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及其未来发展
2008-09-05曹继红王揖涛茹秀英胡移山
曹继红 王揖涛 茹秀英 胡移山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以体育文化结构的三个层面——体育运动项目、体育制度、体育思想为切入点,探析近代以后在中国区域范围内,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问题以及对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并对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的未来发展做出了预测。
关键词:近现代;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6-0727-03
体育文化,是由生活在不同地域中的人们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创造出来的有关体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总和。本研究以1840年为近代的起点,以1949年为现代的起点,以中国区域为基本视阈,从体育文化内部结构的三个层面——体育运动项目、体育制度、体育思想入手,界定对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问题进行研究的主要内容框架,集中探析近代以后,在中国区域范围内,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问题以及对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并对未来发展走向做出预测。
1顺应与征服——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お
英国学者麦肯托什说过:一个社会的体育文化状态与该社会的身体观、生命观有直接的关系[1]。中国体育文化是指由中国古代文明演化而成,在农业经济背景下,以中国传统哲学的身体观、生命观为思想基础,以独特的养生术、武术为主要外在表现形式的体育文化现象。西方体育文化则是指由古希腊文明演化而成,在工业经济背景下,以西方近代科学的身体观、生命观为理论依据,以特殊的竞技运动为主要外在表现形式的体育文化现象。中西方体育文化因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处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形成了迥然各异的风格,成为世界体育文化宝库中两朵交相辉映的奇葩。
1.1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核与外显特征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的丰沃土壤,很早就已经建立起独立的精神本原。
首先,“贵生”、“重己”的身体观及其对生命价值的充分肯定。“贵生”的思想在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历代尊为六经之一的《尚书》已有明确的表达。
其次,“天人合一”的生命观与独特的自然养生思想的形成。如果说,“贵生”、“重己”的身体观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那么“天人合一”的生命观则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操作性的理论指导,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内容繁多,但就其本质而言,都是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设计出来的[2]。
这一独特的体育文化成果不仅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而且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因而,在相对封闭而漫长的中国农业社会历史进程中,传统体育文化一直作为中国人造就身心健康的主要理念向导和基本手段来源。
1.2西方体育文化的内核与外显特征古希腊作为西方体育文化的主要发源地,狭窄的国土,瘠薄的山地以及濒临海洋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希腊人漂泊不定与海上冒险的生涯,在强大的自然力的面前,希腊人既惧怕大自然的威力,又不甘屈服于大自然,使古希腊人逐渐形成了与中国人截然不同的“天人对立”的身体观和生命观。
“天人对立”的身体观和生命观承认“人是客观性的动物”,清楚地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差别、对立和矛盾,并力求克服这种矛盾。西方体育进一步追求主体对客体的征服和探索精神,把对身体的生物学改造视为维持生命健康的有效手段。逐渐形成了以更高、更快、更强为价值取向,以主客两分、身心两分的科学主义为哲学基础,以超越生理极限为基本原理,以竞技性、娱乐性运动为基本手段的西方体育文化之特定模式。ピ从诓煌自然环境与文化土壤的中西方两种体育文化,自诞生之日起,便沿着各自的运行轨迹曲蜿延伸、壮大发展。但是,同所有文化形态一样,中西方体育文化各自的演变过程也决非是一个自我禁锢的封闭系统。在漫长的体育文化历史进程中,以迁徙、聚合、贸易、战争为中介,也曾促使过两种不同质态的体育文化冲破本民族的疆界,在各自相邻的“文化圈”内与不同的体育文化形式相激相荡、互识互融、传播扩散。但直至19世纪中叶,遥相对望的两种异质体育文化才开始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大面积接触与多方位联动。
2渗透与引进——近代西方体育文化在中国的出现
お2.1强势输入——西方体育文化在中国的登陆西方体育文化在近代中国国土上的出现,及其对中国体育文化的影响,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情况下,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大炮、商品和传教士的登陆而强势输入的。近代的中国人,最早是通过西方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学校,开始初步接触、了解和认识西方体育文化的。从1839-1900年前后,来自美国、英国的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的同时,以教会学校、基督教青年会以及由基督教青年会组织的各种体育训练班、专门体育学校为主要媒介,形成了一个辐射力强且传播速度快的西方体育文化传播组织网络。有关西方体育文化的各种信息流最初主要是通过这一网络源源不断地流向近代中国的。
2.2主动学习、由表及里、选择性借鉴
2.2.1西方体育思想的借鉴与吸收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改良派代表人物严复、梁启超、谭嗣同等一些著名学者,是中国最早系统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维新人士。他们认为改良社会和救国的主要手段是教育,从教育救国的思想出发,高度肯定体育的社会功能。他们根据西方的进化论原理,积极主张强身、尚武、耻弱思想,吸取西方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体育观,为后来的清末“新政”开拓了道路。辛亥革命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则吸收了改良派失败的经验教训,提倡武装斗争,进而从军事意义的角度认识和发掘体育的作用。他们高度提倡尚武精神,主张“强国必先强身,强身必行体育锻炼”。“游戏,美育也,兵士体操,军国民主义也。普通体操,则兼美育与军国民主义二者。”[3]他们以“救亡图存”为目的,以西方进化论为武器,倡导“尚武强国”思想,既反映出对西方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的自觉接受,同时也启发了一批人对西方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与此同时,有代表性的西方体育思想也不断地通过各种载体相继被传入中国。西方的体育思想和体育观念以其鲜明的科学主义内涵和独特的人本主义精神强烈地冲击着军国民主义下的中国体育,这些西方体育科学研究成果大量的本土化移植,无疑对重新审视并解构传统体育文化,构建近代新型的中国体育文化体系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科学基石,也为中国体育文化的继续完善与发展提供了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指南。对中国近代体育文化的理性化、科学化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响作用。
2.2.2西方体育文化中社会性建制的借鉴与引入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虽源远流长,但总体而言,有关体育文化的社会性建制系统的发展程度是很低的,直到西学的兴起与设立,才开始模仿西方的做法,将“身体运动的技艺”作为一种教育的内容,而纳入到正规化社会组织建制——“学校”制度的结构体系之中,在社会结构中给予体育文化以正式的“一席之位”。
由于西方竞技运动所特有的竞赛制度的引进,使得近代我国竞赛体制不断完善。到20世纪20年代,与国际竞赛体制基本相适应的中国竞赛体制初步形成。1931年中国奥委会组织的诞生,标志着西方体育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组织与制度的中国本土化移植过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旧中国体育组织与国际体育组织的联系与对接奠定了基石。
2.3交流中的矛盾与冲突在西方体育文化输入、引进、借鉴的过程中,面对西方体育文化强劲势头,悠久历史、博大精深的本土体育文化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中西方体育接触、碰撞过程中,正是借助西方体育文化这一“他者参照系”的“映照”与“反射”,促使了中国有识之士开始反观并重新审视具有悠久传统的本土体育文化。
“文化中心论”认为西方近代体育内容在我国“古已有之”,许多为“实窃我中国古圣绪余”,[4]表现出以我为中心的骄傲自大和自欺欺人的心态,对西方体育文化不屑一顾。“功利主义论”。认为西方体育运动形式含有“贵族性质”,称之为“形式体育”。而本土体育则才是“实质体育”,认为运动形式的“目的本不专在改良体形,还得兼顾其实用价值[4],主张从本土传统体育形式中选择拳术、击剑等兼具武艺效果的运动方式,以备实用。“文化多元论”承认文化的多元性,提倡向西方体育文化学习的同时,要珍视自己的“国粹体育”,并发掘、改革、发展本土体育。主张“务使全国国民无男无女,咸知体育之可贵。不拘动的体育、静的体育,各以相当方法,收体育之效果。”[4]
以上观点各抒己见,激烈争论并相互较量。以武术界人士为代表的一派,站在民族主义立场,主张提倡“国粹体育”,认为“吾人愿大声疾呼以告全国之主持体育者!曰:请从此脱离洋体育,提倡土体育!”,“发展体育,起敝振衰,非提倡土体育之国术不为功。”[5]
以留洋人士为代表的一派,则坚持提倡“西洋体育”,认为“今后欲应社会需要,为捍卫国家计,宜训练智勇兼备之士,养成跑跳奔攀之技,决非土体育所能奏效。”[6]言辞虽有偏激,但双方争论激烈程度可见一斑。真实地反映出中西方两种不同性质体育文化碰撞后所引发的对立、排斥、矛盾等冲突现象。
2.4交流中的碰撞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在“土体育”与“洋体育”之间的论战,对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催生了一系列新武术思想,提出了新型的武术家的理想模式,建立了近代武术竞赛制度。传统的本土体育文化——武术就是在西方体育文化的渗透、刺激下,出现了从武术思想到科学理论、从运动内容到竞赛方式的吐故纳新与重新构建,使之获得了更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力。
3主动借鉴与积极引进——现代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
お3.1选择性的体育文化交流50年代初期,为尽快建立与新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中国体育文化新体系,新中国把学习和引进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体育文化体系为我所用,作为奠定新中国体育发展基石与构建新体系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工程。
50年代期间,一方面从社会主义同盟国中借鉴体育文化的先进成分,同时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以英美体育文化为中心的近代中国体育进行了重新估价,从怀疑、批评、批判直至否定。一种在西方体育文化传统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并经过蜕变而成的“新型”苏联东欧社会主义体育文化模式,伴随着快速化、整体性的移植,迅速在新中国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种具有苏联东欧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文化新体系初步形成。
60年代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的社会环境仍然是有局限性的,中国体育发展过程中,外来体育文化信息的获得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新兴力量运动会”;另一是通过“乒乓外交”。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上通过了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名古屋决议”,闻名于世的“奥运模式”诞生,它标志着中国体育将进入一个融入国际体育大舞台,与西方体育全面接轨的新时期。
3.2全面性的体育文化交流3.2.1积极引进与学习借鉴西方现代新兴的体育内容为我所用二战后,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科技革命的浪潮直接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为西方体育的科学化、普及化、生活化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西方体育文化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西方体育文化基本载体的运动内容、运动手段日益丰富,富于田园主义色彩的古老运动项目焕发出青春活力,体现着现代社会精神的新兴运动项目相继诞生,许多项目成为西方体育文化乃至世界体育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3.2.2加强对外交流,主动学习、及时吸收西方现代先进的运动技术、训练方法和手段,以全面获得和长期保持与世界先进水平抗衡的能力中国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就是在不断研究国际竞赛规则,在博采众长并形成自我风格的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随着中西方体育交流的不断加强,西方先进的运动技术、战术、训练方法与手段将源源不断地传入我国,为中国体育运动水平的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提供了直接的参照系和借鉴对象。
3.2.3积极借鉴和引进西方现代体育的社会运作机制和制度,为现实中国体育体制改革提供参考与范本9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变,催发着传统体育体制发生一系列根本性变革,建立并逐步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中国体育体制,便成为当代中国体育文化体系社会建制子系统重新构建的核心任务。6大类改革思路和29项改革措施的逐步推进[7],为中西方体育文化社会性建制成果的接触与交融在中国开辟了一条借鉴与参照的“地带”。在中国体育职业化进程中,西方市场经济环境下诞生、成长、发展起来的职业体育及其运作模式,首先成为中国体育参照的对象与学习的范例。经过一段时间的引进与吸收,一种体现西方市场经济原则、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具有自我生存与发展活力的中国职业体育文化初具雏形,并逐渐日趋规范化。为中国体育文化市场的开发和中国体育的产业化进程,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成熟的经验和管理运行模式,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2.4西方现代体育文化思想——“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与普及以古希腊体育思想为本源和主流,历经文艺复兴运动与现代科学革命洗礼,伴随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相运而生的现代西方体育思想,其核心内容集中表现在“更快、更高、更强”和“均衡发展”两大主题上。随着中国体育走向国际体坛,与西方体育文化之大成之作——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面接轨,对代表西方体育文化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奥林匹克精神的研究与认识也不断得以深化。90年代以来,我国的学者不断地从历史学、文化学等视角深入发掘奥林匹克思想的内涵,并以中国数十年体育实践的特殊感受,阐述着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理解,并致力于奥林匹克精神的本土化传播与普及。
与中国体育走向西方、走向世界的同时,蕴藏着深邃的文化内涵、拥有丰富的内容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逐渐引起了西方人的好奇和兴趣,并逐步受到关注与青睐。
4共生与并存——未来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的基本走向
お
150多年的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与传通正在成为历史,以全球化为时代特征的新千年已经到来。伴随着全球化社会的来临,各种文化体系的接触也日益频繁,由于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在精神方面出现种种危机,引发了有识之士的反思与自省,并急于寻找他种文化参照系以反观自身,也由于众多后殖民社会的急剧发展逐渐摆脱过去的边缘从属地位,急于更新自己的文化,在现时代中重新发现自己,东西方文化交流将在21世纪进入一个崭新的繁荣阶段。
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既具有各自民族特性,又具有人类共性,民族特性使各民族体育文化有自己的长处,人类共性使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可以相互交流、涵摄。而各民族的体育文化,也是在不断地相互交流、借鉴、融合中发展、演进而成的。东西方体育文化自古代所存在的差异,并非简单的优与劣、好与坏、先进与落后、科学与不科学的区分和比较。如果说中国体育文化的特点是——天人合一下的“柔性”文化,表现为“柔、儒、和、静、文”;西方体育文化的特点是——天人对立下的“刚性”文化,表现为“力、动、野、武、竞”的话,如果说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明显表现为“娱己”性,西方体育文化则主要表现出“娱他”性的话,未来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将会出现在“共生并存”、“平等相处”基础上的“相互交融、刚柔并济”之新趋势。
根植在中国本土文化土壤中的传统体育文化,在其悠久的演进历程中,获得了相对独立的运行轨迹和发展的生命力,只要民族的文化能够延续,传统体育发展的根源就在。如果从过去百年历史来看,西方体育文化以其竞技活动独特的观赏性、娱乐性、组织性、规范性特点获得了“强式”文化之优势,对中国体育文化产生过强大的影响力和冲击力。那么,对于当代西方而言,尤其是对于缓解西方后现代社会全球化快速变迁下的心性问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将以丰富的精神内涵性等西方体育文化所缺乏的价值优势,在未来中西方体育交流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和宽广用武之地。有可能也应该为世界体育文化宝库提供一种古老而崭新的动力系统和丰富的体育思想与身心健康手段来源。
百余年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历史证明,异质文化间的差异规定了两种文化体系在交流中,既要保持原有文化形态必要的“张力”,又要铸造异质文化因素必要的“催化”格局,中西体育文化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彼此相互渗透,从两极对立到走进彼此,从排他走向共容,一极必然渗透和包含了另一极的某些合理因子,两极的张力越大,彼此的渗透力越强,文化总量的发展速度也就越快。伴随着全球化社会的来临,各种文化体系的接触日趋频繁,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将进入一个共生与并存、共享与并荣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任海.中国养生术发达之初探[J].学术园地,1992,4:7.
[2] 任海.中国养生术发达之初探[J].学术园地,1992,4:8.
[3] 谷世权.中国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205.
[4] 崔乐泉.中国近代体育史话[M].北京:中华书局,1999,51.
[5] 谢凌宇.试析中国三十年代的“土洋体育之争”[M].中国体育史论文集(四)北京:中国体育史学会编,264.
[6] 吴蕴瑞.论“今后国民体育问题”书后[N].天津大公报,1932-8-23.
[7] 国家体委政法司.关于体育改革的决定[M].体育改革文件选编,1992-1995:14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