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挺得住
2008-06-26招商证券策略研究小组
招商证券策略研究小组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建国以来,我国曾发生的7级以上的地震有6次(见表1)。
地震最为直接的影响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二是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三是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此外,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会引发次生灾害如火灾、水灾、瘟疫等,从而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此次汶川地震发生在南北地震带,也就是在我国经度104度左右的一个大地震带,这个大地震带包括了华北、银川附近和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的边缘。地震中心在地表10公里处,属浅表型地震,破坏性较大。但相比较于1978年的唐山大地震而言,此次地震因没有发生在人口密集居住的大城市附近,造成的伤亡人数相对较小。
“震不倒”的宏观经济
一方面,此次地震将造成我国经济生产的短期停滞。主要受灾地区四川省产值占我国GDP的4%,其中制造业生产占全国的2.5%。而省内主要受灾地区产值占比四川省22%,若包括成都,占比54%。本次震中汶川县属山区,经济规模较小,只有少量的工厂和农业生产,产值只占四川省0.3%,其他相关地区情况见表2。震感较强烈的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和湖北的GDP总量占全国的18%,但是生产基本上未受到破坏。
应该说,此次地震对我国经济与生产的短期影响非常小。同时,从上次雪灾经验看,灾后恢复生产基本上能够弥补灾时的停滞,而灾后重建往往使灾区经济获得新的增长动力。
另一方面,地震造成的重大伤亡可能会对区域劳动力供给造成影响。2007年四川外出务工2002万人,在全国居第1位。年劳务收入达1077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438.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4%。考虑到灾区有效劳动力目前多在外务工,灾后可能短期回流以支持重建,对全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评估。
总的来说,如果不计算生命损失以及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影响,以到目前的信息来看,地震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当有限。
“微伤下”的农业生产
此次地震对四川农业生产有一定的短期负面影响。由于地震灾害区域较为集中,辐射面虽广但只有震中影响较大,其余有震感地区都无大规模伤亡。因此,部分灾区农产品和食品价格短期内可能会由于水、电、交通等造成的经营短暂停滞而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其推动物价上涨的压力远弱于雪灾。对整个中国而言,此次地震灾害对全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有限,不会加剧通胀压力。
从重灾区的地理位置来看,由于其位于成都北部山区,属于非重要农业区。虽然四川是农业大省,2006年农业总产值占全国4.99%,畜牧业总产值占比9.66%,但受灾区域集中在成都以北,主要是山区,并无重要的农业生产活动。
从全国生猪供应方面来看,地震将造成轻微短暂影响。四川是全国最大的生猪生产基地,饲养生猪占全国11.6%。2007年,四川生猪出栏9911万头,同比增长5.2%;外调猪肉117万吨,同比增长22%,约占全国猪肉外销总量的1/3。虽然目前并无关于灾区的生猪受灾情况统计,但通过生猪规模养殖的区域和其受灾程度来看,预计四川地区生猪存栏受损程度不大,理由在于:
一是生猪养殖较为集中,成都、南充、资阳、达州、宜宾、凉山、绵阳、泸州等8个主产地区猪肉产量占全省总量的51%,受灾较严重的汶川、北川等地均无大规模生猪养殖;二是部分养殖户临时避难,四川省内生猪养殖较为集中的地区均有强烈震感,虽无发生大规模伤亡,但生猪养殖设施受到一定破坏,部分养殖户逃往安全地区,预计养殖活动会有所停滞,但对存栏不会发生太大影响;三是水电运输造成经营困难,从雪灾的经验来看,水电运输问题容易造成饲料企业的停滞,导致生猪饲料供应的不足,目前部分生猪外运受到一定阻碍的地区,生猪价格开始下跌,预计未来销区价格将有所上涨。
对全国而言,猪肉供应的轻微影响可能会体现在屠宰环节。由于余震不断,部分屠宰场和屠宰户的经营工作都有所停滞,但厂房设备受损程度很小,待余震消失,大多即可恢复经营。
从全国水稻种植方面来看,地震可能对其当年产量有一定影响,但对短期供应无太大影响。四川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也是我国西南、西北地区唯一的主产区。近年来,四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在全国的位次居第4位,产量居第3位。目前,四川水稻种植面积为3000多万亩,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6.5%左右,2007年大米产量占全国6.1%左右。
从短期来说,目前全国大米库存充裕,现阶段主要是吃库存的阶段,因此供应上并无影响。但全年的产量将有所受损,此次地震的影响地区广,并且余震不断,对即将来到的“三夏”大忙(夏收、夏插、夏种)有一定影响。整体考虑,四川大米总产量占全国比例有限,而全国大米供应量充足,虽然地震对当年全国产量有一定影响,但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将较小。
“坚强”的A股市场
由于地震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毁灭性伤害,往往对投资者心理造成短期冲击。然而,历史上类似灾难中的股市表现却并不一定悲观。
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均是地震的多发区。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发生在大城市带,对股市影响最大,灾害发生后一周内日经指数下跌7.5%,但之后指数企稳反弹,1个月内股指累计跌幅仅6.3%。1999年和2002年中国台湾地震发生后一周和一个月内,市场下跌幅度均不超过2%。在其他几次高震级灾害中,由于其发生地偏僻和救援行动及时到位,伤亡较少,对股市几乎没有造成负面影响,地震后一个月股指甚至小幅上扬。
最令人吃惊的是,2004年印尼地震与海啸中死亡人数达到23万之多,但雅加达综合指数在地震发生一周后反而收平,一个月内上涨了接近4%,这或许与当时国际股市环境向好有关。整体而言,这些现象表明投资者在承受了短期心理冲击之后,将转而对灾后重建、特别是加强现有建筑的抗震能力所产生的需求拉动抱有积极的预期。
通过历史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中国定能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这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意志必将感染到A股市场的投资者。
地震导致能源、电力、交通、通信局部受阻只是短期影响,即使仍可能存在余震和其他危害,中国股市应该会安然度过震灾冲击并延续反弹。而预计灾后积极、迅速开展的重建工作也将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添加新动力。电力、公路等基础设施,特别是学校、医院等公益事业单位的防震等级,预计将有实质性的提升,相关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对建材、钢铁等原材料需求将构成支撑,也对建筑、机械等行业构成利好。
编辑:邱玉琴omnicourag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