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有记忆的家园

2008-05-30叶齐茂

南风窗 2008年14期
关键词:灾区灾难整治

叶齐茂

恢复重建规划要特别重视生态修复和生态链的再衔接,从每一个农村居民点重建人手解决生态问题。令人忧心的是,在对灾难现场的科学评估做出来之前,空降的规划师们就已经交卷了。

汶川大地震的災后重建既包括城市,还包括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多样、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和经济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区。仅就四川灾区而言,乡村人口大约在1430万人以上,受到地震灾害影响的乡村住宅估计在470万幢左右。

如果说灾区城市的重建可以部分从唐山取经的话,震后乡村地区如此复杂的重建在全世界尚无先例,甚至唐山也只是留下了不做乡村恢复重建规划的负面经验;实际上,人们对灾区乡村的受灾状况至今还缺乏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整个震区村庄居民点所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有地处山坳建在坡度大于15度地区的村庄,有建在坝上平地上的聚落;村落和住宅受灾状况十分不同,受到次生灾害影响有大小之差,甚至一个自然聚落内,建筑及其基础设施破坏的状况也是各异。

而目前对地震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动,河流湖泊水库抵御洪水的能力,因地层断裂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具体位置和规模,甚至地下水源的变动,都需要实地勘查;对因地震引起的生态链断裂状况也不甚了解,还需要观察若干年;加之我们对山区乡村地震之后的重建没有现成经验可依循,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分类指导,探索在所难免。

如果说在“救人第一”的时候,我们凭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办事,来不及做太多的理性思考,那么,在灾后重建阶段,感动和泪水不再奏效,急功近利和主观臆断只会贻害子孙。特别是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比较现实和经济合理的恢复重建技术路线是,首先采取村庄灾后整治,集中解决人居安全和生产安全的紧迫问题,不要夸大和承诺移民搬迁、拆村并点这类耗资巨大,耗费时间,可能引起社会矛盾的政策措施,而是稳妥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一言以蔽之,打造一个有记忆的生态家园。

空降来的规划师

如今,空降的规划师们正在灾区勾画重建蓝图,令人忧心的是,在对灾难现场的科学评估做出来之前,规划师们就已经交卷了。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其网站上披露,7月10日前全面完成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城乡住房建设规划。

汶川县城当年是经规划建在地震断裂带上的,现在这些规划用什么保证村庄不受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洪水的袭击?这里不是唐山,这里是山峦叠嶂的川西北,规划会不会占用本来就稀罕的农田?

灾区地方政府一定要十分谨慎地审查从事规划、建设和施工的人员,切不可让冒牌专家误了重建大计。

对灾难现场做出科学的评估是灾后乡村规划和重建或整治工作的第一步。首先,需要对灾难现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形地貌以及河势和水文情势、村庄场地规划布局、住房损毁和倒塌的数量、地点、结构形式、损毁状态和部位、建筑质量和材料、造成人员伤亡的直接原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确定每一个灾难场地发生灾难的各类原因。这里所说的“灾难现场评估”不同于对灾难现场死亡、受伤、财产损失的经济评估。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这场地震,几乎不会有如此重大的损失。但是,如果按照规划和建筑规范办事,即使有地震,地震以及次生灾难所造成的损失都可能会小许多。承包商确有偷工减料之嫌,但是,为什么没有人去责问规划师的选址、建筑师的设计呢?

其次,需要对灾区乡村在未来一段时间发生次生灾难的可能性进行评估。不同于我们在电视和网络上所见到的那些城镇灾区场面,乡村地区因楼房坍塌所造成的灾难会小一些,但是,由于地震改变了许多自然地理因素,乡村地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持续发生各类次生灾难的可能性就要比城镇大得多,特别是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洪水等。所以,深入排查村民生活和劳动的所有场所,确定每一个村庄建筑场地和主要劳动场所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次生灾难隐患,是乡村灾后重建和村庄整治的前提。

第三,还需要对灾区乡村在这次灾难中所面临的诸种困难,或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出评估,如完全失去与外界的通讯联系、缺少紧急救护人员和医药、缺少避难场地等等。这些都是偏远山村特有的软肋,是我们在乡村灾后重建和村庄整治中需要完善的项目。

重点是村庄整治

编制合法、合理和具有可持续性的村庄居民点恢复重建或整治规划是稳妥推进灾区恢复重建的第二步。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在地震中,完全被震毁的村庄的确存在,但更多的村庄只是在地震发生时受到或大或小的损失,在地震发生后可能遭受地震造成的建筑结构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连锁性灾害。因此,那里的主要恢复重建工作应当是村庄整治,而不是完全建新。

对灾区村庄进行整治的基本目标是,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向他们提供生产生活最急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整治项目包括安全与防灾、给水工程设施、垃圾处理、粪便处理、排水工程设施、道路桥梁及交通安全设施、公共环境、坑塘河道、文化遗产保护、生活用能等。

村庄居民点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一定要优先恢复受灾群众最基本的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并具有可持续性,即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充分考虑各类灾害隐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自然人文环境的保护和生态修复。

这里的关键是,如地震引发的滑坡和泥石流已经给这个地区的植被带来严重破坏,进一步扩大会严重威胁当地人类居住环境及野生动物栖息地、同时威胁成都平原所需水源的涵养,所以,恢复重建规划要特别重视生态修复和生态链的再衔接、从区域角度考虑近5000万人水源保护、水土流失控制问题,从每一个农村居民点恢复重建人手解决生态问题。

更重要的是,规划方案必须经由当地人选择和决策,而不是来自大城市的教授指导几个学生就可以完成的。一个合法、合理和具有可持续性的村庄居民点恢复重建或整治规划一定要采取民主参与的方式来进行,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积极调动受灾群众的积极性,组织动员和支持引导受灾群众建设自己的家同。国务院日前发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已经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

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安全可能是受到巨大惊扰的灾区人民当前的最大愿望。但安全是系统工程,不是单靠8级抗震建筑就可以实现的。比如:

假定房子抗住了地震,可是建筑选址不当,紧贴山坡,泥石流和塌方依然会把建筑整体填埋;虽然逃出了建筑倒塌之灾,却因没有紧急避难场所而被飞石击中;尽管受伤不致命,但因为没有紧急救护而错失治愈良

机;现在大震过去了,余震还会持续,况且乡村地区比城市地区更易受到各类自然灾害的侵扰。

据四川省阿坝州代理州长吴泽刚介绍,经地质专家鉴定,汶川大地震在汶川、理县、茂县、小金、黑水和松潘等重災县,造成次生地质灾害隐患2万多处,目前,已经发生次生地质灾害2200余起,23万余名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其中,需要进行紧急避险安置的群众达10余万人。

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利用这次灾区重建的机会,真正贯彻实行“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灾害综合防御、群防群治的原则,综合整治、平灾结合,保障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村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如何贯彻这一方针?从根本上讲,所有的恢复重建活动必须严格执行现行的各类法规法令和技术规范。这就是最全面的预防,因为这些法规法令和技术规范都是根据自然规律制定的,执行它们才能防止和抵御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重建过程中,对地质灾害危险区,应及时采取工程治理或者搬迁避让的措施,对村庄中需要加强防灾安全的重要建筑,应进行加固改造整治。山区村庄重点防御边坡失稳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灾害;矿区和岩溶发育地区的村庄重点防御地面下沉的塌陷和沉降灾害;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村庄防洪保护区应制定就地避洪设施规划,有效利用安全堤防,合理规划和设置安全庄台、避洪房屋、围埝、避水台、避洪杆架等避洪场所。集体避洪场所宜设有照明、通讯、饮用水、卫生防疫等设施。

这是替活着的和还没有出生的人负责。

比较现实和经济合理的恢复重建技术路线是,首先采取村庄灾后整治,集中解决人居安全和生产安全的紧迫问题,不要夸大和承诺移民搬迁、拆村并点这类耗资巨大,耗费时间,可能引起社会矛盾的政策措施。

需要对灾区乡村在这次灾难中所面临的诸种困难,或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出评估,如完全失去与外界的通讯联系、缺少紧急救护人员和医药、缺少避难场地等等。这些都是偏远山村特有的软肋,是我们在乡村灾后重建和村庄整治中需要完善的项目。

(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澳大利亚执业规划师,建设部村镇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

资料链接

乡村重建,除了预防地灾、水灾,还要建设预防火灾、疾病等公共设施,比如消防栓和公共厕所。在村庄灾后重建中,要综合考虑疏散躲避各种灾难的防御要求,统筹进行避灾疏散所与避灾疏散道路的安排与整治。

村庄道路出入口数量不宜少于2个,与出入口相连的主干道有效宽度不宜小于8mm,避灾疏散场所内外的避灾疏散主通道的有效宽度不宜少于4m;避灾疏散场地应与广场、绿地或村庄生产用地综合考虑,与火灾、水灾、滑坡、山崩、场地液化、矿山采空区塌陷等其防灾要求相结合。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应避开不适宜用地区段和次生灾害严重的地段;应具备明显的标志和良好的交通条件;5000人以上的村庄应至少有一处疏散场地不宜小于4000m2;人均疏散场地不宜小于2m2疏散人群疏散场地的距离不宜大于1000m;有多个进出口,便于人员与车辆进出;至少有一处疏散场地应具备临时供电、供水等必备生活条件。

猜你喜欢

灾区灾难整治
雷击灾难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50万升汽柴油保供河南灾区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专项整治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灾难不是“假想敌”
防范“抗生素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