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与普适价值

2008-05-14

中国新闻周刊 2008年23期
关键词:西方人国人专利

秋 风

普适价值并不是西方人的专利,它既然是普适的,那中国人就可以与西方人共同塑造之

有人赞扬汶川大地震中民众、军队和政府的表现,使用了“普适价值”一词。这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些人也许认为“普适价值”是西方的。真是那么回事吗?

所谓普造价值,顾名思义,就是大多数人对待他人的某些基本理念。这些价值之所以是普适的,乃是因为,它是由人之为人的一般属性所规定的。这牵涉到形而上学,最起码涉及伦理学,谈起来太复杂,简而言之一句话:不论是什么人,他(她)总归是人。而人之为人,就有一些本质属性(自然,nature)。基于这种本性,人乃是平等的,享有人格尊严,享有自由等等。这些就构成了普适价值。

这些普适价值是普适的,意思是说,它是超越任何畛域的。不论属于哪个阶层,人都会希望享有尊严、自由,被他人平等对待;当然,不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也都同样希望享有尊严、自由,被他人平等对待。普适价值之普适是说,它们是针对人的一般性而言的。中国圣贤早就说过: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人是生活于社会之中的,生活于一整套制度之中,生活于某种文化之中,而人之为人的那些普适的倾向,也即上述普适价值,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构成了一种伦理性要求。建立有助于人之尊严、平等、自由的制度,乃是一种普适的政治任务。一个社会的诸种制度如果做到这一点,就是好的制度,优良的制度,或者人们所说的人性化的制度。

因此粗略说来,有这样一个逻辑链条:人的共同属性形成了普适的价值,普适价值又规定了优良制度的一般特征。这种优良制度则约束政府官员,使之在行使权力的时候比较人性化,尊重民众的尊严、自由、权利,并平等地对待民众。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所有社会都形成了此种优良制度。可以说,完整地体现普适价值的制度,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完整地达到。不过,差不多每一个社会都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由于历史条件不同,甚至仅仅由于某种历史的偶然因素,探索的结果会有不同。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人与欧洲人,及其他文明的人们,都具有寻求此种有助于实现普适价值的优良制度的意愿。而且,在近代之前所形成的制度,也无明显的优劣。但自英国建立宪政制度之后,差异明显扩大。这一点,近代中国人痛苦地感受到了,因而,发奋向西方学习。

然而,所谓向西方学习,不过是建立优良制度的内生要求的另一种表达而已。中国人是与西方国民本性相近的人,所以,中国人也有普适价值的诉求,也希望理顺国家权力与民众的关系,希望生活在一个享有尊严、平等、自由的制度安排之下。只是,西方国家率先发现了相对有效的制度,如法治、民主。国人当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借鉴西方制度,以设计自己的制度。

过去三十年中国的变化,本质上就是国家逐渐放弃全包全揽,中国人所具有的与其他人相同的诉求逐渐获得实现。从制度演进的角度看就是国家逐渐按照普适价值变革其制度。

人们说地震中政府的表现又有了进步,就是说政府沿着这个方向又迈进了一步,在行使其权力时更多地考虑了民众的尊严与自由。当然,人们期望政府做得更好。

国人关于平等、自由、尊严的诉求,政府的变革努力,时时都与普适价值发生关系。普适价值并不是西方人的专利,它既然是普适的,那中国人就可以与西方人共同塑造之。国人的努力完全有可能使普适价值的内涵更丰富,并可能发现旨在实现普适价值的更多制度安排。

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承认普适价值的客观存在,承认它不是西方人的专利,也是中国人的普遍诉求。拒绝承认普适价值,在某程度上就等于说中国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中国人理解的平等、尊严、自由与别人不一样。但是,一个个具体的中国人会把自己看得如此独特吗?

猜你喜欢

西方人国人专利
小儿腹泻是怎么回事?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亭台楼阁
2014国人出境游盘点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
国名与国人