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记忆中的城市
2008-09-05吴传玖
吴传玖
1
重庆,是我出生的城市。这座长江、嘉陵江两江环抱的西南重镇,享誉中外的巍峨山城,一直是维系我生命和灵魂的母亲之城。在这座城市里有我的父老和兄弟姊妹,有我那永远挥之不去的乡情和亲情。
我从小就崇仰故乡的大山大地,大江大河。我总是记得黄葛古道的千年沧桑、南山峰峦的飘逸俊秀;我总是记得朝天门上的纤夫号子、人民大礼堂的金碧辉煌,我总是记得罗汉寺500罗汉的千姿百态和解放碑那永远涌动着的热闹和繁华;我总是记得望龙门的缆车、龙门浩的码头;我总是记得吊脚楼的炊烟、民生轮的汽笛;我总是记得巴蔓子刎颈护城的雄武、邹容志士《革命军》的浩然;我总是记得红岩村的灯光、歌乐山烈士墓永恒的雕塑;我总是记得南开母校的哺育和青年时的抱负。这都是我生活了20多年的母亲城——重庆留给我的永恒的记忆和财富。
我长大了,上了大学,有了工作,离开了生我养我的父母,离开了这座长江、嘉陵江两江环抱的美丽城市。当我怀着游子的心情再一次回到这里的时候,我感到我对这里竟是如此的依恋,如此的虔诚。这里是我的血肉和灵魂诞生的地方。回到这座城市,城市古老的文脉中正在焕发出与这个五彩缤纷世界同步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气息。我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它还只是一省之下的一座有其名而无其实的城市。而如今它已是一座独立的中央直辖的城市了。我的家就在这座城市的长江南岸。我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南岸还是一个被长江阻碍的默默无闻的郊外。那时我要到另一个城市的郊外沙区上学,只能搭乘停靠在江边码头的轮渡,也就是一艘以煤为燃料,以烧锅炉的蒸汽发动机为动力的小汽筏子过江,尔后再坐上这座城市独特的交通工具——缆车,再换乘汽车,几经辗转到达目的地。少时读过“蜀道难”的诗句,自然也有过一番这样的亲身体会。当我今天再回到这座城市的时候,我看见的却是一座座横跨在长江、嘉陵江上的现代化大桥。其恢宏壮观的气势,真正使人体会到这座城市是多么的气度不凡。我曾经多次不经意地站立在桥上,去俯看我年少时曾多次搭乘过江轮的码头,那里似乎已经变得有些古老而沧桑。我依稀记得,我曾经也就是在这座如今显得古老而沧桑的码头上,学会了长江边船工们教给我的川江歌谣,学会了像他们那样在长江中游着大摆放滩、乘浪、击水。儿时的我,与儿时的长江共同着童年的欢乐。当然,现在的我已经不再有可能像少年时那样,多次出行在这已经变得古老而沧桑的码头上,但它留给我的却是和这座城市曾经一起长大的历史,见证那段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淡去的童趣和真情。世界在变,城市在变,容颜在变,生活在变,唯有同故乡的感情不变。因为那里有我熟悉的虽然已经变得古老而沧桑的码头;因为那里是诞生我血肉和灵魂的地方。
当然我每次回到故乡,也是没有不去解放碑的。
解放碑是重庆的光荣。
解放碑是重庆的标志。
然而解放碑的历史并不久远。同这座有着三千多年古巴渝文化的城市历史相比,它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段。
然而这个片段却是精彩的、辉煌的,有着黄钟大吕般的气魄。
20世纪那一场生死搏杀,旷日持久,长达八年的抗日决战终于书写下了中国人胜利了的历史。
于是在这座远东反法西战争的中心,中国大后方的抗战陪都,有了这座如利剑刺破长空,拨散战争阴霾的英雄的楼塔。这座楼塔就如同这座山的城市一样巍峨壮丽,气势恢宏。这座英雄的楼塔不仅是属于这座城市,而更是属于中国,属于世界的。它把那段悲壮的历史永远地记录在了它不屈不挠的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历史丰碑里。
因为我就生长在这座城市,我曾不止一次地站在这座英雄的纪念碑前,仰慕她的英容。
因为我就生长在这座城市,我也曾不止一次地站在这座英雄的纪念碑前,深深凝思。
日益生长繁华的都市,栉次鳞比的摩天大楼,热闹喧嚣、五光十色的人群,绿地、鲜花、白鸽……和平已长久而温暖地抚慰着这里。
如今的解放碑依然骄傲地耸立在这座城市的中心,它依然是这座城市的心脏。
此刻,我总在想走过了世纪风雨的解放碑,又会如何把这座城市带进新的世纪的辉煌。
我唯愿我们的这座城市像从历史中走来,又向历史中走去的解放碑那样,去书写渗透进这座有着三千多年古老历史城市的每一个片段、每一个篇章。
如今我这个远离故乡的游子亦和这座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着新旧交替的母亲城共同吟唱着那首气势磅礴的《长江之歌》:长江是她的魂魄,大海是她的方向。是长江孕育了永恒的重庆,同样是长江孕育了永恒的我们。我们是长江永恒的儿女。
2
我还清楚地记得我从我的故乡——山城重庆走出去认识的第一座城市,就是我们伟大的首都北京。那是正经历着历史风雨的40年前的北京。
秋天的北京城正是枫叶红了的节候。我们依偎在秋高气爽的京城怀抱里,初恋式地享受着这座古老都城所呈现给我们的高贵、大气、繁华和尊严。我们第一次见到了长安街如此笔直宽广的大道,见到了天安门如此金碧辉煌的城楼和宽阔平坦的广场,见到了气势恢弘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人民大会堂。见到了故宫、长城所展示的如此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见到了王府井、大栅栏繁华热闹的街市、京味十足的四合院和同样京味十足的北京烤鸭。第一次认识的北京,给我留下了王者气十足的不同寻常的印象。
也就是这第一次的北京幸遇,也才有了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亲身参加的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我们伟大人民共和国成立17周年的庄严而盛大庆典的幸运,并亲眼见到了在世时的毛泽东主席。我身着崭新的戎装站立在金水桥头,拍摄下了第一张与天安门城楼上那幅伟大领袖毛主席画像在一起的历史照片。那时毕竟还非常年轻的我真的是感到了自己真正成了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第二次走进北京,那已是刚从历史风雨中走出来的26年前的北京。我是到了玉泉路上的一所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深造。于是我有了和正把握着新的历史机遇的北京城长达两年时间的亲密接触。那时我是在一个刚打完边境自卫反击战的野战团政治处主任任上到北京学习的。我依旧怀着对北京城的景仰寻觅刚刚从历史风雨中走出来的人民共和国首都不同寻常的历史踪迹。我迫不及待地第一次乘上地铁,第二次来到15年前到过的天安门广场。我随着祭奠的人流第一次走进了新建不久的毛泽东主席纪念堂。我看见了静静地躺卧在水晶棺里已经安然睡去的那位伟大的老人,曾在这里久久地伫立沉思:伟人也是常人。在痛苦寻觅中找回真理的中国人,又终于回到了真理的轨道。老人家一定会九泉有知。
在北京的那些日子,我又曾不止一次地走进过故宫、长城;走进过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历史博物
馆和革命军事博物馆;走进过长安街、王府井、西单、大栅栏,走进过北京城的风景名胜、大街小巷。纵观王朝更迭、帝王兴衰、京都日照、西山红叶,商贾物流、颐园美色。我从这座历史上的皇城,如今的人民共和国首都的一幅幅历史画卷中,深深感受到了在时代的演变和进步中,北京城总是给人们那么多历史的启迪和思考,总是给人们那么多不同凡响的希望和遐想。
我真的是和北京有缘,以后的时间我又多次来到北京,我在这里最高的军事学府学习深造,我在这里的人民大会堂聆听政要,我在这里和旧友亲朋畅叙友情,我在这里一次又一次地仰慕北京城那日益繁华兴旺的都市风光和依旧灿烂如新的历史文化。我一次又一次地和我所到过的城市做比较:北京依然是独一无二的。它少了上海那样总是有几许阴柔的小资情调,多了京都总是阳刚十足的大气豪放。它谈古论今:历史悠久,大道朝天,欣欣向荣,气象万千。真可谓皇城内外,王者气十足,非其他任何城市所能企及,是名符其实的华夏之都。如今的北京城早已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
如今我女儿、女婿亦定居北京。北京更是与我有了不解之缘。
3
我生长的城市与我要说到的这座城市有着“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的别一样的情分。
我曾两次到过这座名满中外的国际化大都市。我第一次来到黄浦江畔的大上海,住在一处叫远东饭店的住所。我总记得每天所能享受到的非常资产阶级化的服务:早晨,饭店的服务员就会按时轻轻扣动你房间的门铃,把一杯温热的牛奶和一盘带刀叉的西式糕点和水果送到你的床前,并微笑着向你说出第一声吴侬软语,表达一天中最早的问候。那时毕竟还非常年轻的我,竟感到了一阵阵的诚惶诚恐。这恐怕就是我最早感受到的十里洋场上那永远挥之不去的小资情调。
后来,我开始在那条著名的南京路游逛。我亲眼所及这座与黄浦江共同长大的大都市的历史。洋街、洋房,洋名、洋号…一还有黄浦江畔那对对缠绵柔情中的红男绿女,更是把我的思绪带到了西方。我第一次感觉这里人们对封闭的封建主义的鄙夷,对开放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向往。
其实我冥冥中的上海是要先于我脚踏实地的上海的。那是在我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叫亚细亚的政府机关大院里,我父亲的许多同事就是重庆解放后跟随重庆市第二任市长曹荻秋带领的西南服务团来到重庆的上海学生。他们男男女女似乎都显得英俊漂亮,温文尔雅。很少听到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中大声说话。他们相互之间说着那时我一点都听不懂的,有点像唱外国歌似的吴依软语。他们的穿戴和生活方式在那个时代应该可以说都是很开化,很现代,也是很时髦的,似乎总是有那么一点洋洋的气味儿!也正是从他们那里我知道了上海这座中国最大最著名的城市。知道了黄浦江、南京路,知道了上海人那别具一格的精明和精致。那时候就有人告诉我,这些上海人中不少是出身资产阶级的少爷小姐。于是那时候资产阶级四个字在我脑子里就有了印象,甚至一直和上海,和这些上海人联系在一起。
我第一次来到的上海,虽然仅只是短暂的停留,似乎亦对我童年记忆中的那一星半点依稀如幻的印象给以了些许的印证。当然我亦在我一位居住在上海弄堂小巷里仅只十多平方米的上海同学家中,就着一小碗白色温热的豆浆,嚼着一根用小剪刀均匀地剪裁成六小条的色泽金黄脆香的油条,体味到了上海人那或者平民,或者精明而精致的生活。
我第二次来到上海,是2005年的夏天。
我又一次感受到了高温暑热中的上海,那依旧是小资情调浓烈的生活。当然也感受到了这里也正在发生着的更加现代化的变化。我住进了南京军区的招待所——一座名字叫做延安饭店的星级酒店。我向服务员打听当年的远东饭店,他们说那里已经成了上海警备区的一间普通的招待所了。这当然使我感到很诧异。当年如此声名显赫的远东饭店如今却成了一家普通的军队招待所,可想今天的大上海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我又一次去了南京路,如今这里更是繁华热闹,不仅洋街、洋房、洋名、洋号依旧,更是生长出一幢幢超乎寻常的中外合璧式的摩天大厦,洋人也是满街跑。我在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阳光下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不正是在这样走出深宅,更加大胆地引领着这座充满小资情调的城市走向更加的时尚和辉煌?我依然看见了黄浦江畔那成双成对,更加柔情缠绵的帅男靓女;那倾洒在黄浦江江面上如诗如画的万家灯光。当然也看见了那些如同我一样兴冲冲南来北往的观光游人,和徘徊坊间,急匆匆忙碌着寻找生活出路的打工者。
我第一次到了浦东,几年前这里还是远离“大都市生活的乡下”。如今却成为引领新生活的上海人的骄傲。我们登上久已仰慕的“东方明珠”,我们在标有最高米数的塔顶上俯瞰大上海:那彩色的人流,那奇幻的霓虹,那气宇轩昂的立交大桥,那通江达海,一泻千里的黄浦江流,当然还有那塞满城市各个角落的车水马龙。我更是由衷地感到仅只100多年历史的这座城市,却是迈过了多少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沧桑,才终于走到了今天的辉煌。上海不再羞涩,上海不再彷徨。上海名正言顺地走上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舞台。
于是我想到北京的王者之气,那是首都的秉赋。上海的小资情调却是引领时代潮流前进的方向。上海不同于北京。北京不同于上海。
北京和上海始终是引领中国城市时髦和时尚发展,不断走向世界,走向辉煌的最有资格的榜样。
4
天津和我的家乡重庆是处在完全不同地域中的两座中央直辖的城市,现在都在各自打造着北部和西部的经济中心。
天津亦是我在北京学习时,多次去过的一座城市。我接触天津,是从天津人那韵味十足的天津话开始的。我开始觉得这天津话真的是有些好玩、好笑。怎么离北京如此近的一座城市,却没有了京腔,反倒是怪有意思的津味儿。后来才知道,这“天津卫”可不能小觑,它的开埠和开放之风却是领先于北京。自然这听起来虽然有点怪怪的,不像北京话那样动听的天津话,就固执地保持着自己的原汁原味儿。就像天津著名的狗不理包子和大麻花,绝不会去沾上北京豆汁儿和烤鸭味儿。我曾和天津的朋友谈起北京,他们那平淡的表情里,没有丝毫对这座皇城的崇拜。天津人从来把北京看做是平起平坐的兄弟。
开始我去了天津城中的大街小巷,感觉这座城市太过平面,没有太多令人惊羡的格调。也许是天津人不好张扬的性格。给这座城市涂染上一副处世不惊、毫无波澜起伏的颜色。我只记得这座城市里曾有过一位叫张伯龄的老人,70年前到我的家乡创办了一所著名的学校——重庆南开中学。我对这位老人一直深藏着一份崇敬和景仰之
情,因为他是我们的老校长。我是曾经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一名青年学生。老校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校训奠定了我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础。
后来我又去过塘沽新港和洋货街这样两处完全不同概念和意义的地方。塘沽港是渤海湾上一颗十分耀眼的明珠。我到了塘沽港所在的滨海新区才真正领略到了天津的海阔天空、天津的未来理想、天津的实力和潜力。天津要打造北部经济中心的宏愿看来不仅仅是一幅蓝图和一打纲领。天津人试图重振天津卫的雄风。天津人没有沉默。
在友人的再三劝说下,我终于答应去了洋货街。我开始给自己约法三章:到此只是走马观花去看一看,绝不动心掏一分钱去买什么。谁承想这个吸引了天南海北四方游人的地方,也让我这个铁石心肠有些眼花缭乱。这里仿制的世界名牌五花八门,特别是诸如劳力土、百大芬历、康斯丹顿、伯爵、帝舵这样一些世界级名表,真的是达到了可以以假乱真的地步。我看到周围的人正在那里兴致勃勃地讨价还价。他们掏出大把的钞票,买回大堆的“名牌”。脸上也露出了胜利者的颜色。其实这些所谓的名表也仅只是几十到几百元的价格。我想人们买它,也恐怕仅只是出于新鲜好奇,或者是买一块送人,或者是自己戴上过过名表的瘾。我最后终于还是没有约法三章到底,在大家的怂恿和老板的吆喝下,亦心甘情愿地掏出两张大团结,买了一块伯爵女表。从表面看,此表珠光宝气、玲珑秀雅、高贵时髦,贵族味十足。眼前只见表店的老板手里紧捏着大团结,还一边朝我说着奉承话:先生今天真是好运气,前几天我这块表还卖250呢!
在天津,我还无数次地听到过一个耳熟能详的,令天津人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说项:北京人结婚,竟会倾家出动到天津来举办婚礼,宴请宾客;北京人馋海鲜,竟会走出京城到天津来,坐在渤海边的海鲜店里海吃山喝,不分白夜。原因是天津城的物价比北京城的物价低;原因是天津临海,而北京则无此区位优势。
至今天津和北京两座华北平原上最大的城市都还保持着一种极其矜持和微妙的关系。这种关系的表象则有如重庆人和成都人,两地人亦是异乎寻常地少有论嫁谈婚。
5
大连这座城市我曾去过两次。两次大连之行,都出于“疗养”这样同一个原因。
第一次去大连是随疗养团,住在海边一处风景宜人、环境幽雅的军人疗养院里。因为是夏天,第一感觉是这里海风习习,少有了夏目的酷热。第二感觉是这里凌晨三四点钟,东方就露出了鱼肚白。第三感觉是这里的海浴,使我们这些不临海的南方人,感到了在大海中邀游的酣畅淋漓。第四感觉是疗养院里开设的第一堂疗养课,竟是心理问卷咨询。疗养院的生活使我们这些长居高原缺氧环境的人呼吸到了负离子丰富的空气,也同时有了低海拔醉氧的反应。
那一次的大连之行,由于是集体行动,行也匆匆,未及留下太深印象。只感觉大连的都市情调有些轻音乐似的悦人、悠然。它不是一座多么恢弘大气的城市,它是一座动情的城市。湿漉漉的空气中,依然飘动着海风带来的淡淡的渔村味儿。
第二次去大连亦是去疗养。不过不再是跟团,而是完全个人疗养性质。这次在一位友人的陪同下去了大连很多有名的地方。我终于第一次到了心仪已久的棒槌岛。那兀立海浪中的小岛有着许多美丽的故事和传说,给人以远离时空的无限遐想。我第二次到了旅顺港,再一次走进了那座令人感到恐怖幽深的监狱,这里记录下沙俄和日本侵略者累累惨无人道的暴行,我在这里的留言册上曾写下这样一句话:“吃人的野兽们终将被英雄的猎手斩尽杀绝!”
我又一次到了老虎滩。刚刚落成的“海底世界”,给了我不少惊奇。那被驯养得乖巧、通人性的海豚用腾空而起的舞姿欢迎我,我亦把这位人类朋友的倩影留在了永久的镜相里。那在我头顶上来回游弋,似乎总在一个劲儿地向我抛着媚眼的美人鱼真使我有些神魂颠倒,目不暇接。
我第一次来到大连的海滨广场,同行的友人告诉我,这是当年任大连市长的薄熙来把这座城市引向现代化的开山之作。在偌大的广场空间,富裕起来的大连人似乎正在酣畅淋漓地呼吸着大洋那边飘飞过来的现代化气流。
我还来到了大连海边一处僻静的渔村里,在一位有着一张古铜色大脸的渔民大哥家,尽情享用着大连人那特有的掰玉米饼子摊咸鱼,这种虽然有些土得掉渣然而又不能不令人胃口大开地去大口大口咀嚼品味的古香古色。
在大连我再一次细细地体味着这座城市别样的风情,只觉得这座城市的风格颇有点像我的家乡重庆。大江大河孕育的山城孕育了众多的美女,大海大洋的大连同样美女如云。这里虽不像重庆那样有太多崎岖的山道,却也地势起伏不平,同重庆一样是个少有人骑自行车的城市。大连人的性格亦有如重庆人。大连人嗜食海鲜、啤酒就如重庆人嗜食火锅、啤酒那样,是绝对一流的英雄豪气。一大桌堆放如山,甚至让人叫不出名姓的海中尤物,一杯杯斟满友情,泛着泡沫的啤酒会让你眼花缭乱、诚服心悦。
总之,大连再一次给我如同《美丽的太阳岛上》那样浪漫潇洒:春日阳光一般的温馨。当然,它至今还说不上是一座多么恢弘大气的城市,但它真的是一座芳香怡人、令人动情的城市。
6
从大连到青岛,我乘坐的是高速海轮。第一次坐海轮,开始还是有些防范晕海的心理和药物准备。意外的是,这样的意外竟然没有发生。一路上风平浪静地到了烟台,第二天就坐上了友人送我去青岛的车。
刚到青岛这座胶东半岛上的海上之城,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觉得它有些与我刚刚见过的大连相似。当然城市都市化的感觉似乎更浓厚、大气一些。但夏日暑热的感觉似乎也比大连浓厚了一些。
据青岛友人介绍“青岛”这个名称,原来指的就是小青岛(也叫琴岛),以岛上“山岩耸秀,林木蓊郁”而得名。“青岛”之名的出现,就现在已发现的典籍文献来看,最早有明确记载的是在明代中叶,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青岛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6000年以前这里已有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东周时期建立了当时山东地区第二大市镇——即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登临现位于青岛胶南市的琅琊台。秦代徐福曾率船队由琅琊山起航东渡朝鲜、日本。汉武帝曾在现位于青岛市城阳区的不其山“祀神人于交门宫”,并在胶州湾畔女姑山祭天拜祖,设立明堂9所。清朝末年,青岛已发展成为一个繁华市镇,昔称胶澳。现实中的青岛亦是一座名满中外的现代化都市。城市中处处散发着青春活力和蓬勃朝气。
我第一次去了崂山。那里真是人山人海,涨满慕名而来的游人。我记得小时候看过一本《崂山
道士》的书,不知道是不是就出在这里。眼前的崂山其实就是一座岩石裸露,且有些崎变的光秃秃的不算很高的山峦。我没有去登上崂山的峰顶,所以没有更多领略到崂山是何等一方神仙,竟引来四面八方人的膜拜。有人说它是山东半岛上一座有名的道教名山,虽不及半岛上的泰山有名,亦是齐鲁人的宗教崇拜。我在想,半岛上大海飘渺,有了几座供人观赏、崇拜的山,自然也会有别样的发古幽思和感念。
我到了青岛海滨的栈桥。这恐怕是这座城市最具诱惑力的一个亮点。建立于墙91年的栈桥,对于青岛就像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既被现实的阳光抚摸着又被历史的枝叶覆盖着。城市的性格、气质、喜悦和忧伤都烙在这个建筑的肌肤上。
从栈桥的地理方位来看,它犹如一个隐秘的心灵通道,传递着大海与城市的私语以及梦呓。
从空中俯瞰,栈桥像是城市对大海深入的吻。栈桥伸进了大海,而且距离陆地是如此地长。我真不知道当初在建筑技术并不十分发达的年代,德国人是采取什么办法终于使它得以面对世界。当年这其实是一座军用码头,一道海上运输的补给线。
我亦在友人的盛情下欣赏到了青岛的美食。青岛盛产名贵的海参、扇贝、鲍鱼、海螺、大对虾、加吉鱼等,这就决定了青岛烹饪以海味原料为主的特点。传统的青岛宴席有一定的讲究,常见的有“四一六”、“四二八”规格。上菜的顺序要求先冷后热,先咸后甜,每席必有鱼,没有海参不算大席。吃海鲜要看季节,春季和夏季是最好的季节,绝对让你吃得再也不想吃肉。当然也要小心,据友人说,有很多游人初到青岛由于经受不住海鲜的诱惑,吃得太多,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青岛有北方特色的海鲜大席,也有山东各种特色的风味小吃。面食铺天盖地,饺子热气沸腾。北方美食口味厚重,需要良好的消化能力。青岛名厨云集,山珍海味集中,又有誉满海内外的青岛啤酒和崂山矿泉佐餐,滋味真是妙不可言!
诸如青岛人总是在饮食特色大做文章的瀛州鲅鱼小吃、清蒸红岛海蛎子、美格凉粉、谷香村大虾面、瀛州蛤蜊套餐、美达尔烤鱿鱼、大船光鱼套餐,砂锅全鱼、鲍岛海鲜翡翠面、长城海鲜炉包等,就让人不得不佩服同为鲁人的山东大汉的青岛人那别出心裁的精明智慧和心机。
总是喜欢作城市比较的我,对青岛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这里出美女,出名人,出美食,出名啤,也出海尔。如今在影视演艺和娱乐圈混得还有些人模人样的大腕级青岛人就有杨青、倪萍、陈好、夏雨、唐国强、范冰冰、黄晓明、宋佳、林永健等等。当然政界人士、前任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也算是青岛人中一杰。不过青岛的夜色更迷人。
青岛是山东半岛上的一颗明珠,是一张有价值的名片。
7
我大学时期的同学有不少来自杭州。那时这些杭州人总是用那半生不熟的杭州普通话夸他们的杭州,夸他们的西湖。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名句,我们这些未曾到过杭州的人,当然只好是亦梦亦幻地表示赞同。
2005年的夏天我在上海友人的陪同下从上海一路高速,来到了久已心仪的西子湖畔,来到了“下有苏杭”的名城杭州。
夏日的杭城处处馨香四溢,繁花似锦。
夏日的杭城确也有夏日挥之不去的热情,气温已经升到了摄氏38.5度。
我们去的第一个地方当然就是西湖。烈日下,我们拾级而上走进了雷峰塔,我们在雷峰塔上鸟瞰,如诗如画的西湖美景让人陶醉、怡然。“若将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千古绝句,把我们又一次带进了“西湖十景”宛若人间仙境一般的烟波浩渺里。说来也真是有几分遗憾。到了塔顶正摆好架势准备照相,哪知道照相机却忘记在了宾馆的房间里。只好临时决定用像素不高的手机应急。好在天公作美,丽日蓝天下,西湖美景一一被收进了我们的手机镜头里,总算是没有让我们乘兴而来,抱感而归。
我们又兴致勃勃来到了距西湖五公里外密境般的慈慧寺旁的虎跑泉。“龙井茶叶虎跑水”,被誉为西湖双绝。古往今来,凡是来杭州游历的人们,无不以能身临其境品尝一下以虎跑甘泉之水冲泡的西湖龙井之茶为快事。历代的诗人们留下了许多赞美虎跑泉水的诗篇。如苏东坡有:“道人不惜阶前水,借天与匏尊自在偿。”清代诗人黄景仁在《虎跑泉》一诗中有云:“问水何方来?南岳几千里。龙象一帖然,天人共欢喜。”诗人是根据传说,说虎跑泉水是从南岳衡山由仙童化虎搬运而来,缺水的大慈山忽有清泉涌出,天上人间都为之欢呼赞叹。亦赞扬高僧开山引泉,造福苍生的功德。这里山色秀丽,箐谷幽深,泉水淙淙,鸟语花香。我们面对那个艺术化了的硕大茶壶,第一次品尝到了虎跑泉水泡出的第一杯货真价实的西湖龙井。那精致的茶具、那功夫深道的茶艺,更有那茶汤的色、那茶汤的味、那茶汤的香气,顿时令人神清气爽,陶醉痴迷。好发感慨的我不禁击掌叫绝:今生亦不止一次喝过龙井,却难得有如此的意境、如此的品味、如此的真。常言说原汤配原汁,其味无穷,恰如人生。我还想,若论及杭城之美名,有西湖固然,然有虎跑泉泡龙井亦更是锦上添花,飘飘若仙也!
我同样在杭州城流连。因为有了西湖,有了虎跑泉,有了货真价实的西湖龙井,我没有再更多地去注意这座城市的表面。我只是依稀地感觉到它似乎少有北京城那样特别笔直宽广的大道,也少有上海城那样特别高耸的摩天大楼和热闹喧哗。杭州城仍不失大家闺秀的端庄。在城市不算豪华的外表下,却异乎寻常地蕴藏着古城深厚的中华文化。杭州城是个出才子、出佳人、出爱情故事的地方。杭城内外总会时时轻歌曼妙,余音绕梁。《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有《苏小小》铸就了千古奇篇、爱情绝唱。杭州城可谓情深深,意长长。杭州城就像丰姿绰约的杭州女人那样文静、秀丽,轻盈,泛着淡淡的,令人神魂颠倒的兰香。杭州人素来善茶,名茶名楼装点了杭州人的闲逸潇洒,依稀中仿若神仙天堂。杭州人当然不会像成都人那样铺天盖地泡茶馆,斗地主、搓麻将,亦不像北边人那样总是豪气冲天,气宇轩昂。杭州人中性处事,不愠不火;既图乐享清闲,更勿忘大把大把地去赚钱生财,还让你毫无觉察。
在杭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于美色之外当然还有它的美食。杭城东坡肉、西湖醋鱼、叫花鸡、龙井虾仁、片儿川、葱包桧儿、猫耳朵、炸响铃、桂花栗子羹、一品南乳肉、虾爆鳝面等名菜、名点、名食真的是令人眼花缭乱,垂涎三尺。
我们在“楼外楼”全身心地体味到了东坡肉、西湖醋鱼那令人心醉神痴、回味无穷的魅力。东坡肉,肉呈乳红色,汁浓味醇,酥而不碎,肥而不腻,香气四溢。传说系由北宋名诗人苏东坡所创制而得名。1089年苏东坡在杭任太守期间组
织民工治理西湖,功成后,把杭州百姓敬送给他的贺礼猪肉命人烧成红烧肉慰劳挖湖民工,后人遂称东坡肉,享誉如今。那日就连我这个平时最忌肥品的人,也接连要了这要命而诱人的东坡肉两大份。可见人见了美食也是可以不要命的。
西湖醋鱼亦乃杭菜之珍品。此菜选用西湖鲲鱼作原料,烧制火候要求非常严格,仅在三四分钟内,就要把鲜鱼烧得恰到好处,烧好后,再浇上一层平滑油亮的糖醋,味道鲜嫩酸甜。食之如成神仙。杭州人好食。然好甜,好鲜,好精细,好小巧玲珑。与我们重庆人好麻辣,好浓香,好大盘大碟可谓相去甚远。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此言甚是。
8
到目前为止,有过两次去广州的经历。
第一次去珠江边的这座城市是20世纪80年代。那时刚刚结束那场战争,我作为梯队长要送走刚从战场上下来,已安排复员转业的士兵。我送兵的方向,最终点就是广东省的广州市。
我们这批士兵乘坐了七天七夜的闷罐车,终于摸黑进入了广州。火车在广州郊外一个叫五里多的车站停了下来。近千名广东籍老兵就要在附近的五里多兵站留宿一夜,第二天再分乘汽车到达各自的家乡。接待我们的是五里多兵站一位大概五十多岁的女干部,她自我介绍说是这里的党委书记。看得出是一个有点革命资历的老干部。她对我说,时间太晚,工作人员都休息了,我们没有条件接待你们了。我想这近千人的老兵队伍,今天晚上不在此安排住下来,而是各自为政涌上了广州街头,后果难以设想。因此,我口气很硬,一再说明今晚必须在此住下来的理由。老太太终于没执拗过我,答应把工作人员统统叫起来,烧火做饭,安排食宿。我和其他带队人员均一夜未眠,终于等到了广东省以及省军区、广州警备区军队复转安置办公室的人员到来,按照分运计划和车次才把这近千名老兵送上各自的车辆离开广州。
大概是我们的工作感动了这位同样一夜未眠的女书记。第二天她竟然安排我住进了这所兵站最高档的单人套房。她对我说:“你太辛苦了,吃点东西后,抓紧时间去好好睡一觉吧。”这一天,我果真是因为七天七夜很少睡眠,倒头一睡,竟然到了夜里8点。广州近在咫尺,我还来不及去看一眼。
第三天精力有所恢复。我来到了广州市区,有了对这座正在发展中的城市的原始印象。因满街都是广东人的粤语,加上我的重庆普通话,自然就造成了交流上的困难。我感到这里似乎离我们太远。再因为那时也没有今天人们所具有的旅游观念,因此有一种完全是在走马观花的感觉。那时的广州似乎还是一座并不十分发达的城市,街道狭窄、陈旧,市容亦是不好恭维。只觉得这里的东西,价格倒是出奇地贵。肚子饿了,我没有敢进什么大饭店,只是在一家路边的小店要了一碗有几片猪皮和菜叶的盖浇饭。这一餐花去了我一元零两分钱,对那时的我也算是一种比较奢侈的消费了。
第一次去广州,我仅仅住了四天。广州于我还是一座陌生的城市,不好评说。
第二次去广州,是在那篇著名的南巡讲话发表后的第二年。这一次因是个人度假,广州方面亦有了友人的接待,自然要轻松方便了很多。
已经步入经济发展快车道的广州城自然发达了很多,也漂亮繁华了很多。南国都市一五羊城的风貌可见一斑。不过那一年的春节,广州的气候是出奇地冷。结果是到了广州第一位的任务倒是在友人的陪同下先进了商场,忙着购置防寒的衣物。友人告诉我们,真没想到冬天一向还热的广州,今年会变得如此之冷。天气的寒冷,倒也没减少我们对这座城市的游兴。我到了中山大学,因为那里有我中学时的几个同学。他们带着我看了这座还算有名的校园美景。直觉是真有点中山先生遗风,庄重而略显淳厚古朴。特别是那座并不豪奢高大的校门,却异乎寻常地散发着浓浓的南国书香味儿。后来在友人的安排下游览了这座具有2210多年悠久历史文化名城的许多名胜古迹。如南越王墓、光孝寺、镇海楼、六榕寺、南海神庙、五仙观、怀圣寺、陈家祠、圣心堂、三元官等,还专程去了那所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从中领略到了融汇中外文化之精华,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的这座城市独特的韶华风韵。友人介绍说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岭南盆景、广东音乐、粤剧、粤菜、粤语以及城市景观、生活习俗等,都体现了岭南文化的风格。我亦感同身受。
对于偏好饮食的我,自然还把注意力转向了这里令我最感兴趣的饮茶文化。“饮茶粤海未能忘。”广州人喜爱饮茶,尤其爱饮早茶。早上见面,其他地方的问候语大多是“吃了吗”,广州人则往往是“饮嘘茶未啊”(喝茶了吗?)。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一盅两件,优哉游哉;不仅饮早茶,还要饮下午茶、夜茶;不仅填饱肚皮,还顺便传播新闻、叙说友情、洽谈生意。由此可见,饮茶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单纯“茶”的范畴,已经成为社会交际方式的一种。饮茶构成了岭南文化别于其他文化的一个显著特质。说是喝茶却不简单等同于进我们四川、重庆人叫茶馆的那种地方,更不是一壶茉莉花外加一碟香瓜子完事儿。广州喝早茶的地方是装饰得富丽堂皇、轻歌曼妙的大厅。餐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精美的粤式菜点、粥食,当然也有一杯浓香四溢的香茶。在这里我第一次知道了,其实广州人的早茶就是我们的早饭、早点。不过品种丰富,更诱人食欲。午茶、晚茶亦是如此,当然较之早茶,就更是一桌卓具美味佳肴的大餐了。
我久久地流连在珠江畔,流连在广州城的市井之间。我发现“其貌不扬”的广州人,几乎都有一颗亮晶晶的脑袋。深凹的眼眶里,厚厚的嘴唇下,给了广州人善于发现的眼神和善于说辞的生意经。广州城和广州人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成了响当当的弄潮儿。
广州城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南国文化的馨香。
广州城留给我“时间就是金钱”、“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完全市场化和金钱时尚之城的印象。
9
成都是与我的家乡重庆比邻而居的姊妹城市,也是我准备选择定居的城市。
我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地来到过这座城市,但每一次的感觉依然是古老而年轻,亲切而动人。武侯祠、文殊院、杜甫草堂,府南河,天府广场,春熙路、盐市口、青羊宫、北较场,川西民屋、老茶馆,川戏、清音,赖汤元、龙抄手、夫妻肺片、麻婆豆腐,不止一次地给我讲述过这座城市的荣辱兴衰、历史沧桑。
我第一次来到川西平原上的省城,是若干年前。那时我从昆明出发,特意不再走川黔线,而走成昆铁路,经成都再返重庆老家省亲。目的很明确,就是顺路到没有到过的省城看看。
当时的成都似乎城池不大,也不算太繁华。建筑有些低矮和古
旧,街道不宽,市面亦显得比较单调。火车北站一带甚至还有些荒凉。城市布局大致以古已有之的东南西北门为呼应。如今成都民间流传的所谓南贵、西富、东贫、北贱的说法大体也是以此为据的。当然这也是历史演变形成。当年我到成都的时候,如今所谓东贫的东郊,那时还是工资高,福利好,令人羡慕的国防工厂聚集区。而如今所谓南贵的武侯祠、杜甫草堂一带却还是远离城市中心的乡坝子,四周都是农家的茅屋竹舍、水田菜地。如今已是城市繁华市区的青羊官、文殊院那时也是在城市的远郊区。记得有一次晚上去青羊宫看自贡灯会出来,摸黑走了不少田埂路,才找到了汽车站。有时向人问路,也会被一句“抵拢倒拐,端端走”的成都话,弄得晕头转向。总之那时的成都让我感到有些乡土,有些世俗,似乎没有老家重庆水码头那样大气,那样热闹,但地势平顺,气候比重庆舒服。这就好比重庆人爱大碗喝老荫茶,成都人喜小口品茉莉花茶一样,各有各的地域特色。
后来由于工作单位的调动,到成都的机会更多,对这座城市亦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感受。
老实说我过去并不太喜欢这座城市。总觉得这座城市和我的家乡比较,似乎多了几分令人不爽的市井小气儿。
重庆人不大喜欢成都人拐弯抹角、黏黏糊糊的成都话,“吃了稍午再走嘛”,“好烦哦!”
成都人当然也不喜欢重庆人大声大气粗粗糙糙的重庆话,“龟儿,老子!”,“妈卖麻花儿哟”。
两座城市真还有点像某些文人骚客间,总是有几分只能意会,不好言传的相轻情结。一城地处川东,曾为巴国,曾为陪都,曾为西南太区首府,工商业重镇,巴文化繁盛;一城地处川西,历为天府之都,亿人大省省府,休闲宜居之城,蜀文化悠久:都有些值得荣耀之处。这自然也就成为两座城市人们口中念念有词,可为比拼的资本。故也成为了在“新华城坛”上打嘴仗最厉害的一对城市。较之广州与上海,武汉与长沙,南京与杭州两城间的口水仗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成渝两座城市山水相连,人文同源,有着不了的乡亲乡情。一碗担担面、一锅火锅是同样的麻辣,同样的诱人。
成都人的优点:聪明、机敏、精算、细心。缺点是多了些狡黠和市井小气儿。
重庆人的优点:豪爽、刚猛、进取、坚韧。缺点是多了些粗糙和江湖义气儿。
如今的重庆和成都早巳分属两个不同的省市,但西部大开发的责任却要推动两座城市站立在时代的潮头发威发力。
我想“画地为牢”应仅止于一个古老的成语,“团结发展”才是成渝人共同的福祉,这也是我要对我都热爱的两座城市所要寄语的。
10
昆明是我的第二故乡。三十余年寓居昆明的生活给了我太深太深的依恋。
在大学时同样有一些昆明籍的同学。他们好像都是来自师大附中,昆一、三、八中这样一些我后来才知道的云南省的重点中学。因为他们的原因我知道了昆明是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大概是对这座四季如春城市的向往,我在大学毕业分配志愿表上竟想都没有更多想地填写上了自愿服从分配到昆明军区工作的字样。我终于如愿以偿。
我现在已经不能完全清晰地描述70年代初昆明城留给我的印象。但我们在到达昆明火车南站后,搭乘一辆我第一次见过的人力脚踏三轮车进城,到昆明军区报到,却是记忆犹新的。再因为总是要一日三餐,我在几个和我同样分配到昆明的昆明籍同学的相约下走进了第一次听说的云南米线馆。只见服务员给我端上来一个大土碗,碗里盛满了汤。然后又送来一个大盘子,盘子里装了一些肉片、鱼片、鸡杂、油渣、蔬菜,还有葱姜蒜一类的食物,同时还有一碗白生生、亮晶晶、粉嫩鲜滑的米线。我正想动手,昆明同学赶忙制止我,并叫我照着他的样子,一样样地先生后熟地往碗里放这些东西。同时告诉我这就是云南有名的过桥米线,在这过桥米线背后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并再三嘱咐我,因为汤是放了鸡油的鸡汤,表面上看起来不热,其实很烫,温度很高,千万不能马上用嘴去喝,否则会烫起大泡来。我老老实实地按同学教的动作做,然后又照着他们的样子去吃。嗨!你可真别说,那味道真是让我有了比吃家乡的麻辣担担面更不一般的感觉。从此形形色色的米线:过桥、小锅、三鲜、豆花、凉拌、臭豆腐……便走进了我的生活。我也从形形色色的米线,当然还有后来认识的烤豆腐、烧饵块、油鸡枞、干巴菌开始,去体味着昆明这座四季如春、神奇美丽的边疆城市多滋多味、丰富多彩的生活。
70年代昆明留给我的印象似乎比较古旧。城中心的四层百货大楼是唯一称得上豪华的建筑。其余房屋都比较低矮,街道也都比较狭窄,凹凸不平的石板和三合土路比较多。总之那时的昆明城留给我的印象是一座夏天不热,冬天不冷,有滇池、翠湖,有石林、西山龙门、文庙、大观楼、筇筑寺,有金马碧鸡、东风广场、近日公园,有五华山、园通山、讲武堂、胜利堂,有宝善街、南屏街、顺城街、福照街、武成路、金碧路、护国路、东风路、东寺街、西寺巷,气候和人文风光都还不错的边疆小城。
后来结了婚,生了子,完全定居在了这座城市,才对昆明城有了更深的了解。只觉得以昆明为代表的古滨文化并不简单、凡俗,亦如同我家乡的巴蜀文化一样底蕴深厚;只觉得生活在这海拔几近两千米高原上的昆明人,勤劳、朴实、诚恳、忠厚,也不乏勤奋好学,虽然表面上看皮肤黝黑,略显土气,但骨子里亦同样不乏追求时髦和时尚的气质和元素。昆明城亦如同昆明人朴实无华,自然清新,玲珑而无娇气。
昆明是名符其实的高原明珠。是与西藏,与香格里拉同样拥有蓝天、白云、山峦、湖泊、森林,风光绮丽的一片圣地。然而它不缺氧,又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享有更为独特的优势。
要读懂昆明,当然必须首先了解昆明的昨天和今天。昆明正在加快发展的步伐,昆明有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四季如春,是昆明城展示在世界面前的一张最靓丽多情的,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金字招牌。
昆明是我的第二故乡。昆明给了我太多太多的感情,给了我太多太多的依恋。
责任编校孙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