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件“活”的皮草?

2008-05-30

新民周刊 2008年47期
关键词:生命体卡特皮革

艾 乐

他们正在进行一种新的艺术尝试:无害系列——希望在以人类为中心的社会活动中,找到一种方法,将生与死、无害与开发的理念调和到一起,打造一个无害乌托邦。

人类有没有可能在不杀害动物的前提下穿戴皮革?以色列科学家兼艺术家奥兰·卡特斯和埃纳特·祖尔夫妇用一件“活”的皮革向我们证明:完全可以。

今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中举行的“设计和弹性思维”展览上,最奇特的展品要数一件用老鼠和人体细胞培养而成的微型夹克。在一个圆形透明的生物反应器里,一件精巧的无缝皮衣悬在当中,长约5厘米,宽约3.5厘米。反应器周围有几根细细的软管,连接着盛有营养液的玻璃瓶,为皮衣的“生长”提供养分。这套装置明确无误地告诉展览参观者:这里面培育着生命体,确切地说,是半生命体。

不过,到了5月份,博物馆高级管理员宝拉·安东里尼不得不对“活衣服”宣判死刑。由于细胞增殖得太快,容纳皮衣的反应器快被堵住了,所以在与“衣服”的制造者卡特斯商量后,安东里尼中断了营养液的供给,她觉得这么做很残忍:“这是展览中唯一有生命的展品,真的是很神奇。”

但是,卡特斯并不感到十分惋惜,反而赞同博物馆的做法:“这样恰好在作品的最后阶段提醒人们,它们曾经是有生命的,我们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对生命体系是负有责任的。”

孕育“半生命体”

在不断细化的科学领域中,生物艺术是一片相对新鲜的土地,而39岁的卡特斯和37岁的妻子祖尔便是开路先锋之一。

他们曾经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组织工程和器官制造试验室的研究人员。现在,两人在西澳大利亚大学SymbioticA实验室进行科学艺术创作。卡特斯回忆说:“我们对生物艺术的兴趣始于1995年,当时我负责一项产品的设计。我把生物技术和产品设计结合到一起,想创作一件环保产品。我天真地想,应该改变现代社会消费者的观念,使他们更关注产品本身,而不光是买来用掉或浪费扔掉。”

当时,媒体正好在宣传组织工程科学家成功将人耳移植到老鼠背上的新闻,对普通大众来说,这似乎是对人类基因工程的一种威胁;而在卡特斯看来,这意味着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将使培养立体组织成为可能,那么为何不把技术利用起来呢?

1996年,一项名为“组织培养与艺术”的计划在SymbioticA实验室正式启动,卡特斯担任主任。这项计划以组织培养技术为载体,让大众体验到了一种另类艺术——半生命体。

简单来说,半生命体的孕育分为这样几步:首先用特殊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立体的器官模型,然后在模型上覆盖一层取自某种动物的细胞。整个培养体被放在一个生物反应器中,为了维持其生命,科学家必须模拟原生物细胞的生长环境,提供营养、适宜的温度、空气,并且保证它处于无菌状态。

人类总是从其他生命体系中获取可利用资源,来维持自己的基本生存需求、满足提高生活质量的欲望。在运用新技术提高开发资源能力的同时,人类也疏远了自己和其他生命体之间的关系。因此,当动物沦为人类开发中的“受害者”时,人类视之理所当然。

卡特斯夫妇和他们的同事认为,创造半生命体就是为了更好地阐释人类对待生命的态度。半生命体用生物和非生物材料混合培育而成,它们与手工建造的物体或人工养育的动植物有相似又有不同。它们取材于生物,但经过了人工再设计,并且在技术手段下生长、保持着生命力。

这样的生物艺术,对传统文化是一种冲击。

无害乌托邦

2000年,卡特斯和祖尔曾异想天开地要为猪安一对翅膀。就在他们着手培育翅膀的时候,提供经费的基金组织却因无法接受这样的作品而要求他们停止试验。

这并不能让他们停止新的艺术尝试:无害系列(Victimless Series)——希望在以人类为中心的社会活动中,找到一种方法,将生与死、无害与开发的理念调和到一起,打造一个无害乌托邦。第一块用未出生羊羔的细胞培育而成的硬币大小的“无害肉”便在这种理念下诞生了。

但是,这种非正常途径产生的肉同样招来了一些人的恐惧。他们觉得,这种做法“混乱”了正常的食物品种。而卡特斯认为,“无害肉”其实提供了一种无害消费观念:当取自动物的细胞在培养皿内增殖生长的时候,用以试验的动物则继续健康生存着。换而言之,将来人类能够通过这种途径既获取食物又减少屠杀动物的数量。

2003年,科学艺术家们在法国生物科技艺术展上展出了“无害肉”作品。由于当时法国人对人造食物很反感,同时不能接受其他饮食文化中吃青蛙的做法,于是,卡特斯等人就特意用青蛙细胞“养”出了新的肉,以引起人们的深入思考。

接着,卡特斯和祖尔又开始开发“无害皮革”。他们先用可降解材料搭出模型,然后在上面植入老鼠细胞培育结缔组织,接着再用人骨细胞覆在外层,以此增加皮层的硬度。模型分解以后,夹克的形状也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在营养液的“喂养”下,这件衣服就成为会生长的“活”衣服。

2004年,“无害皮革”在西澳大利亚展出。“我们听到最多的评价就是人们对利用细胞培育‘活布料感到不安,但与此同时,他们却丝毫不觉得杀死动物、剥下它们身上的皮加以利用有什么不妥。”祖尔说道。和无害食品一样,无害皮革提供了不杀死动物就能穿到皮革的可能性,足以引发又一次文化大讨论。

不过,乌托邦式的理想,毕竟只是一种美好愿景。不管是有机食品还是人造食品,最终都会有“受害者”。所谓“无害肉”,也不可能脱离对动物资源的提取,例如,培育肉排的营养液中其实也包括了动物的副产品。

思考生命

卡特斯等人一再强调,培育“半生命体”的目的并非开发某种消费产品,主要是激发人们对过度开发生物资源的行为进行反思。“我们把自己看作艺术家,创作出对未来生活具有象征意义的消费模型,并从文化上研究这种新型物体对我们理解生命的潜在影响。我们更希望作品被放在文化语境中去理解,而非商业用途。”

在“半生命体”语境中,生和死的概念已超出了我们通常理解范围。在常识中被认为没有生命的东西,通过人工干预又开始生长,似有起死回生之效,但一个人工制造的生物又是否能看作“活”的呢?

卡特斯和祖尔的作品都取材于动物,因为他们了解,如果用人类活体组织进行制造,必然会引起恐慌,就像人们对“科学怪人”和克隆人的害怕一样。

“通常,反对我们作品的人又很难找到抗议的理由,只不过本能地觉得不能接受。其实我们相信,‘组织培养与艺术的试验以赤裸展现生命的方式迫使人們重新审视生命。这也是这群艺术家的职责所在。毕竟,文化上对生命的认知、科学上对生命的理解以及技术上对生命的处理都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卡特斯说道,“我们现在对生命的态度是很可怕的。人类越是以自我为中心操控其他生命,我越是怀疑我们对生命还存有多少同情心。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发出质疑。”

卡特斯和祖尔在许多国家都展示过他们的作品,其中,“无害皮革”在以色列也展出过。一开始,参观者们都不相信展品是“活”的。直到展示的最后,他们把外部装置去掉,允许参观者用手触摸“活”衣服。参观者亲手验证了半生命体的“生”,也最终见证了它的“死亡”。

卡特斯觉得,这就是最自然的处理方式。

猜你喜欢

生命体卡特皮革
卡特智讽记者
皮革回潮
目眩神迷的色彩表达——贝尔纳·卡特林
安吉拉·卡特:重返灰姑娘的故事
奇异的生命体
足球上到底有多少块皮革
更 进 一 步
勇于自嘲的美国总统卡特
皮革机制
生命科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