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2008-11-04宫倩
宫 倩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德育美学观对功利主义德育观的超越,艺术教育所具有的审美育德功能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这个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教育时代里,对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重新审视,将其内涵拓宽为显性艺术教育的审美育德功能和隐性艺术教育的立美德育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性策略以保证艺术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通过分析指出从以上两个角度认识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并将审美立美教育统一于德育实践中,才能使德育工作回归育人的教育本质。
【关键词】 艺术教育;德育;功能オ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人类对艺术的需求日益强烈。笔者认为改革开放的时代呼唤审美的道德人。这样如何培养审美的道德人成为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诚然自拨乱反正以来中国德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功利主义德育观的长期存在所造成的德育工作缺少人文关怀。艺术教育作为服务于人的教育,在培养审美的道德人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德育工作要重新审视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才能使德育成为真正关注人的哲学。
一、艺术教育德育功能的新认识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艺术教育德育功能的认识主要局限于:一是艺术教育是德育的有效辅助手段;二是艺术教育是德育的途径。这两种理解并非错误,但远不全面和深刻。它强调的都是处于从属地位的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没有真正认识到艺术教育自身具有独特的德育功能。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德育是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艺术教育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二者同属于社会上层建筑范畴具有理论上的同构性。艺术教育和德育分属于不同教育领域,但终极教育目标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德育的发展;德育又确保艺术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二者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关系,具有实践上的同构性。艺术教育与德育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同构性,那么艺术教育是如何具有德育功能的呢?回答这一问题要从艺术教育的本质出发。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和主要途径其本质是审美教育。艺术教育通过审美这一桥梁间接地、整体地、综合地对个体品德、思想、智力、心理等方面产生影响[1]由于审美活动具有善性,即储善、导善和立善的功能,自然就附带有育德的功能。“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就是实现由自然人到具有审美能力的人到道德人最终达到审美境界的人的过程。审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道德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每一个达到审美境界的人,尽管所追求的美的具体内容不同,但是所经过的历程是一致的: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个体在认识自我中开发德能;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最后通过自我扬弃超越自我,使自身趋于审美境界的人。因此,艺术教育的审美本质决定其自身具有独特的德育功能。
怎样认识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呢?首先要廓清艺术教育的内涵。本文从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角度出发,认为艺术教育主要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从而实现由自然人到审美境界的人的转变,最终使人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即广义的艺术教育。这种教育方式的内容是艺术的,在结果上通过审美這一中介环节,使得人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全面提高,达到了审美育德的目的,因而笔者称之为显性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随着精神文明的发展,人类对艺术与审美的需要达到了更高层次,追求生活处处有艺术。这样以艺术为手段的教育(采用艺术方式向学生进行非艺术内容的教育,在艺术教育学界被称为艺术性教育)也被广泛运用于诸多教育领域中。上文谈到的作为德育辅助手段或途径的艺术教育实质上就是艺术性德育,其德育功能的依据就是美学界赵宋光先生等倡导的“立美教育”的观点,即在德育过程中运用艺术美的形式,使美的法则成为德育活动的准则。由于这种教育方式形式上的艺术性,内容上的德育性,笔者称之为隐性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二、艺术教育德育功能的体现
1、显性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审美育德
(1)促进个体自身发展。艺术教育在满足个体对真善美的需求基础上促进个体发展,表现为生理、心理、伦理三方面。第一,生理上艺术教育有利于大脑潜能的全面开发和训练,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生理基础。人脑左右半球分别执行着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思维方式。艺术教育不仅能够提升人的审美能力,更有助于通过艺术形式来提升人的记忆能力、手部运动能力和促进右脑形象思维的开发。第二,心理上艺术教育有利于调节人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艺术教育通过艺术形象使人获得审美愉悦体验。这种体验同时作用于人的知、情、信、意、行等心理过程使其“既能共存,又能相互配合”[4]艺术教育协调心理因素促进心理健康。第三,伦理上艺术教育有利于个体审美道德人格的完善。审美道德人格的完善是德育美学的最终目标,即人的道德面貌具有审美特征,表现出和谐、个性、自由、超越和创造等基本特征。由于“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5]艺术教育所造就的个体的审美道德人格不再是对道德的拘束和压抑而是对人性的自由和解放。
(2)培养创新型人才,塑造人的个性。艺术教育能够促进人脑潜能的全面开发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生理基础;还更易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以逻辑思维为特征的科学与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艺术的碰撞点便是创造性奇迹出现的地方。例如,爱因斯坦在钢琴旋律的启发下发现了相对论。创造性与个性是直接互动的关系,能够开拓创新的人必定个性强烈而鲜明。歌德说一旦一个思想和一种个性结合,就会发生使这个世界几千年来都惊诧不已的事情。高雅的艺术能够塑造人的美好气质,培养人的优美德性,训练人的健全理智,磨练人的坚强意志力,造就人的非凡能力,造就个性人才。
2、隐性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立美德育
(1)理论功能。理论功能分为两方面:第一,促进主体性德育的发展。主体性德育是在德育主体性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特别是发掘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并使两者的主体性有机整合,从而使德育成为主体性的活动。[6]艺术的特征之一就是主体性。采用艺术性的德育方式引导人主动认识德美的规律和法则,使德美自由化成,这就促进了主体性德育的发展。这一方式通过立美德育强化人的自我教育意识,使人自觉向善的思想转化。第二,充实德育的隐性教育方法。隐性教育方法是利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方法。德育重在以理服人,但德育的显性教育方法易使人产生逆反心理。常常有这样的情形:一定社会所推崇的人生价值、道德理想和信仰的准则和规范,虽然很深刻,对人性、德性的造就也非常必要,但如果它仅仅停留在抽象的理论体系或教义的说教中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然而一旦这些规范、准则通过艺术的手法以感性美的方式表现出来,就能唤醒和打动人的心灵。在这里,笔者借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艺术和人生不是偶然交织”。
(2)实践功能。实践功能分为两方面:第一,提高全民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端正社会风气。艺术教育能够使人的美丑辨别力提高。正如康德所说美是道德的象征,美丑辨别力与道德分辨力是相通的,随着美丑辨别力的提高,善恶分辨力也必然得以提高,从而有利于人们自觉克服和抵制不正之风,端正社会风气。第二,激发奉献意识。当前我们万众一心搞好地震后重建工作,此时激发奉献意识尤为重要。采用一些具有辉煌献身精神的艺术典型来实现立美德育能够激发奉献意识。5•12地震中无数英雄牺牲自我保护他人,在救灾中亦有无数英雄不顾自身生命安危抢救他人生命。他们无疑是现实的奉献英雄。德育工作者借助这些现实英雄的事迹更易引起人们的心灵共鸣,激发奉献意识。
三、艺术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
实现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笔者认为应抓好以下方面:第一,创新德育观念。艺术教育不仅是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更是深化德育改革、提高德育水平的突破口。树立德育艺术化的观念,就是要把艺术的审美立美理念贯穿于德育的整个过程中,使艺术教育在德育中全面渗透,将德育过程塑造成真善美和谐统一的过程。第二,创新德育策略。德育过程中融入艺术教育的情感因素,实行德育审美立美渗透策略,具体说就是将美的规律、审美的境界贯穿于德育的目标、手段、内容、方法、环境、机制等各个环节,使人能够自主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德性,实现审美作为目的和手段统一的策略。第三,促进艺术教育与德育的相互渗透。教育对艺术的关注不仅在于使人们重视艺术教育,而且在于将人生意义建立在美的道德境界上,将科学与艺术、道德与审美同时上升到人生境界的高度。理论上把艺术教育的审美立美理念贯穿于德育研究中,加强德育美学的研究。实践上摆脱功利主义课程观,力求使德育课堂富有艺术性和趣味性;还要借助艺术选修课提高学生审美修养来辅助德育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文艺活动,达到以美引善的效果。这样也就贯彻了社会主义德育工作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5.
[2] 卢梭.爱弥尔[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557.
[3] 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68.
[4]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355.
[5] 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7.
[6] 郑永廷,张彦.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5.
ァ咀髡呒蚪椤开
宫倩,女,山东省章丘市人,工作单位:鲁东大学政法学院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