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生存的竞争就是品牌质量的竞争

2008-09-11

卓越管理 2008年8期
关键词:名牌顾客消费者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企业、公司间为争夺市场空间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优胜劣汰已成为市场竞争必然的规律。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的企业产品还没上市就被扼杀在摇篮之中;有的则如昙花一现,成不了什么气候便中途夭折;可为什么一些产品,如可口可乐、耐克、通用电气、索尼等著名公司,却能在自己的行业中脱颖而出、鹤立鸡群,并始终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而经久不衰呢?

这绝非偶然导致的结果。这些企业的成功除营销、服务策略优秀外,更重要的是有一套卓有成效的品牌质量管理经营体系战略,通过高标准的品牌质量博取消费者信赖的芳心,打造出自己的名牌。其品牌形象已经深深烙在顾客的心里,而这种品牌的力量本质上就是顾客感知其质量的力量。

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对于企业至关重要。它既是企业利润的来源,也是衡量品牌价值的重要指标。但如要让消费者对“红河”品牌忠诚,那首先我们就应该对消费者忠诚,视他们为上帝。而我们对消费者忠诚的“王牌”是什么呢?就是品牌质量。品牌质量的提高不仅体现在产品的内在质量,还在于提高产品的“知觉”质量,把产品的高质量信息通过各种途径传递给消费者,使消费者全方位认识、理解品牌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造就他们心目中完美的品牌形象。

诚然,品牌只是用来识别卖方商品的名称和商标,好的品牌仅是打造名牌的基石,优秀的质量形象和被认可的价值标准才是名牌的生命源泉。一研究机构曾对全球几千家企业的100项影响企业收益的因素做调查统计后得出:消费者对质量的肯定与钟情是企业投资收益最重要的来源。

最能让顾客满意一个品牌的原因就是质量,而顾客对一个品牌代表的质量的看法,往往会影响他对品牌其它方面的看法,首当其冲的就是该品牌价值的可信度。如果一个品牌的质量得到消费者信赖,那还要我们为价格、市场份额和销售量的提升而用心良苦兜圈子吗?

随着各企业、公司竞争的空前激烈及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明需求,现在的顾客变得精明而挑剔。如今,在市场经济中,优秀企业追求的已不再是“狭义”的产品质量诸如:符合标准、坚固、耐用等技术性能参数;而是面向市场,迎合顾客“发散”型的品牌质量,包括设计、生产、维修、销售、服务等,甚至连他们员工日常的言谈举止、对外交流都讲究质量。比如“麦当劳”连锁店风靡全球,不仅是它味道不错,还因为它的服务一流、环境别致,形成了特殊的文化气氛,给顾客一种清新的感觉;“海尔”的家电不仅技术过硬,售后服务的质量在国内也是堪称一流。即使在偏远农村的用户产品出了问题,维修人员数小时后便彬彬有礼上门服务,真正做到了视顾客为上帝,也难怪海尔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所以,许多品牌质量过硬的名牌都有它名副其实的代言词,并能转变为富有内涵的品牌文化亲和力,其质量品牌直接引导消费者购买。而一些顾客也把购买此品牌作为自己身份的象征,甚至认为拥有它就能提升自己的品位与修养。“金利来——男人的世界”就是一个典型。而对每位男士,我想只要不是囊中羞涩的话,你就会买个至少两三百元的“飞利浦”剃须刀,虽然相对几十元的要昂贵得多,可是一分钱,一分货。

有道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也许,在打造品牌质量的路上许多仅窥见一斑的问题都可能导致销量急剧跌落,更何况因为质量管理、经营不善导致破产倒闭。类似情形的企业比比皆是:美国一家专为汽车生产电气产品的公司,在一次新产品展销会上由于样品元件发生短路,顿然失去福特汽车公司四千万美元的定单。

既然,品牌质量的优劣决定企业的兴衰与成败,那么高标准的品牌质量又通过什么渠道来创造和维持呢?毫无疑问,品牌质量是通过企业人来管理控制的,企业人的质量就决定了品牌的质量。企业内上至领导、下至员工的素质高低,根本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若没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没有严谨的个人作风,高质量的产品无法产生。这也正是邱董事长“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文化的精髓所在,建设企业软件体系,即企业人的能力水平体系。在企业文化氛围的影响下,使各员工自觉产生质量意识,并将质量同整个企业的发展、同个人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联系起来,使品牌质量意识真正深入到每个员工内心深处,将品牌质量的提高与自身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问题,企业生存的竞争才能得以保障。

如果一个人在企业里无任何才能,或稍懂一点技术就浮夸,沾沾自喜,不注重知识的积累更新,那他终将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对于红烟人来说,看清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我们所做的是单一品牌系列,面对国内同行业市场瓜分的加剧,面对入世后国外著名烟草企业的“抢滩登陆”,我们的优势与劣势同样突出。我们惟有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爱岗敬业、精细化作业、高标准要求自己,将品牌质量从广义上推向全新的高度,建立完善的品牌质量管理经营体系,才能吸引更多忠实的消费群体,占领更加广阔的市场,才能为抗衡国内外烟草行业的竞争与渗透,为铸造“红河”名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自《红河内参》

猜你喜欢

名牌顾客消费者
设计我的姓名牌
知识付费消费者
豆腐多少钱
3.15打假
“撕名牌”大战
二则
只穿名牌的“标签女”
我卖个桃容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