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我们身边的校本课程

2008-08-15

云南教育·视界 2008年2期
关键词:文山州名人乡土

孙 红

在课程改革实验中,文山州实验小学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做过有益的研究、尝试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制定了长远的发展目标。作为参与实验的一员,笔者就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思考。

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这些资源可以有选择地进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乃至国家课程的内容,使其成为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的平台。那么,怎样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呢?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越来越感到单一的课程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带有地域性和学校特点的学校发展需要。早在100年前,杜威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中,就包括乡土历史探讨、社区经济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在目标上除了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外,还针对时代发展的需要,密切学生与社区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文山是全国有名的三七之乡,但真正了解三七的学生并不多。学校依托资源优势,与当地三七特产局、三七研究所联系,请专业技术员为学生讲解三七的有关知识,利用校园走廊悬挂有关三七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我们还引导学生到田间地头,在专业技术员的指导下、在活动实践中,学习了更多的三七知识。在课堂学习《三七姑娘全身宝》时,学生情绪高涨,他们带来三七花、三七根、三七标本、三七药物、三七系列化妆品等,他们说三七、唱三七。在快乐的活动中,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激发了他们爱家乡的热情。也正因为如此,学校少先队大队被授予三七特色大队称号,学校在办学特色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成效。

我们还认识到,单一的课程模式关注个人多,关注社会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消除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家长、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多样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根据文山州的季节气候、山川风物、土特产品开发出校本教材《爱我文山》。在学习其中的《夸广南》之前,我布置学生了解广南,收集资料。令人惊喜的是,学生收集的资料很丰富,有清代名人的图片、文物、建筑、银器、刺绣、八宝贡米、茶叶。学生说起来头头是道、眉飞色舞,气氛非常活跃。在这样一个开放、宽松、平等和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实践,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活动能力增强了。校本教材《校园童谣》则是我们根据学生的所思、所感和所经历的校园生活编成的,这本教材使学校文化变得鲜活而精彩。

校本课程不是专家提供的,而是教师开发的。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就是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文山州实验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注重发挥教师潜力,依托本地特色产品优势,利用乡土资源,开发了学生爱学、乐学的校本课程《爱我文山》、《校园童谣》。在开发这些校本课程的同时,骨干教师还确定了研究课题,有的开发地方民俗,有的开发地方民歌,有的开发地方风味小吃。在《家乡名人故事》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中,用了近两年时间查阅了地方志和许多地方史料,还到柯仲平纪念馆去拍摄照片,带学生到地方博物馆参观,鼓励学生收集故事。学名人、讲名人,從清代文学家方玉润到当代著名诗人柯仲平,从女英雄王承荣到缉毒英雄陈建军,这些名人、英雄无不让人激起热爱家乡的豪情,从而树立为家乡而奋斗的决心。

教师只要善于用心,认真开发和利用我们身边鲜活的乡土资源,就会在实现课程目标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 云南文山州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李配亮◇

猜你喜欢

文山州名人乡土
名人摔跤后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书画名人汇
对云南省文山州壮族传统体育项目抛绣球的研究
书画名人汇
书画名人汇
文山州高原特色农业稻鱼鸭稻田生态循环种养技术
乡土分外妖娆
文山州承接产业选择研究
文山州总工会:“四三二一”齐步走 贷免扶补争创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