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另一种解读
2008-09-26洪琳娇
洪琳娇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一篇文章,记叙了“我”童年时的一次“脱险”经历,它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应对人生的坡头沟坎,给了我们有益的人生启示。
“我”是一个孱弱胆小的孩子,从小的体弱多病和母亲的谆谆言传决定了“我”的内向胆小,“我”缺少主导他人的性格特点,更易被周边环境左右。威金特在研究知觉时,提出过场独立和场依存两个概念,场依存者总是“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影响和干扰”(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P67,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文中的“我”是典型的依存性格。小伙伴们结伴去爬悬崖,“我”犹豫不决,因为悬崖对于瘦弱的“我”无异于无法逾越的天险,爬悬崖于“我”而言是一场不小的人生冒险。但“场”的存在是强大的。人都有结群的需求,那又是“我”处身其中的游戏团体,离开就意味着被孤立,加之好友从旁激将,“我”实在不甘当个胆小之人,所以,最终成了外部群体的“俘虏”,选择了跟从。
爬悬崖时,因为害怕,“我”落在了最后,心理恐惧反应为生理的变化,“我”攀爬时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跳加快。经过努力,“我”爬上了位于悬崖中间的石架。其他孩子继续向上攀爬。前路艰险,“我”犹疑难决,没有孩子愿意放慢脚步等待“我”蓄积勇气。同伴们最终丢下了“我”,在他们带着奚落的大笑声中,“我”被恶作剧地抛弃在了悬崖中间,在“我”小小的心里,无异于大大的生命被悬搁了。内心深处的恐惧如海如潮,此时的“我”已不单纯是怕高,而是一种更深刻的忧虑体验:“我”被世界丢弃在荒郊野外,犹疑和怯懦把“我”扔进了恐惧的深渊里。“我”的无助既来自外界,也源于对自我的一种否定。
变黑的天色,疲累的身体,恐惧的内心,绝望的心境,“我”的受困心理体验达到临界状态。这时父亲出现了,他亲切自然地站在“我”面前,耐心地引导“我”走下了悬崖,处理得十分妥帖又不露痕迹。首先,他是一个成功的心理疏导者。当看到自己的孩子“吊”在悬崖中间时,他没有慌张,没有追问,没有责备,只说一句淡淡的“晚饭做好了”,像平常一样,在该吃晚饭的时间,用该出现的语气,好像他一直就呆在这里,一直就等在儿子生命的路口,然后很自然地伸出了自己宽大的手掌,多么从容和睿智的父亲啊。内向胆小加上极度饱和的负面情绪累积,“我”的心理是脆弱的,非常态的,可以这样说,对于小小的“我”而言,正承受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犹燕之巢于幕上,犹千钧之悬于一线,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崩溃。“我”需要拯救,而拯救他的就是他的父亲。父亲是一个天生的心理辅导者,像所有优秀的心理辅导员一样,他无条件地接纳了儿子。可能也有满怀的担忧,可能也有对儿子勇敢一点再勇敢一点的期许,但他那么好地藏起了所有的心绪,像平常一样迎接自己的孩子回家,没有再增加处于崩溃边缘的儿子的任何心理负担,为儿子很好地战胜自己做了成功的情绪铺垫。父亲不但耐心地指导“我”成功地下了悬崖,使“我”安全地度过了一场心理危机,而且因此拯救了“我”的人生,“我”的性格因为这件事而有了很多有益的改变,变得比以前更加自信和勇敢。我们有理由相信:“我”的人生将会有更多的惊喜在等着他。
其次,父亲也是一个出色的教育者。当父亲发现自己的儿子那么危险地“吊”在悬崖中间时,没有像大多数中国父亲一样爬上去把儿子抱下来,生怕他有什么闪失,而是尝试让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难,给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和成长的空间。如果直接抱孩子下来,或许能较快地稳定孩子的情绪,但不会给孩子如此深刻的情绪体验,并因而得到有益的人生体悟。这是教育者的教育胸襟。在指导儿子下悬崖时,父亲语言表述清晰,步骤交代清楚,化整为零,把困难问题容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是教育者的优秀素质。儿子需要援救时,父亲伸出了大手,把握住了儿子成长的契机,在儿子处于极端心理处境时给予了适时的点拨,获得了非常的效果。他时他境,也许不论父亲如何苦口婆心,心机用尽,儿子可能仍旧胆小怯弱,遇到问题仍旧回避退缩。这是教育契机的敏锐捕捉。
最后,父亲也是一个优秀的沟通者。父亲出现时稳定的情绪,安慰的语气,温暖的声音,都向“我”传达一个信息:我是你的父亲,我是来跟你一起面对问题的。“我”感受到了尊重、关怀和力量。此时此境,“我”的心中,父亲是可信任的,唯其如此,才有了后来的顺利沟通,才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当然,父亲的身份也帮了他很大的忙,身为父亲的尊严和分量,使他具有权威,所言均具价值,这也成就了最后的沟通效果。
总之,不管是作为心理辅导者还是教育者或沟通者,文中的父亲都表现出了出色的心理学者素质。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得到心理学上的诸多启示:“我”是典型的心理学对象,主体事件是典型个例;就“我”可以作个性研究,就父亲可以探讨教育契机;教育者可以从中获取教学的有益的启示,心理学者可以由此得到心理辅导的诸多体悟。
这样的阅读不是扁平的,而是立体的,它可以从新的解读层次与视角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提示学生拓宽阅读视域的方法。人物是解读的一大支点,以不同的人物作为解读的突破口,文章会呈现不同的面貌。《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围绕“我”去读,是一种人生历练,围绕“父亲”去读,是一种处事气度与智慧;前者面对困境,后者处理困境,学生由此获得的感悟也会不同。对于程度较好,对文本有着更多阅读期待的学生,我们不妨在一般阅读的基础上拓开一层,以“父亲”为解读切口,尝试展开另一维度的阅读。
(浙江省台州市白云学校 3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