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来高考作文题等

2008-09-03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08年9期
关键词:稿费

百年来高考作文题

1949年以前高考作文题

衣服的功用女衣和男衣的比较

现在社会上最流行的帽类

我最喜欢穿的鞋子

饮食为什么一定要有时多吃的害处我最喜欢吃的食品

烧饭法

我理想中的屋子造法

中国的家庭制度怎样改革

怎样可以和邻人和睦

家事的类别和学习的方法

烧鱼和烧肉的不同地方

我们为什么要敬崇老师

我的旅行日记

值日生的责任

报告我校运动会情形给父母信

我的小史

自满的害处

我的爱惜光阴法

益友和损友

哪一种游戏最为有好处于人身

不倒翁为什么推他不倒

什么叫“笔耕”

我的书包

我家的书橱

椅子和凳子的分别

船和车的争辩

镜子为什么能够照人

工人为什么要罢工

广告的地位研究

牛的自述

池边看鱼的乐趣

鹊究竟可以知道人的喜事么

对于《病梅馆记》的感触

风和冷暖的关系

打电话的方法怎样

人生好像一年的四时

一个好风俗

我的观察人品方法

我的读书方法

中国最有名的报纸

庙宇中的神像果有灵性么

看中国地图的感受

选编自《资料卡片》2008年第6期

1951~2007年高考作文题

1951: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论增产节约的好处

1952:记一件新人新事;我投身到祖国的怀抱里

1953: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记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1954: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1955: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1956: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我的母亲

1958: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1959: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60: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1: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2:说不怕鬼;雨后

1963:“五一”劳动节日记

1964: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

1965: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6~1976:高考中断了11年)

1977:我将怎样度过今后的23年;园丁之歌(河北省)

1978: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79: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1980: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

1981: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命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看图作文: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漫画《挖井》)

1984:一段报道,关于怎样写作文

1985:“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1986:“树木·森林·气候”(一段报道,副标题自拟)

1987:自拟题(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

1988:习惯

1989:“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

1990:①动作表情;②肖像描写;③议论500字(素材为:玫瑰园的花与刺)

1991:①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

1992:①记叙;②议论(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

1993:广播稿:关于补课报酬问题

1994:尝试

1995:①一段对话;②一篇评论(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

1996: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1997:自拟题(社会调查分析,素材两份,主线为“助人为乐”)

1998: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一)小作文: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1999: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通过对四个图形符号的不同认识,谈你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

2001:诚信

2002:心灵的选择

2003:感情的亲疏远近对认知的正误深浅影响

2004:

全国卷Ⅰ(吉林、四川、黑龙江、上海等地区)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5:

全国卷Ⅰ作文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有一次,人们问20世纪著名的丹麦原子物理学家、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尼尔斯·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尼尔斯·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尼尔斯·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体裁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话题作文。所写内容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6:

全国卷Ⅰ作文题:一只鹰抓了一只羊,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鹰抓羊,由于能力不够,结果被牧羊人抓到了。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2007:

全国卷Ⅰ(河南、广西、陕西等地)作文题:《摔了一跤》看图作文,场景:一个小孩跌倒了,周围有三个大人,分别代表了社会、家庭和学校,这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摔了一跤”。文体自拟,自命标题,800字以上。

选编自《资料卡片》2008年第6期

美国、法国作文题及其与

中国作文题的对比

法国高考作文命题:

文科: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3.试分析休谟《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经济科:1.什么是公众舆论能承受的真理?2.“给予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3.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作者在文中提出的问题:“舆论在了解了犯罪动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这是否有悖伦理原则?

理科: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利?2.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3.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卢梭说:“我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地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欢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跟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

美国“高考作文”(SAT)命题:

1.“如果我们不满意环境,就设法改变它,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最重要最有效的改变很少发生,这就是说,我们不必为改善身边的环境焦虑,而是应该考虑改变自我,使之更适合环境。”改变自己的态度比改变环境更有利吗?(2007年1月)

2.“媒体不仅仅传播消息和文化,而且决定什么消息是重要的,这样,他们就帮助形成文化价值”。(柏恩斯坦)报纸、杂志、电视、收音机、电影、互联网等等,能够决定多数人意识中什么是重要的吗?(2005年1月)

3.在某些情境中,奉承是不可或缺的,新娘永远是美丽的。注视某人的艺术作品,我们总是说些敬意有加的话语,访问有孩子的人家,我们有义务说孩子是聪明伶俐的。在这种情况下,什么也不说,是粗鲁的。我们互相抬举,因为我们知道奉承可以使生活顺畅发展。称赞他人,明知过度,这也是生活的一个必要部分吗?(2005年11月)

4.“每一项重要的发现都是由于耐心、坚持和专注,有时候,甚至要长年累月地专注于一个问题,为了发现新的真理就要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吸引,就要对任何与此无关的问题漠不关心。”(罗曼·卡赫罗)所有的重要发现都是对一个问题的长期专注的结果吗?(2006年1月)

5.出名带来幸福,似乎这是人们最向往的东西,我们相信不管以什么方法出名是一种自我证明。但是,那些出了名的人士常常抱怨名气是一种可怕的负担。实际上把出名当作成就,注定要付出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代价。(科拉考夫斯基)是出名的人幸福还是不太出名的人更幸福?

对比法国、美国和中国的高考作文题的区别是很有趣的。中国的高考作文题,具有明显的抒情的、诗意的、审美的倾向,基本不涉及理性的抽象,即使蕴含着某种智性的内涵,也总是竭力以感性语言和生活现象为题目。而美国和法国的高考作文题却并不追求任何诗意,往往是直截了当地提出理性的问题,即使涉及某种现象也常常是概括的,而不是具体特殊的感性场景。他们考核的重点,并不在感情感觉的审美价值,而是提示一种观念(往往是权威的)或没有结论的普遍现象,要求学生拿出自己的观点来。他们的评分标准是:是不是具有批判性思维,能不能发展自己的论点,用逻辑和恰当、清晰的例证支持自己的观念,能不能在首尾一贯的推演中,使之深化,文章是否组织得有序,论题是不是统一在焦点,是不是自如地演进,语词是不是丰富而句法结构是不是有变化。他们的题目不叫命题,而是提示,他们的要求,不是按题为文,而是讨论和评论。

摘编自《中华读书报》2008年6月25日孙绍振文《高考作文命题之盲区》

高考历史上的18个关键词

工农兵大学生:1971年高等学校逐步举办试办班,恢复招生。“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工农兵大学生应运而生。

“老三届”与“新三届”:“新三届”特指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77级、78级、79级大学生。以区别于“文革”期间66、67、68级“老三届”中学生。

保送生:上世纪80年代初实行“考试为主,保送为辅”,保送生制度在保障某些诸如地矿、农林等冷门专业的招生有积极的作用。

“3+2”:1990年在逐步建立与推行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基础上,开始实行“3+2”高考科目设置。1995年,中央及国家教委正式宣布,高考实行“3+2”改革。

“3+X”:1999年,教育部开始推行“3+X”科目考试方案。目前全国大多省区市均实行该方案。

高校收费:1997年我国高等学校统一实行招生并轨,全部实行了高等教育的收费制度。

大学扩招:我国普通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6年间,招生人数由1998年的108万达到2005年的504万。目前高校在学人数达2300万,规模居世界第一。

录取比例:1977年恢复高考时,当时的录取比例只有29∶1,而如今高考录取比例已经是2∶1。

高考状元:历年来,考取名校的各地高考状元为各种光环所笼罩,他们成了众多高中生学习的对象。

高考移民:指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及录取率的高低,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方法投机应考。

春季高考:2000年1月,北京、安徽两地率先进行春季高考的改革。

自主招生:2001年,江苏省三所高校率先实行了“自主招生”的试点工作。

自主命题:2003年北京、上海两地试行自主命题。

网上录取: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历史性地第一次全面实现了网上录取。

高考违纪:2000年曝出湖南嘉禾、广东电白高考舞弊大案,此后几乎年年都有舞弊案被曝光。

高考年龄:2001年4月2日,教育部取消高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

高考时间:2003年,高考时间由传统的7月7日提前到6月7日。

面试直录:2006年3月,复旦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实现人才多样化选拔,通过面试决定录取结果,学校说了算。

选编自《资料卡片》2008年第6期

老解放区稿费制度小考

最早见到的稿费

解放区杂志上目前所能见到最早的“稿费”,见于1942年1月25日由冀鲁豫边区文化出版社出版、冀鲁豫边区文联主办的《文化生活》创刊号“稿约”载:“凡政治论文、研究心得、经验介绍、文艺作品及有关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与对敌斗争之多种文字一律欢迎……来稿一经登载,每千字酬洋一元至二元。”此亦是我们目前仅见到的用“洋”作计酬单位的记载。至1946年3月其复刊第一期《文化生活》“征稿篇约”说:“来稿一经登载,每千字可酌酬十五元到三十元之稿费。”复刊第三期(1946年7月)“大众园地”稿费已增加到“每篇付五十元至一百元之稿费,上一千字以上之稿件,按稿件的好坏,每千字付给五十至八十元之稿费”。由太行区工商总局、太行区银行主办的《经济生活》第十二期(1945年12月出版)“本版征求读者意见给各级同志及通讯员的信”云:“本刊刊登稿件,为了表示酬劳,每千字酌给六元至十元之稿费。”晋冀鲁豫边区文联主办、陈荒煤主编的《北方杂志》一卷二期(1946年7月出版)“稿约”云:“本刊稿费暂定每千字五十至八十元。诗则按百(行)计酬……除酬稿费外并赠送本刊一份。”山东老解放区1947年1月1日创刊的《渤海文化》“征稿简约”云:“来稿一经采用,当予报酬,每1000字暂定本币40元。”冀鲁豫边区1947年3月创刊的《演唱杂志》第一期刊有“每千字给稿费300元、不登出退回”。而该区唯一的教育杂志《教育导报》1947年12月则在显著位置刊登“注意”:“本刊稿费从这一期起,每千字增加到300元,不足1000字的,500字以上按1000字计算、500字以下按500字计算,综合采用的按具体情况酌量寄奉。”1948年8月由东北政委会经济委员会出版的《东北经济》第五期“编辑室启事”云:“凡于本刊登载的文章或资料,除转载的以外,一律参照《东北日报》社底(的)规定,暂定按照如下标准给以稿费:一般的1000字2000元;特殊的1000字4000元;绘画一版500~2000元;封面5000元;照片酌定。”

晋察冀边区新华书店曾于1947年10月制定过《晋察冀新华书店稿费条例》。此条例虽执行时间不长,但它反映了战时的解放区书店是编、印、发三位一体的出版单位,更反映了党的按劳付酬和尊重知识分子的政策。此原件早已入藏中央档案馆,极难一见,特抄录于下:

一、凡愿来本店出版之译作,经本店采用者,当发给稿费,而版权仍归作者保留。

二、小说、通讯、小品、论说、文化读物、科学知识等,每千字付稿费小米1.5至2.5斤。

三、理论读物、专门著作、每千字2斤至3.5斤。

四、诗、词、短篇故事,不满五百字者,每篇0.75斤至1.5斤。

五、长诗每五十行1.5斤至2.5斤。

六、剧本、鼓词每千字(以原稿所占地位计算)1.5斤至2.5斤。

七、歌曲每首(包括词及谱)1.5斤至5斤。

八、画稿、木刻每幅1.5斤至5斤。

九、翻译稿著作稿同。

十、特殊著作,稿费酌加。

十一、凡译、作再版时,另酌增稿费二成至五成。

十二、凡在其他地区出版之译、著,在短期内又交本店出版者,付稿酬按上述规定之半。

十三、凡在其他地区出版之译著,经本店翻印者,酌赠作者该书为酬。

十四、编辑费以件计算,每件2斤至8斤。

十五、一切编、译、著,除发稿费及编辑费外,另赠该书五至十册。

十六、小米折金,由本店根据小米市价及生活必需品市价升降指数平均数确定之。

稿费支付方式多种多样

其一,明确表示没有稿费的。如1938年9月由八路军鲁东游击队政宣科主编的油印刊物《学习》(毛边本)创刊号“发刊词”:“《学习》不是编辑股少数同志的……本军全体同志都有给它写文章的义务。”“征稿启事”称:“《学习》最近将出两种专号,(一)‘我怎样入八路的?(二)鲁迅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特辑。同志们把你们参加本军的经过写下来;把你们纪念鲁迅先生的话写下来。好,我们在热烈的期待着。”

其二,未明确表示数目的稿费。如晋绥边区新华书店出版的《人民时代》(1946年6月)第十二期“征稿简约”载“来稿刊用后、月底寄送稿费”。晋冀鲁豫边区新华书店编辑出版的《新大众》第九期(1945年10月)“投稿办法”称:“登出的稿都送稿费。”东北解放区《东北文艺》第九期(1947年9月)“征稿简约”载:“来稿一经采用、即寄稿酬。”华北文艺界协会编辑、华北新华书店发行的《华北文艺》第二期(1949年1月)“本刊征稿条例”称:“来稿登载后,酌致薄酬。”冀鲁豫解放区《平原文艺》一卷六期(1947年5月)刊“征求剧本启事”:“来稿一经选用、除致付稿酬外并赠阅书刊。”上述所称“稿费”“稿酬”“薄酬”等均数目不详,已无从得知。

其三,物品相赠或以实物折合的稿费。《中国共产党晋察冀边区出版史》(1991年初版)载:《晋察冀的一周》编辑委员会曾于1946年1月1日刊出“征稿启事”明确表示:“写稿的人由编辑委员会发给书籍文具等适当赠品。”《新大众》第二十二期所赠物品甚至扩大到凡能提供写成文章素材、线索的即可帮助代买稿纸、书籍等:“供给材料也有稿费、不要稿费要书、稿纸的,我们也可以代买……凡是同投稿有关的信件、可以代出邮费。”山东新华书店的《群众文化》第十一期(1949年8月)“给本刊写稿的办法”载:“登出的稿子有稿费,一千字1斤到2斤猪肉的折价,供给材料也有稿费。”山东解放区创刊最早的文摘类杂志《新华文摘》三卷三、四期合刊(1948年5月)云:“来稿一经采用、当致薄酬(每一千字猪肉1斤至2斤半、按市价折算)”《平原》曾于1948年底数次于该刊发布“征文启事”言明:“每千字酌发小米5斤到6斤,特别好的稿件另外并酌发奖金。”至于稿件发表、征文入选后寄送刊物、样书似在那个年代早已成为惯例,此不赘述。

老解放区的稿费制度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1)各解放区被割据、相对更加分散、闭塞,互相间联络十分困难、文化事业起步与发展更加艰苦、卓绝,是今天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稿费制度的出现和实施本身可以说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2)实际支付稿费的币种繁杂多样,初步考察有冀币、农币、鲁西币、华中币等等,即使同为山东解放区也还有北海币、渤海币等的区别,孰高孰低、差距多少,今天来判定委实不宜。(3)稿费制度的施行是从无到有,且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单纯文章扩大延伸到诗歌、绘画、剧本、音乐乃至征文、译文等的过程。(4)炮火硝烟中诞生的刊物存世时间一般都非常短暂,有的甚至仅半年、数月,而创刊号或成“终刊号”者屡见不鲜,“稿费”的实施转瞬间即成永恒。

一则消费稿酬的记录

战争年代老解放区稿费标准总体上看是低水平的。如《北方杂志》稿费规定为每千字给50~80元,该杂志每期的零售价即为100元,而预定全年六期只须450元。换句话说作者刊登优等稿件5000字,才约略等于订购全年该杂志的价钱。倘设身处地为当年的投稿者们想想,在那个连纸张、笔墨都极度匮乏、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即使靠行军打仗的间隙、昏暗的煤油灯下辛勤笔耕,又有几个人能一气呵成5000字的“长篇巨制”呢?!《平原》稿费为1000字付600~1000元、而其每期定价为“冀币800元”。亦按最高稿酬每一千字所获稿酬等同于购买一期该杂志的钱略余。即使在该边区文联公开举办的大规模征文奖励活动中开出的奖酬亦不为高。如王亚平是早年即在国统区享有盛誉的诗人、作家,又担任该边区文联主任,其说唱剧本《打黄狼》荣获最高的甲等奖,不过区区30000元而已。

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文革前就被搬上银幕、家喻户晓,近年来其电视连续剧又热播荧屏,其作者刘知侠在《充满战火气氛的创作道路》中,对于稿费的有无、稿费的消费曾经有过一段较为详细和精彩的描述:“1938年我作为一个喜爱文学的青年,抱着满腔抗日热情到延安参加革命,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太行山学习时,校部(抗大一分校)出一油印刊物,我在上边发表了一篇散文《晚风里的一群》,是描写我们学员在课余种菜劳动的,这算是我参加革命后的处女作了。记得当时没有稿酬,只给作者一本毛泽东著的《论持久战》。这对我来说已感到很丰厚了……(1943年)为了配合根据地的冬学运动,我写了《韩邦礼苦学记》这篇一万多字的报告文学在《山东文化》发表。这算当时最长的作品了。这时已有稿费,每千字1斤猪肉钱,我用这批稿费买了10斤猪肉、一挑白菜,请文协编辑部同志们吃了一顿饭。”此为笔者目前仅见的作家当时用稿费宴请同道、美餐一顿的记载。

摘编自《中华读书报》2008年5月21日李强文《老解放区稿费制度小考》

震情从国家秘密到公开的历程

死亡人数第二多的地震被彻底保密

中国长时间以来,一直将自然灾害的受害人数列入国家秘密范畴,在民政部下发的《民政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中,明确将“全国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因自然灾害导致的逃荒、要饭、死亡人员总数及相关资料”列入“秘密事项”,这个规定直到2005年才废止。

迄今为止,绝大部分的中国人并不知道中国现代发生的大地震的排名,甚至国家地震局网站上的部分信息都是错误的。中国人所经历过的地震活跃期是1966~1976年,其中唐山大地震为人类400年历史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大地震,强度为7.8级。中国几乎所有的报道都写道:1966年发生的邢台地震为死亡人数第二多的大地震,共死亡8064人。

实际上,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前,中国死亡人数第二多的大地震应该是1970年1月5日凌晨发生的云南通海大地震,震级与唐山大地震相同,为7.8级,死亡人数高达15621人,可这场地震因为发生在特殊年代,其相关情况一直被保密,从而成为一场与公众绝缘的灾难。

通海县作家杨家荣,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来收集关于这场地震的史料,他曾经向多位指挥通海大地震救灾的领导询问当年救灾中如何对资料进行保密。一位原昆明军区的领导告诉他说:“关于死了多少人,是绝对不能问的,谁问谁犯错误。”所以,即使身为抗震救灾的核心指挥人员,也不知道地震的具体伤亡情况。

除此以外,当时的地震级数公布也非常特殊,通海大地震的地震级数有3个数字,在大地震发生两天后,新华社发布了一条语焉不详的报道,其中公布的地震级数为7级,据说,这个数字是由中央核定的。在1982年所立的通海大地震纪念碑上,所写的级数为7.7级,而在相关地震论文里,则7.7和7.8都有。杨家荣说:“这主要由具体的小数点的取舍造成,准确地说,这场地震应该是7.78级,按照四舍五入,应该是7.8才准确。有关部门可能觉得地震级数,说低一点是一点,美国对这场地震所报的级数也是7.8级。”关于小数点的纷争,在以后的若干次地震中,都可以见到。

在通海大地震中,还对新闻纪录进行了限制,救灾指挥部规定,新闻记者不准进入灾区,只允许科技工作者进行拍摄,而且只能拍物,不能拍人。这些规定,在后面的唐山大地震中被沿用,所以在今天,我们看唐山大地震以及1970年代的所有地震的现场图片,都只有地震的场景,却没有死者以及救灾的人的照片。

通海大地震发生后,由于当时的特殊时代背景,中国政府拒绝外援。而云南当地政府也认为,按照人定胜天的思想进行救灾,因此,坚决自力更生,对国内也不提倡援助,只收慰问信、毛主席语录和像章,其他物资退回。最后收到的东西包括:数十万册《毛主席语录》、《毛泽东选集》,数十万枚毛泽东像章,10多万封慰问信,而钱和物资则少得可怜。杨家荣说:“这种现象有它的时代背景,我们今天不好简单评价,而从实际情况上讲,政府以当时的条件,救灾工作做得还是不错的,春耕并没有落下,那一年的收成还不错。”

唐山地震三年后才披露死亡人数

在保密的条例下,并没有一个法律条文规定,这些信息应该什么时候解密,并由谁来负责公布,因此,每一个秘密的数据的得以公布,都必须等待一个契机。

唐山大地震在震后三年才披露死亡人数,作为一个典型的“迟到新闻”案例,被放在美国的新闻学教材里进行批判。而这个迟来的报道,也是记者经过一番努力才争取到的。

这一新闻的作者徐学江,在唐山大地震30周年的时候回忆说:“1979年11月17日在大连召开全国地震会商会议暨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我是应邀参加会议报道的新华社记者。最后一天的会议向与会的地震专家们通报了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我感到,这正是全国和全世界等待已久的重大新闻,必须千方百计报道出去。我抓紧时间很快写好稿件,送给大会秘书长审核。为了说服他同意发这篇稿件,我陈述了几条理由:一,唐山大地震已过去三年多,伤亡人数至今没公布,中国人关心,外国人也关心,再不公布将更加被动;二,由于一直没有公布官方的伤亡人数,国内外有很多猜测和谣言,如香港报纸就曾报过唐山地震死亡人数超过70万等,与其让猜测和谣言满天飞,不如正式公布真实情况;三,这次会议是个好机会,新闻是从地震会议上获悉的,报道出去比较自然,不需要官方在事隔几年后向外界特别宣布。我的道理基本上说服了秘书长,但他有点犹豫。我看得出,他是想把稿件带回北京请示更高的负责人。我说,一定要今天发,因为新闻讲时效。”

徐学江感慨地说:“如果没有这个机会,唐山大地震说不定也像通海大地震那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公布死亡人数。”

特殊的记录方式:立碑

而1970年发生的通海大地震,与唐山大地震的情况更不一样,它发生在相对闭塞的边疆地区,并未引起那么多的人关注,在震后一直没有进行人员伤亡统计,虽然震级相当高,但许多人认为,边疆地广人稀,应该不会有多少人员伤亡。

这种推测直到1982年,民政部委托云南省民政局调查统计此次地震伤亡人数。此次调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因为“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另一个是因为一个世界级的地震研讨会即将在昆明召开。统计出来的数据,除了上报民政部以外,通海县人民政府还特别在当地著名的风景点秀山公园立了一块“通海地震纪事碑”,上面镌刻了这次地震的震级,波及范围,死伤人数和财产损失等情况。在当时,这就等于是政府第一次披露有关通海地震的信息。

立碑在通海地震中,是一个特殊的记录方式。在1975年,地处震中的高大公社五街村立了第一块“地震历史记载碑”,上面有“为给后辈知此事,留下碑文万古存”的话,详细记录了该村的伤亡损失情况:“……因灾情严重,本村原有人口597人,死亡者194人,占总人口的32.5%,伤者无数;牲畜死亡2/3以上……”

1990年,通海县另一个曾严重受损的村庄,秀山镇六一村,在一些老年人的倡导下,立下了又一块地震纪事碑。在此次地震波及的临近几个县,据说也有类似的碑文存在。

2000年1月5日,通海大地震30周年的时候,由通海县政府策划了一次纪念活动,并邀请了许多媒体记者参加,许多人在这一年才开始读到通海作家杨家荣撰写的《通海大地震30年祭》,第一次了解到这场大地震的信息。

死亡人数不再作为国家秘密

2003年6月9日,中国第一部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条例草案结束了在中央各部委征求意见的程序,进入修改阶段。这个条例于2002年12月27日完成起草工作,而那时候,也正是中国人开始进入对“SARS”的疑惑和恐慌的时候。2005年9月22日,国家保密局宣布,因自然灾害原因导致的死亡人数不再作为国家秘密的事项,同时民政部宣布,《民政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相关规定废止,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扫除了一个巨大的障碍。2007年4月5日,《条例》正式出台,并从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

摘编自《书刊报》2008年6月30日李梓文《震情从国家秘密到公开的历程》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凹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

(4)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本地震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本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

“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

此外,“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也是我国两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这里不断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也是众所周知的。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

值得一提的是“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选编自《资料卡片》2008年第6期

台湾开放报禁始末

1950-60年代,台湾许多方面显得很荒唐,比如著名学者马克思·韦伯的书,刚到机场即被扣住,因为“他名字也叫马克思”;法国作家左拉的书被禁,则是因为他名字带一个“左”字;《资本论》倒是有机会逃脱劫难,警察们会以为这是教人发财的书本。

在言论禁锢的年代,五四运动以来知名作家,包括鲁迅、巴金、茅盾、老舍、沈从文在内,其著作皆在台湾查禁之列。

台湾记者盛竹如,在其《荧光幕前——盛竹如电视生涯回忆录》书中,有这样一段描绘:“双十节这天,不能发生不吉利的新闻,任何火警、凶杀、抢劫、车祸等案件一律不播出,就连地震都不能播报。”

台湾《自立晚报》记者田士林,因为写下“透过一位华侨的大腿,正巧看到蒋总统在校阅三军部队”一句话,《自立晚报》被停刊三天,而田士林则被送到了关押着政治犯、重刑犯的绿岛“管训八年”。

在台湾,国民党对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国外留学机构都讲自由民主,讲了38年,做了没有呢?没有。蒋经国后来认识到,不能再拖了,开放太早,还没有准备好,恐怕不能掌握全局,会产生混乱;开放太晚,民进党等会闹事。

后来就有了经国先生的4个步骤:开放党禁、解除戒严、开放老兵大陆探亲和解除报禁,在1年半之内循序渐进。开放报禁时,他们叫我不要问太多,只问“行政院长”俞国华有什么样的指示,我需要注意什么事情。我要弄清楚他们是玩真的还是玩假的,是70%、80%还是100%地开放?没有,没有给我任何的指示,他就是说,你看着办,你认为该怎么开放报禁你就怎么做,没有任何的问题。我们首先开放的地方是“警备总部”,戒严时期它负责文化审检工作,报纸杂志书籍唱片录影带它都管的。解除戒严以后,这个单位就不管这些事了,都归“新闻局”管了。

开放老兵探亲就更不得了了,后来过去的不都是老兵了。特别是学者,带回来一大堆大陆的出版物,比如说他在大陆参加辛亥革命研讨会议,带回来一大堆资料,或者研究大陆问题的专家带回来一堆“文化大革命”或毛泽东的资料。戒严时,这些资料都要被没收上来放到图书馆的专柜里锁起来,要用的话你自己来看,来看的时候只能抄,不许你影印,不许传播。

刚开始的时候肯定有些灰色地带,开头我也在摸索,后来就正式开放了。除非上级主动问,我不请示。我也没有得到任何的反对性的批示。这些大陆的出版物也没有人再检查了,慢慢地全部放开了。

报纸一开放,记者什么都写,骂这个批评那个,人家都有反弹,他们不找报纸老板,找我们“新闻局”。他们跟我讲,你干脆出个《记者法》来管这些记者。我心里想,第一个,有民法、刑法,你当事人不满意你去告我们,美国也没有行政机关管媒体的。假如攻击的是个人,这个当事人要去法院上诉,我们行政机关不能来替你办这个事情,这不合民主程序。

1987年6月,俞国华去新加坡“访问”,我作为“发言人”要随行。新加坡说你们只能有15家媒体来。15个名额我怎么分配呢?很简单,我按各个媒体的分量来给,但凡是我没有放进去的,他们都骂我。我也没办法,我被他们骂,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我没有放在心上。

这种事情其实很多。大概是在1990年,我陪李登辉去新加坡“访问”。新加坡把台湾媒体管得很严,李登辉和我去的地方都不让台湾媒体跟着。媒体记者很无聊,就打电话问大陆驻新加坡的大使,请他就李登辉“访问”新加坡发表评论。

新加坡政府就叫我管一管这些媒体。我就在晚上把他们找来聊天,希望他们不要搞得太过头,但没有人听我的。那时既解除戒严也开放报禁了,禁止报纸报道是违法的。

摘编自《书刊报》2008年5月19日韩福东记录邵玉铭文《台湾开放报禁始末》

猜你喜欢

稿费
30元稿费怎么花
我用稿费献爱心
稿费“行贿”
一波三折领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