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

2008-10-06

中学生天地(A版) 2008年3期
关键词:小聪姜昆塑料袋

公 羽

想当年我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每每跟父母闹起矛盾来,最常用的抗议词就是:我已经长大了,别老是把我当成小孩子!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样?

可父母笑着对我说:“在我们眼里,你永远是孩子。”

姜昆:孩子就该做孩子的事

可惜现在不流行听相声,否则,你也会像我一样喜欢上总是笑眯眯的姜昆。不久前在“2007年中国演艺名人公众形象满意度调查”中,姜昆以一贯的“好人”形象高居榜首。不过,随即有媒体报道,对女儿姜珊来说,这个老爸曾是个不折不扣的“恶人”。

说起姜珊,很多和我一般大的人还记得,1992年的央视元旦晚会上,她和一位歌星联袂演唱主题歌《祝福明天》,一举走红。之后,这位刚刚13岁的初中女生开始演出不断,唱片销量高达数十万张。

可是不久,这位少女歌星却突然在公众面前消失了。

原来,老爸姜昆眼看着女儿声名鹊起,由最初的开心慢慢变成担心:这样下去女儿一定会荒废学业。于是,他非但不支持,反而利用自己在演艺圈的关系四处“堵”她的路。对此,姜珊很不理解:换了别的父母,高兴还来不及呢,您怎么能这样!

但老爸这次“恶人”做定,为了让女儿安心读书,他干脆强行送她去澳大利亚留学。尽管有老爸“20岁让你重返演艺圈”的承诺,姜珊仍然痛苦、伤心、怨恨,却也无可奈何。

时光荏苒,姜珊长大了,她找到了自己更喜欢的事业:做一名优秀的影视制作人。她对名人老爸说:“名人有名人的烦恼,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精彩!”

身为明星的姜昆,为什么当年要极力“扼杀”女儿的明星梦?我想,那是因为他更清楚,如果不把文化基础打好,就算进入娱乐界,也终究走不远。拔苗不能助长,今天的默默等待,是为了明天更好地飞翔。

小聪:孩子不应该“欣赏死亡”?

最近,西安初中生小聪(化名)的一篇文章引起了母亲的恐慌,最后也引起了公众的热议。

小聪的老师布置了一道作文题“你欣赏什么”,小聪在文章中写道:“我欣赏死亡。”

乍一看,我也吓一跳。一个好端端的花季少年,怎么会说出这种让人汗毛直立的话?第一感觉就是:这孩子心理有问题。

看过网上摘出来的作文选段后,我释然了。请看——“人人都要面临死亡,应该快乐地去面对死亡,不应该惧怕死亡这个词……”你从中读到什么?我读到的是一颗乐观、开朗、豁达的心。

随着媒体的采访,小聪同学的形象慢慢地具体起来。这位13岁的男孩子在学校是个积极活跃的好学生,与同学相处得非常融洽。他从小读了很多各种各样的书,懂得多,也爱思考。据老师说,小聪经常会有一些和同学们“不一样”的想法,比如,一次班里讨论一件事:有同学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那位老人却连“谢谢”也不说。同学们普遍认为老人“倚老卖老”,但小聪却说,重要的是你让了座,老人的态度是他自己的事,不必计较。

引起小聪妈妈恐慌以及公众热议的,可能正是因为他的“不一样”。在我看来,小聪的“不一样”才可贵,它是个性,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强求“一样”才真正值得恐慌。哪怕你只是个孩子,只要心里充满阳光,就别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塑料袋:展现孩子的力量

你家里有菜篮子吗?别逗了,就算有也是老古董了,爷爷奶奶以前用过,我爸妈都不用了。说的也是,现在不管到菜场还是超市买菜都有免费的塑料袋,谁还用这个呀?

前几天我到上海出差,顺便到一家大型超市去买了点东西,结账的时候才看到一个告示牌:有偿提供塑料袋,大袋0.5元,小袋0.3元。不爽,十分不爽。

回头一看新闻,说国务院刚刚下发了一个通知,规定从今年6月1日开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我们都知道塑料袋是一种“白色污染物”,对环境破坏严重。国家出台这个规定,就是希望大家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多用能够反复使用的菜篮子和布制购物袋。

道理都懂,但是一旦没得用了,很多人都一下子觉得不习惯,甚至不舒服,就像我。

不禁觉得,这个规定实施的日子很有意思:6月1日,儿童节。虽然中学生已经不是“儿童”了,但是对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你们无疑比大人更有优势。那么,就行动起来好不好,不用等6月1日,从自己做起,并督促父母把家里的“老古董”找出来,让它重新焕发青春。请展现你一个孩子的力量,也给我们这些陋习难改的大人一个榜样!

·有人说·

科学家和娱乐明星虽然作出的贡献不同,但一样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

——84岁的著名天文学家王绶日前表示,他理解中学生的“追星”行为,并说:“各种职业都是平等的,都有资格成为青少年的偶像。”他相信,随着成长,人自然会成熟起来,就像6岁的男孩崇拜铁臂阿童木,15岁的女孩崇拜李宇春,18岁的学生崇拜杨利伟,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董存瑞?是不是《士兵突击》中的那个团长?

——台湾著名艺人吴宗宪在一次晚会中把董存瑞误认为是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角色,他的这一“无知”行为立刻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口诛笔伐。也有人说,我们不应该对一个和我们的教育背景不同的艺人过于苛求,倒是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已把我们的英雄淡忘了。

放寒假回来了,看到街头乱扔果皮纸屑的现象非常普遍。

——河南一位留学美国的女大学生张栋回国过寒假期间,给自己布置了一道“寒假作业”:每天上街清理一小时垃圾。她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赞赏。但也有人问:为什么我们只有从国外回来才会有这种意识呢?

不要再照镜子了,你已经很漂亮啦!

——近日,某媒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在很多中学女生的课桌里都有小镜子和小梳子,即使在课堂上,她们也常常忍不住躲在书堆后“打理”。一位语文老师上课时实在看不下去了,遂有此言。中学生在意自己的形象是可以理解的,但做得过度了,就不免有“臭美”的嫌疑。

·小事记·

学校图书馆门口,十几位手拿卫生工具的初中生面红耳赤,吵成一团。他们在争执什么?“明明就是我们先来的!”“可我们昨天就想好要来这里打扫卫生了!”……

原来,这是杭州景芳中学初一5班和8班的同学响应学校号召,“学雷锋做好事”,学校图书馆无意中成了他们共同的目标,大家互不相让。

学雷锋学出一肚子气来,这可怎么办?最终,大家平静下来,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说起来也简单:一起打扫。这两个班还签订了“班级盟约”,分工协作。

这些同学不仅懂得服务社会,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雷锋叔叔知道了也会高兴的。

期末考试前,杭州采荷中学的同学们异常忙碌。除了完成学习任务之外,他们还要抽空赚钱。赚钱的渠道多种多样:有的家里实行家务奖励制度,于是他们抢着干家务挣“工分”,一周下来可以赚到20多元;有的结伴去做报童,沿街卖报,一天收入30多元……

面对这样的“不务正业”,老师们却喜在心头,因为这些同学赚钱不是为了自己花,而是为了帮助衢州山区的贫困儿童。

很多学校都有捐款活动。据该校的老师讲,这次同学们捐出的钱是该校历次捐款活动中金额最少的,但最有意义。是啊,跟父母要钱拿去捐谁不会?而这些同学不仅献出了爱心,也真正体会了爱的分量。

不久前,陕西旬阳发生了一起悲剧:两名13岁的初中男生喝下了剧毒农药“敌敌畏”,一名抢救无效死亡,还有一名截至发稿时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他们为什么要喝农药?说起来更加令人悲哀:这两个少年因为逃学和偷了几本书,害怕被老师批评,于是商量着,“喝点毒药的话,老师就不会批评了”,还说“谁不喝谁就不是男子汉”!结果……

“敌敌畏”是什么?想来他们不会不知道农药有毒,但他们知不知道它有多毒?在生命面前,一点批评又算什么?

猜你喜欢

小聪姜昆塑料袋
姜昆临场“现挂”魔术陷阱
我是一个塑料袋
乌鸦喝酒
姜昆:我都说啥了?怎么就把她给说吐了
欧几里得和塑料袋
一个塑料袋
最美的相片
估算作用大
图说天下
《龟兔赛跑》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