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蜜蜂教授缪晓青

2008-06-04科技人生

走近科学 2008年6期
关键词:蜜蜂

科技人生

一次车祸让他的双腿几乎瘫痪

一瓶奇妙的液体让他有了意外收获

三十年与蜜蜂打交道,他不断地挑战自己的人生梦想

一场车祸,一份没有疗效的秘方,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

福建农林大学1999年创办了一所蜂疗医院。它是我国第一家省级蜂疗专科医院,缪晓青教授是这家医院的创建人。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以为,蜂疗医院是专门给蜜蜂治病的地方。而实际上,它是一所地地道道的给人治病的医院(图1)。但与其他医院有所不同,这所医院只使用缪晓青教授发明的一种特别的消炎药水。

(1) 缪晓青用他独创的蜂毒液为中国女排队长冯坤治伤

一位农林大学的教授,一个研究蜜蜂30年的专家,缪晓青是怎么与发明新药、创建医院这些专业之外的闲事搅和在一起的呢?这还要从十多年前的一场车祸说起……

1992年2月3日傍晚时分,缪晓青骑着摩托车,像往常一样驶上了回家的路。在毫无准备的状态下,缪晓青结结实实地摔在了马路上。

缪晓青(福建农林大学蜂学院院长):以前回家都比较顺的没想到那天路边横了一根铁棍。摔在地上就站不起来了。 那个时候感觉到整个下半身都没有知觉了。

缪晓青被诊断为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于这种病医院还没有稳妥的治疗方法,缪晓青只好把康复的希望寄托在传统的中草药治疗上。缪晓青的祖上是闽东一带有名的中医,留传下来一些颇有疗效的中药方剂。缪晓青的父母得知儿子摔伤的消息后,怀揣秘方连夜从福安赶到福州,亲自为儿子配药煎药。

缪晓青:一开始我还有信心我家的祖传秘方治疗外伤还是很有效的。我父亲把一切都放下来给我熬祖传秘方的药,我吃了20多天。后来看到那个中药一闻到那个气味就受不了。

原来觉得这个秘方挺好的,治了很多腰腿疼痛什么的,效果都非常好。结果这一次不灵了,没有效果。大小便都要靠其他人来帮我塞便盆真的很悲观,才刚刚30岁出头,我想这一辈子可能完了。

瘫痪在床的20天里,有一瓶液体成了唯一能让缪晓青暂时忘掉伤痛的东西,那是他摔伤前在家里做实验用的蜂毒样品,还没来得及送回实验室。于是,躺在病床上的缪晓青,就用继续观察蜂毒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一天,一个奇特的想法突然冒了出来。

缪晓青:躺在床上,手能动脚不能动,思想还是活跃的。一天突发奇想:这个药能不能把蜂毒加进去,也许能够使这个药性更加增强?

趁父母放松监督的时候,缪晓青把一碗实在不想吃的汤药倒进了蜂毒样品瓶子里。

缪晓青:它竟然没有沉淀,也没有失活。我们搞生物的都知道,蛋白质只要没有变性,就不会有失活。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当时觉得奇怪。

缪晓青使劲地摇动着瓶子,希望能从中发现点什么……可是,他什么也没发现,反倒是因为躺着摇动瓶子,一些液体流溅到了手上。

缪晓青:溅到手上的液体感觉热乎乎的, 我无意中蹭到腰部。因为腰酸痛的人,他会不自觉去摸腰部。

手上的液体抹到腰部后,僵硬的肌肉顿时感到了一丝轻松,缪晓青索性又多涂了一些到受伤的部位。那一夜,缪晓青第一次安安稳稳地睡着了。

缪晓青:第二天我就开始想,为什么会这样?肯定是这个液体的作用。我就想用这个药来做实验,在自己身上做实验。

内服的药汤变成了外用的药水,之后缪晓青就用这种蜂毒药液在自己的腰部涂涂抹抹,12天之后他居然可以自己下地行走了。全家人都觉得很是神奇。

一分之差,一个不喜欢的专业,一条开拓了全新领域的人生路

这个意外的收获,让研究蜂毒的缪晓青有了更大胆的想法:用蜂毒制药,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其实人类利用蜂毒治疗疾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不论在欧洲还是亚洲,蜜蜂蜇刺都一直被人们利用治疗疾病,疗效还非常显著(图2)。但是蜇过人之后的蜜蜂会失去毒囊和蜂针,很快死掉。即使现代社会,人们获取蜂毒的方法,也还是把蜜蜂的毒囊整个取下来(图3),制成干粉,然后再分类提取。不仅工艺非常复杂,而且依然要面对伤害蜜蜂生命这样残酷的现实。但是,对于缪晓青来说,要获得蜂毒却并不需要杀死任何一只蜜蜂,因为他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发明了一种电子取毒器。

(2)利用蜜蜂蜇刺治疗疾病

(3)人工取蜂毒对蜜蜂伤害太大

他找了一种膜,间歇地加上电压,这个薄膜很薄很薄,蜜蜂蜇刺进去后,蜇针很容易拔出来。这样,不但蜂蜜不会因此而死去,还能把杂质隔离在薄膜上,把很纯净的蜂毒留在薄膜底下的玻璃板上面(图4)。

(4) 用电子取毒仪器提取蜂毒

这个看起来并不复杂的取毒仪器非常有效,正是这个电子仪器让大家注意到,缪晓青原来是个有着许多奇思妙想的人。

缪晓青15岁那年,为了缓解母亲关节炎的疼痛,用牛皮纸、旧电表里的电阻丝和二极管做了一条简易的电热毯。后来他们家专门办起了制作电热毯的工厂。还是在那个时候,缪晓青把小灯泡、瓶子盖儿、艾草、杀虫剂组装在一起,小灯泡发出的微弱热量,让艾草和杀虫剂的味道散发出来,达到驱除蚊虫的目的,后来一个日本客商把他的小装置带回日本,按照他的思路,开发出了今天的电蚊香。

这样一个像小发明家一样的男孩,在旁人眼里有着太多总是无法实现的梦想,他却一件件地都把它们变成了现实。而他的这些梦想,都起源于中学时期对无线电的浓厚兴趣。

然而命运仿佛和他开了个玩笑,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一心想学无线电专业的缪晓青,却接到了福建农业学院养蜂专业的入学通知书。

缪晓青:我当时考了389分,390分是重点线,我只差了一分,结果怎么也没有想到,落到农学院来念蜂学养蜂专业。

缪晓青极不情愿地走进了农学院。可让缪晓青没想到的是,他对于无线电的爱好,却得到了大学一位老师的支持。

这位被孩子们昵称为蜜蜂爷爷,今年85岁的龚一飞教授,是蜂学专业的创始人,当年就是他,在得知缪晓青爱好无线电的情况后,一直支持缪晓青把电子技术引入蜂学领域。

龚一飞:总觉得这个学生、青年人有超出我们老师这一辈的特点,我们不具备这个能力和特点,如果培养他,可能会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他想买什么,买仪器,买材料,给他,钱也不多。但是在那个时候别人一块钱都拿不到,他可以拿30块,50块,就这样。

大学二年级时,缪晓青研制出了一个与蜜蜂有关的新仪器,那就是电子取毒器。让缪晓青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仪器竟然改变了他半生的命运。

缪晓青大学毕业后,被留在福建农学院任教,他把学生时期发明的电子取毒器进行了理论整理,于1983年发表在农学院学报上。

缪晓青:论文登出来没多久就被日本人全文翻译成英文,又被美国人引为美国农业文件、最新的新技术成果,公布在世界上。很多人就来向我要买这个取毒器, 1985年以后,多的时候一天有上百封信。

来自社会上的强烈需求,激发了缪晓青要大干一场的信心,从1985年起,缪晓青又花费了4年的时间,对这个实验型取毒器进行产业化开发。

不久,一个缪晓青从来都有没考虑过的问题突然出现了。许多购买了取毒器的人、要求学校负责收购那些用取毒器采到的蜂毒。

当时国内收购蜂毒的价格是每克30多元人民币,若要全部收下蜂农们送来的几十公斤蜂毒,无疑需要一大笔资金。曾经支持缪晓青开发取毒器的蜂学系已经没有钱再支持他收购蜂毒了,缪晓青便打起了自家企业的主意 。

缪晓青上中学时发明了电热毯,上大学后又发明了家用微型鼓风机,缪晓青的父亲利用儿子的这两项发明,办起了家庭电器厂,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为了让父亲拿出大笔的资金去帮助收购蜂毒,缪晓青还是费了一番脑筋。他告诉父亲当时国际上的蜂毒价格已经每克一百多块美金了。收购完了可以卖给国外。

父亲接受了儿子的“利诱”,从自己的企业里拿出100多万元收购蜂毒。其实缪晓青心里很清楚,当时蜂毒的实际需求量还很小,他们收上来的蜂毒根本不可能卖到国外去。

缪晓青:家里的企业没有资金流动了;学院里面也不敢卖取毒器了,大家都埋怨我。那个时候开始就逼着我必须要去研究这个蜂毒的开发与应用。

事实上,各国的科学家们一直没有停止对蜂毒应用的探索。在欧洲,蜂毒已经被制成针剂、片剂用在人类的医疗上,但是在我国,这样的应用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于是,1991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缪晓青整天整天地呆在实验室里,寻找着应用蜂毒的途径(图5)。

(5)苦苦找寻蜂毒应用的新途径

缪晓青:整天,吃饭都在想这个问题:怎么纯化,怎么样应用,怎么样做,查遍了各种资料,用各种自己的方法去试探。1992年初,我一边开摩托车一边还在想这个东西,不小心就出了车祸。

就在那次车祸之后,缪晓青异想天开地把蜂毒与汤药混合在一起,竟然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外用消炎药,用这种药水,缪晓青治好了自己瘫痪的双腿,也为蜂毒的应用找到了一条新路。

缪晓青:我这一生所做的事情最早都是被人家所笑话的,刚开始人家都不信任。大学毕业的时候,同班同学就问我,你将来要做什么,我说我要建一流的实验室。全班同学笑起来,因为我们养蜂当时条件非常差,不可能有什么一流的实验室。但是没过两三年他们回到学校一看,我已经有了最好的实验室。

缪晓青不仅仅建立了一流的实验室,他还实现了很多在别人眼里是不可能的梦想。在福州市妙峰山下,一座很漂亮的建筑,一个制药厂的厂房,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缪晓青是这家科技企业的董事长。

缪晓青:我当时要搞药厂,很多人,不单单我的同学,所有认识我的人,包括老师们也觉得不可能。农科院校怎么可能搞人用的药厂?真是天方夜谭。那后来也搞成了,

像蜂胶胶囊,还有蜂胶口含片等等这些生产线,目前我们通过了国家GMP认证的,已经有7条生产线(图6)。

(6)图组:制药厂通过国家GMP认证的蜂产品生产线

日本的生龙公司是日本比较大型的做食品的公司,公司的一个副总,在这里看完以后,他不相信是我搞的,他说他了解中国,他说中国大学教授,不可能有资金来投这么大规模的一个药厂的。他当时就觉得不可能,提出了质疑。好在当时我们学校党委书记,一个校长都证实,他这是科研成果的转化,已经形成了产业化,才有这么好的,这么大的生产线。

1998年,缪晓青自己动手设计、制造了一套新设备,用来提取中药材和蜂毒的有效成份。2001年,这套设备获得了尤里卡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图7)。

找到蜂毒新药之后,缪晓青更忙了,1996年,他成立了福建省蜂疗技术研究所,对蜂毒的应用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他主持的最新科研课题是:蜂毒基因修复技术研究。

在缪晓青的努力下,福建农林大学与福建中医学院联合开设了蜂疗康复专业,让农业大学第一次培养出了给人治病的医生。1999年,缪晓青建立了蜂疗医院,让蜂疗技术开发有了自己的中试基地。缪晓青说,他最欣慰的是,他没有辜负老师对他的希望,引领着蜂学专业,走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猜你喜欢

蜜蜂
勤劳团结的蜜蜂
我是一只蜜蜂
蜜蜂
挨打的蜜蜂
蜜蜂
蜜蜂蜇人后还能活吗
蜜蜂
蜜蜂
蜜蜂
蜜蜂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