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事五味——勤、博、痴、新、德
2008-09-27孙从改
孙从改
京剧四大名旦中,只有荀慧生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资料,我们已无法亲眼目睹他光辉的舞台风采,亲身领略他表演艺术的博大精深,这是一个历史的遗憾。他的后人及弟子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全面反映他坎坷的人生和艺术经历,倾心打造了28集电视连续剧《荀慧生》,忠实记录了荀慧生先生成长、成才、成功的历史过程,使我们在平凡、平淡、寻常中感受到了伟大艺术家的奇崛、绚丽与魁伟。
该剧从五个方面对荀慧生的艺术人生进行了重点描摹和刻画:
一曰勤,即勤学、勤听、勤看、勤练。荀慧生家境贫寒,8岁时卖给河北梆子花旦庞艳云为徒,从此开始了近似残酷的学戏生涯。庞艳云为了早日让荀慧生登台,对其进行了虐待式训练,踩跷、圆场、下腰、把子,稍不如意非打即骂。或许正如庞艳云所说,戏不打是出不来的;或许像荀慧生自己所说,无论如何要感激师傅。而观众在感受到学戏艰辛的同时,更多地感受到的却是旧式戏曲教育的悲惨和不人道。也可能正是这一打一逼,使荀慧生完成了戏剧学业中由被迫到自愿、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过程。他一生坚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或者可以说是这种强逼与自愿相结合的产物。为了不再演出时忘词,他上百遍背词默戏,甚至自改名为“词”。即使后来他享誉京都、声震申城时,还在不停地学、不停地练,不停地访名师,拜挚友,处处虚心求教。剧中有几处表现荀慧生“偷戏”的情节,即使在演出的间隙,他也一刻不忘记学习、模仿、钻研。“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勤,是荀慧生成功的第一“要诀”。
二曰博,即博采百家之长,总汇百艺之精,纳百川以成江河,积寸石以成高山。荀慧生先学武生后改花旦,先学河北梆子后改皮黄,立足于中国传统戏曲又参加了文明新戏的演出,专注于表演艺术又广泛涉猎书法、绘画、文学,丰富的艺术经历,形成了深厚的艺术积淀。剧中吴昌硕的那句话,“你们演戏,演到最后,比的是文化”深深触动了荀慧生,从此,演戏、绘画、读书几乎成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他参加《顺天时报》组织的“四大名旦”评比活动的剧目《丹青引》,首次在舞台上当场作画,唱念作舞与粉末丹青相得益彰,体现了他扎实的艺术功力,被时人誉为“双绝”。荀慧生的表演不仅融合了京剧和河北梆子的精华,集京派和海派艺术之大成,还兼收并蓄武生、小生、青衣、花旦的各种行当的有机养分,使他的表演艺术日臻完美,这恐怕也是戏曲界后来“十旦九荀”说的艺术渊源。
三曰痴,即对戏曲艺术的痴情与痴迷,以至达到忘我的境界。正如武生泰斗杨小楼所说的,在他心中,戏比天大,他生为戏而来,死为戏而去,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舞台这一方寸天地。在上海演出期间,除了戏台和住所,他不知还有外滩和十里洋场,不知还有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不知还有“青红帮”那样的恶势力。他买菜回来找不着家,煮饭煮得一塌糊涂,连大名鼎鼎的吴昌硕都不知何人。相对于常人,他显得愚鲁,相对于生活,他显得笨拙,相对于社会,他显得陌生,相对于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他显得孤陋寡闻,因为他的心全在戏里。正是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与以身相许,才造就出了婀娜多姿的荀派艺术。
四曰新,即不断进行艺术创新,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攀登艺术高峰。荀慧生艺术创新的胆识和气魄是惊人的,只要符合时代审美要求,只要观众欢迎,只要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与要求,无论是唱腔、表演、化妆、服装,还是机关布景、舞台装置,他都积极地革故鼎新,进行全面的尝试与探索。当然,他对艺术的革新,决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更不是空中楼阁、空穴来风,而是来自于对生活的敏锐观察,来自于他对传统艺术的深厚积累和学养。他善于汲取传统艺术的精华,化腐朽为神奇,善于精研戏情戏理,捕捉人物不同环境中的不同心境,善于在生活中捕捉艺术美和时代脉搏,所以,他艺术上的新,是立足于传统的新,是立足于生活的新,是立足于时代的新。
五曰德,即具有高尚的艺品人品。他尊敬师长。尽管少年学艺时受到过师傅师娘的虐待和欺凌,但他对他们非但不忌恨,还以德报怨,在被评为“四大名旦”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像儿女一样供养他们,为他们养老送终。他体恤穷人。他像儿子一样照料戏园子看门房的孤寡老人,像亲哥哥一样关怀从家乡逃难出来不幸沦落风尘的小凤,像兄弟一样帮助那些跟他一块学过戏的穷困潦倒的师哥师弟。他珍重爱情。尽管他与小霞相亲相爱,却李代桃僵误娶了春生,尽管他也曾为此深深地苦恼过消沉过,但只要爱了,就对她的一生负责到底,绝不相弃。他有高尚的民族气节。当国家面对强敌、遭受外侮的时候,他以一个普通中华儿女的爱国热忱组织义演、冒着枪林弹雨去慰问抗日前线的将士;面对强权与金钱,他绝对不低下那颗高贵的头颅。
虽说电视剧《荀慧生》在人物塑造上还有些简单和平面化,但由于紧紧抓住荀慧生上述五个方面的闪光点,并且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刻画,也就使一代京剧宗师的光辉形象跃然荧屏,呼之欲出,在观众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