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排球运动训练实践中若干理念的反思
2008-09-05潘迎旭高秋平
潘迎旭 高秋平
摘要:采用文献法和逻辑法对中国排球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一些值得商榷的理念进行了分析和反思。结果表明:在中国排球运动训练实践中,存在着关于大运动量训练、队员的运动寿命、运动员伤病和教练员的执教角等的理念偏差。为了实现中国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应与时俱进地更新和发展这些训练理念。
关键词:中国;排球;训练理念
中图分类号:G8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6-0863-03
20世纪80年代,中国排球运动曾创造过历史性的辉煌。然而,随着世界排球运动的迅猛发展,近年来我国排球运动的前进步伐却出现了明显的减缓趋势:中国男排连续多年在世界二流队伍中徘徊不前,2007年世界排名降到第21位,创历史性最低记录;中国女排尽管在2003年世界杯赛和雅典奥运会上获得了世界冠军,但已失去了鼎盛时期傲视群雄的优势。训练观念是训练理论指导训练实践的中介[1],如果训练观念滞后、跟不上现代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就难以将科学的训练理论应用并转化到训练实践中,就会阻碍我国排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客观地反思我国排球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一些值得商榷的理念并与时俱进地更新和发展这些理念,对我国排球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方法
お1.1文献法文献法是指通过查阅、收集和整理有关的文字资料、电影、图片等,从而对某一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2]。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对近年来涉及排球训练思想和理念的文献和资料以及国内外排球运动训练实践中的一些典型事例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为分析和反思中国排球运动训练中一些值得商榷的理念奠定了基础。
1.2逻辑法逻辑法是运用比较、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方法,对事实材料进行整理加工,从中概括出定律、定理和原理等的一种思维方法[4]。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运用对比、分析和综合等逻辑方法对所收集到的材料和典型事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客观评价和反思了中国排球运动训练过程中一些值得商榷的训练理念的利弊得失。
2结果与分析
お2.1关于大运动量训练的理念——“长时间”训练能否等同于“大运动量”训练
20世纪60年代,在全面总结已有训练经验的基础上,借鉴日本大松博文教练训练中的精华,我国体育界提出了至尽仍指导我国各运动项目训练实践的“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即“在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基础上,坚持大运动量训练”。在“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指导下,我国各运动项目的训练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在“量”的安排上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3]。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排球运动训练实践中却存在着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中提到的“大运动量训练”的理解偏差,片面地认为坚持“大运动量训练”就是要“长时间训练”,搞“时间战”和“消耗战”,每天训练达五六个小时甚至七八个小时的现象非常普遍。而欧美强队的通常做法是,平均每天只训练3~4 h[4],注重提高单位训练时间内的训练效率。ァ笆奔湔健焙汀跋耗战”对于排球训练实践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不利影响。第一,增加了运动员的疲劳性损伤比率,使运动员对训练产生厌烦情绪,缩短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中国排球协会专职副主席高沈阳在“中国排球协会训练科研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报告中提到,有关科研人员于2002年对在秦皇岛基地参加中国排球后备人才训练营集训的男、女各40名排球运动员(男子平均18岁、女子平均17岁)的伤病情况曾进行过全面检查,结果完全没有伤病的训练营运动员寥寥无几。我国前著名排球运动员、在世界排坛享有“铁榔头”美誉、现任美国女排教练的郎平在2002年9月23日BTV-2播出的“往事再说——郎平访谈录”节目中追忆往事时也指出:“我26岁那年就退役了,主要是因为我的膝伤再也承受不了那样的训练了,一跳膝关节就积水,肿得老高。现在国外选手每天只训练2~3 h,但她们到36岁也还照样能跳。我们练10年的运动量可能是人家练20年的运动量,但我们10年就耗尽了。” 这些情况的出现,与中国排球运动训练实践中片面地靠延长训练时间来追求大的总运动负荷不无关系。第二,与现代排球运动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排球运动实行每球得分制以后,一场比赛的时间比原来有所缩短,平均90分钟左右[5],但攻、防之间的对抗却更为激烈和紧凑。这就在客观上要求运动员从比赛的一开始就迅速兴奋起来,并在此后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然而,在“时间战”和“消耗战”训练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我国排球运动员,却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排球比赛的这种变化:往往在比赛开始阶段表现出“慢热”,不能迅速进入比赛状态;比赛过程中则容易出现注意力的分散,在比赛的某个或某几个时间段可以集中注意力、表现很好,但不能在比赛的整个过程中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按照现代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中提到的“运动量”应被理解为“运动负荷”,也就是“运动员在承受一定的外部刺激时,机体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所承受的总刺激”[6]。而“运动负荷”则包括“负荷强度”与“负荷量”这两个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基本结构。运动员在一次训练课中所承受的总负荷是负荷强度与负荷量的综合效应,同一个总负荷可以由不同的量和强度匹配组合而成[6]。而且负荷强度在现代训练和比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代训练已由20世纪50、60年代的突出负荷量转变为突出负荷强度[8]。从以上运动训练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可以知道,同一个较高水平的总负荷既可以通过突出负荷强度控制负荷量达到,也可以通过突出负荷量控制负荷强度来实现,关键是要根据特定的训练阶段和每次训练课的具体目的和要求确定一个负荷强度与负荷量的最佳组合方案。我国排球运动训练实践中片面地靠延长训练时间来追求大的总负荷的做法,既不符合现代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又违背了运动训练的负荷控制理论中负荷强度与负荷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不仅容易累积疲劳造成慢性伤病,同时也有违项目发展规律和趋势,影响训练效率,更浪费了运动员大量宝贵的休息和学习等其他活动的时间。因此,我国广大排球教练员必须从现代训练理论出发,全面、准确地理解“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中“大运动量训练”的实质,及时修正和更新以往训练观念中的偏差,合理组合每次训练的负荷强度与负荷量,切实提高训练效率,适应现代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
2.2关于队员运动寿命的理念——排球运动员达到多大年龄才算“老”
由于训练管理体制、国情和人种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排球运动员一般在到了30岁左右时,就会被认为是“老”将了。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很多排球运动员,尤其是女排运动员,一到这个年龄就觉得自己的训练、比赛动机不强了,往往会选择就此结束运动生涯。然而,从排球运动员的成长规律、运动训练理论以及国内外的排球运动实践来看,这是值得商榷的。首先,排球运动是一项技能主导类的隔网对抗项目[7],排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体能、心理、智能等竞技能力主导因素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磨练,尤其是心理和智能方面的提高,是随着运动员比赛经验的增加、对排球运动本质理解的加深甚至是人生阅历的丰富而逐步达到的。其次,虽然排球运动员30岁以后在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方面会比其颠峰时期逐步有一些下降,但比赛经验和意识等认知能力会比过去更强。按照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某一种(些)薄弱素质或能力可以被另一种(些)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代偿性地弥补,这是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一个重要基本特征[8]。也就是说,排球运动员在30岁以后,其高度发展的排球意识和比赛经验等认知能力可以代偿性地弥补其在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方面的下降和不足,从而使个体的排球竞技能力和水平不至于降低,有时甚至比以前更高。再次,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排球运动实践中的成功事例也有力地证明,30岁甚至更大一点的排球运动员往往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稳定的发挥而在比赛中有上佳的表现。例如,在强队林立的2002年世界男排锦标赛上,东道主阿根廷队的平均年龄是32岁,年龄最大的已达到39岁[9],但就是这样一支高龄球队,却凭借精湛的技战术水平、丰富的比赛经验和稳定的发挥而战胜诸多劲旅闯入八强,令世界排坛刮目相看。无独有偶,在雅典奥运会中国与俄罗斯女排的决赛中,中国28岁的“老”将张越红在另一主攻手王丽娜发挥失常的情况下,以“超级”替补的身份神勇地协助中国女排实现逆转夺得冠军。在2005-2006赛季的全国女子排球联赛中,本已宣布退役的张越红又在杨昊因伤无法参赛的情况下重披战袍征战联赛,以30岁的“高”龄协助辽宁女排战胜“三冠王”天津女排首次夺得全国职业联赛的冠军。
事实充分说明,排球运动员的成长、成熟周期很长,30岁甚至更大一点的排球运动员大赛经验丰富、心理稳定、技战术娴熟,正是成熟、出成绩的时候,不但不算“老”,反而应该是球队的“宝”。在一支优秀排球队伍中,应尽可能在各关键位置保留1~2名30岁以上的运动员,并制定个性化的体能训练计划保障和延续其竞技状态。这样,我们就能有效地延长一些优秀排球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使我国有限的排球人才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2.3关于运动员伤病的理念——“轻伤不下火线”值得大力提倡吗
与很多项目一样,我国的排球项目管理体制也是在半军事化管理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在排球运动的训练理念中不自觉地融进了军人所特有的一些烙印。经过多年的积累,在我国排球运动的训练和比赛实践中,人们对“轻伤不下火线”的观念已经达到了一种近乎偏执的认同态度,将带伤坚持训练和比赛的行为视为是运动员顽强意志品质的体现而加以鼓励和强化。客观地讲,“轻伤不下火线”的理念对于鼓励排球运动员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确实起到了很大的精神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轻伤不下火线”的理念也使我国很多优秀运动员的小伤病因得不到及时、充分的治疗和康复而累积成大伤病,最终导致运动寿命缩短甚至终结。而欧美强队的队员一旦受伤,就会受到细心的检查、治疗和监护,教练员会配合医生一起为伤员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在未经机能检测证明伤病已经彻底康复之前,是绝对不允许参加可能导致伤情加重的训练和比赛的。曾受到过数家欧洲高水平俱乐部青睐的我国优秀男排运动员陈琦的切身经历,对中、外排球训练和比赛中对待伤病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做出了最好的评价。“本来,他一开始只是右腿肌肉拉伤,如果安心疗养可以完全治好的。但种种原因迫使他不得不带伤征战。于是,他只好老用左腿起跳。没想到,右腿未愈,反而把左腿也拖累坏了。可就是这么一个双腿俱伤的人,仍不时出现在赛场中。在一些重要比赛中还要首发上场,打满全场 ”[10]。陈琦认为,“全国排球联赛虽然已进行了五、六年,但依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而对于运动员伤病的处理,国内外更是有截然不同的方式。在国内,很多教练员总是强调要用意志品质克服伤病,可在国外绝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受伤以后怎么练、练多少都有人研究。他举例说,就我的伤而言,如果在国外的话,绝不会发展到这种程度,甚至是可以避免的”[10]。中国女排主攻手楚金玲的一段特殊经历,则从另一个角度见证了缺乏正确的伤病观给年轻运动员的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为一名主攻位置上的希望之星,楚金玲早在2003年就入选了陈忠和教练备战雅典奥运会的国家集训队。但在当年的冬训中,她不幸在训练中拉伤了肩部。在内外界压力和好胜心的作用下,楚金玲固执地认为只要坚持就能把伤病挺过去,于是向教练组和医生隐瞒了自己的伤情并一直带伤训练,导致伤情不断加重,遗憾地失去了参加2003年世界杯女排赛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赛的机会,可谓是教训惨痛。
2001年雅克·罗格出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之后,在《奥林匹克评论》发表一篇卷首语写到:“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当然我们将继续保留这个格言,但是在新世纪来临的时候,或许对体育来讲需要新的格言,那就是: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11]。运动员是竞技体育中最为宝贵的资源,确保运动员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是开展竞技体育活动的需要,也体现着是国家和社会对运动员这个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我们在强调提高排球运动成绩需要顽强意志品质的同时,更应该让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和价值观,重视运动员伤病的及时治疗和彻底康复,辨证地看待排球训练和比赛中“轻伤不下火线”这一理念所带来的利弊得失。
2.4关于教练员执教角色的理念——教练员应多“劳累身体”还是多“劳累大脑”?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只有在工作中身先士卒、事必躬亲才能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反映在排球训练理念上,就是中国的排球教练们往往每天要与运动员在训练场上一起摸爬滚打7、8个小时,结果教练员在训练课结束后身心疲惫,很难再有时间和精力来回顾、思考和总结训练工作。而在欧美高水平球队中,具体的训练任务主要由教练组中的助理教练们分头执行,教练则是统筹全局、重点负责制定训练计划并监督训练计划的执行,也许教练是穿着西服革履走进训练场的,但丝毫不影响他通过高效的教练员团队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指导和调控。
在科技迅猛发展、信息传播异常迅速的今天,谁善于学习和借鉴并及时掌握丰富、准确的信息,谁就抓住了正确制定决策的先机。在法国工作的我国排球教练曾提及,国内教练员在训练场上的时间多于法国,而法国教练员在训练场外用于专业学习和研究的时间和精力却多于国内教练员,他们必须查资料、看录像、观看其他队的比赛、分析数据,用数据来指导训练和比赛[12]。曾率队取得过优异成绩的维拉斯科、道格·比尔等世界著名教练,无一不是善于学习、总结先进训练经验和理念的典范,他们思想开放,勤于动脑,精于利用各种可能的渠道收集有效信息,经过认真分析后改进自己的训练。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盼望中国排球界多一些善于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的喜欢在训练场外劳累大脑的教练,而少一些只是忠实地在训练场内劳累身体的教练。
3结论与建议
お
1) 将“大运动量训练”等同于“长时间训练”,是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理解偏差,不仅增加了排球运动员的疲劳性损伤比率,也不符合现代排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教练员应及时修正对“大运动量训练”的错误偏差,合理组合每次训练的负荷强度与负荷量,从现代排球比赛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提高训练效率。
2) 排球运动员的成长、成熟周期比以往认为的要漫长,30岁以上的排球运动员大赛经验丰富、心理稳定、技战术娴熟,正是成熟、出成绩的时候,不但不算“老”,反而应该是球队的“宝”。在一支优秀排球队伍中,应尽可能在关键位置保留1~2名30岁以上的运动员,以有效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充分保护和利用排球人才资源。
3) “轻伤不下火线”的理念“弊”大于“利”,不利于受伤排球运动员的彻底康复和长远发展。教练员应配合医生妥善安排受伤运动员的康复训练,在未彻底恢复之前不宜参加可能会加重伤情的训练和比赛;同时要对运动员加强伤病方面的教育,使其了解正确、安全地参加训练和比赛的原则及方法,提高防伤、治伤意识,一旦出现伤病要及时向教练和医生说明,不能因为怕因伤参加不了重要比赛或打不上主力而隐瞒伤情。
4) 秉承训练场上应身先士卒、事必躬亲理念,在训练场上花费大量精力与运动员一起摸爬滚打而训练课后却没有时间和精力收集、研究和利用有效信息的教练,已经跟不上当前世界排球运动迅猛发展的时代要求。排球教练员应积极转变执教角色,由习惯于“劳累身体”向主动地“劳累大脑”方向转变,在训练课后多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收集、研究和分析有效信息,用及时、准确的信息和与时俱进的理念指导训练实践。
参考文献:[1] 邓运龙.训练观念——运动训练理论指导实践的中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1410.
[2] 黄汉生,主编.球类运动——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3):316-319.
[3] 钟秉枢,等.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0:168-169.
[4] 葛春林.最新排球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86.
[5] Jaci L.VanHeest.(2003) Energy Demands in the sport of Volleyball. In: Jonathan C. Reeser, Roald Bahr. Handbook of Sports Medicine and Science: Volleyball, pp.11. Blackwell Science, Oxford.
[6] 体育院校函授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2:129-144.
[7]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2):52.
[8] 刘大庆.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J].体育科学,2000(1):44.
[9] 温向阳.刻苦训练加快创新——中国男排主教练邸安和回顾2002年[J].中国排球,2003(1):9.
[10] 吴舟.排球——永恒的眷恋[J].中国排球,2003(2):18-19.
[11] 谢琼桓.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 罗格新年发表体育宣言[M].中国体育报,2003-2-8.
[12] 钟秉枢.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