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开放式化学教学 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

2008-08-12

中学理科·综合版 2008年7期
关键词:开放式评价教学模式

凌 燕

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教育新的使命,新的教育理论与方法不断涌现.传统教学尽管具有一定的优点,但受应试教育、社会因素等影响,传统教育当中陈旧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因素较多,随着社会发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采用何种最恰当、最科学、最有效益的教学方法来实施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当前每位教育者急需考虑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是一个“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学习不仅仅是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加工,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见识”、“思想”.开放式教学就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方式,是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是当前课程教学中的一个发展趋势.根据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特点,整合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开放式教学进行积极深入的探索,确立以开放式教学为基本理念的改革思路,把开放式理念融入教学的全过程.

一、开放式教学的作用

实施开放式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之一.究其原因,就是开放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主要作用表现在:

1.开放式教学是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质量控制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其导向重在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教学方式的改革,体现教学理念的变化,同时带动一批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开放式教学是针对封闭的、僵化的、缺乏活力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的一种“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模式.开放式教学本着“教为学服务”的观点,是教与学互动式的积极性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让学生在自主、和谐、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通过“课堂讨论”、“请进来”和“走出去”等方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综合素质得到锤炼、提高,它是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最佳途径之一.

3.开放式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成就感得到满足,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多向型思维,使其思维更加敏捷、开阔,也可以实施有差异性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而且,开放式教学能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领导意识、平等意识和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实践能力等得到增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评价的多元化也起到积极作用.

二、开放式化学教学的创建

1.树立开放的教学理念,建设一支开放型教师队伍

高中课程改革对高中教师的教改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广大高中教师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上应有所创新,明确培养目标,加大教改力度,建立开放型的立体教学模式.同时,要求高中教师要加强教学的综合性和研究性,把第二课堂活动引入第一课堂,努力开创多渠道智育环境.要探索实施这一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推行这种教学方法,必须建设一支开放型的、具有过硬教学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把开放式教学的理念落实到课外教学活动之中,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从概念上讲,课程是教学材料、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整合而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是落实教育目标的主渠道.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直接关联.开放式教学要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创设一种宽松、愉悦、主动参与的课堂气氛,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觉配合教学,敞开思想,畅所欲言,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供良好的氛围和人际关系,在独立自主、参与竞争的意识中找到“用武之地”,从而萌发出想创新、乐创新的创新意识.

3.开放教育学习内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过程中,有教学时空的开放,有思维方式的开放.科学与真理来源于生活,教育内容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学生学习的材料局限于课本的一些例题、习题,思维将无法得到有效的训练,对有差异的学生不能实施有差异性的教育.刻意追求体系的严密与稳定,追求课程要求与教学内容的统一,实质上是以静态的、封闭的形式来对应动态的、开放的内容,与客观课程相背离.新知与日俱增,培育创新素质亟须打破教育内容的封闭,改变“一纲一本管几亿”的一统式僵硬格局,建立教育内容的更新机制,并及时调整补充,引导关注前沿,让学生课后把问题带出教室,带向生活,在新知识的探究和发展中,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4.开放教法方法,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学生具有多方面的智慧,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为每个学生创设五彩缤纷的舞台,以使每个学生的智慧得以展示,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发掘.在美国开放式教学中,教师不搞“一言堂”,不做“权威”,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导师”,甚至是“同学”.在现代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勇于创新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任务,巧妙创设开放式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多向思维欲,激活学生浓厚的探究欲和创新意识.

5.运用信息技术,创建开放式课程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冲击着传统的“以教室为环境、以教师为中心、以纸质教材为工具”的封闭式、单向传输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开放式课程教学就要突破教材的束缚,使教材由主导地位转变为辅助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学习和熟悉信息技术,通过网络采集最新的活的信息补充到课程教学中.随着网络的开通,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加广泛,学生从网络中获取的信息和知识也越来越多,这也促进了教师对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使用.教学实践证明,运用信息技术创建开放式课程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较好的结合,也是教师在信息时代重要的教学研究课题.

6.开放课堂评价,发挥导向激励功能

开放教学评价具有指挥教学方向、诊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主要由教师评价学生,这种作用可能更多的是在考核、检查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水平.要使评价真正成为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环节,评价主体就不一定是教师,它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对学习小组的评价等多种方式.而且,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还应注重智力、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注重学习结果和课外知识学习情况的评价.只有评价内容、方式真正开放了,才能有效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开放式教学的推行应注意的问题

开放式教学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开放教育的重要特征,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迫切需要,逐渐成为世界性的教学新趋势.但要推行这一模式,必须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1.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开放式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核心是完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开放式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位置,而教师则处于为教学服务的主导位置.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必须在继承传统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作为主导的教师,必须在其搞好教学的引导工作的同时,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达到知识丰富,技术熟练和教学方法科学而实用的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整体情况,并对学生教学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作出及时、客观和公正的考核评价.

2.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是实行开放式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在开放式教学中,知识技术的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开放式实验教学必须安排必要的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有实验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必须把继承已有知识技术作为创新的前提.对学生来说,相应地增加了学习时间,强化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对教师来说,意味着教学时间的延长、工作量的增大.但只有创新,才能把继承的知识技术进行升华,学生将来才能在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高科技时代站住脚,才能谈得上自身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3.开放与约束的关系

在开放式教学中,开放是主旋律.但开放不等于放任,必须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进行约束,即制定和教学有关的制度,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管理,使开放式教学既生动活泼,又井然有序,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热情.开放式实验教学不但不废除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而且还让学生亲自阅读仪器设备使用的有关资料,促使学生安全、正确地使用仪器设备,建立实验质量考核标准及质量监控体系,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和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新课程理念下,树立开放的教学理念,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将开放式教学渗透、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对我国传统教育从培养目标到课程、教材、教法、考核评价以至高考招生实施全方位的革新,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开放式评价教学模式
基于YOLOV5与Raspberry PI及Arduino的视觉开放式智能机器服务平台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中游戏元素分析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