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居室联
2008-08-11赵存
赵 存
在我国多姿多彩的对联艺术长廊里,有许多描写书斋或居室的妙联,亦庄亦谐,颇值玩味。
1.宋代大诗人陆游,以书为伴,将书斋取名“书巢”,并自题一联: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2.徐 渭:雨醒诗梦来蕉叶,风载书声出藕花 。
自题书舍联。读此联仿佛在眼前出现一幅韵味别致的写意画,我们能从“雨”声“风”响中,清晰地看到“蕉叶”之碧绿,“藕花”之艳红。联中“醒”、“载”二字新颖奇丽,别具匠心。
3.史可法:斗酒纵观廿四史 , 炉香静对十三经 。
题书屋联。看史要有豪情,斗酒壮胆,纵横于历史长河。读经须练静功,一炷清香,万念俱灭。联语从不同角度告诉我们,看不同的书要有不同的心态,用平常心观史,以激昴心念经,那么看到的将是一团解不开的谜。
4.吕留良 :囊无半卷书,惟有虞廷十六字 ;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
自题居室联。先生是晚明抗清志士,作此联以明已志。上言“虞廷十六字”,系指《书·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语;下云“目空天下士”者,乃不耻屈节者所为之谓也。口气虽大,气节却高。
5.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虽然清贫,但天性幽默风趣。他在自己的书斋题一幅对联:“咬成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培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可谓是他一生的写照。郑板桥做县太爷多年,能在沆瀣一气的官场独善其身,与他讥世傲物的秉性有着直接关系。
6.我国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在居室手书一联:“应视国事如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他解释说,人莫不想自己的家兴旺富裕,能扩充此心,即是天下之大公;能尽人心,秘能于世有补,则与湛然光明的佛心相差无几,这于家于国都有利。
7.爱国教育家蔡元培举进士后,供职翰林院,他曾在寓所贴上一联:“都无作官意,惟有读书声。”蔡先生并不是故作清高,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腐朽,愿意沉醉在书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