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教学中元认知策略的应用及其对学生学习自主能力的影响
2008-11-13宋玉霞
宋玉霞
摘 要:伴随着大学英语语言测试的理论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也在逐步推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改革做法。
关键词:语言测试理论;外语教学;大学英语
1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全球经济一体化等的迅速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英语是国际交往的最主要语种。在中国,我们几乎迎来了全民学外语的新世纪,仅基础教育阶段学习英语的青少年、儿童即将超过2亿(张正东,2002)。作为检测英语学习效果和英语水平、促进英语学习的英语测试也面临如何进一步完善的挑战。
2 语言测试与教学的关系以及语言测试的必要性
2.1 语言测试与教学的关系
在目前全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一些人把教育走向了应试教育的矛头直指考试。但应试教育不是考试的直接结果。作为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在学习过程中的诊断工具,科学的考试始终是需要的,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考试,即对考试的结果是正确使用还是误用的问题。若不能正确对待考试,就有可能导致纯粹的应试教育。所谓的应试教育即以考试为中心、以考试为教学目标,这对教学是有阻碍作用的,因为“题海战术”让学生掌握的是应试技巧,而非语言能力本身。然而,测试也可起到推动教学的作用,即可能具有良好的反拔作用(positive backwash effect),如在CET-4和CET-6中将听力的比重由15%增加至35%,就能促进听力的培养。世界著名语言测试专家Arthur Hughes曾说,教学与测试是“伙伴关系”(Hughes,1989),他说存在教学合适、合理但测试不佳的情况,这时测试会有消极的反拔作用,但也存在教学不合理而测试能够对之施加正面影响的情形,此时测试就有积极的反拔作用。
语言测试活动本身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必须通过认真的教学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人们对测试的攻击间接源于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机构对考试结果的滥用,如以NMET成绩评价中学和教师的业绩,许多大学把大学公共英语四、六级考试及格与否与学生能否获得学位简单挂钩,许多行业的高级职称评定与外语挂钩,这些不科学的做法严重损害了语言测试的名声。
另外,对语言测试的认识不正确也是导致一些人盲目否定语言测试的根源之一。如有人认为标准化考试就是选择题,这是对标准化考试的极大误解(杨惠中,1999;董燕萍、王明初2001)。标准化考试的定义是: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分数的解释严格按照统一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使所有被试的测验条件一致的考试,包括了测验材料、测验实施、评分记分、测验分数解释四个方面的标准化(王孝玲,1989)。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对多项选择题的设计极其简单,结果导致一些劣质试卷冲击教学。
2.2 语言测试的必要性
若正确认识了教学与测试的关系,就会达成考试有必要这一共识。有人认为由于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即反拔作用)引导学生为考试而学,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提出应该淡化甚至取消考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会因为乐队演奏得不好去怪罪乐队指挥手中的那根小木棍,考试的指挥棒作用犹如小木棍的作用一样,仅仅是工具而已,关键在于如何改进工具(徐强,2000)。测试的科学化才会减少不良的社会影响,例如假设仅以笔试成绩就可以获得驾驶执照,那么这样的考试设计定会导致许多人死于车轮之下。测试机构为了保证测试的公正性,应该尽力避免设计瑕疵,提高命题质量,提高效度和阅卷信度等。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层次都从听、说、读、写、译和词汇量这六个方面有相关的规定。
3 大学英语语言测试理论的发展
语言技能的测试:听力如何设计?既听即测,不应该把听力测试搞成记忆测试,更不应把听力测试变成阅读测试。口语测试最难,一是因为主观,二是因为费时费力。但是口语测试不是可有可无的,反对哑巴英语。可以面试,可以用预制的录音测口语。阅读能力不要限于四项选择,multiple choice 是失败的。可以用填空、打乱句子倾序、写段落大意、写小结等形式。关键是看是否读懂了。应尽量避免猜测因素.写作能力非常重要,反对写作测试中的程式化,天天写“我的好朋友”、“星期日在公园”,会使写作变得十分无聊。要有的放矢地写,写出具体内容、真实感受。泽是高级能力。
评分及对分数的解释:阅卷是个人问题。客观题容易阅,所以盛行,但分数不可信。主观题阅卷很难,但信度很高。集中力量研究主观题的阅卷问题。投放足够的财力培养阅卷人员,加强管理,消除主观因素。
建议:发展机助测试。减少各种各样考试,特别是全国统考。反对教育系统内部的考试商业化。彻底改革四、六级,听说读写全面考察,而且四种技能加权相等,大大增加主观试题的比例,最好使之社会化,将它移出大学校园,成为像托福、雅思一样的公共考试。加强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减少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反对用试题汇编代替课本,反对用各种考试冲击正常教学。英语是学会的,不是考会的。
4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打下较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以适应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即:
5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1 重视打好语言基础,注意提高文化素养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把重点放在打好语言基础上。语言基础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前者指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知识,后者指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活动的能力。正确的语音语调、扎实的语法、一定的词汇量和熟练的词汇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有利于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也必将促进语言知识的加深和巩固。
大学英语教学还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5.2 坚持分级教学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由于学生入学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要坚持分类要求,分级、分课型(模块)教学,因材施教。分级应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参照本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5.3 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的关系
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扩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能力已越来越重要,但这并不是否认读、写、译的重要性。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打好语言基础、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要认识到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各种语言技能的综合反映,这些技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译的训练要做到协调发展。在培养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时,既要强调应用语言时的流利程度和得体性,又要注意掌握和应用语言知识的准确性。
5.4 结合实际确定教学方法
国内外出现的各种外语教学法无一不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我们需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但更需要总结我国长期以来所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妥善处理好借鉴与继承的关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教学实际,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路子。
教学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阶段的不同教学要求,采用灵活机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得到最大的收益。
5.5 处理好大班授课与小班授课的关系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大班教学和小班教学要保持同步教学,一定要明确各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两种班型教学既要有不同,也要有统一,避免教学中的两种教学模式的脱节。大班的人数应根据各高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而定。大班可以为100人-200人,小班可为20人-30人。
5.6 妥善处理测试和教学的关系
测试是贯彻执行教学大纲的重要保证。科学的测试结果可以为教学提供良好的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因此,测试应以本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为基本依据。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测试中,要着重考核语言基础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要采用一定比例的主观试题。务必防止应试教学倾向。
5.7 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要积极优化校园英语学习环境,通过英语报刊、英语广播、英语角、英语演讲、英语竞赛、英语节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有更多接触英语和运用英语的机会。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要鼓励和督促学生充分利用语言实验中心和外语自主学习网络系统,在完成所安排的学时和任务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接触自由选择内容,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1]Bachman,L.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2]Heaton,J.B.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M].Longman,1988.
[3]Hughes,A.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Spolsky,B.Measured Words[M].Press,1995. Oxford University.
[5]董燕萍,王初明.中国的语言学研究与应用:庆祝桂诗春教授七十华诞[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修订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7]王孝玲.教育测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8]武尊民.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