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共进机制的构建

2008-08-23李军法

中州学刊 2008年4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协同机制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异质性和关联性。作为高校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应被很好地统筹起来。应从二者的理论基础、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方法的异同出发,实现二者在相互弥补基础上的协同共进,构建大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机制。

关键词: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4—0125—02

收稿日期:2008—04—28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普通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研究》(2006BJY00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军法,男,周口师范学院副教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多元化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刻变化,大学生在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更大的空间,同时也承受着更多的挑战。由分担高等教育成本而带来的经济压力,由升学就业而带来的学习和精神压力,使大学生们面临着心理、道德等诸多层面的困惑与矛盾。如何才能为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道德成长活动场域,为其将来走向社会、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积累充足的能量,探讨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异质性和关联性,努力构建二者协同共进机制,为大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和心理支持,显得必要而迫切。

一、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异质性分析1.理论基础的区别

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基础上存在区别。高校德育作为一门理论性、综合性的学科,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领域,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指导,遵循政治学、伦理学、品德心理学及德育理论等学科规律,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紧密结合,体现社会进步和发展对社会人的规范和要求,反映一种明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和道德倾向。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心理科学体系,它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理论,包括精神分析学说、行为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基础理论,以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以及病理学等学科知识为理论指导,遵循个体自身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是人的自然属性对人成长和发展影响的具体表现。

2.具体目标的差异

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目标上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德育致力于解决大学生的政治方向、思想倾向和道德规范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则强调解决大学生心理发展问题,按照心理发展规律,促进大学生心理成熟,为其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二是德育侧重于按照一定的社会行为准则,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和道德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则特别关注大学生各种心理要素的和谐发展,重视自我意识的完善和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三是德育注重大学生社会关系意识的培养,要求大学生按照现在承担和将来要承担的社会角色去行动;心理健康教育则侧重于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意识的引导,培养学生作为平等的社会成员从心理上与他人、社会、自然相互适应的能力。可以说,德育要解决的是如何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身心和谐发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差异就在于育“德”和育“心”。

3.教育内容的不同

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内容上有所不同。高校德育内容是按照高校德育目标的要求,培养大学生坚定正

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基本的民主与法制观念以及健康、健全的个性品质。高校德育“既是一定社会价值体系传递与创生,实现个体道德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个体进行道德学习、掌握道德规范、提升个体德性的重要依据”①。所以,高校德育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等内容为主旋律,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使大学生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解析心理异常现象等。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体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相关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全的人格,达到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二、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联性分析

1.教育目标互补

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在具体目标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在教育总目标上是一致的。它们教育的对象都是青年大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优秀人才为根本宗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支撑,高校德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和升华,二者在教育目标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社会开放、文化多元和全球信息化的今天,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了价值取向模糊、价值评判偏差、价值认同失衡和价值观念错位等问题,这既是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根源,也是其许多心理问题的诱因。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迷茫,对一些社会问题感到困惑,对自己人生发展缺少规划,以至于出现焦虑、悲观、沮丧等心理问题。而教育目标的互补性,可以使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大学生的道德人格,通过高校德育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教育内容关联

高校德育的任务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辨析能力和道德评价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则是通过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解决大学生心理层面的诸多问题。无论是高校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其内容都关注的是大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诸要素的发展与完善。如自制力是关于控制自我的意志品质,它既是人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要素。自制力的培养既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又有利于大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可见,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是相互关联的。

3.教育方法互通

高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方法上有许多相通之处。大学生的某些思想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来解决,而大学生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也需要通过适当的德育引导方式进行疏导。二者在方法上的互通共用,可以大大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现代德育理念在强调通过课堂教学、榜样示范等方法向学生传输道德知识的同时,倡导受教育者通过积极的实践活动获得道德提升,激发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形成道德行为。课堂教学、学科渗透、社团活动、校园宣传、社会实践等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方法,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借鉴的。而心理健康教育要构建学生健全和谐的心理品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活经验型教育模式,主张采取情绪调节、情感体验、心灵沟通和理念调整等形式,使学生自我反省,积极思考。这些建立在心理科学基础上的方式方法,对于掌握学生的内在心理冲突及人格特点、分析学生人格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着力构建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

协同共进机制如前所述,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其又都是塑造社会合格人才思想灵魂的重要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德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德育的引领。只有构建起科学有效的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育人活动中的合力作用,才能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协同共进,为大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1.坚持德育观为价值引导,守护心理健康教育正确方向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一定时代的人的教育,虽然注重的是人的自然属性,同时也体现着社会性的要求。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坚持以德育观为价值引领,才能保持其在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上的时代性,才能守护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方向。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始终坚持价值参与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主义价值观自觉渗透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通过正确的价值导向,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当然,一定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倾向。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当借助广泛丰富的德育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调节控制力和坚强意志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吸收心理健康教育有益成分,增强德育实效性

第一,把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总是错综复杂、交织存在的。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因素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基础性功能,通过合理吸纳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丰富和拓展德育的内容体系,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第二,充分尊重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传统德育过于偏重个体的社会价值功能,而德育工作者也往往把受教育者当做被塑造对象,把受教育者放在社会关系的层面上去考察和培养,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对受教育者进行“教化”,导致了大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因而,高校德育教学的改革,应当吸纳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念,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判断、选择能力;同时还应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性课程模式,创建民主互动的课堂教学情境,建立一种合作型的师生关系,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达到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目的。第三,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差异。传统德育往往过于关注学生的整体思想水平,忽视个体的内在精神需求,德育过程程序化、模式化,很难造就有自觉道德的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从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体现了尊重个性、承认差异的理念。因此,高校德育改革应有效借鉴心理健康教育“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德育过程中努力做到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制宜,因势利导,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断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共进机制构建的“契合点”

人格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各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在人的个性中最具社会评价意义,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最鲜明、最重要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体现着人的社会本质,往往能显示一个人的“好”与“坏”。健全人格的培养是高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良好健全的人格特征,既是大学生形成优良品德的基础,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与标准,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也是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各因素都以健全人格的建构为基础,都集中地统一于人格教育中”③。因而,以健全人格的塑造为契合点,将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无论是对高校德育工作,还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构建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共进机制的必然选择。

注释

①张忠华:《科学构建德育内容体系的系统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第10期。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③叶一舵:《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思想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韩媛媛,陈家麟.浅析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教育科学研究,2005,(4).

责任编辑:随园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协同机制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