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扬州中考作文题解及佳作选评
2008-10-14周国安
周国安
【题目】
以“回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不少于20行。②不得抄袭。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解析】
今年江苏扬州市的中考作文题目,有三个突破:一是在时隔8年之后再次采用全命题形式;二是舍弃了材料、导语,就是一个简洁的词语“回家”;三是部分拆除了“诗歌不限”的文体樊篱,明确可以写诗歌。可谓“繁华落尽见真淳”,回到作文命题本初的形态。这其实也是作文命题的“回家”。
“回家”,是一个不让考生为难的题目。课本里,“回家”是一个歌咏不绝的命题,在《故乡》中,我们见识着迅哥儿的回家;在《枣核》中,我们见识着海外游子心灵的回家;在《夜雨寄北》、《天净沙·秋思》、《回乡偶书》等古诗里,我们品味着诗人对回家的期盼、无奈、怅惘与忧伤。在现实生活里,回家也是一个不断演绎的命题:走读的同学,每天都可以回家;住宿的同学,巴望着周末或放假回家;青春期的孩子,有人有过负气出走后又醒悟回家的经历;懂事的少年都知道节假日回家团聚对于亲情的意义。
“回家”,又是一个有良好区分度的题目。下面这类“回家”主题,你想到了吗?质朴行文,自然成篇,是一种作文的回家;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作为法定假日,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回家;将祥云、漆红、纸卷轴等中国元素融入奥运火炬,是一种民族自信的回家;京剧走进中小学课堂,是一种文化的回家……一些勤于立意、善于构思的同学会从具体的“回家”联想到这些抽象的“回家”,并借此脱颖而出。
当然,无论你着眼于人、着眼于事,还是着眼于情、着眼于理;无论你是实写,还是虚写;无论你是正写,还是侧写,只要能写出各自的体会,都可以进入相应的等级,获得理想的分数。
本题写作,要避免以下三个误区:
误区一:生拽成作。因为题目的平易性,有些考生会滋生惰性,觉得以前看过、背过、写过的某一篇成品似乎可以拖拽过来,牵强成文。于是我们会看到一些作文,其中既没有对回家的形象描述,也缺乏对回家的哲理思考,整体上与回家无关,只是硬嵌了一些附会的所谓的扣题句。这类作文,往往逃不过老师的火眼金睛,最终被划入低档卷判分。
误区二:偏离中心。“回家”这个考题在历年的中考里没有出现过,但它的近似考题“家”却不鲜见,有些同学疏于审题,潜意识里不自觉地把题目置换成了“家”,于是文中大谈特谈家的温暖,大书特书家的美好,却没有只字片语扣住“回”字,没有相应笔墨写“回”的动作、心理、情怀、思考。这样的失误殊为可惜。
误区三:拥塞热点。汶川地震是今年的最大热点,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全国人民鼎力相助让他们早日回家,这些都是方便的构思。于是有相当数量的考生拥塞到这个热点题材里,却又做不到俗中出新,同中见异,于是撞车撞得一塌糊涂,不啻于另一场灾难性的“地震”。
【佳作一】
回家
扬州一考生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思绪飘回到昨天……
临近中考,心里莫名地紧张起来。小姑带我去逛街,说是让我放松放松心情。跑这家专卖店,钻那家大商场,小姑给我买了一身漂亮的连衣裙,一双剔透的“水晶鞋”。在童话里,只有公主才穿水晶鞋。我端详着“水晶鞋”,羞涩飞上面颊。小姑说,女孩子家,长大了,总要花些时间学学打扮。听着小姑的话,我的脸更红了。
小姑衣着光鲜,一身珠光宝气,我心里暗想:我要是小姑的孩子该多好啊!唉,要怪就怪自己的命不好,生在了一个穷家庭。
回到家里,妈妈正在为我洗那双早已破旧了的球鞋,她那么用力,那么投入,仿佛要把自己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鞋子里。
小姑带我去吃牛排、比萨,这些都是我想都不敢想的美食。在那里,我得到了最优雅的招待,享受了最香甜的食物。
回到家里,妈妈正在为我做刀削面,她那么用心,那么专注,仿佛要把她所有的爱都融入到汤面中。
小姑用她的奥迪把我送回家,可车子却开不进小巷的深处。
小巷的那头,妈妈正打着伞等着我回去,不知她等了多久?风轻轻吹来,吹动着妈妈的衣裙,雨点时不时地滴在她的脸上,妈妈真美!
想起早晨那没心没肺的幻想,泪水爬满脸颊。我牵起妈妈的手,和她慢慢走回家!
今天,上考场我穿的是妈妈洗的球鞋;今天,我回家想吃的是妈妈做的刀削面。
明天,妈妈回家吃的,是女儿烧的饭;明天,我要让妈妈住进大房子;明天,我要告诉妈妈:女儿不差。
我终于明白了家的意义,家里总有人在等你,别让他们等太久。走,回家去!
【简评】
作为一篇记叙文,本文不以情节曲折取胜,而以真情动人见长。
作者巧用三组对比式叙写(水晶鞋与球鞋,牛排、比萨与刀削面,奔驰送回与打伞等待),写物质享受的诱惑最终敌不过贫穷却温馨的家的吸引,衬托出母爱的自然与深沉,家的质朴与难舍,这正照应了那句土得掉渣又真得催泪的大俗话:金旯旮、银旯旮,不及家里穷旯旮。
母爱是让人感动的,贫寒的母亲为孩子做的一切尤其让人感动;懂事的孩子明白了母爱的珍贵,在虚荣的迷失之后醒悟过来尤其让人感动。
【佳作二】
回家
扬州一考生
悠悠古道,见证了孩提时代我蹦跳的脚步;苍苍井石,留下了童年时代我稚嫩的指痕。如今,长大的我漫步在东关古巷中,在青石砖瓦中找寻着家的痕迹,思绪不禁回到了从前……
我记得,是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水泥柏油路取代了青砖石路;是在锤子的乒乓声中,钢筋水泥代替了青砖绿瓦——老屋老街老巷……一切老旧之物都被匆忙地抹去了,眼花缭乱中,一座崭新却让我陌生的城市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我记得,面对这座新城时,我忧郁、不安、恐惧——举目望去,满眼的高楼林立,找不到低低的屋檐与檐下叮当的风铃;放眼远眺,一路的车水马龙,看不见光滑的石路与石板缝隙间冒出的青草;凝神谛听,满耳的喧嚣与嘈杂,听不到雨与青瓦的奏乐抑或是小贩充满诗意的吆喝……我在新的城市中,急切地找寻,却觅不到一点家的痕迹。
我要回家!我的家在古巷深处,不在这高楼大厦间;我的家里有我童年的记忆,有我成长的步履,有历史沉淀下的古朴和诗情。
我要回家!难道拼命地翻新就是发展了吗?难道城市的现代化就要以古城的消失为代价吗?没有了古城古巷,没有一栋保留你我童年记忆的房子,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说这是拥有3000年历史的古城扬州?还有什么资格说自己是5000年历史的继承人?你我还有什么资格说“这里是我家”?
北京人开始觉醒了,他们喊道:“我们不能失去我们的四合院,因为那里是我们的家!”那么我们扬州人呢,古街古巷不是我们的家吗?
终于,我看到了扬州人的觉醒与努力,我看到了熟悉的青石板路与古石井,我看到了红砖绿瓦与石缝间的小草……我看到了许许多多家的痕迹。
我相信,扬州人的归家之旅并不算迟,你看,我们不是又有了双东街区吗?我们不是又回家了吗?
站在双东的青石路上,我大喊:“我回家了!”
【简评】
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见识超凡。作者站在城市建设的高度,思考了现代化进程中怎样保护古城、保护传统文化的重大命题,忧虑于扬州古城的消失,欣慰于扬州人的觉醒与努力,呼吁城市建设要走一条“回家”的路。一个十四五岁的初中生,能有如此的意识和情怀,让人忍不住击掌赞叹。
同时,小作者还在文章中使用多种句式:排偶而成的整句,气势充沛的排比句,真情灌注的感叹句,激情洋溢的反问句等,使得语言具有了多重美感。这些都显现了作者不俗的驾驭语言的功夫。
【佳作三】
回家
扬州一考生
请你泡一杯温暖的红茶,用一种最舒适的姿态,和我一同翻开泛黄的记忆,走上回家的路,那两旁有着高高艾蒿的回家路……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在一个暖暖的午后读到这句诗,猝不及防地,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怀念起那香香的粽子,长长的沟渠,以及那束有浓浓中药味的艾蒿……我看了看日历,端午节要到了吧?可是,中考也要到了,怕是不能去陪外婆、不能回家了。
日子无声无息地走着,那天忽然听到端午节放假一天的消息,我心里有抑制不住的欣喜:回家了!我可以回家了!
那就是我的家:远远的乡村,长长的沟渠,泛白泛灰的艾蒿,青砖黛瓦的小屋,屋前泡着竹箬叶的木盆,灶台后袅袅的炊烟和外婆浅浅笑着的侧面……我像一只小马驹一样赤脚奔跑着,挂着鸭蛋,系着百索子,吃着香香的粽子,摘着大把大把的苦艾……
那才是我的家,那才是我们的家!
那一天很短,却让我找到了回家的路,永远无法忘记的回家的路;那一天很长,可以让我们审视自己的文化,寻回自己的根;那一天我很乖,我没吃炸鸡腿而是吃着粽子,我没哼英文歌而是哼着童谣,我没买玫瑰花而是采着艾蒿,我没看电视而是读着屈原的诗……我好像一个离开太久的游子,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
你的红茶还没凉吧?你的姿态还舒适吧?让我们一起寻找回家的路吧,那条路上有清明时的纷纷细雨,那条路上有中秋月的幽幽清辉……走在那条路上,用力嗅嗅,还有月饼的甜味儿,艾蒿的中药味儿;仔细听听,还有易安的梧桐细雨,苏轼的大江东去……
看,到家了,门开了,“吱呀”——
我们,一起回家。
【简评】
全文意蕴的流动是由一句诗触发的。其后,若干耐人寻味的意象贯穿始终且回环往复。最后对李清照、苏东坡诗词的巧妙化用,回应文章开头的诗句。
全文要表达的是一种诗意的情怀:让我们“回家”——回到乡村,回到节日,回到传统文化里去,寻找一种诗意的栖居方式。
(作者地址:江苏江都市洋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