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勇:御风之道

2008-06-04钟岷源

南风窗 2008年8期
关键词:风神东风

钟岷源

在业界打拼了20余年之后,任勇终于可以说出对未来的打算:在自己做得很成功的时候选择退休,然后开着车到处旅行。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任勇迄今已在东风汽车服务了20多年。与通用cEo瓦格纳相似,两人都是业界为数不多的财务出身的高管。

打造风神

任勇的童年在湖北十堰度过。在这个中国特有的汽车城里,任勇对“东风”的感情与生俱来。1981年,他从学校毕业之后,分配回东风总部财务处工作,在这家庞大国企里,为人中规中矩,业务认认真真的任勇,5年后,升任科长。

这种没有风险“让你慢慢熬”的日子在1993年发生了变化。深山里的东风汽车,急切地想在开放前沿的广东有所作为,计划在广东建立整车生产基地。1992年,东风在深圳成立了南方事业部,派出周文杰担任总经理。次年,任勇走出十堰,被委任南方事业部总会计师、东风车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从1993年到1999年,尽管南方事业部在开拓新业务方面有所起色,但远离总部,业绩并不突出。因此,这个作为东风改革试验性质的“事业部”在东风体系里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那些年,任勇的方向模糊,常有失落之感。

但在1997年,一个练兵的机会到了。任勇接管了南方事业部下属一家亏损公司——东风置业公司,第二年,公司赢利千万,任勇的财务专长开始“显山露水”。

在当时众多企业资金紧张、三角债严重的逆境下。任勇整合了汽车产销的供应链,凭借企业信誉,通过银行开具“远期信用证”,用一笔远期还款的资金,做成了进口化工原料、帘子布、轮胎、汽车销售4笔生意。之后,任勇不断向上游扩展业务,使得公司连年赢利。

2000年3月,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任勇担任总经理。这家公司的创办之因,要追溯到1999年。

1999年8月下旬,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前往东风集团调研大型国企的“债转股”问题,其间,他给东风现场办公,做了两件实事:一是下达该厂2万辆的军车采购计划;二是批准一个2.0排量的轿车生产目录。

当时,东风总部身陷困境,无暇顾及远在广东的南方事业部,事业部数千人不知路在何方,这些利弊并存的因素反而给了周文杰、任勇他们“放手一搏”的机会。然而,当时的“广州风神”是一个没有资金、没有产品、没有生产基地、没有品牌的项目,谁也不知道结局将会怎样。“反正是豁出去干一把,也没有想那么多。”任勇回忆当年,言语平静。

那时,东风对风神的支持,一是划拨资金2300万,二是把2.0L的轿车目录给风神使用。当时一个整车项目动辄耗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2300万真是杯水车薪。

以东风置业优良运作取得的信用,风神获得了部分贷款,注册资金凑到了1.3亿元。也在此时,总部在台湾、日产公司占25%股份的台湾裕隆汽车股份公司对中国大陆的汽车市场关注已久。任勇获此信息,即与对方接洽,双方一拍即合。对任勇而言,直接引进裕隆的人才、研发、营销、供应商网络等,不仅弥补了当时风神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还促使裕隆掏出上亿现金用于生产和开发。而此举亦为日后东风与日产的合作搭桥铺路。

产品方面,周文杰和任勇依据当时的市场状况,决定引入2.0L排量的中档轿车,借助裕隆的关系,与日产签定二代蓝鸟的转让协议。生产基地方面,任勇盘活了隶属于公安部的广州京安云豹公司,双方同意委托加工。

让任勇“背水一战”的风神公司,在挂牌成立的次月,首辆新车下线,当年产车2000辆,赢利5000万,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生产,当年销售,当年赢利”的业迹。

次年,风神又以产销同比分别增长532%和680%,净利上亿的业绩再次令同行瞩目;2002年,连续10个月成为2.0L以上中高档轿车单月销售冠军。短短3年间,任勇领导的风神公司的总资产从1.3亿元飙升到70亿元,增长近40倍,累计利润超过45亿元。排居全行业利润第六,连续3年占东风当年利润近一半,成为东风最重要的财源。

了解风神发展的人还都知道,公司资产的剧增,也源于周文杰、任勇主导的对云豹的重组。

当风神与云豹合作到第二个年头,任勇提出了对该公司的重组计划。当时,云豹公司已经身陷债务的海洋,公司对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银行、海关、税务、供应商、地方政府以及员工工资等欠债高达20多亿,已是资不抵债,走到破产边缘。但任勇看中的是这家公司的土地、厂房和四大工艺齐全的生产能力。为此,他们成立了重组小组,与几百个债权人进行艰难细致的一对一谈判,扎实的财务知识在关键时刻帮助了任勇,各方于2002年4月在广州芙蓉镇召开了一场“债权人和解大会”。

最后,风神承担了6亿多的债务,但却赢回了云豹公司近30亿的资产。

重组的“炼狱”

为东风与日产合资牵线的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

那是2001年7月,吴邦国在北京接见日产全球CEO卡洛斯·戈恩时,表示希望日产进来,对东风进行重组,帮助中国大型国企走出困境。他同时交待在场的时任东风集团总经理,现为武汉市委书记的苗圩要“多沟通,多配合”。

两年之后,由苗圩和戈恩共同主导,东风和日产分别以50:50的股权比例,成立了合资企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是次跨国重组涉及近10万人、注册资本167亿人民币。

在中国的车界,尽管合资合作的道路已经走了20多年,但同以往业内盛行的通过子公司合资以点带面的企业变革模式不同,东风的重组进行的是从上至下的升级换代。日产与东风的合作,看中的并非东风卡车而是乘用车这块市场,即任勇麾下的“风神”。双方全面合资,风神汽车更名为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任勇从“风神”总经理转为这家合资公司的副总经理,总经理是日产派出的吉田卫。

然而,尽管双方就经营目标达成了_一致,但彼此都力图沿袭各自以往的成功模式。而50:50的股权比例意味着双方都拥有同等的决策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使得双方势均力敌,互不相让。

首当其冲的是人员安排问题。也许是日产方面太急于进入中国市场,日方派出吉田卫担任东风日产总经理的同时,对采购、售后服务、市场推广等部门的正职也由日方强势派驻。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中文并不很流畅,对中国的汽车生产和汽车市场也不甚熟悉。本来,中方在市场营销上有优势,却让中方的总经理去管生产;日方在研发、生产上有优势,却让日方的总经理去管营销,最终不仅无法实现优势互补,反而将各自的长处抹杀殆尽。

这种情况的结果是,东风日产决策缓慢,中日双方各为其主,不以合资公司利益为重,彼此不信任。合资后的业绩比风神还要差许多,“同一件事情需要在不同的会议上向不同的人解释,根本无法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在2004年,我们遭遇了一个寒冬。”任勇告知记者,“这年,东风日产的产销量同比下降

了10%,一举跌出了乘用车市场份额‘十强的行列,2.6%的市场份额甚至逊于本土车奇瑞的3.7%。”

同年10月14日,任勇做了他称之为“有生以来最痛苦的一次报告”——东风日产停产一个半月。表面上,任勇把停产的原因归结为行业的低迷,但实际上,他心里非常清楚,最重要的问题不在外部,而在内部。

正是东风日产在那一年对市场迟缓的应变,把自己逼到了死角。“现在看来,合资不是简单的法律上的框架规定,企业文化才是需要整合的重点所在。任何一方的消极应对,都是对合资企业资源的严重浪费,失去一方积极因素的企业是不可能优秀的。”任勇说。

在一次公司高层的会议上,他很有感触地给大家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上帝对牧师说,我带你去看看天堂和地狱,在第一个房子里看到很多人围着一个大锅子在吃肉汤,每个人都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因为勺子长无法吃到自己的嘴里,所以大家都忍着饥饿过得很辛苦。但是在另外一个房子里,也是同样的锅子和勺子,但是人人都过得很快乐,因为他们互相在帮忙。上帝说,你看第二个房间的人都乐于合作,用汤勺去喂对方,那么天堂和地狱就是这样的差别。“这个故事很简单,但是哲理很深,好的合作就是天堂,反之就是地狱。”任勇有的放矢。

2004年底,东风日产领导层开始正视中日双方存在的差异。10月,公司内部进行调研,中方调查范围包括全体高管人员、部分员工代表等各类人员共240人,日方包括全体派驻人员。

2005年1月,20多名高层集中在东莞一个度假村里召开了一次封闭式会议,集中讨论中日双方的融合问题。会上,任勇提出从高层开始,不要再分中方日方了'不要从文化背景的角度谈问题,要就问题谈问题,如果东风日产失败了,一切都无从谈起。在一天半的会议里,中日双方推心置腹,站在各自的角度反思了一年多的合作经历和遇到的问题。

会议还接受了任勇的提议,尽快出台一部“东风日产基本法”,以构建员工的共同价值观。此后,公司成立了“东风日产行动纲领”编写事务局,开始进行“行动纲领”的编写。而这个纲领最大的意义是在制定的过程中,中日双方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最终达成一致。

信任关系建立了,双方开始了心平气和的交流。“从那以后,大家可以敞开地争论,所以我们经常利用节假日开课题发掘会。”任勇说。

这种变化最终表现在市场,2004年还苦苦挣扎的东风日产在当年的12月和2005年1月迎来了转机,单月的销量连续突破历史纪录,此后两年,销量连年翻番。

营销风暴

2004年8月时,东风日产的库存积压达到2万多辆,车子都快堆到厂外了。一日,吉田卫与任勇交谈,“前几年,风神g运作良好,当时你们在市场方面是怎么一种做法啊,为什么现在这么糟。你能不能出些好的点子呢。”

此时的任勇还是分管生产而非销售,但吉田卫给他任务之后,经任勇主导,东风日产与央视在10天之内策划了一台《同一首歌》节目,耗资数百万,门票全部送出。参与现场的数千名员工每人订做一件印有“蓝鸟”车的大红T恤衫。这台节目在央视重播了12次,创下《同一首歌》的纪录,而员工也觉得,从这次活动开始,风神往日的速度又回来了。

之后,东风日产重新正视任勇的营销天赋,他的权限再次发生变化,从主管生产制造回归市场营销。

2006年2月,任勇再次借力央视,制造了一个噱头,通过二套的《绝对挑战》栏目,为东风日产招聘一名年薪百万的营销总监。

在持续半年的活动中,每一场《绝对挑战》,选手要完成的任务与东风日产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观众现场参与和打折购车相结合,东风日产的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理念始终贯穿其中,提高了消费者对于东风日产的认知度。加上节目的目标受众多是高学历、高收入的精英阶层,与东风日产的潜在客户相吻合,所以传播效果远远好于简单的广告投放。

当百万年薪尘埃落定的那一刻,东风日产也掀开了新车“轩逸”的面纱,29岁的葆旭东接过任勇颁发的营销总监的聘书,这个职场真人秀节目落下帷幕,最终成就了当年“中国汽车业最经典的营销案例之一”。

毫无疑问,“百万年薪聘总监”活动对促进东风日产完成2006年销售任务功不可没,是年他们圆满完成20万辆的销售任务,再次跻身轿车企业销售“十强”。

事后,任勇总结这两个营销案例时,强调说他们营销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品牌和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的品位。

针对于中国车市的特点,任勇为东风日产制定了“永远领先半步”的营销策略。全球汽车行业有一个共识:“销售看丰田,技术看日产,延续了日产“技术至上”理念的东风日产保持了“技术领先”的特色,可要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东风日产必须“领先半步”。

任勇说:“领先一步不行,不领先更不行,只有领先半步才是最适合中国市场的。世界上没有哪个市场像中国市场这么活跃,这么变化多端,市场成长非常迅速,产品档次差别又很大,同时又是个消费者不很成熟的市场,很多人买车还不是十分理性,因而市场的不确定性很强,商品的变化,价格的变化,比一般成熟市场要复杂得多。要在市场上取得优势,势必要超前于市场,但是同时又不能太超前,如果超前太多,市场不成熟,商家就要为培育市场付出太大的代价,神龙是国内第一个推出两厢车的,可是因为认知上的差异,当时的消费者质疑说‘两厢车叫车吗?所以市场推广很辛苦。而等到市场成熟的时候,果实不可能一人独享,而是大家一起分吃。如果等待市场已经成熟再进人的话,就已经失去了市场的先机。”

任勇的营销经略,还在于关注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对经销商要多讲“拜托”。这话--引起人们对厂家和经销商在市场流通中的地位重新进行审视。

在厂家面前,经销商似乎一直处在弱势。市场形势好的时候,得求着厂家批4s店,托人、送礼还不见得有成效;批下4s店,还得继续求着厂家多发些畅销车。车市低迷的时候,经销商就变成了厂家的“蓄水池”,厂家一有销售压力,就往这里排水。赶上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经销商资金周转不开,只好私自出台优惠让利措施以加快资金回笼,厂家却发起成立了“价格联盟”,什么罚款、减少年终返利、停止供货或仅供滞销车……种种处罚措施,一招比一招狠。

“但随着市场发育的成熟,作为汽车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销售、服务终端的竞争力,越来越成为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企业与经销商更应该是一对‘义结金兰的兄弟。”福州华瑞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宝玉说。

现在,东风日产已将一级销售网络发展到300家,基本满足50万辆年销售能力的布局,今年,他们加速向二三线城市扩展二级网络,并选定福州、苏州和西安作为探索新营销模式的试点城市。

晒晒太阳,发发呆

事实上,在业界和媒体的眼中,理着平头的中年汉子任勇,给人的印象总是亲近和蔼、说话不紧不慢,谈笑间,眼睛微微眯着。从“风神”到“东风日产”,任勇说,“自己变得更扎实了”。也许正是合资公司复杂的管理层及其资本的背景,任勇更需谨慎地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把“和谐”置于企业文化的首位,“扎扎实实”已经成为他做事和思维的方式。

“管理者的风格各有不同。有的人喜欢依赖自己的权威来提高执行力。但我不是这样。权威的形成是靠自己的判断力,正确的判断力给企业带来了帮助,自然就会有权威。领导,就要先领而后导。要信任和帮助下属,而不靠强势压人。”

4年前经任勇面试后,进入公司担任市场部部长助理的杨嵩深切地感受到任勇的“知遇之恩”。那时,杨嵩在宝洁公司担当市场主管,被猎头公司力荐给东风日产后,杨嵩在主观上并不想服务日资企业,遂谢绝。猎头老总对他几经游说,并说与对方约了面试时间,就给个面子去“应付”一回吧。

这场面试由任勇主阵,让杨嵩奇怪的是,一见面,任勇与他谈的并非业务问题,而是家长里短,聊了十几分钟后,任就单刀直入,“来我们公司吧,有你的用武之地。”这结果,完全在杨嵩的意料之外,原以为东风日产那么大的合资企业,情况复杂,做个决定需经繁琐的流程,殊不知任勇当场拍板,并且话语真诚。

加盟任勇旗下杨嵩很快升任为部长,他用业绩回报任勇的信任和栽培,东风日产的年销量从2004年的5万辆增至2007年的近28万辆,这当中,杨嵩主管的市场部尽心尽责,功不可没。

应该说,这是任勇所期待的,也是他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他曾说,“我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跟自己做事的人。我要努力创造一个平台,让我的员工可以得到提升,将来能有更广阔的空间来施展他们的才华。”

但在很多的时候,任勇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外人并不知晓。譬如风神重组云豹,事先没有先例,而出于与日产合资的需要,那是一场输不起的“赌博”。尽管东风集团党委会通过了重组方案,但谁也不敢保证结果如何。任勇在承受这个内部压力的同时,还要扛着如何厘清几百名债权人几十亿的债务风险。风神与日产合资前后的变化,同样让任勇的内心“微妙”,合资前,他是风神的老总,合资后,成了副总,分管生产,“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却不能自己作主了”。2004年,面临企业合资后的碰撞摩擦,国内车市寒冬低迷,东风日产何去何从,身为团队领头人之一,他身负重荷。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任勇脸上也看不出焦虑。“我觉得这是他个人性格很突出甚至是很男人的一面,他做事有气魄,而且专业和敬业。”杨嵩毫不掩饰自己的崇敬之情。

“对于日方而言,任总无疑是很好的拍档。”他的前任秘书黄杰说。

2007年7月,东风日产对运行了两年的矩阵式架构进行重大调整。任勇被提升为公司副总裁,成为东风日产的中方负责人。在2007年年底,东风集团派出一个考察团,对集团派驻东风日产各部门的包括任勇在内的13名派驻员进行问卷测评,全体中方员工以无记名形式书面评议派驻员,任勇被称“员工的精神领袖,公司的业务核心”。

“你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

“给家人带来快乐。”

自从风神的总部从深圳搬迁广州之后,任勇的家仍在深圳,长年累月往返于大江南北,一年四季,他与家人见不了几面。今年,为了照顾正在上高中的女儿,原在一家大企业担任财务副总监的妻子只好辞掉了工作,在家当起了全职太太。想起妻儿,任勇心里时有负疚,故此,常与家人同乐,就成了他心中的期盼。

“对未来有何打算?”

“在自己做得很成功的时候选择退休,然后开着车到处旅行。”

“你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晒晒太阳,发发呆。对我来说,那是一种奢侈和享受啊。”

猜你喜欢

风神东风
艺高人胆大的风神翼龙
东风风神全新奕炫马赫版
东风Honda全新XR-V
艺高人胆大的风神翼龙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东风Honda第十一代思域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肩负重任 东风标致新一代508L
风神的礼物
关于东风四号要不要取消的一场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