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学习兴趣障碍剖析与激发策略

2008-08-12黄德英

中学理科·综合版 2008年7期
关键词:物理教师教学

黄德英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决定因素.同时,它让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而不是成为艰难求学路上的“苦行僧”,更能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本文通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揭示了物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从教材、教师、学生、评价等方面剖析了物理学习兴趣障碍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激发物理学习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学习兴趣障碍激发策略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事物感兴趣,在积极主动的追求过程中就会兴致盎然,快乐无比,即使遇到困难也会知难而进,乐此不疲,并为之做出终生努力;对事物不感兴趣,就只能是被动应付,不得已而为之,一旦有困难或者可另作选择时就会撒手放弃.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是学习的主要推动力.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成了极端“痛苦”的事情,很难想像,这种学习能持续多久.在高中阶段,随着物理学习难度的增加,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普遍减弱,如果没有高考指挥棒的作用,选择学习物理的学生一定少得可怜.即使是在高考及择业的压力下,不得不学习物理但本身又对物理缺乏兴趣的学生,又能取得多少成绩呢,实在令人担忧.

一、物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学习成绩不仅受人的智力因素的影响,还同非智力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条件和手段,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

笔者依据“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量表”对本校高一学生进行调查,并结合其物理学习成绩,寻找各项非智力因素与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关系.最后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获得统计数据如下:

调查中发现:在物理学习中,各项非智力因素与学生物理学习成绩均有显著相关,且学习兴趣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在诸多因素(学习自信心、动机、意志力等)中位居首位,相关系数达0.911.由于它还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求知欲望、毅力等,其地位更显重要.可以断言,没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就很难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在物理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其意义远远大于对某一物理知识本身的掌握,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知者”.

二、造成物理学习兴趣障碍的原因

1.教材(学科本身)的原因

物理概念、规律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复杂性等特点,如力、能、场等概念抽象、难懂.有些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相距甚远,学生很难接受,如物体做功、位移等.有些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述过于专业化,学生无法理解,如“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等等.这些物理学中的难点极易成为学生学习的分化点,导致其学习成绩的不理想,极易使学生对物理失去学习的兴趣,造成兴趣障碍.

物理知识呈现时,纯知识的陈述过多,而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物理、现代科技等内容过少.物理教材被与“抽象、难懂、没趣”划上等号,更有甚者,视为“魔鬼”,谈之色变.

高一物理教材一开始就是学习学生最难理解的“加速度”,再加上复杂的位移、速度公式,时间、时刻概念,使学生晕头转向.兴趣浓厚者或许会迎难而进,兴趣缺乏者大多会望而却步,甚至对物理产生厌恶心理.笔者对本校高一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56.5%的学生认为物理“非常难学”,79.6%的学生认为物理“难学”,23.5%的学生“讨厌”物理,只有21.9%的学生对物理学习“感兴趣”.

2.教师的原因

物理教师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引路人,是联系物理知识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物理教师决定的.在现行的物理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教法陈旧,实行满堂灌,授课内容枯燥无味,学生被牵着鼻子走,筋疲力尽,兴趣全无;老师照本宣科,为了应付考试只是单一讲授教材、大量地操练习题而不去做学生感兴趣的实验.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盲目拔高,学生不知所措.学生成绩不好时,教师不是从学科特点和自身去找原因,而是认为学生“笨”、“朽木不可雕”,给学生的不是关心和帮助,而是冷嘲热讽,给学生本来就因成绩差而产生的自卑心理以很大的打击;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能力的培养.这些做法必将导致学生对物理产生学习障碍,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弱化.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34.3%的学生觉得物理老师的课“枯燥无味”,25.1%的学生在物理课上“经常走神”.

3.学生的原因

有研究表明,高中生已开始具备物理抽象思维能力,但只是初步的,还未成熟.由于高中生的物理抽象思维能力偏低,对一些抽象而陌生的概念、单位、模型(如质点、点电荷、理想实验)的理解感到困难,因此很难在物理学习中取得好成绩,从而对物理学习失去了兴趣.

4.评价的原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不成功的事情普遍不感兴趣.当学生理解、掌握物理知识比较困难,学习上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失败,压得学生喘不过气,在老师、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造成了“精神创伤”,形成了心理上的沉重负担,学习兴趣减弱,情绪低落,成绩越来越差,如此“恶性循环”,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甘当“差生”,学习兴趣便逐渐丧失.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心为了高考,平时考试要求肓目拔高,使学生即使努力也难避免“失败”,品尝不到物理学习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又从何谈起.笔者的问卷调查显示,进入高中以后,53.6%的学生从未体验过“成功”的喜悦,32.6%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物理的料”.

三、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1.慎重改编教材,让物理教材“亲近”学生

在保证物理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前提下,使物理教材在形式、编排、色彩搭配等设计上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需要,具有“亲和力”.在内容上,增强趣味性,增加与日常生活、现代科技有关的内容,多安排动手操作及探究活动.使物理学习不仅仅是简单重复地做题,使物理学习过程丰富多彩,使物理知识富有魅力.

2.精心组织教学,让物理课“吸引”学生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运用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在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的过程中,要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去感染学生,这种情感会发生“迁移”,使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人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与物理学科相关的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进行穿插,隆重地介绍,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物理实验,看似麻烦,却是物理教学的精华所在,它对学生的“吸

引力”是不可替代的.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更要精心设计演示实验,认真准备学生实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同时,教师要根据物理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物理学科知识与人民生活、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探究法、谈话法、文献法等进行学习,使学习从被动消极的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从而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师还要让现代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课堂,增加物理课对学生的吸引力.

当然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外出参观考查水电站、电视台,开展物理小制作比赛,小论文比赛,举行科技讲座,等等,能让学生对物理学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有效促进物理学习,从而形成“感兴趣→努力学习→成绩提高→兴趣更浓”的良性循环.

3.提供成功机会,让学生体验物理学习的“乐趣”

“哀莫大于心死.”由于多次、长期的失败,学生看到的总是一个屡战屡败、垂头丧气的“自我”,听到的总是“你没有出息,不能长进”之类的负面信息,于是他会感到更失望、自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必定一事无成.这时候,讽刺和打击会让学生彻底心灰意冷,完全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多给学生以学法上的指导,在困难的地方及时给予帮助,消除物理学习的紧张心理,克服“物理难学”的心理障碍.在学生成绩不理想时,要引导其进行积极的归因,如努力不够、粗心大意等可控的因素,而不是归因于智力低下、能力欠缺等不可控的因素,从而使学生通过积极的努力走出困境.在学生取得进步时,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觉到“我能行”.有时有必要适当降低测试的难度,“有意”让学生取得高分,以恢复其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还要帮助学生形成物理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取得较好的效果,能经常得到激励的反馈,以提高和巩固物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应增加实验操作能力、设计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4.培养高层次兴趣.为物理学习注入强劲的“动力”

学生只有好奇心是不够的,由此而产生的兴趣也具有不稳定性.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学生会因为缺乏坚定信念的支撑而畏缩、退却,甚至放弃.应让学生深刻认识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推动作用,从而产生爱科学、爱物理的情感.如现代生活的电气化和信息化,就是凭借电磁学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广泛使用;热学知识的突破,导致了蒸汽机的发明,催生了第一次技术革命;相对论、量子力学的产生,促进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和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同时,也要向学生讲述中国近代史、科学发展史,分析世界科技发展的现状,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从而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将自己的学习与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繁荣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力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学习兴趣.

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中影响的因素众多,过程复杂,需要用科学的方法,细致的观察,耐心的引导,精心的呵护.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养成之时,便是物理学繁荣之日.让我们共同期待!

参考文献

[1]胡卫平,冯国雷.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2):43-46.

[2]乔际平.物理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1999.

[3]刘慧.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测量初探[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1.

[4]沈德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5]杨善朝,张军舰.SPSS统计软件基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6-101.

[6]张民生.中学物理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物理教师教学
留言板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秋天在哪里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美育教师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