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游北京奥运场馆——“水立方”

2008-08-23郝志军

关键词:门廊水立方泡泡

郝志军

早春的一天上午,我随当记者的叔叔一起去游览2008北京奥运主要场馆之一——“水立方”。从北京北四环沿北辰西路向北,一座高大方正的“水晶宫”便纳入眼帘,与距她不远处的,有着“僧帽”造型的“鸟巢”相映成趣。哈!好一座“水立方”,它那蓝莹莹的外表给人以无比清爽之感,又极易让人产生与水的联想。

“水立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它具有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一道由白色大理石砌成的“护城河”,将“水立方”紧紧围绕起来,把人们对水的喜爱表现到了“明处”。站在“水立方”外墙下,细看那一片片鼓起的“泡泡”,让人有种想去伸手触摸的诱惑。透过半透明的蓝色“泡泡”,可以清晰地看到支撑着“水立方”的一根根钢架。接待我们的该馆王副主任指着“水立方”的外墙说,那上面的每个“泡泡”中间都装有LED(一种高效节能的发光二级管,可工作10万个小时以上)灯,共有36000盏,可以变换出红、白、橙等多种色彩。因此,“水立方”白天呈现出淡蓝色的本色,夜晚则可以变换出不同的色彩,还可以组合成各种图案,现在主色调使用的是蓝色光源。

踏进水立方的大门,我不禁为它的大气派叫出声来。在灯光的照射下,整个体育馆显得特别高大明亮。从里面向外看去,蓝色光线洒在气枕表面,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宝石砌成的宫殿里。目光所及处只有两种颜色——蓝色与白色,蓝与白营造出一个梦幻般的“水世界”。乳白色的休闲坐椅、蓝色的穹顶墙壁,甚至比赛大厅看台坐席也由蓝白两种颜色组成,上面还点缀着水泡泡状的印花图案。上万个坐椅自下而上由蓝变白,随着白色越来越多,蓝色变成星星点点,站在看台高处,就好像置身于蓝色的海洋中,身边泛起朵朵白色的浪花。

除了明快、大气的视觉感受外,走进“水立方”,最大的感觉就是“舒适”。从寒冷的室外进入,眼镜、相机镜头却清清爽爽,没有一点儿雾气,不论温度还是湿度,感受不到一般游泳场馆的那种湿热。此时又是王副主任介绍说,“水立方”内部温度实施了分区域控制,比赛场地是运动员适宜的25至26摄氏度之间,观众活动区域则被控制在18至20摄氏度。

“水立方”里光线非常明亮,抬头望去,赛场穹顶是一个个“大水泡”。整个“水立方”分为4层,进入场馆,就处于了看台的中部,比赛场地,设有10条泳道的50米标准泳池和跳水池。场馆东侧为热身池,透过宽大的玻璃,可以看到运动员热身训练的场景。

游览中,我忽然发现这里与其他跳水赛场的不同之处:通往跳台的旋梯为何不见了?走近细看,才发现:这里的跳台设有柱式门廊,旋梯就隐藏在这几支乳白色的粗大柱子中,运动员走出柱式门廊,便踏上了跳台、跳板。我想,运动员进入隐蔽区的时候,也可以调整一下心态吧。

此时,王副主任指着观众看台横向走廊的护栏(每隔一段便会有一个向外的凸出处)问我:“小同学,你猜猜,留这些空地有何用呐?”我想了好半天也答不上来。王副主任笑着解释:“你看,这空当儿大小刚好可以容纳一辆轮椅,这样就有利于残疾观众在通过走廊时与其他行人相互避让。……”

置身这座晶莹剔透的水晶宫殿,更能感受到奥运人文气息的无处不在,不论是每个转角处的中英文路标,还是墙壁上张贴的宣传画、比赛大厅高悬的一面面国旗,都在无声地提醒着人们——奥运大赛,即将在这里上演。

【简评】

该文题材相对新颖,很易抓住读者。行文以参观中对现代化场馆中的“新、奇、特”的发现与探究为基本线索来写,其语言生动优美,自然流畅。后三段又从心理、人文关怀的角度去深写,使文章不断升华。(刘兴宇)

猜你喜欢

门廊水立方泡泡
巨型泡泡
动手做个方泡泡
思小云的诗
和鱼一起吐泡泡
跟踪导练(四)
“互联网+”时代的水立方
守望中的妈妈
做好配角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完形填空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