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的备课问题

2008-07-07范艳彩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08年4期
关键词:教课习题重点

范艳彩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就是要告诫人们不论做什么,都要预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够把事情做圆满做成功,否则的话就很难达到理想中的效果.作为教师,对这个道理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什么是备课?备课就是上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演习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内容、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板书等.通过备课要求教师具备精通教材、驾驭教材以及处理教材的能力.但是备好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如同学唱戏,那可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需要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怎样才能备好一节初中的数学课呢?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教师要研读教材.数学特级教师林俊老师从教20余年,他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总结道“研读教材应该是教师备课的核心环节”,因此,教师备课一定要认真分析、研读教材.教育学家叶圣陶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最害怕出现的情况就是教师照本宣科,尤其是数学这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更是如此.其实上过课的教师都会发现,教材中很多内容的编排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理发展的特点,有些甚至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即可适当地调整教学安排,合理重组教材.

其次,备课要掌握几个原则.一是备课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备课切忌以教师自己为中心,想着为了不冷场,有东西可讲.教师在备课时要科学地设计问题,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这样既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可激发其求知欲,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二是要结合具体内容,适当地准备教学课件及教具.这样可使教学活动更生动直观,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三是要备有所“重”,就是说要把握重点、难点.很多知识点可能一点就透,就不需花费过多的时间去准备讲解,而对于重点、难点,容易让学生产生疑惑的地方要多花点心思,想想通过何种方式才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特级教师于漪谈自己的教学经验时说:“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注意的是,难点有时并非重点,要区别对待难点与重点.如果难点就是重点内容,教学中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无论如何,哪怕花费再多的时间也要去攻破它,而且某些情况下还要“深挖”.假如难点不是重点,那就要有“度”,那就要适当停止,以免给学生造成更大的困惑.四是要备好习题.当一堂课讲完后,根据数学的特点,要让学生做习题以巩固知识.有些教师习惯性地即兴出题,这样虽然表面上看是节省了备课的时间,但是因为没有充足的考虑,往往会漏掉些重要的东西.备习题,数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选择习题,要有目的性、阶梯性、典型性,还要考虑多样性.

最后,要在课后及时反思备课中存在的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是却经常被我们忽视.有些教师认为课上完了,这次教学活动算是结束了,其实不然,在我们的标准教案后都是留有空格的,那就是用来让我们及时记录教学反馈信息的.这不仅对改进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十分重要,而且可为我们的科研保留第一手资料.在一堂课之后,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考虑我们的这节课上的成功与否,在哪些方面有所缺失,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教学方法,学生的反应等,可跟一些比较有经验的教师交流、学习,以便在下次备课的过程中进行改进.这样才算得上是一次圆满的教学活动.

其实要做到以上几点要求并非易事,它是一个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办法、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以及学生练习在内的几个因素的综合体,体系庞杂,需要教师花费足够多的心思与时间才能处理好.因此,要求教师具备这种肯为教育事业牺牲的精神,多动动脑子,多花点时间与心思在备课上.还有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就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备课与教课又经常会产生不一致的现象,这就对我们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总结,不断实践,逐渐优化备课、教课,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课习题重点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抓住习题深探索
要账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重点推荐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吓人的尖叫课
香港国民教育争议中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