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港口的发展方向: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 质量效益型
2008-10-24史希春李海英
史希春 李海英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许多资源都是有限的和不可再生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责任,更是企业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港口不只是一个企业的概念,它与各大行业密切相关,是世界经济运行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世界上90%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都是通过港口来实现的,因此可以说,没有港口就没有世界经济的往来。而港口装卸的货物非常复杂,如铁矿石、煤炭、氧化铝等装卸作业,如果防护不力,极易发生粉尘污染。油轮作业,如果防护不力,极可能发生海水污染。同时,港口作业电力、燃油等能源消耗很大。因此,港口的建设发展对世界环境保护、能源消耗、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那么未来的港口应该如何发展?从青岛港的发展经验来看,我们认为:未来的港口不仅要重视吞吐量和经济效益等预期性指标,而且要重视节能和环保等约束性指标,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
青岛港是具有116年历史的国家特大型港口。多年来,他们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打造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世界大港。“十五”以来,港口年吞吐量增长了两倍多,综合能源单耗却下降了28.34%,年均降低4.4%。去年用1亿吨的能力干出了2.65亿吨吞吐量,居世界大港第七位;集装箱用225万标准箱的能力干出了946万标准箱的吞吐量,居世界集装箱大港第十位。用全国沿海港口1.8%的码头泊位干出了6.9%的吞吐量。创出了“1>2”的奇迹,即用一个青岛港的能力干出了两个青岛港的业绩。同时,高效率服务缩短了船舶在港停时,促进了船舶节能减排,去年仅集装箱作业就比船公司要求缩短27200多小时,为船公司节油约3967吨,减少CO2排放12350多吨。今年1-7月份港口生产增长14.1%,综合能源单耗同比下降4.3%。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视频会议上,青岛港作为四大典型之首率先介绍了经验。第二天,交通运输部又在青岛港组织召开了全国港口节能减排技术现场交流会。他们的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项目和“学良节油法”,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交通行业节能示范项目。港口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空中不见黑烟尘,地上不见沙尘土,水中不见漂浮物,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环境友好企业。
在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去年7月15日,中宣部、交通部、全国总工会、山东省委、青岛市委联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青岛港科学发展模式高层研讨会", 4月25日、12月14日,中央政策研究室两次在中南海召开由山东省委、青岛市委和交通部、中宣部、中组部、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等国家部委及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青岛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座谈会。一致认为:"青岛港成功地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模式--青岛港模式"。今年全国人代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山东省代表团审议时,不仅听取了许振超等代表的发言,而且会后第四次亲切接见了许振超,高兴地说:“你的发言很好,青岛港发展得又好又快,许振超同志,我们要向工人同志学习,尊重工人同志的创造。希望你们永不停步,不断创新。”今年5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亲临港口视察,接见许振超,并高度评价说:“青岛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希望青岛港“给全国港口建设发展创造新的经验”。总结青岛港的科学发展之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提升发展理念,实现科学发展
他们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指示,始终牢记“精忠报国、服务社会、造福职工”三大使命,不断强化全员节能减排意识,每年开展全员脱产大培训,都把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作为必修课程,并利用港报、港刊、宣传栏等,宣传国家能源政策与法律、法规,介绍节能技术与常识,坚持开展“节能宣传周”、“环境保护日”等活动,在全港牢固树立起“科学发展必须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企业义不容辞的重大社会责任”、“节能减排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既要创造金山银山,更要保护绿水青山”、“必须以对国家、对社会、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抓节能减排”等观念,人人当家作主,以“节能减排是给自己干的,不是给别人看的”姿态,积极推进港口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能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做精做强做大青岛港。全港上下从港口发展战略到建设改造、生产管理、各个岗位,都把节能减排放在突出的位置,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港口。
加快科技进步,实现创新发展
他们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进节能减排的第一生产力。二十年来,始终坚持科技兴港、人才强港,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实现安全高效节能清洁生产。
积极建设现代化世界大港,从根本上转变港口生产方式青岛港过去只有一个老港区,原有泊位基本上都是1万吨级以下的小型泊位,历经百年沧桑,码头已严重老化,设备陈旧,泊位水深不足,装卸工艺落后,煤炭、矿石装卸污染较重。二十年来,他们紧跟国际航运市场船舶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坚持建设新港区与改造老港区相结合,瞄准世界港口前沿水平,改造了一个百年老港,建设了两个现代化新港,先后建成投产了一批世界级的原油、铁矿石、集装箱、粮食等大码头,目前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青岛港就有多大的码头,并配备了现代化节能环保装卸设备,从源头上杜绝了能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深挖节能减排潜力 如他们实施的“解放”2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使一个码头干出了四个码头的活儿。他们实施的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不仅填补了该领域的国际空白,而且单箱能耗下降40%以上,单箱成本节省70%以上。并已在国内外十几个港口的200多台轮胎吊得到应用,年节油约2000万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他们实施的红光吊车“油改电”技术改造,不仅节能,而且有利于清洁生产。改造后的红光吊车累计已完成作业824.38万吨,耗电量70.71万kwh,节约燃油55.36万升,节约成本270万元,能源消耗下降64.6%,运行成本下降80.6%。
电力消耗占全青岛港集团能源消耗的54%,其中冷藏箱年耗电量占全港用电量的三分之一。他们引进了新型先进的智能降损滤波节电器,进行冷藏箱节电技术改造,节电率达到10%以上,年节电740万kwh,节支562万元。采用GPRS网络技术,对灯塔照明远程适时控制、按需调节,年节电380多万kwh,节省资金300多万元。
他们坚持每年都在全港开展群众性工属具研发活动,对装卸生产工属具进行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仅“十五”以来就创造工属具革新成果1000多项,其中201项获得国家专利。这些成果在提高装卸质量和作业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保障安全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为港口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武器。如他们研制的62吨矿石抓斗,比原先每斗多抓2吨,每台卸船机平均每小时多抓矿石120吨,年节电24.5万kwh。研制的铝钒土专用六瓣抓斗,比原来每斗多抓1.1吨,每小时多抓货50吨,年节电12.6万kwh。
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再造”高效节能码头他们分步淘汰、更新能耗高、效率低的老旧机械设备和电力设施设备,仅“十五”以来,就投资35亿元引进符合国际环保标准、能耗低、效率高的先进技术设备600余台。新制造和购置的设备全部采用节能技术和节能配置,如桥吊、门机都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变频调速技术,流动机械只要条件具备一律选用欧Ⅲ排放标准产品。现有耗能设备、设施的节能达标率达到了98.5%以上,新建项目、新购设备的节能达标率达到了100%。
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码头工艺集装箱、铁矿石、原油、煤炭、粮食五大货种,全部实现了中央控制室调度指挥、机械化、系统化、流程化作业。他们自主研发的“集成可视化港口生产指挥系统”、“港口物流信息及电子商务系统”、“前湾三期智能生产控制系统”、“青岛港船舶动态监控及电子海图管理信息系统”、“青岛港物流配送系统”等一系列信息化系统,为港口科学管理、提高效率、节能降耗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他们自主研发的中央调度系统,实现了生产、引航、拖轮调度“三位一体”,提高了港口机械设备的有效利用率,节省了大量的燃油成本和人工成本。传统的集装箱作业,集卡有50%的时间在空驶,浪费了宝贵的能源和设备资源,他们开发的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优化系统,通过优化码头堆场布局、船舶配载计划、水平运输调度、桥吊作业模式等,实现了各类装卸设备在码头装卸过程中的资源共享和智能调配,集卡空载率由50%下降至35%,轮胎吊作业效率提高10%,桥吊作业效率提高20%。
创新管理模式,实现集约发展
他们积极加强港口精细化管理,节约能源资源,推进港口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建章立制,建立并实施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三大体系和206个节能减排管理标准文件,实现了节能减排制度化。
二是完善机制,实现了节能减排长效化。层层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集团每年与基层单位签订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书,都把节能减排作为一票否决的硬指标进行考核。出台了对三级班子和两级机关1194页6488项内容的考核办法,节能减排是重要的考核内容,月月考核兑现。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现场办公会,检查落实港口节能减排等工作。坚持“三对比一分析”(对比学习标杆、对比预算目标、对比竞争对手,分析因果关系),每月对能源消耗、设施设备资源利用等数据进行搜集、统计、分析,制定对策。每季度召开一次经营绩效分析会,对集团和各单位的节能降耗等绩效进行全面分析,持续改进。经常性开展节能减排现场交流会,推广先进经验。同时,每季度总结表彰新涌现出来的科技创新成果、装卸工属具革新成果、软件开发应用成果、生产纪录、职工“金点子”、员工品牌和行业专家、节能减排工作先进个人,今年又表彰了节能减排十大典型。
三是创建“五级管理”格局,强化“队为核心”,车为单元,单车核算。为把节能减排落实到现场、落实到岗位,他们构建起了“集团为决策层、公司为经营层、队为管理层、班为操作层、车(工序)为单元”的五级管理格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施能源消耗目标管理,集团每年向基层单位下达年度能源控制指标,基层单位将能源控制指标层层分解到队(车间)、班组、单车和个人,并逐月考核。五级管理格局,每一个层次、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节能排减,为做好节能减排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他们大力推行“车为单元、单车核算”,为全港1300多台装卸机械设备设置了车长,安装了燃油计量仪或高精度的电度表,实现了节能减排管理精细化。
四是开启生产效率“秒时代”,实现操作节能减排。员工的实际操作水平直接影响到节能减排的水平。为此,他们高度重视技术工人操作技能的培训和提高,连续20年开展技术工人考工晋级和操作技术大比武,全员脱产大培训,集团76%的技术工人都成为了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远远高于发达国家30%的平均水平。集装箱装卸“振超效率”七次打破世界纪录,铁矿石卸船“孙波效率”八次打破世界纪录,去年集装箱桥吊单耗和矿石卸船机单耗同比分别下降4.4%和1.5%。
发挥职工才智,全员节约发展
多年来,他们始终坚持充分相信职工、依靠职工,发动职工奉献“金点子”,每年都收到上万条职工奉献的“金点子”,其中有许多是节能减排的“金点子”。如轮驳公司职工提出的拖轮靠岸后停机接插岸电,改变过去船舶自发电的供电方式,避免了船舶燃油发电所产生的油耗和废气排放;远港公司职工提出的优化取箱流程,循环有序提箱,昼夜提箱翻倒量由原来200自然箱减少到100自然箱,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油耗等等。以往生产机械加油都是到固定加油点加油,来回途中白白耗油。采用职工提出的加油车流动加油方式后,避免了燃油浪费,仅前港公司每年就节省非生产耗油4.2万升以上。物流公司实施司机现场交接班制度,既保证了生产连续性,又降低了燃油消耗,年节省燃油8000升以上。矿石搬倒车队坚持"五在现场"管理法(小修小改在现场,润滑在现场,加油在现场,保养在现场,轮胎更换在现场),不仅增加了作业时间,而且一年节省燃油近30000升。
同时,员工还成立了119个攻关小组,岗位创造发明了“四无”工作法(“泊位利用无空闲、争分夺秒无待时、货物疏运无堵塞、市提市入无压车”,西港公司用100万吨的能力完成了900万吨的吞吐量),“超极限”工作法(抓观念实现思想零障碍,抓衔接实现环环零缝隙,抓攻关实现流程零缺陷,抓人本实现岗岗零制约,集装箱用225万标准箱的能力完成了946万标准箱的吞吐量),拖轮“学良节油法”(拖轮船长周学良,通过双车单用、单车航行、借力航行、多点停靠法、“冷车”慢行等节油操作,一年节油近百吨,并带动了全公司的节能减排,去年全公司节油1007吨。被他们授予“学良节油”员工品牌),桥吊作业“六到位操作法”(熟知船型提前准备,大车到位;针对车道控制小车,精确到位;控制速度折线起升,一次到位;选好目标定位精准,下降到位;听从指挥操作轻准,颠钩到位;千锤百炼人机合一,同步到位。33台桥吊年可节电100多万kwh),吊车作业“四步节油操作法”( “车停到位接电后支车,作业完毕收好支腿后撤电”、“一脚油门多动作”、“气路颠钩能耗少”、“开口间隙调整好"。比同车型千吨单耗节油4.8升)、生产供电“电容投切节能法”(供电公司运行值班员根据港口供电系统动态运行情况,及时投切无功补偿,减少电能损耗,提高电能利用率,去年节电488万kwh,节约资金366万元)等100多个节能减排工作法。实现了节能减排最大化。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他们坚持保护环境是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多年来持续实施“蓝天、绿地、碧水”三大工程,打造环境友好型港口。
实施蓝天工程,空中不见黑烟尘在前湾新港区建设了现代化的矿石、煤炭码头,将原先在青岛老港区作业的铁矿石、煤炭全部转移到前湾新港区。为了防止煤尘、矿粉污染,他们还利用自己研制的专利产品抑尘剂喷淋抑尘,对煤炭、矿石等散货垛用篷布进行苫盖,并建设了2公里的防风抑尘墙。从事煤炭、矿石作业的前港公司职工“把煤粉、矿粉当作面粉”,生产作业中随身带着小扫帚,对洒漏的煤炭和矿粉随见随扫,不仅为货主减少了损失,而且保持了地面清洁。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来青岛港视察时都高兴地评价说:“你们管理得很好,干煤不见煤尘,干矿不见矿粉,码头干干净净。”
他们不搞大而全、小而全,自我加压投资620多万元进行供热系统改造,将港内供热系统与市供热管网联网,实施集中供热,淘汰锅炉43台,拆除锅炉房11座,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实施碧水工程,海域清澈洁净对到港的油轮全部实施围缆作业,并配备了现代化的防污设施和专用的环保船舶,制定了《海上溢油应急方案》等一系列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建立了专业的防污抢险队伍。每年投资百万元,设8条专船配专人打捞海上漂浮物。为防止船舶垃圾入海,对停泊在锚地的船舶配有专业垃圾船接收,对靠岸船舶设专车每天接收。在油港和前湾两个港区均建立了生活污水处理场,港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并全部用于矿石煤炭作业的喷淋抑尘和绿化浇灌、道路清洗保洁,不仅实现了生活污水的零排放,而且节约了自来水资源。
实施绿地工程,建设花园式港口年年对码头、道路、库场和绿化、美化、亮化等进行整改。港口绿化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实现了人与自然、生产与环境、港口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先后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300佳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打造了绿色生态港口。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港口的打造,为青岛港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进了好字优先、又好又快发展,打造了质量效益型港口。“十五”以来,青岛港完成吞吐量12.06亿吨,根据省核定,为国家创造了1206亿元的GDP,53万个工作岗位。"十五"以来通过青岛港进出口的外贸货物共为国家创造了1512亿元的海关入库收入来源,其中去年创造了365亿元;上缴国家各种税费94.4亿元,仅2007年就上缴国家各种税费19.5亿元,其中上缴青岛市地税7.5亿元,连续四年保持全市第一。为国家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按照青岛市政府的安排,2006年集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接受了8次外部审计检查。世界第一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充分肯定我们“管理好、效益实”。2007年在青岛市国资委开展的全市国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青岛港集团被评定为全市三家A级企业之首,连续第二年保持全市第一位。并被评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企业500强、中国企业效益200佳、山东省重点服务企业。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已成为青岛港坚定不移的发展之路。2008年他们瞄准吞吐量超过3亿吨、集装箱超过1000万标准箱两大目标,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转变管理理念,转变工作重点,转变管理模式,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推进港口安全发展、质量发展,节约发展,环保发展,效益发展,建设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力争在用109年创造了一个亿吨大港、5年创造了一个2亿吨大港的基础上,2007、2008两年内再创造一个3亿吨的大港。并力争到2015年港口吞吐量超越5亿吨,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为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者单位 青岛港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