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配以反弹法治疗腰椎滑脱58例临床分析
2008-09-27李庆伟闫战益
李庆伟 闫战益
关键词腰椎滑脱推拿反弹法
腰椎滑脱症是引起腰痛或腰腿疼痛、麻木的—种常见病之一。目前,首选或主要采取保守方法治疗。2004年3月至2006年5月以来,笔者运用推拿手法配以反弹法治疗5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治愈好转率可达93.1%。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患者中,男34例,女24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30岁;其中30岁1例,40岁11例,50岁14例,60岁19例,67岁13例。病程1月~25年。
1.2临床表现本组58例,均诉劳累后不同程度的腰痛、腿痛或腰腿痛,其中腰痛者27例,单或双下肢疼痛者12例,腰伴单或双下肢疼痛者29例;且诉单或双下肢麻木者31例、起身无力29例、坐站不适及活动受限者32例、行走困难或间歇跛行者27例、尿急及小便不利者20例。体格检查:本组58例,腰脊柱检查均显示生理曲度改变呈凹心型,俗称凹心腰;腰脊椎骨棘突排列变化,患椎棘突隆起45例,偏歪25例;腰部活动度受限者39例;腰部压痛、叩击痛及放射痛者52例;挺腰试验阳性者43例;单或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26例;单或双下肢肌力不同程度下降者22例。
1.3影像资料58例患者均行腰椎正侧斜位CR影像学检查。正位片显示:脊柱不同程度向左或右侧、弯者13例,L3、L4或L5椎体程度不同骨质增生者28例,L3-4、L4-5或S1。椎间隙高密度影者38例;侧位片显示:L3-4、L4-5或L5S1。椎间隙不同程度狭窄者39例,脊柱生理曲度呈凹心型改变者36例,不同程度腰椎滑脱58例,其中L3椎体滑脱4例、L4椎体滑脱25例、L5锥体滑脱29例,I°滑脱32例,Ⅱ°滑脱26例;双斜位片显示:患椎单或双侧峡部裂者42例。双斜位片患椎无峡部裂者16例,另行相应椎间隙CT影像学检查,均显示椎间盘变性、突出或脱出。
2治疗方法
2.1推拿手法患者俯卧治疗床上,腹下垫枕。术者先以滚、揉、推、按等推拿手法,松解腰背部肌肉;然后,根据患者腰痛部位及下肢麻木、疼痛的走向,选择不同的穴位,即在足太阳膀胱经上点按秩边、委中、承山等穴,在足少阳经上选环跳、风市、阳陵泉、绝骨等穴位点揉,手法力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宜,每穴20~30秒;继之,以反弹方法特异性治疗。
2.2反弹方法术前放松前2小时禁食,排空小便。患者仰卧位,术者以双手掌放于腹直肌上按压,手法由轻到重,按压5min;然后,患者屈膝置于胸前,双手抱膝,术者用手扶于颈项背部,一手按于小腿前,以腰为轴,上下滚动;或使患者屈髋、下肢伸直,术者手扶脚踝向前推举,10~20次。术毕。术后,治疗床头顶墙,患者继续仰卧,腿脚靠墙,休息30min。此种推拿反弹方法治疗,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一般1~2疗程即可。注意,此法治疗后,应嘱患者多卧床休息,尽量少活动,力避腰部过度后伸动作。
3疗效观察
2.1疗效标准优:腰腿痛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工作和生活;良:腰腿痛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能参加一般性工作和生活;好转:腰腿痛症状、体征部分消失,功能部分恢复,生活能基本自理;无效:腰腿痛症状、体征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功能无变化。
2.2疗效结果本组58例,经推拿手法和反弹方法治疗,优者30例(51.72%);良者13例(22.41%);好转者11例(18.96%);无效者4例(6.9%),总有效率93.1%。
3讨论
3.1腰椎滑脱症的发生学机制腰椎滑脱症是引起腰腿痛证候群的原因之一,临床常见、多发。一般在腰椎侧位x线或CR影片上被发现。既往多认为是源于患椎椎弓根断裂,或称为峡部裂,期后由于腰脊柱生物力学的原因,患椎与下椎发生位移,形成腰脊椎滑脱;也可因腰骶椎发育异常,出现腰脊椎滑脱,而无峡部裂;然而,在临床实践中,还有相当部分腰椎斜位x线或CR影片上无椎弓根断裂,正位片上亦无腰骶椎结构异常,侧位片上却发现腰椎滑脱、椎间隙狭窄及凹心腰等,此种现象常在中、老年患者中出现,分析认为它应与腰椎退行性变,尤其椎间盘变性、损伤、破裂等有关,它们势必造成髓核的移位、脱出,椎体稳定性下降,加之腰脊柱生理性前弓和过度负重等原因,将可能出现腰椎滑脱、椎间隙狭窄及凹心腰等。本组5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中,CR影像学检查无峡部裂者16例,相应椎间隙CT影像学发现椎间盘变性、突出或脱出,说明腰椎退行性变亦是腰椎滑脱征的原因。腰椎滑脱必然引起腰脊柱解剖学结构的改变,尤其引起相应腰椎管及椎间孔变化、狭窄等,腰椎管及椎间孔的变化、狭窄与腰椎滑脱呈正相关。它将可能进一步引起通行其间的马尾神经、脊神经受到压迫或刺激,而表现为腰腿痛证候群,从而导致患者精神痛苦和影响工作。
3.2推拿反弹法对腰椎滑脱征的治疗学原理基于上述分析,在治疗上理想的选择是使滑脱的腰椎能够复位,椎管及椎间孔狭窄得以消除。但这种设想,在现有条件下,只有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才可能得以实现。然而,腰椎滑脱症的出现与腰椎滑脱程度有关,滑脱程度愈大,腰腿痛证候群可能愈明显;相反,滑脱程度愈小,腰腿痛征候群的程度可能愈小或无。临床上,根据腰椎滑脱程度分为IV°。一般地,Ⅲ。及以上滑脱,腰腿痛症候群将较明显,甚至造成下肢或大、小便功能障碍,后果严重,则需外科手术方法使滑脱的腰椎复位,解除、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或使滑脱的腰椎稳定,避免腰椎滑脱的进一步发展;Ⅱ°以内滑脱,腰腿痛征候群的程度相对较轻或无,外科手术治疗因其二次创伤和手术风险的存在,目前首选或主要采取保守方法治疗为主。本组58例腰椎滑脱征患者,均属Ⅱ°以内。我们依据腰椎滑脱的发生机制和推拿学原理,设计出推拿反弹法治疗Ⅱ°以内腰椎滑脱症的方法,临床观察效果优良。推拿手法通过腰背部的操作,可以松弛痉挛的腰背肌肉、调整紊乱的椎间关节,为反弹方法的治疗创造条件;反弹方法通过腹部施术使腹直肌收缩、屈腰上下滚动和屈髋伸膝推举,均以腰椎为轴而产生反弹力量,可以使滑脱腰椎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狭窄的腰椎管及椎间孔扩大,减轻或消除马尾神经、脊神经所受压迫或刺激,将会很大程度地缓解或解除临床症状及体征。本组58例经推拿手法和反弹方法治疗,优者30例(51.72%);良者13例(22.41%);好转者11例(18.96%);无效者4例(6.9%),总有效率93.1%。说明推拿反弹方法治疗Ⅱ°以内腰椎滑脱症,疗效优良,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