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成长

2008-07-14

37°女人 2008年6期
关键词:博士后女婿深圳

天 乐

这个男人已经50多岁,有一张黑黝黝泛着油光的面孔,指甲缝里那从故乡带来的尘土清晰可见。他是我的爸爸,这辈子第一次到深圳。

打我上小学起,爸爸就以我的“优秀”为荣,而爸爸的前半生,是黯淡无光的。先是因为固执,得罪领导丢掉了工作;随后又得罪了一起跑长途的搭档,不得不一个人开车上路;几经拼搏,稍有收益,又爱上了打牌,我大学还没毕业,他就输掉了他和妈妈的养老金;我结婚时,他的脸更变成了“苦瓜”,因为他连我的嫁妆都输掉了。

我是独生女,这意味着爸爸的老卡车彻底报废后,我是他们惟一的依靠。

火车站人来人往。望着手足无措的父母,我深深吸了一口气说:“跟我回家。”

我靠着自己的奋斗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圆了买房梦,在照顾老人这件事上,我对自己也同样有信心。

先是为他们订了生活计划:每天两杯牛奶,吃三种水果,早上练太极,晚上看电视,白天出去逛逛。然而没过几天,爸爸就神情“骇然”地拿我当败家子:“你怎么天天吃鱼?得花多少钱?”我哭笑不得:“您就别操心了,我生活是有计划的,不会去乞讨过日子。”可他固执地拒绝,一副不能理解的样子,每次吃饭,筷子都小心翼翼地绕过红烧鱼和小炒肉,奔着土豆茄子之类的蔬菜而去。

4楼住着一位博士后,拿着高薪,开着宝马,博士后的母亲爱来我家聊天,谈话间必然提及儿女多么出色。渐渐的,爸爸受了刺激,一天竟着了急,对我说:“你也考个高学历,以后咱也买辆车!”

“深圳交通这么差,开车还不如坐地铁快捷方便,也不如打车省心舒适。”我反驳道。

“是呀,实际用处好像不大。”爸爸同意,却依然愤愤不平:“我就是看不得别人那么神气的样子!”

“不用看别人怎么神气,自己过得舒服就好。”我开导他。

如果说我对爸爸的观念还能容忍,而老公已是“忍无可忍”了。也难怪,爸爸的许多观念着实不合时宜。前两年我和老公领过结婚证后好长一段时间,爸爸都禁止我们住在一起,理由是:还没有办酒席,就等于没有结婚,未婚就住在一起,叫同居,传出去不好听,有损颜面。

一天,“小火山”轻微爆发。洗衣机的进水管坏了,老公要买个新的,而爸爸说修一修就能用,两人谁也不能说服谁。火爆脾气的老公忍不住了:“爸,我们的事您别管,我就要买个新的。”

刹那间,爸爸呆住了,像泄了气的皮球,看着让他有些无法理解的女婿。小小的干戈被平息后,爸爸的后遗症是看到女婿就有点儿“怕”。老公一回来,爸爸赶紧起身去开门;老公说什么,他立起耳朵听……我心绪难平,要做个孝顺女儿,不外乎两个选择:要么退回从前,做爸妈的乖宝宝,什么事情都依他们,这样爸妈会很高兴,但我们将牺牲掉年轻人最珍视的自我与自由;要么让他们回老家,每月寄钱回去,这等于对他们说:我会尽赡养的责任,但我对你们的观念嗤之以鼻……不不不,这些都不符合我对幸福生活的定义,我觉得一个家应该有老有小,有对话有交流,有自由有尊重。

难道就没有其他解决方案?从小到大,对“父母辛苦抚育我成长”的话再熟悉不过了,能不能反过来让父母随我一起成长,一起感受生活环境的变化,一起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

“爸爸,你出去找份工作怎么样?”有一天吃饭时,我随口说道。

“你爸都快60岁了,干吗让他出去受那份儿罪?”妈妈反驳。

工作等于受罪?我皱了皱眉。倒是爸爸对我的建议表示赞同。接下来,他打了一个星期的电话,咨询的职位有出租车司机、汽车修理工、餐厅服务员等等。他的普通话夹杂着湖南口音,很难懂,招聘单位好不容易弄明白意思之后,不耐烦地说:“我们只要50岁以下的人,你这把年纪做不来。”

看爸爸无奈的样子,妈妈开始数落我:“他年纪那么大,还要出去受人奚落,你这做女儿的就不心疼吗?”我想,年纪其实不是“受罪”的理由。我来深圳时才19岁,也是一次又一次向学校申请,才得到一个“电话通知”的工作。那时候,寝室和楼道里都没有电话,宿舍楼的管理员负责接听来电,我负责跑上跑下地喊,某某,有电话,下来接!那辛苦程度,可不是出去被别人拒绝那样轻松。

听我讲完当年的经历,妈妈良久不语。

一个多星期后,爸爸开始学说普通话。一个月后,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当天晚上,他问我从罗湖区到宝安区怎么走。“需要坐30多分钟的车吧。”我说。妈妈又心疼起来:“太远了,30多分钟足够走完景港全镇。”

“可是,母亲大人,这是深圳,‘辽阔得很。你女婿每天上班,单程都要一个半小时,别提双程了。不知道多少人为30分钟的车程深感幸福。”

听完我老公的行车路线,妈妈又良久不语。只是,此后妈妈买鱼买肉犒劳女婿的频率明显提高,“来,吃这个,尝尝那个……”

一个星期后,爸爸开始体会深圳的“博大”。

爸爸工作不累,负责看守大门,陌生人来了登记,熟人来了点头。爸爸的憨厚和善良,让他很快与公司同事熟络起来,没事就一起唠家常。爸爸终于知道了身边许多人比博士后还“牛”,某某的女儿住着别墅,开着奔驰;也有人比她女儿差得多,大学毕业若干年后还吃住在父母家。

“和别人比吧,有时你会恨不得藏到洞里去,有时候又会觉得自己好像活在天上。管别人干什么?自己过得满意就够了。”爸爸感慨道。

一个月后,爸爸拿到了工资。才800块钱,但他神气十足,给妈妈买了水果,给我买了条裙子,还给我老公买了一双皮鞋。他自豪地让女婿试鞋,那眉飞色舞的表情,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了。

“老爸真牛!”我由衷地赞叹。

人老了最需要的是什么?是衣食无忧的安全感?是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是颐指气使对儿女耳提面命?还是一呼百应让儿女莫敢不从?

我知道爸爸需要的不是这些。他失意多年,需要一份工作重新找回自信;他是“乡下人”,对深圳充满好奇却苦于没有“进来”的途径;他需要男人的权威,但没有收入让他的尊严多少受到损伤——一份工作解决了爸爸心中所有的困惑。

最让我们受益的是,我和老公不再被看作是“败家子”、“娇气包”、“奇形怪状”的年轻人。在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日子里,我一直想营造一个两代人都满意的环境。很幸运,我做到了,父母也做到了。

“他总算了解我们是正经人了。”老公感慨地对我说。

是啊,子女对父母的爱有许多种表达方式,当你带上父母与你一同成长,与你新鲜的脉搏同步,和你一起体味人生百味时,就为“爱”字找到了最好的答案。

(位尊权摘自《好故事》)

猜你喜欢

博士后女婿深圳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为智障女儿找个健康女婿
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
亲“女婿”莫丢“儿子”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
藏族女婿杨昌林 一辈子的援藏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