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潮才罢晚潮来
2008-09-05焦祖尧
焦祖尧
创业者的足迹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些原籍东莞的香港人回乡扫墓探亲。探亲当然要给亲人带点礼物,有人就带回几件衣服。
港式衣服,款式新颖,做工也讲究,面料又好,舍不得穿,拿到集上去换几个钱,可以补贴家用。
竟然很快就脱手了。
新款式的衣服为什么不能自己做呢?
于是便有了服装加工厂,几台缝纫机起家,厂长兼工人兼供销兼财务。
探亲的又回来了,一看,嘿,乡亲们自己干起来了!
东莞人到了香港,好像脑筋都好使了。说换个干法吧,我给你面料,给你设计,给你样品,你来加工,成品归我,你就挣加工费;你是给香港干活,加工费不会低了。香港的人工费,几乎是内地的10倍,给乡亲们多支点加工费,他们还有“老鼻子”赚头呢。
慢慢就有了“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生产和补偿贸易。加工的不单单是服装,当然,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
规模也越来越大,大队部、祠堂、仓库或租几间民房做厂房不行了,许多村里开始盖厂房。
盖起厂房来,还真有人租,月租金一下子就是每平方米10块现大洋!乖乖隆嘀咚!
各村竞相仿效,厂房就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当然,盖厂房占用土地是办了手续的。
厂房盖起来了,堑头管理区支部书记苏柏枝也忙乎起来。
苏柏枝清晨五点就起床了,他要到深圳文锦渡去接港商林先生。
林先生还带了几大包货,都是原料。
苏柏枝和司机一起过关,把货包扛过来,装上车。
林先生有点不好意思,说苏先生你也扛包吗?你岁数大了,让年轻人扛吧。
苏柏枝说我还不到五十,扛得动。货过去装好,我们就走。路不好,要费点时间。林先生你先休息一下。
苏柏枝继续扛包,一包有100多斤。
林先生有点不好意思,是因为苏柏枝是堑头的书记,是全村的最高领导。
下了一阵急雨。回来走的是松岗到长安的那条路。
苏柏枝带了一辆卡车,港商自带了一辆小车。路太差,近百公里路要走好几个小时。
路上忽然出现了一个大水塘。林先生的车底盘低,排气管里要进水,看样子是过不去了,附近又没有路可绕行。
林先生发愁了,这种情况他过去还没遇到过。
苏柏枝想了个办法,将排气管出口用布包起来,排气可以,进水就不易了,反正是几秒钟的事情。
办法没有成功,林先生的车还是陷进了水坑里。
林先生急得乱了方寸,想下车都下不了。
苏柏枝把鞋袜脱了,把裤腿卷起来,说林先生你不要下来,我们下去推车。
车推上来了,林先生叫他坐到小车上去。苏柏枝说不用,我们快赶路吧。
苏柏枝在这条路上吃过很多苦。土路上跑的车多,重车不少,路面便变得惨不忍睹。
是1982年,堑头在香港买了毛织机,要到深圳关口把机器运回来。
一辆卡车上装着机器,苏柏枝坐一辆小面包跟在后边,摇摇晃晃往回走。
一路都是坑坑洼洼。机器从车上掉下来了,司机还不知道。苏柏枝在后边发现路上有包东西,下去一看,是他们的机器。
港商愿意和堑头打交道,愿意和苏柏枝打交道,港商自己总结是两条:在堑头办事效率高;堑头为他们着想,遇到问题、困难,堑头人会主动帮助解决,有些困难他们还没提出来,堑头人就悄悄帮着解决了。譬如,在海关那边出现了点问题,苏柏枝就跑去帮助协调解决。
堑头人把港商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堑头人希望港商的事业在堑头能很好发展。
1983年冬天,春节临近,老板临时接了一张订单,货出来后要用船运走。老板事先没有计算好,春节要放长假,大家都要回去过年;按合同时间,货赶出来用船运走是来不及了,只能改用飞机货运。
苏柏枝知道老板遇到难处了,他发动员工,挣节日加班费,把任务完成。
货到了香港,不用坐飞机,坐船也能在合同期内到达,给老板很省了一笔钱。老板感动得不知说啥好,这事苏柏枝完全可以不管的。
林老板常常和人聊起一件事。
1983年有一次他到堑头,村里要请他吃饭。当时还没有那么多饭馆,更没有什么“渔村”“美食城”之类的高档酒家。苏柏枝竟下鱼塘摸鱼烧给他吃,那可是大冬天啊!
苏柏枝说,在堑头发展的港商、台商和他都是好朋友。苏柏枝说,不能只一心盯着人家的钱包。苏柏枝有自己的处世原则。苏柏枝17岁就当生产小队的队长。
小时候家里太苦了,五个兄弟,他排行老三,就靠父亲一人种田,还要帮人打打短工,才能勉强养活一家。吃不成干饭,只能吃粥,吃粥吃得肚子越来越大。有一次母亲煮了一锅粥,他从地里回家早,已经饿得眼睛发花,不等其他的兄弟了,他一个人喝了半锅。
他读过三年半书,以后就辍学放牛,帮父亲下地干活。有时回家还要帮母亲干点家务,因为母亲眼睛不好。他知道父母为他们五个兄弟熬干了心血心力,他孝敬父母。他知道父母唯一的希望,就是他们成人成家,能有出息。
他不想使父母失望,工作十分卖力。堑头农业合作社有10个生产队,别的队都有四五十个劳力,他当队长的这个队只有20多个劳力,农活的进度和质量却年年评为第一。第一名奖励五块钱,这点钱14户每户派一代表可以集体吃两次。赶集时,他问父亲要五角钱(那时还未成家):一角钱剃头,一角钱到摊上吃碗粥,一角钱去看一场戏,剩下两角钱买本小书,或者牙膏肥皂什么的。
公社化时,他当的是中队长。粮食太紧张了,人们只有加上木薯和野菜才能填饱肚子。有几个孩子偷了集体地里的木薯,被他发现,没收了他们的铲子,还把他们骂一顿。回去给父亲说起此事,父亲却大骂他不近人情,说孩子正长身体,应该吃饱肚子,现在他们吃不饱,实在饿了,才去地里偷点木薯来吃,他们不是拿去卖钱。在所有的犯罪当中,饿了偷吃的罪最小,对孩子来说可以不算过错。父亲说你也是个村干部了,没有同情心的人是当不成好干部的。父亲说得很激动,把他说得满头大汗。
父亲的教诲触动了他的思想、他的感情。他认真反省自己,一个干部应该用什么态度对待群众?应该怎样代表群众的利益?一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上,都能体现做人的基本道理。他一下子成为真正的大人了。
一次公社开会,他发言,说粮食征购多了,群众不够吃。他年轻,身体好,饿上两天也没问题,但群众不能老是饿……
这类话当时是犯禁的,而且还在会上说,真是吃豹子胆了。公社领导研究,有人说一定要处分他,而且要当个典型来处分;有人说他还是个孩子,再摔打两年他就会懂事,就会长大了。
他们不承认他是大人,群众却信服他,年长的人在他面前也不摆长辈架子。
“文化大革命”来了,红卫兵下来串联,发动农民“造反”。中学生个个活蹦乱跳,精气神儿很足,那就让他们去劳动中发动群众。夏天,红卫兵穿长袖短袖衣衫的都有,他就安排穿短袖的去甘蔗地里干活,穿长袖的去收花生藤。开始都感到新奇,两天后都没精神了,串联任务就告结束,返城去了。
农民说书记很有办法。
他又犯“错误”了,那是1970年,他想多给群众买一点化肥,违反了当时的某项规定,他被撤职了。群众意见很大,说不能当书记还不能当队长?东莞的县委书记也说,他出身那么好,怎么一下子就变坏了?
他不知道设防,后来还是栽了跟头,在牢里被关了44天,在供销社的院子里和另一个队长关在一起。
在牢里他心中坦荡如砥,能吃能睡。是他培养扶上来的人把他搞下去的。那年头,要搞倒一个人并不费事:大跃进时候他就跳出来反对“三面红旗”,公开为损害集体财产、扰乱社会治安的小偷张目;后来破坏国家的化肥政策;还迫害红卫兵小将;等等。再编造几条罪状也很容易。
“文革”以后他复出了,还是当堑头的支部书记。对搞他害他的人,他也没有去追究。
他实在没时间去计较以往那些事。堑头农民的日子再不能那样过了,国家政策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是为了使中国农民不再过从前那样的日子。
1978年,他组织村民到东莞去搞运输,后来又搞工厂,他已懂得无工不富的道理。
最早搞的是砂炮厂。东莞有搞砂炮的传统,砂炮质量比湖南浏阳出的还好。东莞的鞭炮出口港澳东南亚,大大渲染了那里的喜庆气氛,给人们带去了欢乐。
办砂炮厂没有厂房,队里出砖出瓦,发动大家来盖房。
第一年就赚了十几万,第二年赚了60多万,第三年也就是1980年,堑头在砂炮上就赚了100多万。农民办厂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不能光办砂炮厂了。
香港的东莞人回来探亲的越来越多,带回的信息也越来越多。
国家的政策也越来越宽松。
好像开春了,冰化雪消了,蛰伏冬眠的虫儿复苏了,活跃了。
原来,发财致富不是坏事,政府鼓励农民去奔富裕日子,一部分人还可以先富起来。
1981年,苏柏枝领着大家,又办起了毛织厂和手袋厂。都经营得不错。于是集体账上有点钱了,个人的腰包也有点钱了。
1984年开始建厂房。
堑头靠近市区,交通条件也好,盖起的厂房很受欢迎,甚至还正在盖,已经有港商(后来又加上台商)来“订货”了。
到1990年,在堑头的版图上已落户140多家工厂。堑头有土地1350亩,这些年,市里和区里征用900多亩,剩下不足500亩,都盖了工厂。
堑头每年光是收厂房租金和管理费就3000多万。
这笔钱由堑头管理区的董事会掌管着。钱是钱生出来的,怎么生出来和生了多少,董事会都要向股民说清楚,股民有权了解经营情况,有权查你账的底细。
干到60岁,苏柏枝就退休了。
他领退休工资。退休工资也是一个可观的数字。农村干部退休后都领工资,这是东莞市的规定。
苏柏枝圆脑袋,红脸,眉上有几根又粗又长的“长寿毛”,一说话便眯细眼睛,满脸慈蔼的笑容,使人想起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他现在有时间回顾自己的一生了,他觉得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父母和全村乡邻,年近七十的他没有理由不笑口常开。
苏柏枝每天早晨起来,便到门口的蓄水池里去游泳,一年到头都是这样,他身体特棒。
蓄水池是长方形的,很像标准泳池。
刚盖厂房的时候,设计还不完善,没有考虑消防用水。弥补的办法就是建一个蓄水池,加压把水泵过去。
蓄水池建在哪儿?有些人不大欢迎靠近自家房前,怕小孩落水。苏柏枝就说建在我家门口吧,我家孩子都大了。
蓄水池是备用的,后来就成了村里的游泳池。“近水楼台”,苏柏枝每天早起便下池游泳。
苏柏枝酒量不小,要喝,米酒不能少于二三斤。
“上升的事业”
苏润发是苏柏枝的儿子。苏润发高中毕业,现在他已经拿到了硕士学位,工余正在继续修读博士学位。苏润发干的是“上升的事业”,他造电梯,他的电梯升降速度已达每秒6米,是国际先进水平。
18岁高中毕业时他已学会了汽车驾驶,上不了大学,也不愁没有一碗饭吃了。当汽车司机,在当时是一份令年轻人生羡的工作。
苏润发并不满足,不满足也就不安心。他认为一个人生在世界上总有一份自己该干的事,究竟想干什么,该干什么,当时他还不大清楚,但不会是司机却是肯定的。
眼下他却只能跟着师傅跑货运,今天给这一家送货,明天给那一家送货。
卸完货他还愣愣地在那儿站着,看工人把一包包一件件货物往楼上扛,往楼上背。
“傻看啥哩?”师傅过来喊他,“打道回府吧。”
送完了货应该往回走。他人是走了,心还在那些搬运工身上。
这类重活应该有电梯来干。
他发现不少工厂企业都没有货梯。
他有了干电梯的想法,想搞个电梯厂。
他和父亲商量。苏柏枝不仅是他老爸,是一家之长,还是村里的支部书记,从哪方面他都归人家领导。
那时村里敢个人办厂的人还很少。父亲说,这不是搞来料加工,可以按人家的样子做;即便你能做出电梯来,质量能行吗?出事故,砸了人家的货还事小,出了人命那事可大了。干不得!
苏润发不以为然,说当初我学开车时,你也是顾虑重重,担心我开车出危险。现在怎么样,几年过去了,我出过什么事故?
老爸说,开车怎么能和做电梯相比?开车人人能学会,能做电梯的有几个人?技术难度不知高多少了?你能不承认?
这一点做儿子的承认,但他不承认自己做不了电梯。他说,只要我喜欢的事情,我一定要把它做成!后来,这句话成了苏润发的“经典语言”。
父亲了解儿子的倔劲,心想你喜欢的事情就一定能做成?你喜欢上天去摘星星摘月亮,你能摘来吗?我做爹的不能任你去瞎闯,我没工夫以后给你擦屁股。
知道说服儿子是困难的,不如把饭做好了让他去吃。
苏柏枝联系了一家合资的印刷厂,人家出于对苏柏枝的尊重,很给面子,让他儿子去厂里当主管。
苏润发不想当那个主管,干了24天,还是炒了自己的鱿鱼,跑回来了。
他要干自己想干的事,还是要造电梯。
附近村里有个人懂机电,他和人家合作,每人出资5000元去买设备,搞起了一个小小的机电厂,开始时给有些企业做门窗、栏杆、扶手、铁床等等,同时搜集资料,搞载货电梯。
一次父亲去看他,他正在烧焊门窗。父亲问他这活怎么样?他说干是没问题,就是每天烧焊伤眼睛。父亲说,干焊接的都是这样,人家干一辈子眼睛也没有烧瞎;你既然干上了,就应该坚持干下去。
他当然会坚持干下去的,这是他想干的事,他的事业还刚刚开始。
埋头干了一年,到1987年,机电厂拿到了五万元利润。把五万元全部投进去,要扩大再生产。
五万元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新机器新设备是买不来的。
他日夜发愁,想不出办法。忽然听人说,贵州兴义地区某农机厂行将倒闭,有一批旧设备需要处理。
他昼夜兼程赶往贵州,找到那个农机厂,将车床、刨床、钻床、磨床和滚齿机等15台设备买了回来。
回来又贷了点款。小小的机电厂经过改造,成了颇具规模的机械五金加工厂。
载货的简易电梯做出来了,生产规模和业务量一下子增加了好几倍。
到1990年,“堑头电机厂”已更名为“堑头电梯厂”。
在成批生产简易载货电梯的同时,苏润发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开始研制载人电梯。
苏润发向国家建设部生产许可证办公室,提交了电梯生产许可证的申请。
对方很快做出反应,联合中国质量检测中心和广东省科委,派员对堑头电梯厂开发生产的TKJ1000KG·1m/s集选控制客梯通过质量鉴定,颁发质量许可证。产品正式推向了市场。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了。苏润发的电梯有了自己的品牌,“东升”牌电梯已正式注册。“堑头电梯厂”已变成了东莞市东升电梯有限公司。
苏润发成了董事长。
苏润发的事业,像冉冉东升的朝阳。
他的产品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订单接连不断。原先的电梯型号规格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了,必须将档次提高。他连续向国家建设部申请,请他们来鉴定东升厂新规格的产品,他的产品从每秒1米提高到每秒1.6米又提高到每秒2.5米。
他的眼光盯住国际电梯行业。他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技术信息资料,然后组织攻关。
注册品牌后一年,东升厂就成功研制开发成了TKJ1000KG·2.5m/s变频调速微机集选客梯,建设部颁发了中国首家每秒2.5米以上速度的电梯生产许可证。
说是填补了国内快速客梯的生产空白也好,说大长了民族工业的志气也好,都没有引起苏润发的关注,他的眼睛盯着国际上的电梯行业。
他要靠自己产品的高性能高质量去打开市场,获得信誉。
几年以前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香港某房地产公司的一位业务主管到东莞厚街镇考察时,发现人住酒店的电梯乘起来特别平稳舒服,一看标牌,才知道是东莞东升电梯厂的产品。一打听,原来东升电梯厂是家民营企业。这位业务主管很惊讶,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竟能做出这样高质量的电梯!回去一汇报,这家房地产公司的采购部经理,就打电话找东升厂的苏润发,请他去香港洽谈供货合作关系。苏润发到了香港,方知这家公司每年采购电梯的费用要上亿元。香港方面在详细了解情况后,便派专业技师前来东升厂考察,通过严格的资质审查,这家香港公司认为东升厂完全能够成为自己的供货商,就与东升厂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东升的产品顺利打入了香港市场,规模产值迅速增长,很快形成了以香港和国际市场为主,珠三角本地市场为辅,内地市场为补充的销售网络。
来钱了,苏润发还是放在企业里,增添了大批的先进设备,大搞技术改造,又招聘大批有真才实学的工程技术人员……
企业的命运,根本上决定于职工和管理者的素质。
苏润发认为,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管理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人才,管理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是每个企业经营者必然面临的问题。
苏润发说,一流经营者能发挥下属的聪明才智,二流经营者只会凭借下属的体力,三流经营者只知道事必躬亲。
苏润发说,我不敢说自己是一流经营者,但我努力朝这个目标前进。
经营管理上有这样的理念,又有这样一双识人的慧眼,对苏润发来说决不是偶然的。
苏润发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不只是事业上的成功,而是学习、学习、学习!是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读书成了他的第一嗜好。1988年,高中毕业的苏润发,就开始攻读广东社科院在职经济学研究生的课程,后来又在中山大学攻读高级工商管理(MBA)的课程,并且拿到了硕士学位。从1999年开始,他又继续攻读AMERICAN WORLD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的经济学博士。
他在向一流经营者靠近,他在实践着这种“靠近”。
东升公司里汇集了一批才俊,他非但不需要也不应该去“事必躬亲”,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干。他物色了九人组成了企业管理委员会,这九人中包括他的委托人、职工代表、工会领导、工程技术人员代表和管理者代表,由他的委托人领衔。企业的重大问题、重大决定的做出,一定要管理委员会九名委员到场投票解决。
他的委托人当然就成了东升公司的总经理,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充分放手让委托人主持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让他放心去干。
一般情况下,他每星期只去公司一次。看一下报表,问问有没有员工投诉,对一周来企业运营中的关键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指点一二,有需要他协调的事他来出面。
苏润发说,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要有相当的独立性,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他还说,一个企业,只有当所有者的决策与企业管理者的决策达到一致时,企业才有可能继续健康快速发展。
从这里可以看到苏润发的才智、眼光和胸襟。他的才智、眼光和胸襟,来自他如饥似渴的学习、充实和提高,也可见他攻读这个学位那个学位,决不仅仅是为了取得某种文凭。
在时间和精力的安排上,苏润发坚持自己的三个“有利于”:有利于自己的解脱,有利于社会的认同,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苏润发的生活日程十分有趣:每个星期五、六、日,他风雨无阻地往返于深圳、广州,到高校去学习。平时,他每天七点起床,八点半与朋友喝早茶,聊天,交流信息;下午研究他的商业计划,撰写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晚上读书。
他想干的事情一定要干好。他对自己的企业充满信心。东升公司的员工也对自己的企业充满信心,他们在东升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位置,他们把东升看成了自己的家,自己是这个家的主人。
苏润发完全理解员工对东升的感情,尊重员工的这份感情。日本富士达电梯公司曾派人来找他,要求与他合作,说富士达愿意投入巨资,利用两家公司现有的技术和设备,共同发展电梯事业,条件只有一个:今后产品不能再用“东升”的品牌,要用“富士达”,“富士达”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苏润发断然拒绝了富士达公司的合作要求,“东升”是中国的,也是东升公司全体员工的。对方把“唯一的条件”取消了,“东升”品牌不变,和富士达已合作了六年。
中国的电梯制造行业还需要大大发展。
光是东莞,电梯企业已发展到40多家。
很有趣,这40多家电梯企业的所有者,70%竟是“东升”出身。
他们都在“东升”干过,在“东升”学会了本领,懂得了市场,然后活蹦乱跳地跃出“东升”,还带走几个技术骨干,自己干开了。
苏润发鼓励他们跳出去自己干。有人说他变傻了,怎么培养了那么多竞争对手?
苏润发说,他们和我一样,都是东莞电梯行业的创业者、开拓者。说他们是竞争对手也没错,只有通过竞争,市场才能做大做好,光靠东升一家去拳打脚踢是不行的。这些电梯企业,在创立和以后的管理运营中,还得到了苏润发的“不吝赐教”。
于是“东升”被人称之为东莞电梯行业的“黄埔军校”。
苏润发是广东省的优秀乡镇企业家,是东莞
市的先进生产者,是东莞市的优秀民营企业家,还是东莞的电梯协会会长,东城商会的常务副会长。
苏润发邀我一起喝早茶。交谈很轻松,他滔滔不绝。我问他下一步要做什么。他笑笑,说正在运作,还不大好说。我说,讲讲你的想法也好。
他说,想干和可干的很多,要延续企业的生命力,应该向满足民生需要方面去考虑。比如交通、能源、医疗……他说,在东莞,在广东,民间资本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通过融资、资本运营去干大事,这对进一步推动东莞的经济发展,推动国家的经济建设,会起很大的作用。
东升公司已不需要他倾注过多的精力,他的兴趣和精力,已转移到盘活民间资本市场方面。他说,东莞要搞轻轨铁路,把各个经济区联接起来,这个大项目投资多少?700个亿!如果通过民间资本市场的运作,加上和银行合作,筹集到占51%股份的资金……
苏润发的雄心能吓人一跳。他正在做着周密而又科学的运算和计划,分析和研究各种可能性和可行性。
苏润发在东莞企业界有相当高的信誉度和影响力,他经常用自己的学识和驾驭市场规律的能力,无偿地为别人的企业把脉治病,出谋划策,帮助他们走上快速发展之路。朋友们相信他这个人,也相信他要做的事能够成功。
苏润发还和朋友一起,办了个民办大学:东莞城市学院,国家批准的本科学院,在校生17000多人;他是学校的副董事长,董事长是位教育家。一些民营企业家文化不高,经济管理上急需提高,他组织这些人去读澳大利亚的MBA。东莞需要大批的家政服务员和厨师,他办了个1000多人的培训班。
难以相信,我身边坐着的这个人曾经是个农民。
他说自己是“三代贫农,两袖清风,一人独闯”。他的身上,难道还有半点农民的传统因子吗?
我告诉他,我曾经采访过他的父亲。
他笑着说:“我和父亲是对立的。”
我没有吃惊。在思想、观点、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他和父亲是大不相同的。
这并不影响他对父亲的尊敬。没有父亲这一辈人亲自扛麻包,为招商到水坑里去给港商推汽车,在祠堂里搞外来加工,起了祖坟建厂房……东莞经济后来的快速发展是不能想象的。
苏润发从小就不安分,他头上有十几处伤口,最长的伤口缝了十多针。父亲说,那是他走亲戚时在一条水沟里跌的。
父亲从小教育他:不能和不好好学习的孩子在一起;放了学晚上不准出去,必须在家学习;不许开口骂人,更不许和人打架。
父亲不放心他开汽车,不同意他搞电梯。
父亲退休时,别人希望他接班当书记,父亲反对。
后来父亲又希望他好好搞电梯,不要异想天开。
也许苏润发用“对立”这个词来说明他们的父子关系,只是一种玩笑。
我说,如果你这一代人和你老爸那一代人,还是思想一致,行动一致,观念和心理习惯都一致,东莞的今天会是什么样子呢?明天又会是什么样呢?从他们父子间的“对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听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声。
责任编辑:鲁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