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文字中寻找曾经的世界

2008-06-02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08年1期
关键词:过度文字心灵

沈 捷

多年以前,林语堂先生就说:“论文字,最要知味。平淡最醇最可爱,而最难。”反观我们的日常写作,清新自然、感人至深的文字难得一觅,博古通今、词藻华丽的“模范文章”俯拾即是。少年们原本迥异的大脑如同《骇客帝国》中的复制人史密斯一样单调精确。标准化写作的过度训练让我们失去了写作应有的思维乐趣,大家开始说一模一样的话,抒一模一样的情,议一模一样的事。想当年,老祖宗们是在载歌载舞中产生了创作的冲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没有了静心冥想的空间,为了分数而写作的我们,青春岁月里只剩下干巴巴的回忆。

曾看到过一个十岁小儿的作文,其中那句“七月的大地热得像一只胀鼓鼓的热水袋”让我在赞叹之余也不禁暗暗担心——若干年后,当他长成一个中学生,还能保有这样的灵性吗?我们身处的世界,娱乐泡沫、多媒体的喧嚣正以一种强势的姿态与经典文学争夺少年们猎奇的心灵,我们学会了用网络俚语写作,用港台言情剧的台词表达,在虚构的生活场景中仿佛正走向生命的成熟。然语言的过度膨胀和思想的发育不良并行不悖地共存于日常写作中,我们在还未意识到真正的写作压力是什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轻松上路了。

“笔调为文字、思想、个性之混合物。”在有限的时空里,倘若没有机会去尝试丰富的生命体验,那么至少不应把文字打扮成涂脂抹粉的小姑娘,更不应遮蔽起不谙世事的心灵,用老成和圆滑来示人。为什么几米的漫画迅速风靡,因为其简约的孩童视野一下击中了成年人未泯的童心。哪怕是日本画家奈良美智笔下那个斜眼看世界的小女孩,不管手里攥着小刀还是锯子,怀疑的眼神中依然保留纯真的光彩。作文与绘画一样,最简单最真诚的东西,才能引起共鸣,连自己都感动不了的文字,凭什么去打动别人?

少年时光虽然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但对许多人来说,它的精彩却胜过了整个人生。文字是见证我们过往生活的道具之一,如果有可能,请用你真实质朴的语言记录下你的少年时光,因为很多年后,你将在其中寻找曾经的世界。

猜你喜欢

过度文字心灵
画与理
Do you share too much online? 你是 “分享控”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当下流行“过度病”
梦中的文字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