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方

2008-06-02王嘉军张如一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08年1期
关键词:作曲家

王嘉军 张如一

看不见的城市

马可·波罗描述他旅途上经过的城市的时候,忽必烈汗不一定完全相信他的每一句话,但是鞑靼皇帝听取这个威尼斯青年的报告,的确比听别些使者或考察员的报告更专心而且更有兴趣。在帝王的生活中,征服别人的土地而使版图不断扩大,除了带来骄傲之外,跟着又会感觉寂寞而又松弛,因为觉悟到不久便会放弃认识和了解新领土的念头。黄昏来临,雨后的空气里有大象的气味,炉子里的檀香木灰烬渐冷,画在地球平面上的山脉和河流,因一阵晕眩而在懒散的曲线上颤动,报告敌人溃败的军书给卷起了,藉藉无闻的君主愿意岁岁进贡金银、皮革和玳瑁的求和书给打开了封蜡,这时候便有一种空虚的感觉压下来。我们这时候在绝望中发觉,我们一直视为珍奇无比的这个帝国,只是一个无止境的不成形状的废墟,腐败的坏疽已经扩散到非我们的权杖所能医治的程度,而征服敌国的胜利,反而使我们继承了它们深远的祸根。只有马可·波罗的报告能够让忽必烈汗从注定要崩塌的围墙和塔楼中看出一个图案细致、足以逃过白蚁蛀食的窗格子。

城市和记忆之一

从那儿出发,向东走三天,你便会抵达迪奥米拉,这座城有六十个白银造的圆屋顶、全体神祗的铜像、铺铅的街道、一个水晶剧场,还有一头每天早上在塔楼上啼叫的金公鸡。旅客熟悉这些美景,因为他在别的城市见过。然而这城市有一种特别的品质,如果有人在九月的一个黄昏抵达这里,当白昼短了,当所有的水果店子门前同时亮起多色彩的灯,当什么地方的露台传来女子叫出一声“啊!”他就会羡慕而且妒忌别人:他们相信以前曾经度过一个完全相同的黄昏,而且觉得那时候快乐。

城市和记忆之二

人假使在荒地上走了很长的时间,自然就会期望到达城市。后来,他终于抵达伊希多拉,这儿的建筑物有镶满螺旋形贝壳的螺旋形楼梯,这儿的人制造完美的望远镜和小提琴,这儿的外国人在面对两个女性而犹豫不决的时候总会邂逅第三个女性,这儿的斗鸡会演变成为赌徒的流血殴斗。他期盼着城市的时候,心里想着的正是这些事情。因此,伊希多拉便是他梦想的城:只有一点不同。在梦想的城里,他是个年轻人;他抵达伊希多拉的时候却是个老头。在广场的墙脚,老头们静坐着看年轻人走过;他跟他们并排坐在一起。欲望已经变成记忆。

城市和欲望之一

描述朵洛茜亚有两种方法:你可以说,它的城墙上耸起四座铝质的塔楼,七个城门都有弹簧操纵的吊桥可以跨越护城河,护城河的水灌进四条青色的运河,把城市纵横划分为九个区域,每一区有三百座房屋和七百个烟囱。记住每一区的适龄女子都要嫁给另一区的少年,而两人的父母会交换两家各自专利的商品—香柠檬、鲟鱼子、星盘、紫水晶—然后你可以根据这些事实,推论出这个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找到你想知道的任何答案。或者,你也可以说,像引领我的那个骑骆驼的人一样说:“在我很年轻的时候,有一天早晨来到这里,街上有许多人匆匆走向市场,妇女都有好看的牙齿并且坦率望进你的眼睛,三个兵士在高台上吹响小号,轮子在周围转动,彩旗在风里飘扬。这以前我只认识沙漠和商队的车路。在后来的岁月里,我又回头审视了广大的沙漠和商队的车路;现在我知道,那天早上本来有许多通路让我走向朵洛茜亚,这条路只是其中之一。”

城市和记忆之三

宽宏大量的忽必烈汗啊,无论我怎样描述采拉这个有许多巍峨碉堡的城,都是徒劳无功的。我可以告诉你,像楼梯一样升高的街道有多少级,拱廊的弯度多大,屋顶上铺着怎样的锌片;可是我已经知道,那等于什么都没有告诉你。组成这城市的并不是这些东西而是它的空间面积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灯柱的高度、被吊死的篡朝者摆荡的脚与地面的距离;系在灯柱与对面铁栏之间的绳索、女皇大婚巡行时沿路张结的彩带;栅栏有多高、偷情的男子如何在黎明时分跃起爬过它;檐槽的斜度、他闪进窗子时一头猫怎样沿着檐槽走过;突然在海峡外出现的炮艇的火器射程有多远、炮弹怎样轰掉檐槽;鱼网的裂口、坐在码头上的三个老人怎样一面补网一面交换已经讲过一百次的炮艇和篡朝者的故事—有人说他是在襁褓时就给遗弃在这码头上的、女皇的私生子。

记忆的潮水继续涌流,城市像海绵一般把它吸干而膨胀起来。描述今天的采拉,应该包含采拉的整个过去:然而这城不会泄露它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掌纹一样藏起来,写在街角、在窗格子里、在楼梯的扶手上、在避雷针的天线上、在旗杆上,每个环节依次呈现抓花的痕迹、刻凿的痕迹、涂鸦的痕迹。

(选自(意大利)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译林出版社 ,2006年版)

《在路上》 (美国)杰克·凯鲁亚克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杰克·凯鲁亚克和他的伙伴们“试图用能给世界一些新意的眼光来看世界。试图寻找令人信服的价值”,他们叛逆、愤怒、有思想、爱自由,他们不再犹豫和等待,而是上路去寻找“远方”。

《生活在别处》 (捷克)米兰·昆德拉上海译文出版社

他们身在夜色迷人的都市巴黎,但或许活在清冷孤寂的外省田园,他们身在繁忙而缺少美感的21世纪,却或许活在缓慢而优美的牧歌时代。对于那些渴望远方,无法真正进入现实的人,捷克文豪昆德拉用一个很准确的短语来描述:“生活在别处”。

《海底两万里》 (法国)儒尔·凡尔纳 译林出版社

两万里,已经是足够远的距离,何况还是在海底?海底两万里,那到底是多远的远方?那里藏着怎样深邃奇幻的景致?那里又潜伏着怎样的危险?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瑞典)塞尔玛·拉格洛芙春风文艺出版社

尼尔斯跟着雄鹅从南方一直飞到最北部的拉普兰,一路上风光旖旎,四季变换,虽然身在“远方”,却很感亲近,因为每一个“远方”都属于自己的祖国瑞典。日本文学家大江健三郎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中曾表达过对这本小说的热爱,可见“远方”也属于每一个喜爱这本书的读者,无论他身在哪个国度。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美国)尼芬格人民文学出版社

亨利患有慢性时间错位症,会不知不觉地游离在时间之间。他以为他在28岁时第一次遇到20岁的克莱尔,而克莱尔却说:“我从小就认识你了”。因为那些不由自主的消失,亨利只能旁观、重复品味那些曾经的快乐、悲伤和痛苦。而在时间的正常旅途中行走的克莱尔,却只能通过触摸亨利,来触摸时间。是什么过滤着这一对恋人炙热的爱意,又是什么推动他们在复杂交错的命运中勇敢地探索,终于让时间在爱面前也变得微不足道了?如果生命是一场旅行,这将是一程常人不可思议的浪漫爱情之旅。

推开窗,清爽的阳光让你眯起眼睛,清冽的空气钻入鼻翼、荡涤胸臆。又是一个熟悉的北国冬晨,但有什么不一样的,却钻入了你的心里。

(请聆听法国作曲家马斯奈Massenet的小提琴独奏与乐队小品,“沉思”。)

天际,高峻的山顶依然被寒意覆盖,一片皑皑的宁静像凝结了的笑意。而山脚下,墨绿和雪白交融成冬日的帆桅林立,仿佛在无尽的时间中航行,而航行本身已经遗失了目的。

(法国作曲家萨蒂Satie: “三首吉诺佩蒂”之一,这里的吉诺佩蒂原指的是古希腊人为祭祀太阳神所进行的仪式,据说作曲家灵感来自于一个绘有这种仪式图案的古瓶。)

庭院,倒插着的扫帚须根在空气中颤动,几天前的雪人面容已经模糊,那是融化后又结冰,结冰后又融化的痕迹。

(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Khachaturian: “柔板”,选自芭蕾舞剧《斯巴达克斯与菲丽吉亚》。)

然而在这个熟悉不过的冬晨,一定有什么不一样—因为你的心跳动得这么快,你的脸颊绯红—呼吸,你张开臂膀,像个新生儿般地用力地呼吸……

(英国作曲家埃尔加Elgar: “尼姆罗德”,选自“谜语变奏曲”。)

阳光果然比平时更多灿烂,天空蓝得几乎透明,羽毛般的云絮只停留在最高远的地方,像一些遥远轻盈的梦的片段。而如果你仔细聆听—

有一种轻微又持续的歌唱,在视线之外汩汩地涌动,像是你不经意哼唱出一段旋律,却得到了更多、更多的应和—啊,对了,这声音是春潮在寒冰下汇集!

(俄国作曲家拉赫曼尼诺夫Rachmaninoff: 第三号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你微微仰起头,透过眼皮—世界是暖红的,而脸上却是凉凉的气息。

你仿佛可以想见,那春潮穿过溪谷,转过森林,当河流变得宽阔,冰块互相打着招呼,牧人们睡眼惺忪地弄着短笛,羊群挨挤着、呼着白汽,而春潮并不停息。

(巴赫Bach:管风琴独奏“羊群平安地吃草”。)

然而并非是因为季候的变迁,春天那些芬芳而青碧的日子还早着呢,你的衣衫尚不容许寒风进来淘气。也不是有什么意外的喜讯,故人的来访,远方朋友的回应,后院树上萌出了新芽,或是其他、其他……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Wagner:歌剧《崔斯坦与伊索尔德》序曲。)

你的拳头握紧,像是握着什么秘密,生怕从指缝溜走,像是握着一颗微小的种子,而它将开出星一样的花,像是握着你的未来,展开手就是展开时空的折页。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Puccini:歌剧《图兰多公主》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

不错,无关檐溜上融冰的点滴,无关清晨光线的变强,只是有什么发生在内里—今天,在你抵达十八岁的日子里,你做了一个决定,而这个决定本身,就让你激动不已。解开一小颗刹那的埃尘,收束无量数时光的因果。

(奥地利作曲家马勒Mahler: 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

而在这之前,之前一切都是准备、等待、还是等待。你想到了谁的诗句:“当第一颗雨点打在田垄,地里的种子还在睡眠。啊,等待!等待是这样香甜。”

(拉赫曼尼诺夫Rachmaninoff: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变奏之十八。)

南国。南国此际或者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或者日色新、江山碧,渺渺波翻无限意。

所有的这些风景在未知之雾中静静地流转变幻、又恍若亘古无改似地旁若无人、自由自在。

(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Smetana:管弦乐组曲《我的祖国》之第二曲“伏尔塔瓦河”。)

你能确信、并为之激动的是:在你等待的时候,它们也一直等待着你。

去远方,在少年成为男子汉之时。

(巴赫Bach:无伴奏小提琴独奏“恰空”。)

《千里走单骑》

导演: 张艺谋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上映年度: 2005

两对父子,隔膜与疏离,沟通与理解,都在他们人生中上演着。儿子健一病危,却因父子关系恶劣而拒绝与父亲最后的沟通。父亲高田为了完成儿子的遗愿,从日本赶往云南拍摄李加民唱的傩戏《千里走单骑》,通过艰难的寻找得知李加民犯事入了狱,而他也有着与儿子的一段心酸往事……

“千里”这一地理上的距离也暗示了主人公父子之间的心理距离,而“走单骑”就是父亲为了消除这距离孤注一掷的尝试。影片海报中这个穿黑衣的男人站在丽江秀丽巍峨的群山中遥望远方,他是否想到了家乡的富士山,想到了与自己疏远多年的儿子。

《哪儿是我朋友的家》

导演: Abbas Kiarostami

制片国家/地区: 伊朗

上映年度: 1987

这是伊朗著名导演阿巴斯第一部引起世界性关注的作品。拉扎因为没有把作业抄在练习簿上,受到教师的责骂。拉扎的同桌阿默回家后,发现错拿了拉扎的练习簿,决定还给拉扎,但又不知道拉扎的家,于是他便跑出家门四处寻找拉扎的家。第二天,阿默上课迟到了,当他喘息着拿出拉扎的作业本,并告诉他已替他做完作业时,拉扎脸上绽放出了希望之光。镜头慢慢聚焦在一朵夹在作业本中的小花上,那是阿默在寻找拉扎家的路上遇到的老门匠摘下的一朵野花,老门匠对阿默说:多漂亮的花啊,把它夹在本子里,别丢了……

每个成人都会为这个八岁男孩的质朴和纯真而感动到落泪,并回忆那曾经属于自己,现在却难以企及的“远方”——多漂亮的花啊,把它夹在本子里,别丢了……

《走出非洲》

导演: Sydney Pollack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年度: 1985

“在非洲的贡嘎(Ngong Hills)山脚下,我曾经有一个农场……”影片以舒缓苍老的女声独白开始,伴随深情流畅的音乐,非洲广袤丰饶的大地像地图般摊开,每一个画面都仿佛择选自抒情史诗。“非洲”几乎是“远方”的代名词,那里有无边无际的草原、森林和沼泽,有动物之间日复一日的战争与和平,那里留存着人类最远古的祖先的气息……而他与她在这片巨大的陆地上是多么渺小。在广袤的非洲,壮丽的爱情却受制于更强大的主宰—命运,当命运作出判决之后,女主角卡伦选择了“走出非洲”。但这不是悲剧,她在飞扬跋扈的命运中表现出的爱与尊严,优雅与豁达让我们明白:还有比远方蔚蓝的天空更辽远、更明净的地方,那是人的心灵。

猜你喜欢

作曲家
长大可当作曲家
浅析巴洛克时期作曲家巴赫与亨德尔的异同
灵感
当代合唱作品创作述评
王立平《红楼梦》音乐的艺术风格及创作思想探讨
浅谈王西麟的音乐道路
作曲家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探析
猫咪成长史
身随乐动 心驰神往
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