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研究生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008-05-19高青陈玉芬
高 青 陈玉芬
一般而言,对在校研究生规模较小、培养规格单一、学科门类较少的单位宜采用一级管理模式,即所有教学管理工作在研究生部(处)的统一部署和指挥下运行。但是,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各高校授权点学科门类的增多,这种体现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从而一些高校采用了二级管理模式,即一级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如研究生部(处)主要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协调、宏观管理,工作重心放在为培养院(系)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良好服务、协调各方关系上,基层培养单位即院(系)则承担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并且有教学管理工作的自主权。但是,目前基层培养单位在短期内还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在具体操作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一、基层培养单位在研究生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与研究生部(处)沟通不够
基层培养单位在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中,既要接收研究生部(处)的文件,传达其指示,又要将院(系)的教学管理信息进行反馈,在此过程中文件制定不完善、传达指示有误、执行不力等问题也随之产生。一是研究生部(处)制定的教学管理文件滞后,不够完善、具体。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主要通过研究生部(处)制定教学管理文件,基层培养单位负责具体实施。可以说,教学管理文件对教学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但是,当前在研究生教学管理文件的制定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现象,文件没有相应的体现;制定的文件滞后于形势的发展,不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调整文件内容,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要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由于研究生部(处)不了解各院(系)具体情况,往往造成传达的指示不够具体、全面,脱离实际,致使实施受阻后还要反馈回研究生部(处)重新制定政策、传达指示,各学院也要重新实施,无形中加大了工作量、延长了工作时间,影响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基层教学秘书素质不高,对上级指示理解不够、执行不彻底。基层培养单位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水平与工作质量有很大关系。当前在高校,有的管理人员由于综合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能力不强,有的时候对上级传达的指示理解不够甚至误解,从而作出错误判断;有的时候,即使理解了上级的指示,也不能很好地实施和执行。所以,应进一步提高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切实提高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
2.与院(系)教师缺少沟通
一是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专职教师与教学秘书的沟通更多地局限于一些日常性的工作交往,如上交成绩或是询问课表,而关于院(系)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及其他方面很少涉及。另外,对于院(系)制定的一些政策或规章制度,有些教师或是教研室并不能很好地执行。二是目前基层培养单位不能为广大教师创造便利条件。例如,安排每学期课程计划时,多媒体教室严重不足的问题就显现出来,许多教师只能改用一般教室授课,不能进行现代化教学,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绝大多数的教学秘书只是满足于完成日常性工作,与院(系)教师的沟通不够,对影响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些因素关心甚少,所以他们并不能充分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不能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
3.与研究生缺少沟通
在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中,基层培养单位更多的是与研究生进行直接交流,但现在往往是一两个教学秘书要面对几百名研究生,所以在具体工作中出现很多问题。例如:有的研究生不能全面理解相关规章制度,而且出现问题他们并不与院(系)直接联系、询问。所以,有的学生对学院所做的决定或提出的要求要么拖延时间,要么干脆就不予理睬。如此一来,基层培养单位就需要直接与学生沟通并进行解释,无形中给工作带来很大麻烦。又如:有的基层培养单位管理人员面对各专业的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有的教育思想观念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主动服务教学工作的意识不强,从而影响了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有的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不能准确全面地解答。
二、加强基层培养单位教学管理工作的措施
1.充分扮演好“三员”的角色
过去,大多数人认为教学秘书的工作不过是管管成绩、排排课。但是,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特别是近几年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得管理职能、重点由校级向二级学院下移,实施研究生的二级管理,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基层教学秘书的工作重新进行审视。由上可见,基层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联系着学校、学院教师和研究生三个方面,但在具体操作实施中,基层教学组织与这三个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基层教学管理组织在工作中应扮演好“三员”的角色,从思想上提高对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认识。
第一,基层培养单位是研究生院(处)的信息沟通员。基层培养单位在研究生教学管理中,是研究生院(处)与学院之间的信息沟通员,既要落实研究生院(处)制定的规章制度和文件,完成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又要完善本院(系)教学管理文件。
第二,基层培养单位是院(系)教师的服务员。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为一线教师和学生服务,如及时传达师生之间的相互要求或意见,并保证从招生到毕业所有与教学有关的环节顺利进行。同时,基层教学管理人员也是教师对研究生进行培养的协作者,应该参与到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去,成为研究生培养工作各个环节的协作者和服务者。
第三,基层培养单位是研究生的咨询员。在研究生教学管理中,研究生是主体,所以基层培养单位首先要与广大研究生进行广泛交流,尤其要成为他们的咨询员,对他们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遇到的困惑都要给予细心解答。
总之,基层培养单位要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促使其为广大教学人员、为教师、为研究生提供满意的服务,只有这样,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外部环境才会越来越好,才会营造出教学管理工作的和谐氛围。
2.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
第一,要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院(系)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同时,院(系)教学管理人员也需要及时掌握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高等教育的基本知识和规律,掌握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二,要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科研素质,不断探索研究生教学管理的规律,使教学管理工作跟得上形势的发展,使教学管理人员成为研究生教学管理的专家。院(系)教学管理人员只有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学习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关注教育学、管理学前沿课题,掌握现代化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能,认清教学管理的内在规律,才能在实践中实现科学管理。
第三,要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及基本技能。为确保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基层教学管理人员要组织协调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还要组织教学设备、经费等。因此,教学管理人员应具有组织管理能力,主要包括进行事务处理和方案最优化选择的决策能力;对教学管理工作能够进行有效地指挥、监督、协调、控制;具有快速应变能力,善于处理好与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关系,又要与兄弟院(系)及本院(系)教研室、教师打好交道,尤其要善于处理突发情况,以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教学管理人员还应具有创新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要体现在制定规划之中,而且在执行管理的各项职能时,都需要有创新精神。同时,要掌握现代化办公工具,主要指办公软硬件的使用,如计算机操作水平、应用和开发教学管理系统、网络搜集信息等。
第四,基层教学管理人员要有亲和力,成为研究生及其导师的亲密朋友。让研究生了解和信任自己,和他们成为朋友,从而促进他们思想和心理的健康。同时教学管理人员也要处理好和同事之间的关系,要经常就各种与研究生培养有关的问题积极地和教师交换意见,工作上主动一些,努力做好一线教员的助手。
3.规范和完善教学管理文件
第一,基层培养单位应协助研究生院(处)做好科学的决策。在决策过程中,不能只是凭经验、长官意志及职能部门决策,而是要做调查研究工作,广泛收集信息,尤其要重视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反馈,要将这些反馈意见快速准确地反馈给研究生院(处),为制度、文件的制定提供依据。
第二,应建立完备的教学管理文件体系。对培养过程各环节考虑越细致,制度越健全、完整,越有利于教学管理工作。
第三,以评估为手段,检查教学管理文件落实情况。通过教学管理工作的检查,各培养院(系)执行管理文件的规范程度、效果、水平一目了然。这样的评估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文件执行的实效性。在规范和完善教学管理文件的同时,还应该不断完善两级教学管理体制,使教学管理中心进一步下移,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责、权、利统一,形成促进学院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4.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监督实施
基层培养单位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要逐步完善教学管理方面的相关制度。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对于教师,为了使其贯彻实施每学年的教学任务,基层培养单位应在每一学期期末制定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并实行期中教学检查汇报制度、期末工作总结制度;为了保证教学信息的畅通,应协助院(系)设立基层学术组织教学秘书,使教学信息能够迅速地传达给每一位一线教师;为了更好地解决研究生学习与生活上的疑难和困惑,应协助院(系)制定班级导师制度;为了完善实践教学,应帮助院(系)制定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等。对于研究生,要鼓励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发展,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吸收学生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和制度建设。要建立淘汰机制,严把出口关,对学习不刻苦、课程考核成绩不及格者,严格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严明学习纪律,严格执行考试和成绩管理制度。
5.加大基础性建设
随着近几年持续扩招,人力及设备投入不足等仍是现阶段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矛盾之一。所以,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人员队伍,加强基础建设和实验室或机房的建设,为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创建条件。例如,今后机房安排要提前按全院教学任务对整个学期上机学时统筹合理安排,提高机房利用率,同时也要适当留有余地,应付突发事件。
6.创新基层教学管理工作方法
第一,构建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模式。加强基层教学管理工作,必须构建人本管理模式,即强调要以人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核心,以组织成员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组织的共同目标为引导,注重全员参与、共同协商,形成一整套科学管理模式。在教学管理中,要探索促进教师和学生协调发展的办法途径,要观察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需求,创造条件尽力满足其合理需求,并注重引导这些需求同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例如,院(系)应该通过信报箱、教学研讨会等形式广泛搜集意见,及时解决问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和娱乐活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种培训的机会,满足他们各种合理的心身需求,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为他们的个人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要在教师职称评定、岗位津贴、职务晋升等事关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多关心、多帮助。要经常与师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增进感情,消除隔阂,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及师生的心理状态,使他们保持旺盛的工作和学习热情。
第二,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提升基层教学管理工作效率。计算机网络最大的功能是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播,它是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技术。研究生教学管理中,基层培养单位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先进技术手段,提升教学管理工作效率。
总之,在研究生教学管理中,基层教学工作管理者应该扬长补短,把握教学管理工作方法的客观规律,对各种工作方法加以综合、创造性地运用,从而提高基层培养单位在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中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学办)
[责任编辑:张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