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困境:具体问题需具体分析
2008-10-31张兆安
张兆安
从表象看,出现经营困难的企业似乎都受到了一些共性因素的影响,但探究下去,每个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还是不尽相同的。例如,有的企业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升值及出口政策调整等而难以维持经营,一些加工贸易型的中小企业就是如此;有的企业主要是由于各类要素价格上升不能消化而难以为继,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行业和企业大多如此;还有的企业主要是因为银根紧缩加剧了融资难而陷入经营困境,一些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长期困扰的问题,当前表现得更加严重。
说到底,企业困境是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宏观经济层面上,能源与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环保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银行加息,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等影响引发的外需回落等,都使得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增多了不确定性因素。在产业发展层面上,产业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调整不力、产业能级升级不快、产品结构变化不大等因素,使得产业基础比较脆弱,抗御经济波动的能力有限。在企业发展的内在因素方面,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判断宏观经济走势的预见能力比较弱,应对不确定因素影响的能力比较弱,抗击各类经营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持续能力比较弱。这些弱项在“风平浪静”时都被掩盖着,一旦外部环境泛起波浪时便会“原形毕露”。
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是十分现实的,形成困难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在宏观层面上,需要对现行政策作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既要抗通胀,也要保增长。重点是要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各项政策不宜层层叠加、节奏过快,要给中小企业缓冲期。二是要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和出口退税率的“软着陆”,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连续性和灵活性,避免对企业造成过大冲击。三是要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实施积极而又稳健的金融政策。四是要进一步加快金融服务对内开放力度,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重点是要尽快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发行小企业集合债,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开展设立社区银行、民间银行的试点,从体制机制上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在产业层面上,需要对当前受影响最大的外贸行业作必要的梳理。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外贸政策尤其是出口退税政策的审视和评估。二是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加快重组、调整、淘汰落后企业和低端产品,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出口竞争能力。三是要进一步支持那些出口前景好、压力重,以及符合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方向的外贸企业,可以提供一定的补贴,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但不搞“一刀切”,进行择优扶持。四是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企业“走出去”。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充裕,可以尝试允许外贸企业保留一部分外汇,以增加外贸活力,鼓励并推动企业走向国际舞台。
在企业层面上,需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加快练好“内功”。一是要从低头拉车转向抬头看天。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程度的加深以及对外依存度的提高,一些输入型因素开始影响到了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如国际原油价格、汇率变动等,这说明企业必须要增强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预见能力和把握能力。二是要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调整。例如,经济发展的历史实际上也是要素成本逐渐抬升的历史,成本上升具有刚性的特征。劳动者的工资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那么,与其等成本上去了穷于应付,不如提早调整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三是要从安于现状转向推陈出新。实践证明,一个企业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唯有不断地自主创新。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同国内外市场发展的趋势相契合。 (摘自2008年8月18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