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蓄蕴藉谐音诗
2008-10-21薛吉辰
薛吉辰
由于汉语言的特殊性,出现了不少的同音词。古代的诗人们巧妙地把谐音运用到诗词之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谐音双关这种表现手法,是历代民间情歌中所习见的。它们往往取材于眼前习见的景物,明确但又含蓄地表达了微妙的感情。“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是南朝乐府《南洲曲》中的几句诗,其中“莲”谐音“怜”,“清”谐音“情”,“莲子清如水”就是爱你的情感像水一样纯真。“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这是南朝乐府《七日夜女歌》,其中“丝”谐音“思”,表达了朝思暮想的情感。
《乐府诗集读曲歌》也有类似的诗句,“上树摘桐花,何悟枝枯燥;迢迢空中落,遂为梧子道。桐花特可怜;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梧子”指梧桐树实,谐音“吾子”,既女方所爱的男子。在民歌中,每以“花”比女方,而“桐花”多用以比男子,因“桐”与“童”谐音,《诗经》中就称青年男子为“狡童”。清代王渔阳《蝶恋花》中有两句词,“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因凤以“梧子”为食,“梧子”即郎之代称。《读曲歌》中“梧子”散落一地,成了“梧子道”,隐喻为情郎必经之路。如果天无霜雪,梧子可以在这条路上存留千年,暗含千年永爱之意。
唐代不少诗人借鉴了古代民歌中的谐音手法,巧妙地运用到了诗歌创作中,成为唐代诗歌中的一大特色。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这是权德舆的诗《玉台体》,描写的是闺中少妇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今朝蟢子飞”写的是屋顶上捕食蚊子的“蟢子”正在飞舞,其中“蟢”谐音“喜”,是一种祥兆,喜出望外的女主人公心情不再平静,莫非丈夫要回来了。“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这是皇甫松的诗《采莲子》,表现了采莲女热烈追求爱情勇气和初恋少女的羞涩。“无端隔水抛莲子”写出了江南水乡姑娘大胆热情的性格,其中“莲”谐音“怜”,有表示爱恋之意,姑娘借用双关巧妙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思,极具情趣。
最受称道的还是刘禹锡和李商隐的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这是刘禹锡《竹枝词》中的两句,其中“晴”谐音“情”, 描写了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忐忑和期待的心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李商隐《无题》中的两句,其中“丝”谐音“思”,抒发了情人间扯不断的缠绵和沉痛之情。
在思想受禁锢的时代,人们也常用谐音表达自己的情感。据载明代民族英雄于谦死后,百姓作了民歌“鹭鸶冰上走,何处觅鱼嗛”。 “觅鱼嗛”就是说找鱼吃,是觅于谦的谐音,寄托了对于谦深沉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