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阅读训练:《记寻大龙湫瀑布》

2008-09-28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08年6期
关键词:图记老僧小人

记寻大龙湫瀑布

(清)方苞

八月望前一日,入雁荡,按图记以求名迹,则芜没者十之七矣。访于众僧,咸曰:“其始辟者皆畸人也①。庸者继之,或摽②田宅以便其私,否则苦幽寂去而之他,故蹊径可寻者希。”过华严寺,鲍甥率众登,探石龙鼻流处,余止山下。或曰:龙湫尚可至也。遂宿能仁寺。

诘旦,舆者③同声以险远辞。余曰:“姑往焉,俟不可即而去之,何伤?”沿涧行三里而近,绝无险艰。至龙湫庵,僧他出。樵者指道所由,又前半里许,蔓草被径,舆者曰:“此中皆毒蛇貍虫,遭之,重则死,轻则伤。”怅然而返,则老僧在门。问故,笑曰:“安有行二千里,相距咫尺,至崖而反者?吾为子先路。”持小竿,仆李吉随之,经蒙茸④则手披足踏。舆者坦步里许,径少窄,委舆于地,曰:“过此则山势陡仄,决不能前矣。”僧曰:“子毋惑,唯余足迹是瞻。”鲍甥牵引,越数十步,则蔓草渐稀,道坦平,望见瀑布。又前,列坐岩下,移时乃归。舆者安坐于草间,并作乡语怨詈⑤老僧曰:“彼自耀其明,而征吾辈之诳,必众辱之。”

嗟乎!先王之道之榛芜久矣。众皆以远迹为难,而不知苟有识道者为之先,实近且易也。孔、孟、程、朱皆因于众厮舆⑥,而时君不寤,岂不惜哉!夫舆者之诳,即暴于过客⑦,不能谴呵而创惩之也,而怀怒蓄怨至此;况小人毒正⑧,侧目于君子之道以为不利于其私者哉!此严光、管宁之俦所以匿迹销声而不敢以身试也。

[注] ①畸(jī)人:奇特的人。此处泛指不寻常的人。②摽(biāo):把持。

③ 舆者:抬轿的人。④蒙茸:蓬蓬松松的样子。这里指茂密的杂草和灌木丛。⑤詈(lì):骂。⑥厮舆:旧时指仆役一类的人。⑦暴于过客:对别人施加恶行。⑧小人毒正:小人怨恨正道(或:小人害他的朋友)。毒:怨恨。

1.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八月前一日 望:接近。

B. 蔓草径 被:覆盖。

C. 舆者坦步里许,径窄 少:稍微。

D. 而征吾辈之诳。征:证实。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按图记以求名迹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B. 经蒙茸则手披足踏

学而不思则罔

C. 移时乃归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D. 实近且易也

三年,大疾疫,死者且半,乃各散引去

3.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舆者之诳”的一组是

①故蹊径可寻者希

②舆者同声以险远辞

③俟不可即而去之,何伤

④此中皆毒蛇貍虫,遭之,重则死,轻则伤

⑤过此则山势陡仄,决不能前矣

⑥安有行二千里,相距咫尺,至崖而反者

A. ①②⑥ B. ②④⑤

C. ③④⑥ D. ①④⑤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着重在一个“寻”字。按图记、问众僧、鲍甥寻、乘舆寻、老僧引,从中可看出寻找大龙湫瀑布经过一番周折,方才不虚此游。

B. 作者感慨说,只要有“识道”的人带路,“远道”可以缩为“近道”,“难道”可以变为“易道”。欺侮别人的人应该受惩罚,结果非但没有受罚,反而还满腹怨言。

C. 道路变窄后,轿夫不愿再往前走。老僧劝“我”不要迟疑,且在前面引路,终于找到了瀑布,结果遭到了轿夫的当众羞辱。

D. 文章末尾采用“缘情事以为波澜,别求义理以寓襟抱”的笔法,缘事明理,说明先王之道难以实现的原因。

5. (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诘旦,舆者同声以险远辞。

②先王之道之榛芜久矣。众皆以远迹为难,而不知苟有识道者为之先,实近且易也。

(2)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夫 俭 则 寡 欲 君 子 寡 欲 则 不 役 于 物 可 以 直 道 而 行 小 人 寡 欲 则 能 谨 身 节 用 远 罪 丰 家 故 曰 俭 德 之 共 也 侈 则 多 欲 君 子 多 欲 则 贪 慕 富 贵 枉 道 速 祸 小 人 多 欲 则 多 求 妄 用 败 家 丧 身 是 以 居 官 必 贿 居 乡 必 盗 故 曰 侈 恶 之 大 也

(《训俭示康》)

猜你喜欢

图记老僧小人
老僧
平儿是“全人”还是“尤奸”“小人”
烟图记
指印小人来了
古木老僧图
木勺小人
图记
老僧也食肉——怀素草书《食鱼帖》
图记 端午节的惊喜
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