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物理解题教学

2008-08-12张宏亮

中学理科·综合版 2008年7期
关键词:题型习题题目

张宏亮

物理习题是物理知识联系实际的一种方式,物理解题教学是巩固和深化概念,拓展和活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整体素质的一种显而易见的措施,它和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相辅相成,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因此,研究和精选物理习题,探索和采取最优教学方法,努力提高物理解题教学的效果,是一个值得商磋和不断探究的问题.下面浅谈笔者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精选题目,需有的放矢

物理解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一种手段,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应围绕各个章节特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从有利于巩固、加深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出发,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想出发,尽可能理清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实现新知识概念的进一步深化的同时,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跃迁的基点上,严把题目的质量关,精选题目,再探究具体的求解方法,方可有的放矢,提高解题的效率.

二、注意不同学习阶段的侧重点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一般按点、线、面、体的思路逐步展开.点即每节课的内容,线是将每章各点的内容联系起来的引子,面是由物理各部分知识(如力学、热学、电学等)的线横向组成的面,各个面就构成了物理学的整体.学生物理思想的形成,一般是按知识点→知识链→知识面→知识网络(整体)的次序逐步发展、延拓的.因此物理解题教学既需要与教学程序的发展相结合、相协调,巩固知识点,揭示知识链,编织知识网络,又要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再认识,按照“网→链→点”的思路进行逆向思维分析.此外,在物理教学的各个阶段,由于不同章节的知识结构不同,对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故应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对解题教学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也需随时调整.

例如讲授新课,应以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为主,以基本题型的练习题为主,且注意覆盖面,该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在题目中应有所体现,同时又要兼顾学生学习中的疑点和弱点.在知识的初学阶段,选题应注意起步要低,要有助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宁少勿多,慎重精选精讲,以便力求逐个牢记知识点.在单元复习时,为消除学习过程中各个知识点的孤立性,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各个知识点组织在一定的系统之中,形成知识链,使知识达到有序的整合.为便于理解记忆和运用,就应以知识链为线索选择编织成程序性题进行讲解.

在物理总复习阶段,为了使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知识链在整个知识网络中的地位及与其他点、链的联系有通盘的考虑,使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地研究同一物理过程,就应编选综合性题目,并注意循序渐进,要做到适当、适度、适量且具有针对性,注意基本题型与综合题型的搭配.对于综合题的解答要引导学生注意分析物理过程,力求在解题的思想和方法上获益,授学生以渔,而不是鱼.

三、在比较中归纳,在诱导中启发

确定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称之为比较.比较法是中学物理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因它与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智力发展较为吻合,容易诱发共鸣,可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对比型题等都是比较法不同形式的的灵活运用.

对比型题是将一些形似而质异的题目编成题组,通过比较突出其物理本质及解题方法的不同,并以此来深化物理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其实质上是一种同中求异的横向比较方法的运用.

多题一解是把某些内容紧密联系,表现形式不同,但解法雷同的习题编成题组进行比较,从而突出其异中有同,透过现象抓本质,强化解题要领.

一题多解能发挥典型题的效益.在引导学生对各种解法进行认真比较和通盘考虑后,从中找出最佳的方法和一般规律,学会在不同场合中能够通过估测、判断,选择较为简单可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题多变于变化中进行横向比较,使新的智力活动在这种新的组合和变换中起步,以便于揭示物理现象的衍变过程及因果对比关系,突出物理规律、定律的适用范围,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敏捷性.通过对同一题目的比较、透视、不同方位的观察,逆向推理等,让学生通过解题得到满足,获得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解题能力和灵活思维能力,锤炼学习的应变能力,以达到素质能力的整体凝练与升华.

总之,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需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实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只能在他们自己学习探索中逐渐培养形成.解答物理题目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既可获得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某些思想方法,又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题型习题题目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例说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
聚焦圆锥曲线的新颖题型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