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长镜头下的重建从唐山、阪神到汶川

2008-08-11

资治文摘 2008年7期
关键词:长镜头汶川抗震

离2008年5月12日这个沉重的日子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截至本刊发稿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70人遇难,374159人受伤,失踪17426人,累计受灾人数4624.9048万人。近7万人的死亡和17000多人失踪的代价太过沉重,面对巨大的伤亡和不计其数的财产损失,亿万中国人都有一个不可推卸的使命与责任:重建我们的家园。

这个世界上,灾难时有发生,但它并未阻止人们向往美好的生活。在地震、海啸、飓风过后,很多地方,新的城市又蓬勃发展起来,而这些城市的重建也为汶川灾区的重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台湾地震后,“协力造屋”计划中建造出的邵族人的“廉价”房自然环保,抗震性能好;日本地震后兴建防灾公园,重视震后土壤污染治理,而且分阶段实施灾后重建工程;美国洛杉矶地震后不仅颁布了建筑抗震标准,而且每年都要进行建筑物的“体检”,发现不达标的坚决进行加固,甚至拆掉重来;德国建立起“政府主导,全民共建”的灾后重建体系,一旦发生大的灾难,与德国内政部建立了固定联系的各个志愿者组织可立即向政府提供近50万名随时待命的支援人员,这些志愿者都是经过严格培训,能在一定组织形态下统一行动的专业人士;32年前,唐山大地震灾后学校的房屋建设首先是抗震,然后才是美观,等等。

当然,灾后重建也不能搞简单的“复制”,应结合震区现有的人文、区位、地质地貌和资源特征,合理布局,高起点规划,重建家园。

6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26号国务院令,公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一个地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条例,标志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将纳入法制化轨道,为重建美丽家园指明了方向。

猜你喜欢

长镜头汶川抗震
桥梁高墩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浅议影视剧中的长镜头
曲奏汶川情花开时代梦
毕赣新作《地球最后的夜晚》定档
“5·12”汶川大地震10年记(上篇)
底框结构工程的抗震设计解析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设计
长镜头美学辨析
汶川樱桃熟了
完形填空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