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笔巧绘景,纵横论古今

2008-11-12周远喜

21世纪中学生作文·中考适用 2008年8期
关键词:天公下阕冰封

周远喜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中的名篇,历来倍受读者推崇。诗人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文学家的笔力,成就此篇。《沁园春·雪》上阕描绘了北国壮丽的雪景,热情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下阕在写景的基础上纵横议论,评论古今英雄人物,极力赞美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整首词上下阕,写景、议论和抒情浑然一体,构成一个博大浩瀚的时空,铸就一个完美独特的艺术篇章,表现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一、寓情于景

开篇起笔不凡。诗人登高望远,视野极为开阔,巧妙借用想象,极力拓开视觉形象,使视线远达千万里,形成了广阔的意境。“千里”、“万里”,紧承“北国”,从地下、天上交错展开,极写冰雪范围的广阔高远; “冰封”、“雪飘”承“风光”两字,一静一动,互相映衬,构成了包举天地、雄浑一气的巨幅动感画面。开头的三句,为我们展示出一个壮阔雄奇、玉砌银妆的冰雪世界,震慑读者的心魄,激起了读者情感的波澜。

接下来的七句,诗人用“望”字领起,具体描绘冰封、雪飘的画面,抒写豪迈、激昂的情怀。“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一句,呼应“万里雪飘”;“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一句,呼应“千里冰封”;写出了一个冰封玉砌的雪的世界。“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诗人极目远望,大胆想象,在诗人眼里,连绵的群山,耸立的高原,一派生机勃勃,好像要跟天公一比高下!而“欲与天公试比高”,更是赋予群山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意识。这是人格化的雪景,更是个性化的诗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统一,客体风景与主体心境相交融!

诗人意犹未尽,又发挥丰富而独特的想象,以浪漫主义的笔调、拟人化的手法,辟出奇境:“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在冰雪茫茫的高原上,想象雪霁天晴之时,红艳艳的阳光照耀着白雪覆盖的祖国山河,此时的群山犹如红装素裹的少女,更加绚丽多彩,娇媚动人。而一个“须”字,表达出诗人乐观期待的心情;“看”与“望”呼应,一远一近,相映成趣。上阕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无限热爱的激情,唤起了读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寓情于议

下阕承接上阕极写祖国江山之壮丽,用“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文,又用“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引出下阕的议论,仿佛异军突起。以下七句,诗人大胆而论,列举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五位封建皇帝加以评说。一个“惜”字,着笔传神,写出惋惜之意,“略输”、“稍逊”、“只识”,以婉转含蓄的笔调,诙谐风趣的语气,客观而公允地评价了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这些历史上功业赫赫,雄视一代的“真龙天子”,是历史的巨子;只可惜他们武功有余,文采不足,都配不上如此美丽的大好河山。结尾的一个“矣”字唱叹,富有感情色彩,流露出诗人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惋惜之情,也彰显出无产阶级和他领导下的人民的自信和自豪,言有尽而意无穷。历代英雄人物统统被滚滚的历史洪流席卷而去,只有无产阶级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才是祖国大好河山当之无愧的主人。

总之,《沁园春·雪》以宏伟的气魄、生花的妙笔,写景论史,热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讴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民群众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全词写景、议论与抒情,密切关联,互相映衬,浑然一体,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愧为诗词中的上乘之作。

猜你喜欢

天公下阕冰封
神秘的冰封之湾
思念的五月
冰封奇观
士魂
天公也有伤心时
深秋到新加坡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腊月雪
半阙词
冰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