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培养能力出发 构建“3+理综”应试素质
2008-10-15陈增庆
陈增庆
近年高考模式逐渐固定下来,笔者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分析,发现试题的难度不大,但灵活度在不断加大.高考就是考能力,这已成为许多教师和学生的共识.面对“3+理综”的测试特点,我们应及时调整教学思想和方法,大胆改革,积极探索,在教学中将能力培养落到实处,从培养能力出发,构建“3+理综”的素质培养的教学新方略,力求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做法很流行,被封为先进经验.但却令人困惑,不得其解.
其一:过早进行学科综合,忽视建构学科知识体系.
有些教师、考生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理科综合存在恐慌和忧虑心理,认为综合科目的满分为300分,每小题分值很高,于是就把目光放在理科综合上,过早进行跨学科交叉渗透,有的学校在高三上学期就进行综合科目的模拟测试.这造成有些考生由于未打好扎实的基础,忽视建构学科知识体系,从而严重影响考生的心理走向.
其二:过分强调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忽视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近两三年来理科综合试题多以现实问题立意命题,由于总复习时间紧,有的教师就集中精力分析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而忽视了全面打好基础,忽视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其三:过分迷信已实施“3+理科综合”的先进地区的“名师”,甚至是已退休的老专家传授的经验,忽视了本地和自身学校教学的实际.
其四:过分强调大量使用所谓外省外地区名校试题进行强化训练,突击训练“活题”、“难题”,扰乱了教学计划,搞得教师和学生找不到北.
在普通中学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感觉到高考有些试题的难度并不大,但学生的得分率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有:
(1)很多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大多数学生忽视了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规律.例如,一些学生对基本概念题出现理解错误,丢分比比皆是,题意理解错误,特别是题目标明是写NaHSO3的生成和SO2的释放的化学方程式,
但不少学生仍写Na2SO3生成的化学方程式,或加酸后只生成H2SO3.
(2)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在解答没有见过的题目时,首先不能准确把握题目表达的情境和过程,而后有不能冷静的从学过的内容中准确地选取知识,把它迁移到新的情景中,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这与平时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关,有的学生误认为做题就是学习,学习就是做题.忽视了读书、听讲、思考、探究.
(3)审题能力不强,分析、计算能力较差.学生的计算能力差,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未能对一个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计算本身不存在数字运算复杂问题)给出正确的计算结果.答卷时,缺乏针对性和统一性,顾此失彼,漏洞百出.化学用语错误(含关键字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较多,反映出学生的化学基础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差,这一部分学生占有相当的比例.如将托盘天平写作“天坪”,把烧杯写作“玻璃杯”,把氯化钠写作“Na2Cl2”.这些问题特别值得引起警惕.
(4)实验题分析能力欠佳.从对考试的分析数据中可以看出,在实验题上学生的得分率相对较低,考生普遍感觉到实验题较难,不少考生缺少创意,思路混乱,不能按题意和给定条件设计实验,在此方面表现出明显不足.其中的原因,一是现在的中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没有动手的时间;二是学生缺少动手做实验的意识.这里包括对实验的理解,处理实验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验问题的思路、实验操作的技能、处理实验数据手段等.
针对在高三化学备考复习中如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关系,笔者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在系统化和结构化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
化学学科基本实验、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构成了知识目标体系.熟练掌握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是考生解答化学学科试题的前提.理综考试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并不排斥对知识的考查,只是不再用简单的再现知识的方式来考查知识,不是单纯地考查学生记住多少知识,而是通过知识去考查能力.比如2008年[全国卷1,下同]12.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c(OH-)>c(HA)>c(HB)>c(H+)
B.c(OH-)>c(A-)>c(B-)>c(H+)
C.c(OH-)>c(B-)>c(A-)>c(H+)
D.c(OH-)>c(HB)>c(HA)>c(H+)
留意分析,此甲酸非甲酸(HCOOH)、乙酸非乙酸(CH3COOH),继续按照盐类水解等知识分析,不难得出答案为A.从高考试题分析中暴露出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特别是不能形成系统化和结构化的知识.离开知识的积累,能力就很难形成,当然也很难适应综合能力的考试.在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必须有“质的提高”,不是简单的知识的堆积、知识的平铺直叙.教师在基本知识的传授中,要讲究知识的迁移.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1.夯实基础知识,是形成迁移能力的前提
2.解题规律的训练是形成迁移能力的关键
3.优化训练是形成迁移能力的保障
例如2008年全国卷1第28题第(2)问: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为什么?这一小问完全可以套用到许多实验的考查中,为什么一定往倒吸上想呢?题目显然故意造成以下陷阱:1.断不断都能防止倒吸,而断开麻烦,所以不断开;2.断开金属可能会被氧化,所以不断开;3.断开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不断开.【答案】不需要;因有N2不断通入,b瓶溶液不会倒吸到a管.事实上,不管高考题起点怎么高,怎么“新、异、活”,它都遵循教学大纲,落点一般都在教材中,或者说教材上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原型.一般来说,高考命题会回避时下流行的各种教辅材料.笔者建议在平常的训练中应选择一些立意新颖、质量高、有代表性且迁移性强的试题进行训练,在评讲中探究解题规律,熟悉命题技巧,在达到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迁移能力、思维判断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加强思维训练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在化学高考复习教学中,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统摄化学知识的能力呢?笔者的体会是:设计思考阶梯,强化学生突破化学难点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化学复习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考点—热点—难点”这根轴心构建知识体系,并运用它来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突破难点无疑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设计系列“阶梯式”思考题,创造出让学生讨论、探索的情景,激发他们运用比较、判断、推理、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沿着一个个的“思考阶梯”攀登,达到突破难点、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有机反应类型复习中,“酯化反应”是中学有机化学反应的重要类型之一,是有机化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课本上是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学生对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方式已经清楚,但是一运用起来,就错漏百出.如果在这基础上设计:1.一元羧酸与二元醇的酯化;2.二元羧酸与一元醇的酯化;3.一元羧酸与多元醇的酯化;4.二元羧酸与二元醇酯化;5.羟基羧酸的酯化:(1)分子内酯化(生成内酯);(2)分子间酯化(1+1)生成链酯;(3)分子间酯化(1+1)生成环酯;(4)分子间酯化(2+2)生成链酯;(5)分子间酯化(2+2)生成环酯;(6)分子间酯化(1∶1)生成聚酯;6.将上述反应中的醇改为胺——醇羟基改为氨基,写出与酯化反应相似的酰胺化反应方程式:羧脱羟基氨脱氢.让学生强化键的断裂和形成的感性认识,这样学生在做有机推断题碰到酯化反应以及相关问题时就会游刃有余,从容得多.
三、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本中有限的几个实验成了学生死记硬背梦想获取高分的素材,但高考实验题并不是中学实验的照搬或拼凑.我们习惯“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尤其进入高三阶段,能把实验与复习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更是凤毛麟角.应试能力如何得到提高?实际上,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寓于平时正常的教学(当然也包括复习教学)全过程中,不是靠题海可一蹴而就的.比如2008年四川卷28题:(2)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检查气密性,其方法是___________.
许多考生对其方法的回答花样百出,或语焉不详或次序混乱,如果复习时将下列各类常见装置列出来,让学生练习:
打好了基础,问题便迎刃而解.答案:将G弯管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温热烧瓶B,观察G管口,若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面对高考,在今后的实验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平时的训练,毕竟能力的培养是渐进的,考前突击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的培养途径是改验证性实验为设计型实验,突出实验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探索性、多向选择性、综合概括性,这样才会在高考中有所突破,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