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对待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经验

2008-06-06吴早先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8年4期
关键词:读经断句标点

吴早先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块硬骨头,说到“少、慢、差、费”,文言文教学恐怕是其中的代表。怎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呢?现今有一些人认为只有恢复旧式的文言学习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古人就是学文言文啊,古人的文言文水平高啊。怎么做呢?实施“无标点”教学,一切课文先断句标点;从小培养,小学生开始读背四书五经;写作促阅读,提倡中学生用文言文写作……如此等等,复古之风盛行。

我们传统的语文教育的确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张志公先生在这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与我们今天学习文言文相关的有:注重积累,注重诵读,整体感悟;强调朗读、熟读、精读、多读,重视精读与博览相辅相成;重视学文章与学做人相结合;重视属对训练。志公先生说:“前人的经验值得重视,但完全照搬前人留下的家当还是不行的。”①他还说:“万不可无视传统,认为传统统统是无用的糟粕,又不可迷信传统,故步自封,泥古不化。”②郑国民教授也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话:“在继承传统教学法的同时,应当借鉴现代的教学理论,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要一提到文言文教学,就凭直觉认为非得用传统的方法,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同时,也不能生搬硬套现代教学理论,而轻率地抛弃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法。”③对待传统的经验,我们既不能骂杀,也不能捧杀,而应当采取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作科学的、理性的分析认识,不能把它贬得一无是处,也不能以崇拜和照搬代替鉴别和批判。

有人提倡文言文“无标点”教学, 认为“无标点”教学在文言文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古人几千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的经验。要实施“无标点”教学,必须革新教材体系,文言文教材独立成册编排,整理并革新文言文教学的知识基础;文言文教材中每篇材料均要以“断句加标点”为中心设计编排。④我们认为,标点古书绝非易事,它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吴小如先生曾说:“以一个人所费的时间、精力而论,标点一千字决不比写一篇千字文省时省力。再加上学识的功底以及对整理古籍进行应有的技术训练,则能写一千字文章的人还未必能标点一千字的古书。这笔账是一定要算的。”⑤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全部课文采用“无标点”,须先全部加上标点,然后才学习课文,这其中的难度恐怕是很大的。

学习文言文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启蒙阶段。这个阶段以增加感性认识为主,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浅显易懂而又生动活泼的文言材料。强调的是打基础,多熟读背诵基本的篇目。二是入门阶段,再增加一些背诵的材料,读通、理解,尽快熟悉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三是巩固阶段,迁移到课外文段。四是加深阶段,能对作品进行体味、鉴赏和评论。点断练习我们认为比较适合放在第三阶段进行,即在学生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大量的语料、形成了一定的文言文语感基础上进行,而不宜每学一篇文章一开始就标点断句。学习文言文,“懂”才能“会”,“会”才能“熟”,“熟”才能“透”,是循序渐进的——当然到一定程度也能产生飞跃,只有符合文言文学习的规律,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必须弄清楚这些关系:只有在大致理解的基础上多读多背,才能形成较强的文言文语感;只有形成了较强的文言文语感,才能更快更准确地标点断句;适当的标点断句练习,也反作用于语感的提高。要弄清谁先谁后、谁因谁果、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不能颠倒事实。断句的目的不是为了断句,而是为了培养和增强文言文语感。从一些实践经验来看,文言文断句练习,应当精选材料,注重趣味性、关联性,篇幅宜短,形式活泼,难度与课文相当,做到适用、适量又适度,循序渐进,由短到长,由易到难,注重培养迁移能力。

现今有一些人大力鼓吹儿童读经运动,认为让儿童读经,虽开始不能理解,但以后会终生受用。对此刘晓东教授认为:“儿童读经运动以‘填鸭‘填牛之灌输方法,让儿童死记硬背,生吞活剥古代‘经典,企望以此使儿童获取‘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劳永逸之学问,这公然悖离了儿童教育的近代观念,是走历史回头路。”⑥对南怀瑾先生对传统教育中记诵方法的推崇,退回旧式教育的主张提出了商榷。要诵读,绝对不错,但不了解其意义的死记硬背是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张寿康先生说:“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他强调诵读,这是对的,但是词义不清楚,语法也不明,即使诵读千遍,其义也是不能自见的。”⑦诵读,应是在大致知其义的基础上的读,是有感情的读,是美读,体之于心,发之于声。

还有一些人认为中学生写文言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以写促读,鼓励中学生写文言用文言,高考作文不是有多篇文言或半文言写成的满分作文吗?我们认为,偶尔让学生写写文言,作为补充辅助的练习,学生还是很有兴趣的,的确也能起到提高文言语感的作用,但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文言来写作就有些过头了,应该明白今天学文言文的目的和应当学到什么程度,应当考虑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效率的问题。正如前文提到的断句标点,作为补充辅助的练习是可以的,但如果搞扩大化,必然会复杂化,脱离实际,这不是求实、求效的做法。

我们选择文言文教法学法,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比如: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可接受性;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知识的准备;学生的态度,能否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学习内容的特点,学习内容如何合理编排等等,需要通盘考虑,不能根据一时的经验体会主观地认定某种方法就是制胜法宝,而应当遵循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和文言文学习的客观规律。

学文言文,方法是要讲的,但要讲活,不要讲死,不能固执于一端,不知变通。一种方法不可能包打天下,应当掌握多种方法,具体操作时有所取舍,有所选择。方法存胸中,关键在运用,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不能采取简单化的态度,一言以蔽之曰“无标点”、“读经”、“文言写作”。即使是最好的方法也不能乱用,不宜强调过了头,无限夸大它的作用。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方面,回头看是有必要的,走回头路是没有出息的。信奉老祖宗,更要相信现代人的智慧,“拿来”没错,但应当选择分析,不能囫囵吞枣,照单全收。借鉴西方,有个本土化、中国化的问题;借鉴老祖宗,有个现代化、科学化的问题。回归传统,不是回到传统。

————————

注释:

①②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③郑国民:《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页。

④陈隆升:《文言文“无标点”教学的现代阐释》,《语文学习》2004年第10期。

⑤袁晖、管锡华、岳方遂:《汉语标点符号流变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17页。

⑥刘晓东:《“儿童读经运动”质疑》,南京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⑦张寿康:《文言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中学语文教学》1983年第11期。

[作者通联:广东博罗中学]

猜你喜欢

读经断句标点
唐文治读经救国论的思想历程与发生机缘
标点可有可无吗
《辽史》标点辨误四则
小小标点真厉害
材料作文“读经热潮”讲评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断句” “密码”费人解(二则)
生查子
妙用标点巧断句
有趣的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