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河的彼岸
2008-10-06Kaimook
Kaimook
每年泰历十二月(公历11月)月圆之时,是泰国的水灯节。如果说泼水节是彻底的狂欢,那么水灯节则更多了温情和浪漫。在这个除泼水节外泰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里,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用芭蕉叶和鲜花编结出美丽的水灯,在夜晚点燃上面的香烛放入河中,以敬奉河神,祛除秽气,祈求赐福;在南部,人们祈祷后划船将水灯放入海中漂走。
水灯节,是泰国民间最富有意义和神话色彩的节日。关于水灯节的起源,泰国史书记载版本很多,也有很多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流传较广的一个传说是:很久以前,暹罗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公主,在菩提树下遇到佛祖释迦牟尼。佛祖对她说,如果要赶走身上的病魔,就得在佛历的十二月十一日月圆之夜,把自己的指甲碎屑和头发放在一个莲花形的灯座里,再点上蜡烛,拿到河里去放。这个故事流传开来,泰国人竞相跟随,做的水灯越来越精致美观,所祈求的愿望也从赶走病魔变成对亲情、爱情等美好感情的向往,渐渐地发展成水灯节,而这个传统节日,就这样随着河水一漂数百年。
雨季将要结束,我就一天天掰着指头期待,计划着要去找熙汉学做水灯。熙汉是华裔,但生长在泰国,血液里已经融入了泰国男女共有的心灵手巧。做水灯绝对是件细致活,首先将芭蕉叶卷叠成所需形状固定,每一片都得匀称;然后把柔弱的鲜花一瓣一瓣卷好排列;最后按照整体构思把芭蕉叶和花瓣固定到底座上,再点缀上兰花、荷花和香烛,并在每支突出的角上细心地插入一粒洁白的茉莉花蕊,清香扑鼻,煞是可爱。熙汉边解说边动手,不多会就变戏法似的完成了一只水灯,而我只有拿着水灯爱不释手的本事,拿起芭蕉叶和鲜花就笨得让“师傅”直跺脚了。
泰国阿爸见我兴致如此高涨,邀我参加水灯节花车游行,我开心得跳起来。花车用芭蕉叶、兰花和茉莉花装饰,上面放着各单位机构手工制作的巨型水灯。当我身着泰国传统服装坐上香气袭人的美丽花车时,已经有女孩子盛装坐在上面,我们的任务就是双手合十,向四周的人们报以微笑。黄昏时分,游行开始了。整个城市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汇聚在花车行经的路旁,人群里认识我的孩子把糖果扔上车给我,还没吃到,心已经甜甜的了。
入夜,月朦胧,影重重。忽如其来一场大雨一度冲散了游行的队伍,但很快人们又自行聚拢起来。评选结果早已不重要,哪里都是欢乐的海洋:灯火明亮,人声鼎沸。女孩们相约穿着传统服饰出门,自信地享受周围人们投来的赞赏目光;年轻人双双对对去放同一个水灯祈求爱情长久;妈妈领着儿子,爸爸带着女儿,全家共同点亮来年的希望……
谈到泰国风俗,许多未曾去过的人总会误解。行走到每一地、每一个国家,走马观花的游览和生活其中所得来的感受往往截然不同。在泰国,其实除曼谷和海边度假区外的绝大部分地区,民风都是相当纯朴的。泰国人信仰佛教,在泰国,佛教地位很高,宪法规定国王必须是佛教徒。泰国人的生活也受佛教影响较深。信仰佛教的家庭通常设有佛坛,各家主妇早晚必点蜡烛、烧香和献花,以祈祷吉祥隆福。一般笃信佛教的泰国男子都在自己一生中出家当一次和尚,出家的年岁不限,出家时间可长可短,一周、数月或一年都行。泰国人出家当和尚是一件大喜事。当一人决定为僧时,他的亲朋好友互相传告,齐来表示喜庆祝贺。大家争捐净资,购置香花及珍贵物品敬佛献僧。送行之日,男女老幼结队相随,人人身着盛装,手执香花和旗伞,有鼓乐吹打,人们边走边唱,送至庙中。举行出家仪式时亲友们向众僧奉献礼物,仪式完毕载兴而归,出家者就留在庙中念经拜佛。
曼谷往北,无论阿育塔雅、素可泰,还是清莱、清迈,历史遗迹甚多,散落在城市各处,每座寺庙的佛像都饱受苦难却依然安详。时间在寂静中流走,它们却永远停留在那个时代,又浪漫,又感伤。它们使整个泰国呈现一种古老而祥和的气氛,今日泰国在现代化、全球化大潮中仍能在大部分区域保留自己优雅的生活步调,可能正是得益于这种氛围。
我在泰国生活的两年间,虽感泰国人办事效率欠佳,较少变通,但在街头迷茫时总会有人主动上前帮忙指路,买东西语言不通也较少被宰。更别说他们温软的泰语和满脸微笑,让你再坏的脾气也使不出来了。
至于泰国的未来,我曾在泰国第一个王朝的故都素可泰(意为“幸福的黎明”)规模最大的玛哈泰寺遇到过一群做问卷调查的小学生。古迹间突然冒出这些热闹的小蓝帽,他们选择好一名外国游客,先在一旁默诵好几遍对白,才敢走过去说话,开口还是羞答答的,一旦发现哪位游客比较和善,便一群人围上去请人家签名。
泰国对于国际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很高,每个孩子从小学开始都要学习外语,且大多数基础教育机构也都配有外教。这些稚气的孩子,现在表现得又可笑又可爱,但继承了民族善良本性又掌握现代知识的他们,将来的发展不容小觑。
拉回思绪,河中的水灯成群结队向远方漂去。放一缕头发、一片指甲、一枚硬币,点燃灯上香烛,然后轻轻、轻轻地将愿望送入水中,渐行渐远。烛光点点,承载着多少希望漂向那幸福彼岸。河神,我也悄悄向你许下了一个愿望,你,听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