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粮就是保护耕地
2008-09-12简岩
简 岩
全球范围的粮食危机正在到来。2008年6月3日至6月5日,世界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所在地罗马召开。会议通过的宣言《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提出了一个最终目标: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要达到这个目标,专家们提出了三点措施。一是发达国家增加对缺粮国家的援助;二是加速发展农业科技,以增产粮食;三是控制生物燃料的生产。
专家开出的药方也许有效,但还有一个药方,是与第二项措施“增产粮食”相对应的,即节流。任何管理,离开了开源和节流这两条腿,都会成效不大,人类对粮食的需求也是如此。
不过,今天谈的节约粮食有了新的意义,例如,节粮就是节约耕地。
生产粮食必须依赖土地,因此,土地从古至今都是与粮食密切相关的资源。按中国的13亿多人口,每人年均需要粮食300多公斤,对粮食的总需求量大约是每年5亿吨。而200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刚好为6亿吨(2006年为4.9亿吨)。也就是说,18.27亿亩耕地产出的粮食,刚刚能解决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
据估计,到2010年,中国人口可能增加到近14亿人。要保障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18亿亩耕地是底线,绝对不能突破。目前中国其实是依靠提高粮食单产量,用占世界lO%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为了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必须保证18亿亩耕地这个底线。
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节约粮食,可能就会节约更多的耕地。而节约耕地也可以引进新的“虚拟土”战略,这是2004年由湖南农业大学副研究员罗礼贞等人提出的。“虚拟土”不是真实的土地,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粮食产品中的看不见的土地。例如,每生产一吨稻米就需要两亩土地,当然,如果产量低的地区,生产一吨稻米就需要3亩土地。
“虚拟土”的提出也为人们节粮带来了新的意义。首先是,如果每人一年节约1000克大米,1000人就能节约1吨大米,至少也就节约了2亩地。而中国13亿人则一年可以节约260万亩地。这对于缓和我国耕地的紧张局面具有至关重大的意义。其次,“虚拟土”战略实际上就是土地贫乏或土地生产能力低下的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方式从土地富足的国家或地区购买土地和粮食,从而也节约了土地和粮食,保证了人们的生存和安全。反过来,粮食出口国家实际上就是以农产品为载体,以虚拟的形式出口土地资源。这是双赢的结局。
所以,节粮也就是节土,同时也是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