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角看国民政府时期国防设计委员会的成立
2008-08-23郭红娟
摘要:国防设计委员会是国民政府时期的一个重要机构,对中国国防资源的调查、统计、设计做出过巨大贡献。就这一机构的产生而言,它有广阔的时代背景。首先,它是应对九一八事变后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其次,它是国民政府国防经济备战的结果;再次,它是国民政府进行政治整合的需要;最后,这一机构的产生与当时国民党内部复杂的权力斗争紧密相联。总之,国防设计委员会的产生,是当时国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国防设计委员会;国民政府;经济备战
中图分类号:K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4—0185—03
收稿日期:2008—04—09
作者简介:郭红娟,女,洛阳师范学院副教授。
国防设计委员会,成立于1932年11月,是一个隶属于国民政府参谋本部的以知识分子和金融、实业界人士为核心的组织,主要职司国防资源的调查、统计、设计。对它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南京国民政府抗战前行为的了解,因此,国防设计委员会的研究就成为民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目前学术界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仅就国防设计委员会的产生来看,传统的观点一直把它看作是蒋介石权力斗争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以后,也有学者从其他侧面来论述国防设计委员会的产生。①他们的思路给作者颇多启发。但认真疏理,这一问题仍有继续探讨的广阔空间。本文试图从宏观的时代背景出发,多侧面地审视这一问题,为研究的深入略尽绵薄之力。
一、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应对策略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面对日军的战争行为,国民政府采取了亦和亦战,明和暗战的策略。“和”就是在中国没有实力应战之前,不应自绝于和平之途。因此,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极力把事变国际化,把事变的解决诉诸国际联盟,同时也自觅中日沟通的渠道。“战”就是对于日本军事上的进攻,要进行必要的自卫抵抗。为了表明和平解决问题的诚意,不致使和谈的大门关闭,国民政府对和大力渲染,对战则暗中部署。1931年10月初,日本在加紧进攻东北的同时,派军舰在长江活动。对日军这一行动,国民政府“决定令淞沪军警长官严为防御,必要时取自卫行动。又对于日军侵犯首都时,亦决定坚决不屈,以相抵抗”②。
一二八事变后,蒋介石对与日长期作战已经有了一定准备,他在日记中写道:“倭寇必欲再侵略我东南乎?我亦惟有与之决一死战而已。”他“决心迁移政府,与倭长期作战”。③遂移都洛阳。事实上,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在自己能够行使权力的地区对日本的军事侵略还是进行了一定的抵抗,而且,开始着手有针对性的备战——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广泛调查国防资源状况,进行国防经济设计。因此,从1932年2月,国民政府迁都洛阳开始,中国虽表面上仍在不断寻求并达成中日和解,但借和解之机为巩固国防的经济备战已拉开帷幕。
二、国民政府的工业政策
建国伊始,百业待兴,然而,建设的条件却不容乐观。国民政府自建立以后,就没有喘息的机会,蒋桂战争、蒋冯战争、中原大战,对共产党的军事围剿,不仅缺乏建设的环境,尤且耗费大量资金,政府财政始终处于极度匮乏的境地。从南京政府公布的数字来看,政府军费支出(不包括秘密军费),1928年为2.1亿,1929年为2.45亿,1930年为3.12亿。政府财政赤字,1929年赤字1亿元,1930年赤字1.01亿元,1931年赤字2.17元。④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制约着国民政府的建设规模。因此,政府经济建设必须因时制宜,有轻重、先后、缓急之别。那么,政府究竟应该着重于哪些急切需要的事业?《国民党训政时期宣言》指出:“以国民急切之需要言之,必须首谋开发社会经济所赖以为发动之基本工业,故铁道之增筑、水道之疏浚、公路之开辟为不可缓……基本之交通与运输事业发达之后,则其他农工矿各种事业必蒙疏达之利,过剩人口之困难,必随之舒解,农村生活必因以增进。”⑤由此可见,政府把自己的建设重点放在交通建设方面。因此,到九一八事变之前,政府尚未顾及发展国营工矿事业的实际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为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加紧备战已属刻不容缓。国民政府于1931年11月21日通过了“以国防为建设中心”的《国家建设初期方案》。根据这一方案,国民政府准备以4年为期,进行全面的军事、经济、教育建设。国防建设方针的贯彻实施,其第一步必须先完成“国防设计”,即根据各种调查统计,设计精确的建设计划和科学的实施进度。其结果便是国防设计委员会的诞生。正如参谋本部所言:“本部职掌国防,值兹国难当前,国防机务,万端待理,为集中人才,缜密设计起见,特设‘国防设计委员会,以期确定计划,从事建设”,“配合国防的需要,达成‘经济备战之目标。”⑥危机便是挑战,国防重工业成为政府备战的一个组成部分,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缜密的调查研究和设计时期。国防设计委员会的成立是国民政
府工业政策从交通建设转向国防重工业建设的里程碑。
三、国民政府对社会各阶层的整合
知识分子是文化知识的载体,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是知识分子的权力资源。任何一个统治阶级不仅其合法性需要得
到知识分子认同,而且其稳固统治需要知识分子意识形态的阐释。吸纳知识分子进入政治体制内是国民政府进行社会整合、增加权力总量的又一项重要内容。九一八事变提供了知识分子与国民政府结合的契机。
面对强邻虎视,国土沦丧,中国知识分子迅速地从国民革命失败后的彷徨、消极甚至冷漠中走出来,先是议政,继而参政,投身于民族解放斗争的行列。然而,在对待内政、外交的态度上,与学生、工人、反对中央政府的军人和政客要求立即对日作战不同的是一批知识分子较为理性的思考,这就是“独立评论派”的观点。1932年5月胡适、丁文江、蒋廷黻、傅斯年等,在北平创办了《独立评论》周刊,宣布奉行不偏不倚的“独立精神”。在对日问题上,他们中“没有人主张立即对日作战的”,他们认为“仓促对日作战将遭失败,现代化的战争需要长期准备,然后全国总动员”。⑦在内政问题上,他们一致拥护国民政府。胡适认为中国当时的主要问题是没有一个“社会重心”,主张应该以国民党为社会重心,拥护蒋介石为最高领袖。他认为,当时的中国“需要一个伟大的领袖来领导解救国难,但是这个领袖必须是一国的领袖,而不是一党一派的领袖”。“蒋介石先生在今日确有作一国领袖的资格”,但他需要改革政治,守法护宪,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不独裁而可以得全国拥戴的最高领袖”。⑧丁文江既不赞成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也反对用武力推翻国民政府,主张在国民党执政之下,实现和平的政治改革。他说:“国民党是以一党专制相号召的。我们不是国民党的党员,当然不能赞成它的‘专政。但是我们是主张‘有政府的人。在外患危机的时候,我们没有替代它的方法和能力,当然不愿推翻它。”对国民党“应该在不用武力革命范围以内,督促它,劝导它”,“使政治的和平改革有逐渐实现的可能”。应“尽力与国民党合作,一致拥护政府”。⑨胡适等“独立评论派”知识分子虽然对国民党统治不满,并时有批评,但总的说来,是站在维护、改良国民党统治的立场之上。他们准备抗战而不是立即与日决裂的观点与蒋介石基本上是一致的。他们拥护中央的态度又使他们与中央政府有了对话的平台,为他们跻身体制内奠定了基础。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是以国家利益、国家尊严、国家主权为诉求的。当民族国家进行社会动员时,民族主义是一种有效的社会动员手段。“在民族危亡之际,民族主义比任何其他的意识形态都要具有更高的、更有效的社会动员力量,可以凝聚民心,利用各种社会资源。”⑩以“准备抗日”这一有关民族国家前途之崇高的号召进行动员,是国民政府政权建构、社会整合的有力武器。
以“抗日保国”为理由,1932年春开始,蒋介石与大批名流学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蒋介石召见翁文灏时翁的一段话表明了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心态:“我一向是做地质学工作的人,不懂得政治,但是,我知道无论什么国家都应该保全自己的领土,不能一味讲妥协。如果老是要大家忍耐,全国人心不安,国家局面将不可收拾,希望政府当局能够明白表示态度。至于具体主意,我提不出,如果要调查矿产,我可以效劳。”正如翁文灏所说,当时社会人心,都怕政府苟安一隅,不肯负全国责任,如果政府能举起抗日的大旗,必能得全国拥护。事实上,在外侮日益加剧之际,一些先前以不谈政治、不介入政治为清高的知识分子,开始向政权靠近,甚而希望通过入仕的途径,来影响政府决策,提高政府执政水平。他们提出:“近世的行政是渐渐的技术化了。就技术方面研究行政问题,才可能有实行的方案。”其暗含之意就是政治不能专由搞政治的人去搞,它需要由各种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的参与。他们呼吁“有参与政治资格的人”,要与政府“站在一个旗帜之下”。与政府合作,成为民族危机形势下大多数知识分子“救国”的一种选择。
除知识分子外,金融实业界的领军人物也是政府联络的对象。吴蕴初、范旭东等实业界人物打创办实业起,无不是借实业之“舞台”,圆自己救国、富国、强国之梦想。“在今日的中国倡办实业,其惟一的目的,就是救国,就是图生存……中国的一切事业,因受列强的经济压迫,业已达到绝境,我们想要翻身起来,想要解除这种压迫的苦痛,其方法就是我所说的革命——革命(命为衍字,引者)列强经济压迫的命。”在政府无力担负起反侵略任务时,他们只能凭自己,甚而联合业界的力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打击侵略者。历次抵制外货运动都在表达着他们抗外侮、反侵略的社会诉求。面对强邻虎视,政府想有所振作履行巩固国防职责的时候,爱国的实业界诸君自是欣喜中怀着“匹夫有责”之念乐相与闻。更何况参加政府的国防设计,不仅能够结交权势营建事业前进的畅通渠道,更可了解政府的规划与动向,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何乐而不为!
战争,尤其是民族解放战争,往往能增强政府的凝聚力量。国民政府借九一八之机,推行政治改革,吸纳大批知识分子、金融实业界人物加入政府,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增强了政治体制的权力,为以后各项改革的实施准备了条件。
四、国民党中央的派系斗争
与国民政府整合国内各种势力相伴随的,是蒋介石与国民党内各派的斗争。1931年,蒋介石担任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院长。各派反蒋势力于1931年5月在广州成立广州国民政府,宁、粤间剑拔弩张。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步步进逼和抗日爱国洪流的波涛汹涌,使统治阶级内部不得不通过和平谈判弥合争端。1932年1月,蒋介石联合汪精卫上台执政。蒋汪合作,虽有政治观点的接近,但复杂的权力斗争使他们很难有真正的实质性的合作。合作背后掩藏的是各种算计。为巩固自己的地位,蒋介石想方设法增加自己可资利用的资源。网络一批非国民党并有可能与之合作的名流学者,吸收一些有名望的专家参加政府,既可以增加他的权力总量,又可以使他的政权班底显得多元。故而,召集人才,成立一个智囊参谋机构,就显得十分必要。“有一段时间,他的声誉渐渐好起来,说他好学、接近学者、起用文人执政等等。”正如所料,国防设计委员会的成立,大批知识分子加入政府的确给蒋介石带来了耀眼的光环。
更为关键的是,通过这一机构,蒋介石可以将自己的权力渗透到更为广阔的领域。在蒋介石上台的过程中,江浙财团曾一度给他以援手,但蒋上台后,浩繁的需求不断扩大着蒋介石与江浙财团之间的裂痕,为得到急需的款项,蒋甚至不惜以勒索、绑架对待江浙财团。显然,江浙财团不能作为自己未来的经济“靠背”。当时的政府机构中,汪精卫掌行政院,汪系的陈公博任实业部长,参与擘划经济发展大计。建设委员会和全国经济委员会也分别属于张静江和宋子文系列。盘根错节的派系纠葛,使得蒋介石可以掌控的经济资源十分有限。以建设现代军事引领国家富强为目标的蒋介石坚信:“没有一个现代的工业基础就不会有现代化的军队,基础性的、与军事相关的工业将作为国家工业生产能力发展的第一步。”从支撑现代军队着眼,设立一个受自己庇护的、有利于经济动员的机构显得十分迫切。有人认为,国防设计委员会“是一个为蒋所辖的私家委员会”,是“蒋用来防止现存机构对工业发展政策的方向和执行取得控制的手段”。此话虽不尽确切,但它折射了蒋介石与国防设计委员会非同寻常的关系。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国防设计委员会的产生,是当时国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九一八事变是重要的关键。它使得国民政府的工业政策发生转变,走向国防重工业建设之路;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主义为政府动员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大批知识分子、专家学者、金融实业界精英在抗日御侮的感召下,进入政府部门,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同时,与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相联系,设立一个经济动员机构有利于增加蒋介石的政治资源,提高他在国民政府中的地位。由此,在蒋介石的支持下,国防设计委员会便应运而生,国民政府的经济备战也拉开了序幕。
注释
①申晓云:《留学归国人才与国防设计委员会的创设》,《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3期;柯伟林(Kirby William C)著、陈谦平等译《蒋介石政府与纳粹德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②李云汉:《国民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之重要文献》,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92年,第354页。③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一)》,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年,第430页。④张宪文:《中华民国史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51页。⑤罗家伦:《革命文献》第二十二辑,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60年,第342页。⑥程玉凤、程玉凰:《资源委员会档案史料初编》上册,台北国史馆,1984年,第5页。⑦蒋廷黼英文口述稿,谢钟琏译《蒋廷黼回忆录》,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42页。⑧胡适:《政制改革的大路》,《独立评论》第163号,1935年8月1日。⑨丁文江:《中国政治的出路》,《独立评论》第11号,1932年7月31日。⑩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2页。吴兆洪:《我所知道的资源委员会》,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商经济组:《回忆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67页。丁文江:《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独立评论》第133号,1934年12月30日。范旭东:《办实业的目的是在革命——因硫酸铔厂喜报联想到救亡及为人类打算》,《海王》第六年(1933)第十期。钱昌照:《钱昌照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第35页。小科布尔著,杨希孟等译《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1927—193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36—41页。柯伟林著,陈谦平等译《蒋介石政府与纳粹德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第110、112页。
责任编辑:何参中州学刊2008年第4期论中越文化交流中的古代天文历法和数学图书传播2008年7月中 州 学 刊July,2008
第4期(总第166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