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答案专页

2008-08-26

中学英语之友·高二版 2008年7期
关键词:逻辑语境文章

Key(1):

(A)1.B 作者此处的表达方式欲擒故纵, 为突出后面对方教给她正确的握手方式做铺垫。对方叫什么名字作者不记得, 更不记得对方长得什么样。为了突出后面事物的程度, 我们用even, 而or else连在一起, 意思是“否则的话”, 相当于otherwise。 2.D 把握全文,作者的中心是对别人教给她正确的握手方式而念念不忘,因此文章围绕着“握手” 这一中心话题而展开,令作者感到难以忘怀的也是对方的手。如果选figure “身影”显然没有扣准文章的中心。 3.B 根据文章的语境和常识判断,作者和对方是第一次见面,要互相介绍,要握手,从而引出文章的中心。选“期望”,“面试”,“接待”,显然是脱离了文章的具体语境。4.A 根据语境和常识判断,作者是一个11岁的孩子,因此不知道怎样跟别人握手,即不知道握手的正确方式是很自然的事情。其他引导词显然违背了文章的中心话题。5.D 看到作者不会跟别人握手,对方教给他正确的握手方式,很自然地会谈起正确握手的重要性。四个选项中干扰性比较大的是value“价值”,用来修饰“握手”这一行为,显然不妥当。procedure意思是“程序”,也不能用来表示“握手”。6.B 此处对方还是向作者介绍正确的握手方式的重要性:正确的握手方式能够把自己积极的一面传达出来,convey表示“传达”意义,讯息。indicate 意思是“暗示;预示”,predict意思是“预言”,produce 表示“生产”产品。7.A 根据具体的语境和常识判断,正确的握手方式能够传达握手者自己的形象,因此用self。其他选项显然都没有准确理解文章具体的语境。 8.C 根据常识判断,人们握手时会给对方留下第一印象,因此,第一次见面的时刻非常重要,所以选动词matter, 当“关键;重要”讲。last 多表示时间的“持续”,显然第一次见面的时刻瞬间即逝,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preserve多指对动植物的“保护”。9.D 文章下文多次提到“尊敬”,握手这一动作显然能体现彼此的尊重,而作者此刻也明白了什么是尊重。选“礼貌”,“平等”,“迷人”,显然是没有很好的理解作者的意图。10.A 作者非常感激,因为对方非常耐心地教给她这些道理。对方并没有忽视作者,或敷衍作者,而是拿出时间来教育作者。此处说明对方的耐心,如果选B,则表示抓住“机会”,显然这并不是什么机会。make efforts to do sth.表示“努力做”,因此C项不符合搭配和此处的语境。11.C 作者在文章中好几次提到对对方的感激,因此此处还是表达作者的感激之情,用appreciate表示“感激;欣赏”。12.D 作者非常感激对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方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孩子看待,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此处强调对方和作者谈话的方式。bend down意思是“弯下腰来”,look down upon/on意思是“瞧不起,歧视”。 13.A 根据语境判断,此处作者还是说明自己对握手的无知,所以选know。 14.B 此处作者作了概括,作者感激对方是因为对方对自己的尊重,即以平等的方式对待作者。15.C 承接上文,作者为自己能够被当作一个真正的人来对待而感到高兴。而a great person表示“伟人”。16.A 根据语境判断,此处作者非常感激对方,因为对方没有按照普遍的观点来对待一个11岁的孩子。大人很容易把一个11岁的孩子当作小孩子来对待,这不能说是“极端”,也不能说这是错误,因此不选B或D。 17.C 对方向作者灌输了一种观点:当别人不知道,或者没有意识到什么事情的时候,要教对方。be aware of 意思是“意识到”,符合语境和题意,be fond of 意思是“喜欢”不符合题意。18.B 本题极易受汉语思维的影响而选way。in the right way表示“以正确的方式”,而此处作者表示的意思是:把对方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而不是教育别人的方式。19.A 前文作者说到学会了正确的握手方式,这显然是一种“知识”,而不是“经验”或“智慧”,因此此处作者的用意是号召大家分享自己的知识,而不要保守。20.D 文章叙述的是学会握手的过程。因此此处表示每当第一次见到一个人的时候,作者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朋友母亲的那位朋友,用new符合逻辑。someone strange意思是“奇怪的人”,而表达“陌生人”,英语用stranger。

(B)1.A 根据语境判断,作者得了癌症,医生告诉他还能活多久, 而不是还需要多少时间来恢复,因此不选C。2.D 根据语境判断,这是医生的另外一次预测,预测作者还能活多久,选“判断”,“审判”等不符合语境。3.B 因为是作者第二次诊断出癌症,因此作者说“又一次”活了下来。Moreover“另外”;Still“仍旧”;Otherwise“否则的话”都不符合逻辑。4.C 由后面的修饰成分in the world to have ever had these two cancers,作者是唯一得了两次癌症还能活下来的人,选“最后的”,“最先的”都不符合逻辑。 5.D 因为有这样不寻常的经历,因此作者想把自己的故事跟其他人分享,来鼓舞他们。6.B 显然作者是想通过自己的故事来影响他人,而不是为了“救命”,也不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7.A 作者强调自己是唯一得了癌症还能征服世界最高峰的人,因此选survivor符合语境。8.C 根据文章的语境判断,作者得了两次癌症,而且还能活下来,而且征服了世界最高峰,作者认为自己很幸运。9.B 从全文来看,作者到世界各大洲去征服高山,而且在电视上做节目,因此作者在世界各地发表演说,来激励人们,因此选internationally。10.C 根据语境判断,作者讲述的显然是自己的“冒险经历”。11.A 根据常识判断,作者征服高山时把绣有癌症病人名字的旗子带到了山顶上。而不是在山顶上“发现了”旗子。12.C 根据语境判断,作者此处显然是指那些癌症患者,也就是受到癌症影响的人。catch当“染上疾病”讲时,只能使用主动语态。13.D 作者把旗子带到山上去的目的是为了向全世界癌症病人勇敢抗争的精神致敬。14.B 根据语境判断,作者要征服的是高山,因此选highest符合逻辑。15.D 此处作者的终极目标是征服每个大洲上的高山,并徒步走到南极和北极。object也当“目标”讲,但往往指较为具体的“目标”,如学习目标,瞄准的目标等。16.A 此处用进行时表将来,表示作者要踏遍全球。17.A 作者的行为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作者要在远征的过程中举办现场直播的谈话节目,还有电视焦点节目,前后是并列关系,因此用as well as。18.C 此处作者要说明来自电视台的直播请求,因此用bids。19.C 作者的目的是通过这些节目来激励那些癌症病人,而不是为了“支持”或“说服”他们。20.D。作者号召癌症患者一定要“梦想”远大,因此用dream big。

Key(2):

Ⅰ.1.A there is an unhappy expression on his face暗示该空表示“显然”,因此应填obvious。sure不可用于it is+adj.+that句型,因此B错误。important重要的,necessary必要的,均与语境逻辑不吻合。2.A 由so many mysterious things可以推出该空表示“好奇的”,因此应填curious。familiar熟悉的;similar类似的;particular特别的,挑剔的,均与语境逻辑不吻合。3.A 由had thought与but之间的语境逻辑可以推出该空表示“结果证明是”,因此应用turn out短语。give out耗尽、用完,累倒,放出,发出,发表;let out放出、发出,泄露,租;leave out遗漏,均与语境逻辑不吻合。4.D 第一空表示“无意注意”,因此应填notice;第二空表示“有意观察”,因此应填observe。 5.B 分析语境逻辑可知,该空强调颜色、款式相配,因此应填match。fit强调大小合身且宾语为人,因此A错误;agree表示“赞同、适合”,为不及物动词,因此C错误;satisfy表示“使……满意”,宾语通常为人,因此D错误。6.C there is no point in doing sth. 做某事没有意义,与语境逻辑吻合。7.B only置于句首修饰介词时应使用倒装句型。8.D dont have to take a taxi暗示该空表示“在……距离之内”,因此应填within。9.D so large与all over the country暗示该空表示“分支”,因此应填branches。10.A go by时间流逝,与语境逻辑吻合。go over复习;go away 走开;go down下去,下降,均与语境逻辑不吻合。11.B 该空表示“继续做同一件事(演讲)”,因此应用go on with+n.短语。go on to do sth.表示“继续做另一件事”,因此A错误;go on with后面应接名词,因此C错误。12.A save some for the future use暗示该空表示“用完”,因此应用use up短语。13.B be satisfied with 对……满意,与语境逻辑吻合。be proud 应与of搭配,因此A错误。C、D所示内容不能与be+adj.+with搭配,且不符合语境逻辑,因此为错误选项。14.B soon暗示该空表示“耐心的”,因此应填patient。15.D what if如果……会怎么样呢,与语境逻辑吻合。

Ⅱ.1.C从下文可知,此人是一个罪犯,似乎在引诱他干坏事,先讥笑他挣钱少。2.A sharp此处意思为“锐利的”,意思为“不时机警地四处张望”。 3.D kept wondering“一直想知道;一直在想”,因为他在努力回忆在哪里见过这个人。4.B 此处意思为“突然想起来了”。5.A 被警方通缉一般用“wanted by”。6.C 这位罪犯看不起别人,认为别人“缺乏想象力”。7.D as fast as I could…意思为“尽快给他擦完皮鞋”,以免惹事。8.A make money意思为“赚钱;获得金钱”,罪犯在自夸。9.B I wasnt sure“拿不准”,因为上句是疑问句,确切数拿不准,只知道是一大笔赏金。10.B a big reward was offered for him指上文提到的对抢劫犯的悬赏。offer“提出;提供”。11.C 由下文with a can of shoe polish可知,hit…with“用……去打击某人”。12.Aa man his size“像他这样块头的人”,指罪犯个头高大,能把他碾成碎末。13.D imagination“想象力”,由上文和下文都能看出,罪犯认为干大事要有想象力和勇气。14.C coming across the street“从街道经过”,像是在执勤巡逻。此时并没有发现罪犯。15.A when此处用作并列连词,“就在这时,……”等警察靠近窗户他突然大喊。 16.B shut up意思为“闭嘴”,此时罪犯自然是大为恼火。17.D he didnt go the way he planned“他并没有像他原想的那样离开。”the way引导方式状语,he planned是定语从句。只有way能用于此种结构。18.A 警官称赞小孩聪明,是因为他把罪犯的鞋带系到一块了,把他绊倒摔昏。19.B 小孩回答非常幽默,“这不是我的主意,是他的。因为他告诉我只要有勇气和想象力,一根鞋带也能干成大事”。20.D 此处意思为“一根鞋带干大事”。big thing“大事”。

Ⅲ.(A)1.C 因为第一句说他是在世的最伟大的美国剧作家。 2.B 见短文第三句。 3.B 已知他会French和Italian。 4.D 何时开始练习写作,文中没有明确说。

(B)1.A 归纳推断题。从文章第一段“Criticism from coaches, parents, and other teammates, as well as pressure to win can create an excessive amount of anxiety or stress for young athletes(运动员). Stress can be physical, emotional, or psychological and research has indicated that it can lead to burnout.”我们可知:来自外部的批评给孩子们带来紧张压力。而这些压力和批评只会使孩子们精疲力竭,所以可得到结论:防止孩子们精疲力竭的有效办法是减少他们的精神压力。故选A。2.C 细节理解题。根据文中第二段“The sport setting is one where valuable experiences can take place.”可知C为正确选项。 3.A 细节理解题。B项与文中所述应重过程而不是结果这一论点相悖;由文中内容可知问题在于父母、教练的压力,而不在于运动或孩子本身,故C、D不正确。由文中第三段“In todays youth sport setting, young athletes may be worrying more about who will win instead of enjoying themselves and the sport.”“Positive reinforcement should be provided regardless of the outcome.”可知父母应更加关注孩子们在运动中的乐趣,故选A。4.C 主旨大意题。文章主要叙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会使青少年运动员精疲力竭,从而指出积极、肯定的正面强化更能促进孩子们的发展,而批评只会使他们精疲力竭,所以选C。

(C)1.B 主旨推断题。从中学老师谈话的内容以及作者的反应和议论可以看出,作者的目的是让读者珍惜生命,发现生活之美。本文不是回忆录,因此A项不合理;C和D两项在文章中虽然有涉及,但不是作者的主要目的。2.D 细节理解题。从文章第一段最后she shared some of her insight with a classroom of students. 可得到答案。A项不能表示出老师话语的重要性。B项还是侧重老师的“悲痛”。3.A 推理判断题。根据作者后面的反应看,作者被老师的谈话深深打动,在回家的路上有了新的发现。其他推断都不符合逻辑。

(D)1.B 细节理解题。概括文章第二三段的信息可知,Charles Deacon提到了三种原因。 2.A 细节理解题。从文章第四段最后Experts say students can grow emotionally and intellectually as they work at something they enjoy. 可得到答案。B项是学生“休整”一年的原因;C项文章没有体现;D项“经济上的独立”与下文,在外一年花费很高这一事实相矛盾。3.B 推理判断题。文章第二段介绍,Holly Bull的公司帮助学生计划一年的休整期,而且推广这一做法,说明她认为这一做法对学生有好处。C、D两项显然不符合文章倒数第二段的信息;A项缺乏信息依据。4.B 推理判断题。文章第五段说明,哈佛大学赞成这一做法,认为它给学生获得生活经验的机会,由此断定B项正确。A项,仅仅是父母担心的一方面;文章倒数第二段说明,美国人对“休整”一年这一观念的兴趣增加,但不能断定已经很流行,因此不能选C;D项与原文倒数第二段,Holly Bull帮助学生计划这一年休整期的事实不符。

Ⅳ.1.Human brains can adjust themselves after the loss of a certain function. 2.The scientists say that their study shows how adaptable parts of the brain can be. 3.where the sounds were coming from 4.Yes, because mans brain is very adaptable. 5.现在科学家们正在观察这些人会不会获得增强触觉而不是听觉来代替丧失的视力。

Ⅴ.1.sadly→sad 2.has后加been 3.pay→afford 4.√ 5.then→when 6.of后加the/my 7.minds→mind 8.almost→nearly 9.wanted→want 10.去掉with

Ⅵ.One possible version:

Nowadays, knowledg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so many parents hope the children to be useful or successful. They spare no effort to offer their children as good a chance as possible. They not only send them abroad for further education and to private schools at great expenses, but also hire personal teachers. They buy all kinds of learning materials, computers and so on. But no matter what their parents do for the children, what becomes of the children? Some of them really make it, but most of them want to enjoy and relax themselves and at last they are really disappointing!

This proves the meaning of the saying “You can lead a horse to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it drink.” That is to say: You can give someone all the opportunities for success, but you cant make every person successful.

Key(3):

Ⅰ.1.B have a heavy work pressure暗示该空表示“解雇”,因此应填fired。2.C faced with来源于系表结构be faced with,在句中作状语,没有被动色彩。3.D he suddenly fell ill 意义已经完整,因此该空应填无义连词that。4.B change暗示该空表示“通知”,因此应填inform,构成短语inform sb. of sth.搭配;tell, remember不能构成vt.+sb.+of sth.搭配,因此A、D错误;remind sb. of sth.,提醒某人注意某事,与语境逻辑不吻合。5.A 由主语和宾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推出该空表示“上瘾”,因此应用be addicted to短语。be attracted to被……所吸引;be stuck to 被粘到……上;be devoted to忠诚于,均与语境逻辑不吻合。6.B seldom置于句首时应采用不完全倒装句型。7.B as soon as possible暗示该空表示“上升”,因此应填go up。grow up成长;get up起床;rise up起来造反,均与语境逻辑不吻合。8.A look up to尊敬,与语境逻辑吻合。look back to回顾;look forward to盼望;pay attention to注意,均与语境逻辑不吻合。9.B 由空档前后的语境逻辑可以推出该空表示“即使”,因此应填even if。10.C 由句中隐含的困惑口吻可以推出该空表示“涉及,与……有关”,因此应填concern。11.D make a great effort做出很大努力,与语境逻辑吻合。12.A 由语境逻辑可以推出该空表示“被配备”,因此应填armed作后置定语。13.C too old暗示该空表示“被更新”,因此应填updated。14.A long meaningless speech 暗示该空表示“使厌烦”,因此应填bored。15.B 由主语和宾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推出该空表示“反映”,因此应填reflected。

Ⅱ.1.A 从整个文章中可知Mr. Gillespie是个孤独的病人。由下面内容nobody seemed to care…可知没有人来看望他。探视病人的人中也包括亲戚朋友。所以B、D项都不完全,只有A项对。2.C 从上一句可知,也没人关心他的(生活)条件或状况。而其他选项,“兴趣”“请求”“观点”都不符合语境。3.D 从上下文可知,我在做需要做的一切,所以我们成了好朋友(a close friend),所以选helping with与后面的anything搭配。4.B 由上下文可知,此处应用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应选even though,而其他的连词as if引导方式状语;so that引导目的状语;soon after引导时间状语。都不恰当。5.A 考查形容词辨析。这个病人是在迷迷糊糊之中作出的反应。所以只是偶尔抓一下我的手,故用occasional。6.C 等作者回到医院时,这个病人已经“走”了。其余选项“丢了”“杀了”“变了”都不符合语境。7.C我没有“勇气”问护士这个病人的去向。其他选项energy“精力”;chance“机会”;time“时间”都不符合语境。8.B不敢问病人的去向的原因是怕被告知病人可能已死。只能选tell。9.D 从上文的grade seven到这里的junior in high school,从时间上推测,应是几年之后。10.A在加油站作者遇见一张熟悉的面孔,这里是意识到他是谁眼里才充满泪水。所以选A项。11.B与上文的担忧died对照,这里所见的活人应用alive。12.B 考查介词习惯用法。某人脸上的表情用介词on。13.C 根据语境,这里是向他解释以前在医院时的情况,让他回忆起来。所以用explain。14.D 他记起来了,并给了我最热情的拥抱,以示感激。故在从句中选receive,与hug搭配。15.D Mr. Gillespie也开始回忆说在医院时的情景。由上文中的as he was in a dizzy和本段的lay there (hospital) unconsciously可知讲的是一件事,故选as。16.B 从上文holding his hand and talking to him所给的暗示及考虑到病人当时的状况,所以应选感受到feel;不可能是notice,watch及imagine。17.C 从本空所在句子内容可推知,Mr. Gillespie坚信是“我”的声音和抚摸让他活了下来,故选firmly。18.C 这里是强调句型。突出强调了是我在医院对他的帮助使他坚持活了下来。从上文的暗示得出touch符合语境,与幽默、责任、成功无关。19.D 故事结束了,作者回顾这些年,再也没有见过他。故选seen。20.A 虽然自那以后再也没见过Mr. Gillespie,但他使作者内心充满喜悦。从最后一句总结可知是她救了Mr. Gillespie的命。

Ⅲ.(A)1.D 短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在英国几乎每家每天早上都要买份报纸,星期天要买两三份,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英国报纸被广泛地阅读。2.C 由第二段可知,地方报纸的发行量为每周13 million,发行量远远小于第一段谈到的国家报纸的发行量。3.B 由短文第二段第三句“Almost every town and country area has one.”可得出答案。

(B)1.B 由第二段“Thanks to a new free trade agreement signed…”可知答案为B。2.C 由第四段“When products are sold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countries put a tax on them. This type of tax is called tariff.”可知答案为C。3.B 由文章前三段可推出答案B。4.A

(C)1.A 从第一段的第三句开始,作者列举了广告的好处。…raise standards of living与C项相符;…it causes an increased need for labour,…与B相符;“…without advertisements your daily newspaper would cost four times as much,…”与D项相符。只有A项在文中未被提到。 2.D 见文章第四段:一位电视界名人说他反对广告,原因是广告在于劝说而不是传递信息。而作者对此看法不同,作者认为广告当然要劝说。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说如果广告只是把自己限制在信息方面,那么这就很难,甚至不可能达到目的,由此可知作者认为那位电视名人关于广告的看法是片面的。 3.B 在文章的开头句以及第三段,作者都充分肯定了广告的作用。所以他的态度是肯定的。

(D)1.B 理解判断题。从文章第一段可知这些专横性格的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即“我的东西是我的,你的东西也是我的”。2.A 词义判断题。由第二段第一句话可知:这种专横的性格从整个家族来看,在每一代都有这样性格的人,由此可推知该词的意思。 3.B 理解判断题。从第三段第一句话“…too much control…family”可知答案。4.D 细节理解题。从第四段最后一句话“It can be pretty lonely…”可知答案。5.C 主旨大意题。本文阐述了什么样的因素导致孩子养成这种专横的性格。

Ⅳ.1.gave 2.confident 3.praised4.saying 5.Encouraged 6.writer 7.confidence 8.lesson 9.important10.dream

Ⅴ.One possible version:

Dear John,

I am writing to tell you about the discussion which we have recently had on how to spend time outside school since our province government has required that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houldnt spend more than 8 hours a day studying at school.

Opinions are divided on the topic. Some of my classmates choose to read more in their spare time. They think that reading can enrich their knowledge and prepare them for their further studies.

Some prefer to make use of their spare time to surf the Internet. For one thing, they can collect necessary information on line. For another, they can share ideas with friends in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

Others love to spend their spare time taking exercise to strengthen their bodies, while still others would choose to do some part-time jobs. On the one hand, they can put themselves in touch with society. On the other hand, they can learn to be independent.

Yours sincerely,

Li Ming

猜你喜欢

逻辑语境文章
逻辑
语境与语境教学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跟踪导练(三)2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