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扮靓作文
2008-06-06杨仕威
杨仕威
写作文如同穿衣,如果长时间穿一件衣服,那肯定自己讨厌,别人也讨厌。时时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这对许多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但改变应当以不破坏这个人长期形成的基本风格为前提。就写作文来说,以不影响抒写真实的自己为前提,写出的作文要想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思维方法上,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要领,那就是要善于进行思维转换。在思维转换中提升作文,这是比较实用的方法。大多数出色的作家都能够准确地描述场景,能够把常人不容易表达的内容表达得生动具体,原因之一就是这些作家和演说家都擅长转换表达。当正面不能准确表达的时候,就借助外物,尽可能地转移到其他人们熟悉容易感知的事物上来。在他们骨子里有这种转换的意识,经常性练习,转换恰如其分,就能给人带来新鲜感,文章获得生命力。
一般来说,作文思维转换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点:
一、感觉转换
无论是外部世界还是人的内心世界,给我们留下的影响无不是通过各种感觉实现的,并且各种感觉之间往往又是相通的,这就意味着感觉转换是行得通的。在描写景物、叙述场面等情况下,在调动某一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往往还不能获得真实清晰的效果时,我们就可以考虑运用感觉的转换。这种转换可以弥补单一感觉描写的不足,使场景描写、人物描写等获得完满的艺术效果,同时给人新奇感。从修辞的角度讲是通感,就是感觉上的相通。如果仅仅停留在修辞的了解上,而不知道如何实现这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效果,那么知道这个修辞知识就没有多大意义。如果当某一感觉不足以准确充分表现的时候,就应该试着转换成为另一种感觉。比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微风吹过来荷花荷叶带给人们的那种时浓时淡的清香到底怎样,只凭叙述嗅觉感受恐怕难以给人留下具体而又深刻的印象,为此作者进行感觉转换,将难以描摹的个人嗅觉感受,转换成为众人熟悉可感的听觉感受,从而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在感觉上相通时,可以将听觉转换为视觉,也可以将视觉转换为嗅觉,也可以将触觉转换为味觉等等。总之,各种感觉只要存在相通就可以进行感觉转换。
当感觉不相通的时候,是不是就不考虑转换了呢?我认为在这个时候更应该考虑感觉转换。这就是突破常规,在别人都习惯一种感受效果的时候,我应该从其他感觉角度去写。比如写春天的小草,大多会从颜色及视觉维度去写,小草是绿的。但你能够从味觉去写,当你去嗅小草、咀嚼小草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感受呢?你从这个感觉维度去写就不一般。因为不同的人味感口感是不一样的,这样语言内容就更具有新颖的个性特征。写小草还可从听觉去开掘,也还可从触觉去开掘。比较两个句子:(1)我至今还记得家乡那美丽如画的清晨。(2)我至今还记得家乡那凉丝丝的静谧的清晨。人们都习惯从视觉上捕捉对象,而往往忽略其他感觉,比如听觉、嗅觉等。第二句就能突破常态,转视觉感受为触觉和听觉感受,给人能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二、状态转换
状态转换的前提是叙述者要具有比较丰富的想象空间。对象是以常规状态存在还是以一种非常规状态存在,这要看叙述者的叙述心态。有的在常态下看对象,看到的是对象的常态;有的在非常态看对象,看到的对象是非常态。对象有时是静态的,有时是动态的;有时是平面的,有时是立体的等。这些状态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转换之后并且一般都会获得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常人看到的花是一般状态下呈现出的相对静止状态,很少注意到它的开花动态。朱自清先生描写荷花的语言获得极强的生命力就在于他抓住了花开的动态过程,“羞涩地打着朵儿”实际就是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缓缓开花的过程。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泻在叶子和花上”这一句,月光给人基本是静态感受,朱自清先生却从动态入手,借助流水突破常态,转静态为动态。再如泰戈尔《花的学校》中“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狂欢地跳着舞。”也同样是动态地表现花开的过程。
除此之外,在艺术表现上,还可以将动态定格为静态。这就像电影原理一样,先把动态表演拍成一个个静态的画面,然后再利用视觉差将一个个镜头连续播放,从而转化为动态的电影效果。这让许多作家也学会运用这种拍摄电影截取镜头的手法进行场景的描写。他们常常是分解各种动作,定格精彩瞬间。比如,“方才少女看见少年经过门口,顾不及整理一下头发就飞跑出来,头发蓬乱得像是刚摘下游泳帽似的。少女一直为这乱发耿耿于怀,可是在男子面前拢拢两鬓的短发修饰一下也觉得害羞。少年也觉得,如果对她说声‘拢拢头发吧都会羞辱少女的。”(《川端康成小说经典》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叶渭渠译。)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就很好地控制了叙述速度,使小说里的时间与生活时间不对应。作者在叙述少年进来时,少女的动作是迅速的;而少女在少年面前羞涩的刹那,却善于延长或定格画面,使描写显得细腻而悠长。
再就是,在常人眼里,好多事物有时都是平面状态的。如果叙述者尽量去展现其立体状态,可能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比如,(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荷塘月色》)作者有意识扩大视觉空间,把“荷花”放到不同空间去想象,再从平面走向立体化,还不断转换思维,获得更加广阔充实的想象空间。再如,“朱阿手中的猎枪又跳起了塔兰拉舞。”“听了这话,年纪已经不轻、但还没结婚的、腼腆的朱阿羞得满脸通红,手中的猎枪像烤肉的铁叉一样在眼前转动起来。”(卡尔维诺《牲畜林》)作者有意夸大或缩小动作状态,很好地达到调侃的表达效果,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
三、视角转换
视角就是角度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叙述与描写,或者从某一独特视角去叙述与描写往往会获得新奇的艺术效果。比如雕塑“马踏飞燕”,为表现奔马之快,以马踏一只飞燕,燕回首惊视的画面来表现。从飞燕的角度极力表现奔马的动势,并将其凝固在一个静止的空间里,奔马获得完美的空间感。雕塑如此,写作同样如此,叙述视角与描写视角的转换既可以运用在一句话中也可以运用在整篇文章中。
为了表现某些细节,转换叙述视角是不错的选择。这实际上就是站在哪个角度说话的事情。比如小说《山羊兹拉特》有这样的句子:“它(兹拉特)舔着阿隆的手,摇晃着它下巴上那小撮白胡子。兹拉特对主人充满信任。它知道,主人每天喂它,从不伤害它。”“它用疑问的目光,似乎在问:‘你要把我带到哪儿去?但过了一会儿,它好像又想通了:一头山羊绝不应该提什么问题。”在这里,作者辛格赋予山羊思维的能力,其实作者是把山羊的无思维状态有意转换为人的能思维状态。换一个角度观察与思考问题,可能“柳暗花明又有村”。换一个角度去叙述或者描写,或许这种叙述与描写更具真实感。泰戈尔《花的学校》中写道:“妈妈,我真的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散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壁角的。”作者不再从花的角度写花的盛开状态,而是以小孩的视角写花的生活状态。“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我”的生活状态就是花的生活状态,花的生活状态就是我的生活状态。我的生活就是花一样的生活。
许多成功的写作者都比较擅长突破常规视角而从另一视角去表现生活。有的以动物或植物的视角观察思考世界,这种叙述视角往往能使作品获得生活的绝对真实。比如,有人就以老黄牛的视角来表现人性的丑恶。因为有一种人是不会把一头老黄牛当作会观察会思考的动物的,他无视老黄牛的存在当着老黄牛的面干尽了罪恶勾当,老黄牛见证了这个人的一切罪恶并将之昭示于众。在视角转换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要数著名作家方方的《风景》。这篇小说变活人为一个夭折的人来讲故事,用人的灵魂说话,读完余味未尽。在写作过程中,如果能够把自己的思想观点交给自己作品的主人去说,要比直接抒情好得多。或者站在对象的角度去写,这些都是视角转换的有效方法。
四、时空转换
时空转换,这也是叙述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转换方式。故事中时空转换能够有效避免情节单线发展,平面展开。最突出的是古典小说中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故事总是在两个或多个场面内或是两个或多个时间段内展开,叙述者叙述时不断转换时间和空间,使故事交错跌宕发展。现代的视频录像制作更是注意到这种时空转换。这种时空转换值得写作者借鉴,有利于初学写作的人掌握这种转换技术。在教学中,我们给学生播放了某一歌星的演唱会录像片段。我们发现录像镜头经常性在演员与观众之间交替转换;对演员而言,有时有短镜头有时有长镜头;对观众而言,有时进行人物特写,有时抓住的是整个演出场面。这种多视角全方位的展示就让人感受到整个演出场面的热烈与火爆。
在固定的一个时间内或一个空间内写一个人往往是人物形象不丰满;在固定的一个时间内或一个空间内叙述一件事情往往主题不突出。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事情前后都是有关联的。转换时间与转换空间是表现“圆形人物”叙述“真实事件”的得力方法之一,为此,许多优秀的作家总在这方面下功夫。比如,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写“娜塔莎”就是不断转换时空、在不同场景中丰富人物形象:娜塔莎在第一次参加一位要人家举办的大型舞会前准备过程表现出兴奋、激动与焦急的心情,然后是娜塔莎在盛大舞会上的心理以及与安德来公爵相遇,还有就是娜塔莎受美男子阿那托尔的诱惑而背叛安德来的心理状态。要表现一个性格多面的人物,在长篇小说里,肯定是要把人物放在不同时空内。再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活在贾府众人心中,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与不同人物交往中行为表现大多是不一样的。这是作者为表现人物个性特征有意为之。
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指导学生要善于截取一个个生活横断面,用生活的横截面来写某一人物或表现某一主题,这也是可行的叙述方式。围绕一个主题,有的从不同角度选择多个场面,有的组合多天日记,有的写成多幕剧。这样不仅在形式上有突破,而且会使内容更充实更真实。
思维转换是一种写作基础训练活动,在操作过程中我们还是要注意几个基本问题。
一、思维转换的前提是联想
联想是转换的前提,在联想的基础上,通过思维转换来结构一篇文章;转换则是联想的实现。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往往都是积极主动运用联想的,并能看对象而说话。著名的意识流作家普鲁斯特创作《追忆似水年华》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回忆与联想的过程。他是一个多病的人,年纪轻轻就没有了元气,几乎什么也不能做,甚至连出家门逛街也会伤风感冒。在创作过程中,如果他没有素材可写了,他就坐着马车出来,拨开一点蒙布,向外看看就行了,然后回去再写作。他大多都是通过回忆与联想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生活世界,他一边一点点创造这个生活世界,一边就生活在自己创造的这个世界里。
事物与事物之间有的存在相似性,有的存在相关性,相似与相关就使事物之间取得联系。联想则是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激活元素。比如,“秋天到了,枫叶红了。”可以由“红”联想到“火”、“血”,还可以联想到“红旗”、“太阳”等,可以联想到人的酒醉等。
但同时应该意识到这种联系必须是恰当而又合语言环境的、是合乎情理的。上例子中由枫叶的“红”联想到“火”“血”等都是比较合乎语言环境的,但如果联想到的是“红眼病”、“猴子屁股”就显得有些不妥当了。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恰当的联想很重要。
二、思维转换是综合性表现
就某对象而言,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维转换,却很难只是从某一方面进行思维转换。一个成熟的写作者往往能自觉地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思维转换,这也就说明一个成熟的写作者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充分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能够快速地多维度地进行思维转换。在这一点上,成熟的写作者的转换达到了自动化的状态,无须自我暗示或外界干预。这是长期训练的结果,思维转换需要较长时间来强化这种训练,一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写作效果。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写作主体要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细腻的情感状态。对于写作还不成熟的人来说,这种思维转换训练是必需的。
三、在转换中有思维的跨度与连贯性的区别
思维转换是一个过程,有“渐转”和“突转”或者说是“近转”和“远转”之分。渐转被认为就是近转,突转就是远转。渐转是同一类型下的转换,而“突转”是省略中间过渡性思维,直接实现不同类型间的转换。比如,由“枫叶红”转到“枫叶红得像火”,再转到“红得像喝醉了酒”,这些都是视觉上的“近转”,思维是连贯的;但由“枫叶红”直接转到“枫叶高高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它醉了”,省略了“像喝醉了酒”这一过渡性思维,直接由状态转换为动作过程,这就是“远转”或者说是“突转”,思维是跳跃性的。我们很难说明白哪一种转换效果更好些,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转换会大大增强文章的个性特征。正是这种“渐转”与“突转”才使文章张弛有度,开合自如。
只要有意识地训练这种写作思维,并主动地加以运用,我们的写作能力就会有更大的提升。
[作者通联:浙江青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