,由于维修需时太长,对撞机预计到明年春天才能恢复运行。即将到来的这个冬天,我们会觉得它很漫长。

大型强子对撞机肩负什么任务?它将直面五大科学问题:

首先,物体的质量是从哪里来的?标准模型预言的粒子,只剩下一种还未找到,那就是“希格斯玻色子”。观测到“希格斯玻色子”,就证明存在“希格斯场”,所有粒子与“希格斯场”弥漫物质相互作用,就形成了它们的质量。另外四个问题是:

一,占宇宙95.4%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是由什么构成的?

二,宇宙大爆炸产生了相同数量的物质和反物质,但是,为什么在宇宙空间迄今找不到反物质?

三,大爆炸发生后,原始宇宙形态什么样?

四,是否存在4维空间以外的额外维度?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说,他们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是要探索宇宙本质和物质本源。小到微观粒子——探索物质本源,大到宇宙现象——探索宇宙本质,都包容在一台对撞机的实验中了。人们对客观世界如此广泛的研究,在这里汇合起来;人们对大小两个宇宙的认识,在这里融会贯通。科学是不是很有趣,很美妙、美丽、美好?

责任编辑蒲晖

猜你喜欢

对撞对撞机夸克
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3 种新奇异粒子
核子的內禀海夸克模型波函数的研究
欧洲大型对撞机为巴黎居民供暖
AfterShokz军用科技对撞潮流前线
两大团队同时预测四夸克重粒子存在
利用BS方程研究由两个粲夸克构成的双夸克的第一激发态
大型强子对撞机检测到B介子衰变等
超大型强子对撞机
科学家在对撞机碰撞试验中意外发现新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