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8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管窥

2008-11-04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10期
关键词:实词主观题虚词

高 森

今年高考盛事转瞬间已成史迹。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及各省市自主命题共为我们留下18套高考语文试题。对于投入新一轮备考的师生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值得仔细研究。本文仅就文言文阅读题做一管窥,或许能够提供一点参考。

综观18套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题,总体上看可以用“保持稳定,小有变化”八个字来概括。“保持稳定”有其必然性。一份试题涉及千千万万考生的备考、应试乃至升学,自然不能说变就变。以两套全国卷来说,文言阅读文本的取材、题型、题量、赋分、考查内容与考查方式乃至难度等等,自2005年调整后至今基本未变,这个稳定至少要保持到尚未参加“课程改革”省市的学生参加高考的年份。“小有变化”指的是在基本未变的情况下出现的“微调”。例如全国卷的第8题,2005年的三套题当中,一套考查实词,两套考查虚词;2006年和2007年,两套题全都考查的是实词;而今年两套题,一套考查实词,另一套考查的是实词、虚词各半。这种小变化,或许是随机的,或许是暗示——虽然两年未考虚词了,但并不意味着虚词就不考查了。像这样的“微调”,我们还是要给以足够重视的。

“小有变化”还有今年亮相的众所瞩目的江苏新课标卷。卷面分数变为160分。不过该卷在文言文阅读部分也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只是把文言文阅读板块移到全卷的第二部分,共出4题,占18分。前三题为单选题,依然是考查实词、筛选信息和分析概括,每题3分,第四题为翻译三句话,9分。也就是说把客观题和主观题混编在同一部分里了。与众不同的是该卷还有“附加题(40分)”,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中文言题占10分,出了三道题,一道断句题占6分,两道简答题就断句题文本发问,属于文史常识问题,占4分。江苏卷附加题为全国仅有,其考查方式倒是值得有关师生留意。

其他省市卷也有一些变化值得关注。例如广东卷专设一题考“之”字作为代词充当前置宾语的意义和用法(同时涉及“之”作一般宾语、作提前宾语标志和作动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又如北京卷实词考查题中出现了解释双音节词语(“欺负”“过法”)的新动向,还有一题考查句意理解,而主观题仍坚持考查断句能力。今年考查断句能力的共有五套试卷。还有浙江卷文言文阅读题考查比较全面,它用《唐才子传·白居易》设置四道客观题,一道题考实词,考了单、双音节词语各两个,一道题考虚词,另两题考省略句式和内容赏析,而主观题则利用同一文本考翻译,又用《史记·刺客列传》的文句考断句,可谓考查方式多种多样,考查内容面面俱到。福建卷的主观题利用《论语·述而》和《孟子·公孙衍张仪章》的文句,不光考翻译还考对文意的理解。与此类似的是湖南卷,利用同一文本既设客观题,也设主观题,而主观题不但考翻译,也考文意理解。福建卷和湖南卷用简答题型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这种考查方式有些新意,值得研究。

今年的18套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试题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阅读文本的取材回归传记类文字。前几年自主命题的省市多起来以后,文言文阅读文本取材曾一度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比如2005年16套试卷中就有7套取材于非史传类文字,其中有取材于先秦散文的,有取材于其后历代名家散文的,还有取材于文言短篇小说的。今年很明显的是又大都回归到传记类文字上来,18套试卷中直接取材于史传的就有13套,还有两套取材于《晏子春秋》,虽不是史传文字,也是记载人物事迹的。至于选用蒲松龄《聊斋志异·张诚》,也是写人物故事的。只有天津卷取材于《墨子·兼爱中》,湖北卷取材于明代宋濂《文宪集·龙渊义塾记》。

文言文阅读文本大都取材于人物传记类文字并非偶然。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古代史传文献丰赡,其中有大量彪炳史册的人物事迹,可供选用的素材浩如烟海,简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这些史传文字材料丰富,事迹典型,记载详实,条理分明,语言规范,只要经命题者适当删削连缀,就是较好的“浅易文言文”;三是这些传记类文字通常以传主为中心,旁及多人多事,关涉多时多地,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考查词语理解、文意把握及信息筛选,都不乏命题点;四是这些传记类文字被选用的部分往往负载着世代传承的优良文化信息,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可见文本选材上的变化自有其必然性。

以上变化是新一轮备考中应予关注的。但是不管试题如何变化,总是万变不离其宗。因为《考试大纲》规定的对于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考查,不会因题目样式或侧重点的变化而改变,更不会因文本取材的不同而改变。因此应该以不变应万变。也就是说在平时要认真学好文言课文,掌握基础知识,培养良好语感,提高整体把握能力;在复习备考中应全面梳理学过的知识,并适当拓展到课外,训练知识迁移能力,按照《考试大纲》要求诸项落实,做到有备无患。下面提出三点备考建议供参考。

1.坚持课内为主,适当拓宽视野,发展知识迁移能力

有些考生在复习备考中好高骛远,常常把课本束之高阁,而一门心思追逐课外练习和模拟试题,这实在是舍本逐末之举。其实应对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主要凭借的应是课内学习的知识。首先利用课本复习巩固课内所学,利用课本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然后才是在此雄厚基础之上的向课外适度拓展,发展知识迁移能力。

高考命题的考查点往往设在考生学过的知识上,或者是设在运用迁移能力就可以解答的问题上。例如今年全国卷(Ⅰ)第8题考查的实词“檄”“喻(开导)”“稽(查考)”“杜(制止)”和全国卷(Ⅱ)第8题的实词“就(赴任)”“诣(拜访)”与虚词“乃”“但(只是)”,都是课内学过的。“檄”在“部使者檄刚抚定”这句话里该是动词“用檄文晓谕”的意思,而不是名词“文书”;“乃”在“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这句话里该是表转折的“却”而不是表承接的“于是”。这些只不过都是在考查知识水平及知识迁移能力而已。

再如海南宁夏卷的第4题考查的实词“启(禀告)”“堪(能够)”“器(看重)”“许”也都是在课内见识过的;而“许”字早在《隆中对》里就见过,对“时人许以远致”这句话,考生不难与“时人莫之许也”作比对,句中“许”字释为“答应”是不正确项,还是容易做出判断的。其他十几套试卷对实、虚词的考查莫不如此。

要说考查知识迁移能力难度更大的,当属全国卷(Ⅱ)第11题翻译文句中遇到的“斯”字。在“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这句话里,怎么理解“斯”字的作用,对于考生来说是要见些功力的。“斯”字的实词义项考生大都没有见识过(这在遇到此题时未必不是好事),作虚词的用法见得也不多,而作用同“是”用来确指行为对象的语助词用法,考生不一定知道。那么在这句话里该怎么理解它,就完全需要凭借文言语感和推断能力了。名词“罪人”后面出现动词“戮(杀,引申为惩治)”,之间夹个“斯”字,这个字显然是个虚词,它的作用无非是帮助前后的名词和动词造句。名词在前、动词在后的句子有三种可能的理解:或者是主谓关系,或者是宾语前置现象;而主谓关系中又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两种。依据语言环境判断,“罪人斯戮”显然不是“罪人惩治”的意思,只能理解为“罪人受到惩治”或“惩治了罪人”。这样两种理解与上下文意都是相吻合的。假如考生能够想到“斯”与“是”作代词时,意义和用法是相通的,并进一步联想到见识过的“惟命是听”“惟才是举”“惟利是图”“惟马首是瞻”这种“是”作助词的句式加以揣摩和推断,那么翻译起来就能尽展学识了。

2.增加知识储备,善用参照信息,务求读懂阅读文本

正确应答试题是建立在大致读懂阅读文本的基础之上的。要做到大致读懂文本,就必须增加知识储备,还要善于利用相关的可参照信息。比如说命题大多取材于史传文献,要读懂史传文字首先就必须有足够的相关古代文史、文化常识储备,否则在阅读中就会举步维艰。就说全国卷(Ⅰ),阅读文本涉及的人物就有十来位,涉及的官职名称就有十余个,涉及的地名也不下十个,这些虽然不必全都了解,至少像徽宗、钦宗、蔡京、秦桧这样的人物,像监察御史、给事中这样的官职,会稽、建康这样的地名,还有宣和、绍兴这样的年号等等,知与不知,知之较少与知之甚详,对于阅读理解文本内容来说,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实际上要读懂这个文本还需要许多相关的文史、文化常识做支撑,就拿该卷第10题D项来说,“金人叛盟,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以遏制秦桧,又引起秦桧的强烈不满”,这个分析和概括为什么不正确,关键在于它置文本中的一个“乞”字于不顾,结果意思就大相径庭了。原文说的是“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廖刚想要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他自己是没有这个权力的,他要“乞”,就是要请求朝廷来做这件事,至于能否达到目的,则是另外一回事,廖刚哪里能够起用有德望的旧相?实际上他仅是一“乞”,就已惹得秦桧不满了。由此例可见有关“乞”的常识影响着这道试题能否正确作答。

善于利用试卷上的可参照信息也有利于读懂文本。试卷上的可参照信息很多,比如文本出处、注解等就是,还有客观题所列选项当中的正确项,也是可以利用的可参照信息。这里仅以出处为例说说。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所选文本都注明了出处,一个是《宋史》,一个是《宋书》。这都是很重要的信息,都在告诉考生阅读文本的内容说的是哪个朝代的事情,这对于正确理解文本所述人物关系、事件原委等,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考生对此理应给予足够重视,充分利用。当然,利用这些可参照信息与有关常识掌握得如何密不可分。比如说,《宋史》和《宋书》,此宋非彼宋。一个是赵宋,即唐宋元明清之宋。联系文本提到的徽宗、钦宗以及宣和、绍兴两个年号可知,廖刚所处时代当是北宋末南宋初。一个是刘宋,即南朝宋齐梁陈之宋,就是考生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见识过的“寄奴曾住”的那个时代,要早于赵宋500多年。文本中的高祖即宋武帝刘裕,小字寄奴;太祖即宋文帝,就是那个“赢得仓皇北顾”的刘义隆。文本中说王昙首“七年卒”,自然是宋文帝元嘉七年(刘义隆仅此一个年号),可知王昙首所处时代应是东晋末刘裕起事至建立刘宋政权之初。以上这些就是命题人标注出处所要告诉考生的背景。假如考生能够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善于利用这样的可参照信息,对读懂文本自然大有裨益。

3.注重融会贯通,讲究字斟句酌,提高翻译文字水平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这一主观题型自2002年在全国卷出现以后,赋分逐步增加到10分并稳定至今,其他省市自主命题卷的赋分也大致相当,都约占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数的一半。应对翻译题,当然要以读懂文本为前提,但是读懂并不见得能够翻译好,因为其中还有一个语言转化问题。因而应该注重对文意的融会贯通,养成字斟句酌的习惯,提高翻译文字的水平。从全国卷评分标准的变化趋势看,对翻译的要求越来越明晰,即要求考生在“译出大意”的基础上,能够准确把握关键的实、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并体现在译文之中。例如全国卷(Ⅰ)翻译题的第2句“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评分标准规定“译出大意给2分;第二‘君字、第二‘兄字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这句话的翻译共占4分,从分数分配比例可以看出对译文要求的各有侧重。首先是对全句大意的把握要对,这就要求考生能够根据上下文意正确理解该句的意思并译出,也就是说要用现代汉语把自己的理解准确地转化成书面语言,书写在答卷上。这个过程应是字斟句酌的过程,而不是草率写就的过程。再就是要慎重对待句中的关键词语,比如此句中的“第二‘君字、第二‘兄字”,这两个实词无疑是准确把握全句意思的关键所在,它们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以之为君”和“以之为兄”的意思。这两处若看不出来,全句意思自然翻译不对;而看得出来也未必能够翻译得恰到好处,所以这两处各占分数的四分之一。因此考生在这里同样面对把自己的理解准确地转化成书面语言并书写出来的工作。这样做的结果才会“译出”:“兄长为国君时就用国君礼对待他,自己为国君时用兄长礼对待他就可以了。”注意译文中的“时”和“用……礼”,它们是哪里来的?它们就是融会贯通的结果,翻译文字的水平就隐于其中。

(北京铁路第二中学 100045)

猜你喜欢

实词主观题虚词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虚词于构句达意之作用”
掌握文言文阅读中的“实”与“虚”
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实词词义猜想与推断
高考文言实词释义的误区与对策
例析诗歌鉴赏主观题解答五忌
虚词使用五种错误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